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玉洁太湖银鱼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y_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银鱼和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并称“四大名鱼”,这四大名鱼中,若说最能勾起人的思乡之情,那莫过于松江鲈鱼,古代还有人一看见鲈鱼便泪流满面马上辞官不干,只要回家的。若说最有王者气息,号称鱼中之王的,那定是黄河鲤鱼,若说价格最贵,最为珍稀的鱼儿,那是在说长江鲥鱼,但如果要说最美丽,最动人的鱼儿,那肯定非太湖银鱼莫属了。
  太湖银鱼长二寸有余,体型较长而略圆,看上去便如古代女性朋友头发上的玉簪,浑身透明,又仿佛无骨无肠,色泽似银。如果在岸上看到一群银鱼游过,便如看到一条银链子一般。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杜甫曾写诗称赞银鱼:白小群分布,二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宋朝也有人写下“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明代诗人王叔承的“冰尽溪绿浪,银鱼上急湍;鲜浮白玉盘,未须挖内穴。”这是在说银鱼的鲜嫩美味,读了之后令人垂涎欲滴,清朝谢墉的《银鱼》诗:“江湖首夏碧波融,烟月晴川旷望中。银缕寸肌游嫩白,丹砂双眼漾鲜红。”这是在说银鱼外貌的特点。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
  银鱼的传说有很多,最早的一个是相传在春秋时代,吴王夫差为了报杀父之仇,一门心思全投入在富国强兵上。经过几年发展,夫差终于领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连忙请将,又是送钱送粮,还送了一个美女西施给夫差。夫差终于被勾践的糖衣炮弹击中,放虎归山,放勾践回到了越国。此后,夫差每天与西施在太湖上泛舟划船,饮酒作乐,早就没有了当年作风,变成了一个奢侈浪费,好大喜功之人。他和西施在太湖上经常一整条船队随行着游玩,还喜欢把吃剩的鱼脍全部倒入湖中,太湖中的鱼儿吃了这些鱼脍之后,吸收了其中之精华,渐渐便产出了浑身透明,无骨无肠的银鱼。这边勾践回国之后,比当年夫差更苦,他睡稻草,吃苦胆,与士卒百姓同甘共苦,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积蓄,终于使越国的国力提升了几个档次,便发兵攻打吴国了。
  越国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打到了吴国的首都吴郡,但吴郡的城池又高又广,城中又准备充分,越国的军队一直没有办法破城而入,士气越来越低,粮草也快用尽了。越王勾践无奈之下便欲退兵,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太湖中的银鱼出现了!原来一个管理粮草的军官声称:太湖之中出现了大批的银色小鱼,可以作为军粮。越王勾践马上派人去湖中打捞,一下子,军粮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且有趣的是,士兵们吃了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高营养银鱼之后,士气大振,当晚便攻下了吴郡,吴王夫差自杀。他可能临死都没有想到,自己当年在太湖上用那些残汤剩饭养出来的银鱼,竟然到最后帮助了自己的死敌。
  吴越争霸,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段惊心动魄,色彩绚丽的历史,而太湖银鱼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出现了两次,并且预示着得民心、得民力的越国最后之胜利,从中也可以推测出银鱼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地位。
  经过了战乱纷纷的春秋战国,到了秦朝,银鱼的传说又有了改变,相传孟姜女哭倒长城后,带着满腔怨恨与悲恸回归故里。途经八百里烟波渺远的太湖,偏生运交华盖,又碰上了老冤家秦始皇正在巡幸江南。秦始皇见到孟姜女的美貌,马上就提出要纳她为妃子。孟姜女见杀夫仇人居然这么无耻,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她提出一个条件,要求秦始皇在太湖岸边搭个孝棚,让她祭奠过丈夫后便可随秦始皇回宫。秦始皇满口答允她的要求,孝棚很快搭好。孟姜女一袭白衣裙,面对太湖银波放声大哭,这一哭,便是惊天地泣鬼神,一连哭了三天三夜。大家都知道孟姜女的哭,那是威力无穷的,她已经有了哭倒长城的经验,所以这次在太湖边哭,也是把太湖哭得水涨几丈。她那些眼泪滴入湖中,霎时都变成了一尾尾冰清玉洁的银鱼。秦始皇与群臣惊恐万状,然后,孟姜女大骂一声:“无道暴君!”便纵身一跃跳入太湖,化作一道彩虹飞向远方,消失不见了,可能是飞回了故乡,也有可能是变成了美人鱼,总之,没有让暴君得逞。而她那些泪花化成的银鱼从此便在太湖生存了下来。
  银鱼现在仍然是世界上知名的品牌,日本人便常把银鱼与鲱鱼籽、海胆酱一起,配上调味品,制成珍贵菜肴。到了我国80年代,太湖银鱼还移产到了云南的滇池和杭州的西湖,也成为当地的名产,可见银鱼的生存适应能力还是蛮强的,如果有幸我们某日吃到了银鱼,再回味它的历史,应别有一番风味在其中的吧。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
“花”造字之初并不写作“花”,而是写作“华”。这在一些成语中仍然保留着它的本义,如“春华秋实”“华而不实”等。“华”其繁体字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朵枝叶繁茂含苞欲放的鲜花。而后起的“花”和简化的“华”则都是形声字,“化”为声符,形符“艹”和“十”均为草的象形。  “花”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观赏植物的总称。如唐代元稹《酬乐天叹损伤见寄》诗中有“病怕风多睡月,起因花药暂扶床”之句;杜甫《春望》中也有“感时花
