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建立并加强高校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据国家教委1989年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者占20.23%。上个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而且这一比例仍有上升的趋势。部分专家认为大学生已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
  因此,高校应以一定的方式,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完善的保障与服务,积极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进行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最早产生于美国、荷兰等国,20世纪70年代初,危机干预已正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课题,在很多国家,危机干预已经是大学心理卫生保健的重要部分,在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危机则是指大学生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大学生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甚至失控的状态。因情况紧急,以往的应付方法失效,内心的稳定和平衡被打破,易导致严重后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则是指给处于或将要经历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心理危机干预在国外高校被广泛应用,而我国高校对此的研究与应用却尚处初级阶段。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存在的问题
  
  1.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并不完善
  心理危机干预未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有些高校简单地把心理危机干预同思想政治工作相提并论,把心理机构挂靠在某一部门的科室下,没有形成由学校各院系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完整统一的心理干预系统;高校基本没有成立专业化的心理干预队伍,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匮乏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心理危机缺乏系统研究,无法对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产生有效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大部分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是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开展,未能开展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信息反馈系统不及时,很多高校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高校不能迅速获取危机预警讯息,这样容易使问题扩大化。近年来很多恶性事件的发生,从一个侧面充分暴露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不完善。因而,高校必须要健全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2.重“事后补救”,轻“事先预防”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大概可分危机预警预防、危机控制处置和危機事后补救。危机预警预防可以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将心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或努力降低其破坏的程度。然而,在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占主导地位的“事后补救”而非“事先预防”,日常的预防、教育等工作都显薄弱。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仓促应对。而事实上,高校中的许多心理危机都是可预测并得以预防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有应急计划时,应急的平均经历时间是8周半,而没有应变计划时,则要长2.5倍,即21.25周。面对低成本的事前防范和高代价的事后补救,我们并非要决然的选择一方而放弃另一方,而是要有重点地抓好事前防控,以免造成危和事态的扩大化和损失的严重化。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而心理辅导的工作重点也开始从补救性向发展性模式转变。
  
  二、建立并加强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对高校而言,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心理危机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干预系统都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建立并加强高校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1.高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校心理健康中心、校医院门诊和由院系、班主任(辅导员)、宿舍(公寓)管理人员以及班级学生干部构成的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构建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能真正发挥效用,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既要有心理危机干预的领导机构,又要有执行机构和信息提供机构。另外,应明确各级职能部门的分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题培训,建立早期识别心理有问题学生和有效干预的快速反应通道。如图所示:
  
  2.一级机构为领导决策机构,即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由高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以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领导、校团委领导、校医院心理门诊负责人、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员,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拟定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确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工作目标,对校园重大心理危机进行决策处理,发布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做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整体部署和协调工作。它既是预警中心,又是协调中心(协调校内外各方面的关系),更是一个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中心。
  3.二级机构为执行机构,由校心理咨询中心与校医院心理门诊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训)、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学习心理危机干预课程,进行心理危机案例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等。二级机构要对一级机构负责,并领导三级机构开展工作。二级机构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分析)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并派专人负责信息的发布、反馈、搜集和整理;成立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深入分析研究学生心理状况;开展多种载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如电话干预、网络干预等),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工作平台,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分析、预防与紧急情况的处置结合起来。对重大的心理危机不能进行有效干预时,应及时上报一级机构。
  同时,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与学校医院心理医生应共同评估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心理障碍者,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学校心理咨询师应与学校医院心理医生应采取各种措施共同参与心理危机的治疗,促使心理障碍者尽快痊愈。对评价有危险性(如自伤、自杀、伤人甚至杀人倾向)的大学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三级和四级机构为信息提供机构。三级机构主要由学院心理辅导站、院系领导小组、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组成。这些人员主要负责发现或识别有心理障碍征兆的学生并及时向二级机构汇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旦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三级机构应尽可能帮助当事人减少或摆脱危机的影响,疏导他们的情绪,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同时,应及时与二级机构的专职老师(工作人员)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尽量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使学生在危机应对中获得心理的优化。
  这部分工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并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培训。高校可以聘请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培训,或者选送优秀的辅导员去外面学习,使其具备初步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四级机构主要由学生组成,各院系应在学生会配置一名心理辅导部部长,在各班设立一名心理宣传员,加上各宿舍舍长;心理辅导部部长、心理宣传员由辅导员老师和班级同学共同推荐本院及本班优秀学生担任,该生必须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以及信息捕捉能力并时刻关注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应定期对心理辅导部部长、班级心理宣传员进行心理咨询业务培训、宣讲心理健康知识。班级心理宣传员应定期向部长汇报本班同学的心理动态(特别关注有自杀倾向、行为反常、异常孤僻的同学),心理辅导部部长应当定期向本院系心理健康辅导站汇报同学的心理动态。
  同时,三级机构应随时关注四级机构成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通过成立“心灵成长小组”并进行团队训练,不断促进他们人格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
  此外,三级机构(尤其是院系心理辅导站)应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掘周围同学(事件)的潜在隐患,了解与事件相关的发展动向。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使我们能够在学生突发心理问题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危机。
  笔者所在的学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就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首先,心理指导中心对刚入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普查识别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然后,将这部分学生的名单提供给辅导员予以重点关注。其次,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及学生干部特别是舍长队伍的教育,通过学生骨干及时把握同学的动态;再次,是建立从学生到辅导员到院系分管领导到学校相关部门的信息联网,一有危机信息立即通报,为学生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处理危机奠定了基础。另外,建立了学院与家庭合作系统,对有危机征兆的学生,辅导员及时与其家长沟通交流,共同采取合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危机期。如某些企图自杀的学生,他们往往事先有很多征兆(突然的行为改变、重要人际关系的结束等),这其实是他们向社会求救发出的预警信号。但因大多自杀者都性格内向,不善与外界交流沟通,他们的这些行为也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如果这些信号能及时地被细心的人发现,这些学生就会有倾诉、交流的途径和方式,若他们能够得到理解与关爱,一般就不会再采取自杀行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因为建立了较好的信息反馈系统,将很多事情的发生解决在萌芽内。
  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可以使高校从上而下地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把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遏制在端倪之中。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运行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之中,在高校的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美)B.E. Gilliland,R.K. James.肖水源譯.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7.
  [4]黄勇明.大学生“333”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构建[J].文教资料,2007,(6):53.
  此文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青年成长基金项目(2007-2008)“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健全人格体系的建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其他文献
修订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 The revised
在分析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设想,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表明,综合性实验课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积极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所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分析、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构建和
分别测定了从啤酒废水分离的15株细菌降解啤酒废水的能力,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现,COD去除率50%以上的优势菌株有A1、A5、A9、A13、A14和A156种。根据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
现如今为了应对高考招生模式的变化,各中学都非常重视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教学,相应安排的课时数多,而其他科目的选修课时则相对减少了许多,那么生物教师如何利用较短的时间完成
根据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来做该实验,往往出现效果不理想或实验时间需要协调等问题,这给实验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麻烦。
目的研究开发探讨数字化X线机透视下应用XK20型肠套叠整复仪高压诊治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两年内我院收治的400余例肠套叠患者应用小儿肠套叠整复仪高压诊治小儿肠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对话式学习”、“自主学习”等本质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教师结合平时的实验积累就减少实验的损耗,降低实验成本,简化实验操作,增强实验效果。下面介绍几个替代和改进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