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喜欢看物理实验,看物理现象,大都认为实验很重要。而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调查显示,大约一半的同学认为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为了对物理概念有深入的认识,习题课是至关重要的。习题课是对概念的巩固,也是知识迁移的一种方法。只有一支粉笔的一堂习题课,怎么样上才算是成功的?这是教师们经常探讨的问题,笔者也想谈谈自己在上习题课时的一些想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选择好习题是前提,而对习题的指向性讲解是关键,我觉得教师要从这几个方面来选题,变题和解题。
一、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应用起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大大增加对物理的兴趣。一方面,学生发现自己可以用物理语言描述,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轻松解决习题中涉及到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学以致用使他们更想学。例如:解释冬天人们说话时,嘴冒“白气”的现象;站在冰面上,若冰出现裂纹,同学自救的最好办法,是快速跑向岸边,还是静止不动等待救援,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这种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学物理真有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习题课教学中,经常有教师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教师讲得越多就越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甚至通过拖课来延长时间。其实,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环与否不能光看容量的大小,关键应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要能让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也就是触类旁通。
无论是新课还是习题课,学生永远是课堂上的主体,大部分时间还是应该让学生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导、引路两个方面就可以了。在指点学生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受到日常生活中错误思想的干扰,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我让学生解答这样的问题:“小明在水平地面上用20N的水平推力,使超市购物车匀速向左,问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答案。我再变题,如果小车没有被推动呢?大部分学生就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理解,认为推力小于摩擦力才推不动,忽略“推不动”就是“静止”,就是平衡状态。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平衡状态有几种情况?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是怎样的呢?”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平衡”这一概念有进一步认识。而有些题目,也可以让学生做老师,自己讲,自己分析,既提高学生积极性,更能提高注意力。
三、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层层深入。
例如,学生在做浮力题目时,碰到这样一题:一个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得重为100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0N,求金属块的密度(g=10N/Kg)。由于数字条件少,很多学生无法解题,我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①求浮力;②求金属块体积;③求密度,并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浮力得几种方法。另外,为了开拓学生思路,促进知识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可以一题多变。上题则可以变成如下几种情况:(1)“浸没在水中”改成“一半浸在水中”或“2/3浸在水中”;(2)“浸没在水中”改成“浸没在酒精中”。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的变化,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四、对于比较抽象的情景,可以因地制宜,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景。
比如在解决手托茶杯向上,分析杠杆类型这一题目时,学生对题目上的图看不懂,分析其根本原因,是不能把杠杆(骨骼)从插图中“隔离”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手托重物,感觉支点及用力的地方,再画一草图,标出支点,画出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让学生动手加动脑,这样就理解得透彻了。
总之,习题课的教学仍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删去一些“偏、旧、繁、难”的训练题,编一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习题,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深化和细化所学的知识;也把学生从简单枯燥的习题课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时时刻刻对物理学充满兴趣,时时想去钻研,去探索它的奥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
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选择好习题是前提,而对习题的指向性讲解是关键,我觉得教师要从这几个方面来选题,变题和解题。
一、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应用起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大大增加对物理的兴趣。一方面,学生发现自己可以用物理语言描述,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轻松解决习题中涉及到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学以致用使他们更想学。例如:解释冬天人们说话时,嘴冒“白气”的现象;站在冰面上,若冰出现裂纹,同学自救的最好办法,是快速跑向岸边,还是静止不动等待救援,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这种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学物理真有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习题课教学中,经常有教师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教师讲得越多就越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甚至通过拖课来延长时间。其实,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环与否不能光看容量的大小,关键应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要能让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也就是触类旁通。
无论是新课还是习题课,学生永远是课堂上的主体,大部分时间还是应该让学生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导、引路两个方面就可以了。在指点学生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受到日常生活中错误思想的干扰,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我让学生解答这样的问题:“小明在水平地面上用20N的水平推力,使超市购物车匀速向左,问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答案。我再变题,如果小车没有被推动呢?大部分学生就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理解,认为推力小于摩擦力才推不动,忽略“推不动”就是“静止”,就是平衡状态。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平衡状态有几种情况?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是怎样的呢?”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平衡”这一概念有进一步认识。而有些题目,也可以让学生做老师,自己讲,自己分析,既提高学生积极性,更能提高注意力。
三、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层层深入。
例如,学生在做浮力题目时,碰到这样一题:一个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得重为100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0N,求金属块的密度(g=10N/Kg)。由于数字条件少,很多学生无法解题,我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①求浮力;②求金属块体积;③求密度,并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浮力得几种方法。另外,为了开拓学生思路,促进知识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可以一题多变。上题则可以变成如下几种情况:(1)“浸没在水中”改成“一半浸在水中”或“2/3浸在水中”;(2)“浸没在水中”改成“浸没在酒精中”。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的变化,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四、对于比较抽象的情景,可以因地制宜,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景。
比如在解决手托茶杯向上,分析杠杆类型这一题目时,学生对题目上的图看不懂,分析其根本原因,是不能把杠杆(骨骼)从插图中“隔离”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手托重物,感觉支点及用力的地方,再画一草图,标出支点,画出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让学生动手加动脑,这样就理解得透彻了。
总之,习题课的教学仍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删去一些“偏、旧、繁、难”的训练题,编一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习题,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深化和细化所学的知识;也把学生从简单枯燥的习题课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时时刻刻对物理学充满兴趣,时时想去钻研,去探索它的奥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