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灾是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中最危险的一种,各种高科技手段在防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震之后,首防洪水。水灾本来就是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中最危险的一种,而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山区,除了地震造成大型水库、堤坝出现裂缝、可能坍塌外,山体崩塌堵塞河道形成的33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随时可能在外力作用下溃决。
如何从这些人员难以到达的第一现场获取第一手信息?各种高科技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遥感图像保安全
地震发生两天后,外界对于遭受地震的北川县的情况还是一无所知。
由于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使得道路受阻,救援部队无法到达,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特别关心北川县城的房屋倒塌情况。5月14日晚上8点,中科院遥感所的“抗震救灾遥感监测应急工作组”首次获得了一张北川县8米分辨率的光学影像。图像打开后,这些工作人员惊呆了。他们发现,地震引发的滑坡堵塞了湔江河道,形成了堰塞湖,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危及下游北川县老县城人民的安全!
半夜1时,这条紧急信息层层上报,及时指导了在一线的中国地震国际救援中心有效开展对北川县的救援工作。
遥感图像的获取,成为抗震救灾、防洪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堰塞湖通常都在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它的准确位置、流量及蓄量、形状及特征等信息都依赖于专家对遥感图像的分析。
5月14日,遥感所一支7人组成的无人机小分队即奔赴抗震前线,3架无人机针对重灾区居民点和堰塞湖状况进行飞行作业,以获取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
5月15日,无人机在绵竹市汉旺镇进行飞行,获取了0.2米分辨率的高清晰光学影像496幅,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救援提供了第一手的遥感信息; 5月15日晚上,无人机首次获取了地震重灾区茂县和理县SPOT5~2.5米分辨率光学影像,重点对房屋倒塌、道路毁损和泥石流、山体滑坡进行了解译分析。后方的图像处理小组则迅速出图,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这些图片反映出来的灾害分布和受灾程度开展了有目标的救援工作。
5月18日,水利部也紧急成立了包括遥感组、水利工程组、次生灾害组、饮水安全组、综合组在内的新的应急工作组,特别关注灾区遥感资料的收集分析、水库大坝工程安全保障等工作。
截至到5月21日,在专家的紧密监测和及时疏散下,四川没有出现一例因堰塞湖溃决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紧急启用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水文局紧急启用了刚安装调试完成的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遥测站,每天按时把水、雨情信息发送到上级中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决策依据。设在北川水文站的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监测到该站地震后水位骤降了30多厘米,流量明显变小,因此推测上游河段有塌方阻塞河道的可能,这一重要的水情信息引起了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据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情预报处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长江流域从屏山到寸滩的区间段里修建了299个自动测报站,其中在四川境内的有185个,正好布置在四川地震灾区的监测点有20~30个。
这些测报站分成两类,一类是单雨量测报站,另一类是水位/雨量测报站,同时监测水位和雨量变化。这些设备不需要人工干预,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多种信道发送到中心站。其中,单雨量测报站首选的信息发送方式是通过中国移动的GSM网络发送短信,短信发送失败后,则通过北斗卫星发送。水位/雨量测报站首先通过电话线PSTN方式发送,备选信道则是北斗卫星。
因为地震造成了通信线路的中断,目前测报站反馈的信息都是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的。在下雨的情况下,测报站每5分钟就采集一个数据,整点就会把过去一个小时采集到的所有信息向中心站发送一次。虽然这个发送时间可以设置得更短,如10分钟一次,但是,由于自动测报站的设备通过太阳能供电,发送太密则无法保证供电。在不下雨的情况下,测报站每天至少发送两次平安信息,以便水文局的工作人员知道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地震发生后,位于地震灾区的大部分监测点设备都能正常工作,这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然,这些监测站建立的时候,有关部门也并不知道哪里会出现堰塞湖,但是,此次地震形成的几个堰塞湖恰好在北川测报站上游,这个测报站反馈的数据也有助于工作人员通过水流的变化判断堰塞湖的情况。
据了解,这个系统前期的查勘、选点、系统设计工作早在2005年就陆续开展,直到今年4月底设备才陆续安装到位,系统的很多功能还并未实现。目前,这一测报系统只是形成了数据库,满足了工作人员入库查询等功能,但是数据分析、预警等更多功能还没有实现,这些都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四川省也希望把四川600多个测报站全部建成自动测报站。
大震之后,首防洪水。水灾本来就是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中最危险的一种,而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山区,除了地震造成大型水库、堤坝出现裂缝、可能坍塌外,山体崩塌堵塞河道形成的33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随时可能在外力作用下溃决。
如何从这些人员难以到达的第一现场获取第一手信息?各种高科技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遥感图像保安全
地震发生两天后,外界对于遭受地震的北川县的情况还是一无所知。
由于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使得道路受阻,救援部队无法到达,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特别关心北川县城的房屋倒塌情况。5月14日晚上8点,中科院遥感所的“抗震救灾遥感监测应急工作组”首次获得了一张北川县8米分辨率的光学影像。图像打开后,这些工作人员惊呆了。他们发现,地震引发的滑坡堵塞了湔江河道,形成了堰塞湖,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危及下游北川县老县城人民的安全!
