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对小儿消化不良患者采取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雷尼替丁单一用药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比较,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现口干2例,头疼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7%;常规组口干5例,头疼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5%,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应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雷尼替丁;多潘立酮
【中图分类号】R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036-02
小儿消化不良是一种以腹胀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疾病,患儿饮食不佳,严重影响患儿营养摄入及生长发育。据调查显示[1],小儿消化不良发生率约为10%~20%,在儿科门诊中占比约为2~4%。在临床中的症状主要有:腹泻、食欲减退以及腹痛等。这不仅对患儿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而且还影响小儿健康成长。目前,对小儿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治疗药物较多,例如雷尼替丁、多潘立酮等,在临床治疗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2]。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运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效果,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随机选取小儿消化不良患儿78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小儿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雷尼替丁单一用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7~10岁,平均8.1岁;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6~9岁,平均8.0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雷尼替丁的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日两次,一次150mg。而联合组则通过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进行联合治疗,多潘立酮的用法和用量,饭前口服,一日3次,一次1片,雷尼替丁的用法和用量和常规组一样。
1.3效果评价:患儿接受治疗之后,腹胀、食欲不振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患儿接受治疗之后,腹胀、食欲不振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为有效;而患儿接受治疗之后,腹胀、食欲不振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为好转,甚至有的患儿还出现还出现恶化的情况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两组患儿在治疗中出现口干、头疼等情况视为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采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此次研究活动产生的数据。在P<0.05的时候,表明两组数据存在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经比较,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4.9%(37/39)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87.2(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联合组出现口干2例(5.1%),头疼1例(2.6%),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7%;常规组口干5例(23.8%),头疼3例(7.7%),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5%,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病因主要为肠胃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呕吐、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胀、反复腹泻等, 患儿饱受病痛折磨,严重损害儿童的消化功能。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方式,例如雷尼替丁,作为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患儿腹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且药效持久,不良反应较少。多潘立酮是一种常用的胃动力药,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提高胃肠道张力,促进胃排空。但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多潘立酮可能诱发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学者称,联合应用两种药物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3]。儿科临床中,消化不良疾病主要和患儿胃功能发生紊乱或者是十二指肠出现问题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此疾病具体的表现有:患儿感到腹部不适、疼痛,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小儿发生食欲不振的情况,此时家长需要带来小儿及时入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雷尼替丁以及多潘立酮联合运用,在临床中得到最为广泛的运用,其中雷尼替丁属于抑酸性药物,能够通过小儿的胺受体实施抗结,这可以有效帮助小儿抑制以及减少其胃酸的分泌量,同时也可以对小儿胃肠壁起着重要保护作用,即减少胃酸过多而对患儿的胃肠壁带来刺激,并对治疗也起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患儿消化系统还十分脆弱,此时需要采用多潘立酮的药物进行配合治疗,此药物属于促胃动力的,可以有效帮助患儿在食管的下端而增强其括约肌张力,患儿可以较为快速排空胃部,从而减少患儿临床中发生出现反酸的情况或者是腹胀不适的情况,并能够促进患儿及时恢复健康。
在本此研究中,采用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的方式治疗,能够发挥两种药物的价值,并且直击患儿的病灶,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研究中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而从2018年6月~2019年4月所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运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效果,其结果如下: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7%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5%,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运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磊,程萍.小儿消化不良治疗中应用雷尼替丁结合多潘立酮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0):37.
[2]唐福杰,蒙小丽.消化不良患儿应用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7):30-31.
[3]何小莉,刘健.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5):115-117.
【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雷尼替丁;多潘立酮
【中图分类号】R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036-02
小儿消化不良是一种以腹胀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疾病,患儿饮食不佳,严重影响患儿营养摄入及生长发育。据调查显示[1],小儿消化不良发生率约为10%~20%,在儿科门诊中占比约为2~4%。在临床中的症状主要有:腹泻、食欲减退以及腹痛等。这不仅对患儿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而且还影响小儿健康成长。目前,对小儿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治疗药物较多,例如雷尼替丁、多潘立酮等,在临床治疗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2]。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运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效果,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随机选取小儿消化不良患儿78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小儿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雷尼替丁单一用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7~10岁,平均8.1岁;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6~9岁,平均8.0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雷尼替丁的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日两次,一次150mg。而联合组则通过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进行联合治疗,多潘立酮的用法和用量,饭前口服,一日3次,一次1片,雷尼替丁的用法和用量和常规组一样。
1.3效果评价:患儿接受治疗之后,腹胀、食欲不振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患儿接受治疗之后,腹胀、食欲不振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为有效;而患儿接受治疗之后,腹胀、食欲不振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为好转,甚至有的患儿还出现还出现恶化的情况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两组患儿在治疗中出现口干、头疼等情况视为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采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此次研究活动产生的数据。在P<0.05的时候,表明两组数据存在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经比较,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4.9%(37/39)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87.2(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联合组出现口干2例(5.1%),头疼1例(2.6%),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7%;常规组口干5例(23.8%),头疼3例(7.7%),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5%,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病因主要为肠胃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呕吐、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胀、反复腹泻等, 患儿饱受病痛折磨,严重损害儿童的消化功能。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方式,例如雷尼替丁,作为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患儿腹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且药效持久,不良反应较少。多潘立酮是一种常用的胃动力药,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提高胃肠道张力,促进胃排空。但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多潘立酮可能诱发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学者称,联合应用两种药物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3]。儿科临床中,消化不良疾病主要和患儿胃功能发生紊乱或者是十二指肠出现问题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此疾病具体的表现有:患儿感到腹部不适、疼痛,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小儿发生食欲不振的情况,此时家长需要带来小儿及时入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雷尼替丁以及多潘立酮联合运用,在临床中得到最为广泛的运用,其中雷尼替丁属于抑酸性药物,能够通过小儿的胺受体实施抗结,这可以有效帮助小儿抑制以及减少其胃酸的分泌量,同时也可以对小儿胃肠壁起着重要保护作用,即减少胃酸过多而对患儿的胃肠壁带来刺激,并对治疗也起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患儿消化系统还十分脆弱,此时需要采用多潘立酮的药物进行配合治疗,此药物属于促胃动力的,可以有效帮助患儿在食管的下端而增强其括约肌张力,患儿可以较为快速排空胃部,从而减少患儿临床中发生出现反酸的情况或者是腹胀不适的情况,并能够促进患儿及时恢复健康。
在本此研究中,采用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的方式治疗,能够发挥两种药物的价值,并且直击患儿的病灶,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研究中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而从2018年6月~2019年4月所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运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效果,其结果如下: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7%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5%,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运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磊,程萍.小儿消化不良治疗中应用雷尼替丁结合多潘立酮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0):37.
[2]唐福杰,蒙小丽.消化不良患儿应用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7):30-31.
[3]何小莉,刘健.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5):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