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具有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课改力度大,思路清,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创造性。最突出的是: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而要实现数学教学的这一根本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现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数学课程内容、数学学习方式,以及数学教学的方面来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谈谈个人的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平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首先,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交流、拨动“情、趣”这条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平台,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对学生要“信得过”,“放得开”,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才有勇气表现自我,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 、去发现。
其次,尽量做到让学生进入一个数学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尽可能地以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时空。把学生置于急于解决未知问题氛围中,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时我先播放《红楼梦》第62回中这样的情节: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袭人笑道:“这是她来给你拜寿.今儿也是她的生日,你也该给她拜寿.”宝玉听了,喜的忙作下揖去,说:原来今儿也是姐姐的芳诞.”平儿还福不迭。……探春忙问:“原来邢妹妹也是今儿,我怎么就忘了。”……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人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了,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以小说情节开篇,引人入胜,直接引入与生日有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并陷入思考:为什么“便这等巧?”
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人的思维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在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一个让学生相对独立学习的过程,才能达到使学生完全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既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获取知识,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发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重在启发引导、点拨与激励,促进和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探究在前,尝试在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明确思考的目标,主动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教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性质时,我鼓励学生联系分数的性质大胆猜测 、亲自实践,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分式的性质并化简分式,先提出问题(1)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分数的约分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类比来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对上题的回答,再来回答问题(2)你认为分式与相等吗?与呢?寻求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同伴讨论交流,从而归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可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但学生只想到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不容易想到整式,另外这个整式不能为零,老师要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例题:例1、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1)(2)例2、化简下列分式:(1)(2)通过例1加深学生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例2让学生了解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分子和分母已没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引导学生找出他们的公因式,并学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使结果为最简分式或整式。这样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探究出分式的性质,并学会了化简,有了兴趣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而不是教师为节省时间,包办代替,因此看来,给学生足够探究时间能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
心理学认为,大脑受刺激的方式、角度和程度不同,它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由于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教学设备的发展和完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陈旧的教学方式将受到严重挑战。多媒体教学,是数学中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课件设计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悬念,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探究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最终达到“从疑激趣,以趣激学”。我在教学《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时我先播放《红楼梦》一段情节并为当天过生日的同学播放《生日快乐》歌,通过多媒体平台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迅速完成了抽象理论的形象化,学生的思维与视觉相伴,思维的乐趣被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性思维有效地得到激发。
2 .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态度 。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問题可以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如在教学《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时我提出问题(1)400位同学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2)300位同学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3)“我认为咱们班50个同学中很可能就有2个同学的生日相同”你相信吗?对于问题(1)学生能给予肯定的回答“一定”,对于问题(2)学生会给出“不一定”的答案。对于问题(3)一提出学生都笑了“不相信”,于是在班级课堂里展开现场的调查。这些问题的设计,启发性 、逻辑性 、趣味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探究性。
3.要及时反馈,评价鼓励。
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肯定困难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对那些解题中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究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4.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产生创新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景,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教学《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时我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将其登记在黑板上再共同寻找是否有生日相同的。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四、着力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 、组织者 、合作者。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归纳总结。增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让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真正实现主动参与探究。
一、创设情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平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首先,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交流、拨动“情、趣”这条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平台,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对学生要“信得过”,“放得开”,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才有勇气表现自我,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 、去发现。
其次,尽量做到让学生进入一个数学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尽可能地以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时空。把学生置于急于解决未知问题氛围中,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时我先播放《红楼梦》第62回中这样的情节: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袭人笑道:“这是她来给你拜寿.今儿也是她的生日,你也该给她拜寿.”宝玉听了,喜的忙作下揖去,说:原来今儿也是姐姐的芳诞.”平儿还福不迭。……探春忙问:“原来邢妹妹也是今儿,我怎么就忘了。”……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人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了,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以小说情节开篇,引人入胜,直接引入与生日有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并陷入思考:为什么“便这等巧?”
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人的思维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在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一个让学生相对独立学习的过程,才能达到使学生完全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既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获取知识,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发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重在启发引导、点拨与激励,促进和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探究在前,尝试在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明确思考的目标,主动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教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性质时,我鼓励学生联系分数的性质大胆猜测 、亲自实践,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分式的性质并化简分式,先提出问题(1)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分数的约分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类比来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对上题的回答,再来回答问题(2)你认为分式与相等吗?与呢?寻求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同伴讨论交流,从而归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可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但学生只想到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不容易想到整式,另外这个整式不能为零,老师要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例题:例1、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1)(2)例2、化简下列分式:(1)(2)通过例1加深学生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例2让学生了解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分子和分母已没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引导学生找出他们的公因式,并学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使结果为最简分式或整式。这样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探究出分式的性质,并学会了化简,有了兴趣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而不是教师为节省时间,包办代替,因此看来,给学生足够探究时间能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
心理学认为,大脑受刺激的方式、角度和程度不同,它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由于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教学设备的发展和完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陈旧的教学方式将受到严重挑战。多媒体教学,是数学中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课件设计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悬念,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探究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最终达到“从疑激趣,以趣激学”。我在教学《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时我先播放《红楼梦》一段情节并为当天过生日的同学播放《生日快乐》歌,通过多媒体平台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迅速完成了抽象理论的形象化,学生的思维与视觉相伴,思维的乐趣被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性思维有效地得到激发。
2 .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态度 。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問题可以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如在教学《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时我提出问题(1)400位同学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2)300位同学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3)“我认为咱们班50个同学中很可能就有2个同学的生日相同”你相信吗?对于问题(1)学生能给予肯定的回答“一定”,对于问题(2)学生会给出“不一定”的答案。对于问题(3)一提出学生都笑了“不相信”,于是在班级课堂里展开现场的调查。这些问题的设计,启发性 、逻辑性 、趣味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探究性。
3.要及时反馈,评价鼓励。
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肯定困难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对那些解题中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究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4.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产生创新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景,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教学《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时我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将其登记在黑板上再共同寻找是否有生日相同的。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四、着力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 、组织者 、合作者。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归纳总结。增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让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真正实现主动参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