期刊
我们经常说“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光明必然战胜黑暗”,“真理必胜”,诸如此类的话语。可是,历史上一直有一些相反的事实在跟我们过不去,用思辨的方法说,如果我们所表达的“正义必然战胜邪恶”是一个命题,它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被相反的事实“证伪”了。  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比方说岳飞被秦桧陷害。还有战国名将廉颇、李牧,当年曾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为赵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可是让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韩仓等人一
期刊
在遥远的历史深处,人类为什么会想到制造“锁”呢?很多人认为,锁的产生,完全得益于先于它而生的那个志趣不同、品行迥异的孪生兄弟——小偷。  当大家还是同吃同住,每天都为如何维持生存而发愁时,因为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存放,用锁把门的现象自然不存在,充其量只会用石块或者其他材料挡一下洞口,以防野兽闯入。后来,私有化出现了,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用汗水换来的一点点的微薄财产。他们把属于自己的“珍贵物
期刊
在很多时候,当工作到了关键时刻,或者体育比赛进行到最后关头,人们都希望自己能保持充沛的精力与体力,古书上记载很多先哲秉烛夜读通宵达旦,可见精力过人。然而人毕竟是有生理极限的,夸父那样的神人最终也敌不过自己的疲倦,何况我们普通人。  人为什么会疲倦,心理作用是产生疲倦的原因之一。一场激烈的篮球赛之后,当终场哨音一响,紧张的情绪立刻会松弛下来,疲倦的感觉马上会在脑海中出现。但是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疲倦与
期刊
眼睛是观察的器官。是认识世界的窗口。手是劳动的器官,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两者虽然不同,却有联系。眼睛观察得越仔细、越具体,手的动作也就越敏捷、越准确。人们平时常说“眼明手快”。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眼的观察和手的动作并不是直接联系的,需要通过大脑把它们联系起来。大脑对眼睛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取,然后向手发出指令,手去完成相应的动作。人们常说的“眼明手快”、“得心应手”的科学根据其实就在这里。  随着
期刊
废墟,是于过去死亡、于当下存活的历史。  1000多年前的庞贝古城,在刹那中死亡,却又在电光石火间不无精致地凝固住历史。它的本身,就成为了一门最悲凉的哲学。我们该记住庞贝的忌日,公元79年8月24日。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庞贝用了不长不短的几百年时间,从依托于地中海天然良港的小渔村。逐渐发展为仅次于意大利古罗马的第二大城。有趣的是。这个时间段,正和古罗马从启蒙意义的埃特鲁斯坎文明走向罗马文明并最
期刊
每年春秋,乃是各种展销会的高峰期。像样的展销会上,往往会有个安全部门——他们的任务是防盗,一方面是防范来展会顺手牵羊偷钱包偷笔记本的小偷,更主要的任务却是防范智力上的小偷——山寨英豪,他们拿着相机和笔记本详细地拍摄并记录数据,能拿的资料统统拿走,结果没有多久,原本是别人设计生产的东西,就会在英豪们的厂家里出现另一种版本。  后来有的厂商回过味了,不准拍照。山寨英豪们又改变了策略,一堆人前呼后拥地去
期刊
在科学史上,17世纪属于牛顿,18世纪则是欧拉的天下。他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一生完成的论文和著作有886篇或部,其中数学著作占了一大半。正如贝多芬耳聋之后并未阻挡他对音乐创作的激情一样,欧拉在晚年双目失明的17年中,依然保持了惊人的创造力,依靠口述完成了大量的著作和论文。欧拉不是纯粹的数学家,他在物理学、天文学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在生理学和文学方面,也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1707年4月15日
期刊
嫩绿的封面,不厚的一本书,恰如夜晚橘黄的灯光下窗外穿过的微风,且不看内容,1983年的新锐作家,飞特族的青春自白,芥川奖夺冠作品,日本最受瞩目畅销小说,响当当的介绍足以让人产生好奇心了,虽然心里大概知道这类日本作家的风格,无外乎琐碎温暖,芥川奖的评委之一村上龙盛赞作者的观察力,为作者眼光的准确性感到惊喜。既然如此,不如自己一读。  知寿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虽然不是愿意浑浑噩噩过一辈子的女孩,但就
期刊
在神经性毒剂出现之前,说到“毒剂之王”,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号是属于芥子气的。芥子气早在1822年就已经被发现,不过直到过了半个多世纪,德国人梅耶才于1886年首次实现人工合成。作为“毒剂之王”,芥子气的威力自不必多说,正常气候条件下,仅0.2毫克/升的浓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芥子气被各交战国广泛使用,大约有1.2万吨被用于了实战。德国人把芥子气装入炮弹中,制成有着巨大杀伤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