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知识生成过程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采取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数学教学过程中,强化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重视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
  1.深化表象,促进感知。忽视或淡化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急于得出结论,往往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过程的断层。教学实践中,有的课学生听起来十分轻松,但解题时却束手无策,原因就在于学生只形成了模糊的、表面的感性认识,而不是丰富的、相对稳定且深刻的感性认识。
  2.概括抽象,科学定义。数学语言具有严谨、抽象、科学等特点,学生对知识的具体感性认识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出来时,往往在一些环节上出现障碍,影响了概念的顺利形成。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时,要提供必需的语言阶梯,引导学生学会“说话”,学会教学语言,增强抽象、概括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剖析概念,深化认识。学生最初通过感知、抽象、概括所得的概念仍是一种混沌的思维,这种朦胧状态的思维,必须经过认真的剖析和反复的应用才能逐步清晰和牢固掌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含义、表述、功能、聯系、基本运用等方面对知识花大力气剖析,引导学生努力揭示隐藏于知识之中的思维内核,紧紧扣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字逐句地剖析和领会其本质属性,剖析“原装概念”,或抓住重点,分散难点,有目的地加深理解;或由易到难,由简到全,逐层加深理解,达到对基本概念的认识系统化、深刻化的目的。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运用过程
  数学学科的全部内容是由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组成的系统。与数学知识相比较,数学思想方法同样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数学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培养提高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相比较,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具有隐蔽性,它隐含于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之中,对问题的解决起指导和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把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从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中分离、提炼出来,分析其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关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掌握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使学生通过对数学思想的不断积累,逐渐丰富自己的经验,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三、重视课本例题、习题的解决过程
  1.以例题为根本,加深理解概念,总结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例题学习是促使学生正确掌握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的有效手段。我们知道,课本上的知识是抽象严密的概念或规律。学习过程中,如果缺少例题,认知活动就会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泛学习中,学生就不能彻底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掌握的知识必然是死板的和肤浅的。
  2.以例题为桥梁,全过程详细讲解,全方位掌握规范。代表性和示范性是例题的重要特征,学生学习例题固然应突出总结规律、提炼方法,同时也应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归纳掌握一整套规范化的审题程序、解题步骤和表达模式,养成严谨规范的良好习惯,养成科学的素质。
  3.充分利用例题,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学习例题应尽可能站在全面把握教材的整体高度上,尽量对例题做多角度、全方位及深层次的思考,充分挖掘其内在联系和蕴涵,既要舍得花大气力研究那些带规律性、全局性和运用性广的解法,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联想、纵横沟通、多方探求;同时,通过探索问题条件和结论的变化,要把问题向纵深引入,培养开发并创造数学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达到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1)一题多解,引发兴趣,激发探索欲望。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典型例题的多解,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发展智力;另外要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领悟解法中渗透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领略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快捷与巧妙。
  (2)一题多变,拓宽引申,训练发散思维。一道好的数学例题,巧妙地调整条件与结论,能变换成不同的数学题,这样既可以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又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起到解一题知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训练发散思维。
  (3)一题多用,出奇制胜,训练思维的深刻性。一些重要的例题,其结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借用重要例题结论去解答一些题目,常有出人意料、出奇制胜的功效,既给人一种意外成功的惊喜,又让人充分领略和感受数学知识的绚丽多彩和无穷乐趣。
  (4)归纳联想,同化知识,调整和完善认知结构。归纳联想是学习阶段的模拟创造,是发现和掌握规律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典型的数学方法。学习课本例题,不能满足于做、变、推广、运用,还要注意去发现和揭示例题本身蕴含的规律和例题之间的共同规律,达到同化知识、调整和优化认知结构的目的。
  总之,遵循过程性教学原则,加强过程教育,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并置身于知识的探索性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发展思维、提高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阅读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朗读基本功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合理地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 朗读训练 科学合理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
期刊
低年级歌唱教学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老师必须转换教育观念、单一的教学模式,去分析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尽最大能力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歌唱教学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提高歌唱能力的同时表现音乐的情感。知识是基础,不能放弃,但如果一味地去强调知识练习,会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枯燥和乏味,学生的学习缺乏灵
期刊
朗读指导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起来了,读书的兴趣、识字的能力及语言的发展都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怎么指导?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以下五点尤为重要:  一、把握好一篇课文朗读的常规性指导  1.停顿的指导。包括题目与正文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标点之间的停顿,尤其是句号与逗号的停顿等。  2.速度的指导。读得太慢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而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但学习过程不能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真正的教学目的应是: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作了如下论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将逐渐代替教学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
期刊
课堂评价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也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听课评课已成了我们教学活动的常规,如何评好课是我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应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  一、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是课堂评价的首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着眼于
期刊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学生通过写作,能将大千生活浓缩提炼,展示真正的自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写作,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手撑额,口咬笔,摇头连连;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无话可说,只能说大话、空话、假话。这样的现状决不能达成“和谐高效“的写作。怎样使学生的这一现状得到改观呢?怎样使学生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呢?究其根本的症结在于学生头脑里空空如也,实在无话可说,真是
期刊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地理教学的困惑始终萦绕在心头:如何改变地理教学的困境,如何让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去学?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山东济南的学景教学模式,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借鉴。2013年11月,我们荔城中学组织七、八年级的教师去蒙山县新圩中学考察学习,之后我们七、八年级各学科也拉开了课改的序幕。  回首这段课改的经历,觉得收获良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们的地理
期刊
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训练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准确的物象造型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整体协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大学艺术类招生的发展需求,素描成为高考考试中必考部分,是对考生的综合绘画能力的充分呈现。高中专业教育对美术专业生的培养重视程度日趋提升,而素描教学在高中美术专业教学中具有绝对的重要地位,特别是素描基础对美术专业生来讲更是重中之重。现代画家徐悲鸿先生就强调指出过素描
期刊
2013年的9月1日,带着些许不安与激动,我推开初一18班教室的门,迎接我的是60多张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  眼前的这群孩子显然对我一无所知,而我却利用一个晚上通过研究他们每一个人的入学考试成绩和新生登记表,对他们已经小有了解。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已经叫得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大致判断得出他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点。  现在,那个几乎是半躺在教室南边角落里的孩子叫代翔,似乎正在跟前面的孩子说一件好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