半夜1时,这条紧急信息层层上报,及时指导了在一线的中国地震国际救援中心有效开展对北川县的救援工作。
遥感图像的获取,成为抗震救灾、防洪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堰塞湖通常都在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它的准确位置、流量及蓄量、形状及特征等信息都依赖于专家对遥感图像的分析。
5月14日,遥感所一支7人组成的无人机小分队即奔赴抗震前线,3架无人机针对重灾区居民点和堰塞湖状况进行飞行作业,以获取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
5月15日,无人机在绵竹市汉旺镇进行飞行,获取了0.2米分辨率的高清晰光学影像496幅,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救援提供了第一手的遥感信息; 5月15日晚上,无人机首次获取了地震重灾区茂县和理县SPOT5~2.5米分辨率光学影像,重点对房屋倒塌、道路毁损和泥石流、山体滑坡进行了解译分析。后方的图像处理小组则迅速出图,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这些图片反映出来的灾害分布和受灾程度开展了有目标的救援工作。
5月18日,水利部也紧急成立了包括遥感组、水利工程组、次生灾害组、饮水安全组、综合组在内的新的应急工作组,特别关注灾区遥感资料的收集分析、水库大坝工程安全保障等工作。
截至到5月21日,在专家的紧密监测和及时疏散下,四川没有出现一例因堰塞湖溃决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紧急启用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水文局紧急启用了刚安装调试完成的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遥测站,每天按时把水、雨情信息发送到上级中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决策依据。设在北川水文站的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监测到该站地震后水位骤降了30多厘米,流量明显变小,因此推测上游河段有塌方阻塞河道的可能,这一重要的水情信息引起了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据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情预报处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长江流域从屏山到寸滩的区间段里修建了299个自动测报站,其中在四川境内的有185个,正好布置在四川地震灾区的监测点有20~30个。
这些测报站分成两类,一类是单雨量测报站,另一类是水位/雨量测报站,同时监测水位和雨量变化。这些设备不需要人工干预,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多种信道发送到中心站。其中,单雨量测报站首选的信息发送方式是通过中国移动的GSM网络发送短信,短信发送失败后,则通过北斗卫星发送。水位/雨量测报站首先通过电话线PSTN方式发送,备选信道则是北斗卫星。
因为地震造成了通信线路的中断,目前测报站反馈的信息都是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的。在下雨的情况下,测报站每5分钟就采集一个数据,整点就会把过去一个小时采集到的所有信息向中心站发送一次。虽然这个发送时间可以设置得更短,如10分钟一次,但是,由于自动测报站的设备通过太阳能供电,发送太密则无法保证供电。在不下雨的情况下,测报站每天至少发送两次平安信息,以便水文局的工作人员知道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地震发生后,位于地震灾区的大部分监测点设备都能正常工作,这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然,这些监测站建立的时候,有关部门也并不知道哪里会出现堰塞湖,但是,此次地震形成的几个堰塞湖恰好在北川测报站上游,这个测报站反馈的数据也有助于工作人员通过水流的变化判断堰塞湖的情况。
据了解,这个系统前期的查勘、选点、系统设计工作早在2005年就陆续开展,直到今年4月底设备才陆续安装到位,系统的很多功能还并未实现。目前,这一测报系统只是形成了数据库,满足了工作人员入库查询等功能,但是数据分析、预警等更多功能还没有实现,这些都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四川省也希望把四川600多个测报站全部建成自动测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