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走进新课程,重新认识课堂,重建课堂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任务。为此教师要做到:转变教学方式;灵活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兴趣;转变教学行为。
【关键词】转变;组织;提高
我们经常说: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戏的效果就取决于演员的才能与技术。所以教师的“导”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我们曾经很熟悉的这样一幅课堂教学图景:所有的学生都是腰板挺直,双手背后或双手叠放在桌子上,双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两眼睁圆了注视着老师,聚精会神、雅雀无声。老师提问题时,学生“唰”地一声都举起右手,并且都习惯将小手臂弯成直角,等待老师指名回答;被点到名的学生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回答,倘若答不对者,就会被老师指名叫另一位学生帮助他,直到答对了方能坐下。
这是传统的课堂秩序生活。课堂像军营,教师是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维护者。课堂上不允许有学生的个性,有的只是教师的独白和学生的“默契”配合,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本节课的概念、法则、性质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不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了。
而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走进新课程,重新认识课堂,重建课堂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任务。怎样扭转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是我的跬步之见。
1. 转变教学方式 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强调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算式中各部份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圆柱、球、三角形;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尤其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一般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
(1)以谈话为主的交流方式。
(2)以讨论为主的交流方式。
(3)以探索、研究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
如教学一年级“数一数”时,我主要以谈话为主的交流方式。出示五颜六色的图画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然后让一个个学生站起来说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有几个,用什么字表示,怎样写等。
通过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学生在课堂中主人翁的地位。
2. 灵活组织教学 培养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灵活组织教学,使学生主动到学习知识,参与教学.这样学生就会敢问敢答,自信又活泼.例如:在教8和9的加法时,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接着出示一幅画有8条恐龙的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最后由五个小朋友合作共同写出“6+2=8”、“2+6=8”、“8-2=6”、“8-6=2”四个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凸现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氛围更融洽、更民主、更开放,教学效果更好。
3. 提高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一道完成任务。例如: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中的“拼组图形”时,我先出示一个“百宝箱”, 里面装有各种形状的物体,我让学生蒙上眼睛去摸一摸,并猜自己摸的是什么,学生兴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喊着:“我来猜,老师,让我来猜。”学生猜出并讲完特征后,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拼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一个个沉浸于欢乐之中。
在低年级教学中,可适当开展“找朋友”、“小小邮递员”、“拍手对口令”等学生喜欢的游戏,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
4. 转变教学行为 为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做出转变。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的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既然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应对学生积级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先对学生讲谜面:“我有一个好朋友,滴滴嗒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学生们跃跃欲试,谜底呼之欲出。接着向学生说明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有上午9时,也有晚上9时,还让学生主动上黑板向同学说自己一天怎么安排。同桌互相说说一天中有什么不同时间安排。这样,通过猜谜,将知识童话化,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也激发了学习动机的好奇心。
课堂教学是一项浩繁而细腻的系统工程,需要大批能工巧匠、晨耕暮耘,切磋琢磨,负出一生的心血。在教师的多边启发、引导、激发和帮助下,学生能够担任起课堂中重要的角色,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课堂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做课堂中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主编: 郭东岐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转变;组织;提高
我们经常说: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戏的效果就取决于演员的才能与技术。所以教师的“导”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我们曾经很熟悉的这样一幅课堂教学图景:所有的学生都是腰板挺直,双手背后或双手叠放在桌子上,双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两眼睁圆了注视着老师,聚精会神、雅雀无声。老师提问题时,学生“唰”地一声都举起右手,并且都习惯将小手臂弯成直角,等待老师指名回答;被点到名的学生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回答,倘若答不对者,就会被老师指名叫另一位学生帮助他,直到答对了方能坐下。
这是传统的课堂秩序生活。课堂像军营,教师是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维护者。课堂上不允许有学生的个性,有的只是教师的独白和学生的“默契”配合,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本节课的概念、法则、性质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不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了。
而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走进新课程,重新认识课堂,重建课堂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任务。怎样扭转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是我的跬步之见。
1. 转变教学方式 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强调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算式中各部份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圆柱、球、三角形;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尤其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一般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
(1)以谈话为主的交流方式。
(2)以讨论为主的交流方式。
(3)以探索、研究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
如教学一年级“数一数”时,我主要以谈话为主的交流方式。出示五颜六色的图画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然后让一个个学生站起来说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有几个,用什么字表示,怎样写等。
通过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学生在课堂中主人翁的地位。
2. 灵活组织教学 培养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灵活组织教学,使学生主动到学习知识,参与教学.这样学生就会敢问敢答,自信又活泼.例如:在教8和9的加法时,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接着出示一幅画有8条恐龙的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最后由五个小朋友合作共同写出“6+2=8”、“2+6=8”、“8-2=6”、“8-6=2”四个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凸现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氛围更融洽、更民主、更开放,教学效果更好。
3. 提高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一道完成任务。例如: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中的“拼组图形”时,我先出示一个“百宝箱”, 里面装有各种形状的物体,我让学生蒙上眼睛去摸一摸,并猜自己摸的是什么,学生兴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喊着:“我来猜,老师,让我来猜。”学生猜出并讲完特征后,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拼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一个个沉浸于欢乐之中。
在低年级教学中,可适当开展“找朋友”、“小小邮递员”、“拍手对口令”等学生喜欢的游戏,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
4. 转变教学行为 为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做出转变。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的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既然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应对学生积级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先对学生讲谜面:“我有一个好朋友,滴滴嗒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学生们跃跃欲试,谜底呼之欲出。接着向学生说明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有上午9时,也有晚上9时,还让学生主动上黑板向同学说自己一天怎么安排。同桌互相说说一天中有什么不同时间安排。这样,通过猜谜,将知识童话化,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也激发了学习动机的好奇心。
课堂教学是一项浩繁而细腻的系统工程,需要大批能工巧匠、晨耕暮耘,切磋琢磨,负出一生的心血。在教师的多边启发、引导、激发和帮助下,学生能够担任起课堂中重要的角色,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课堂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做课堂中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主编: 郭东岐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