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生自身资源 点燃个性思维亮点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中富有个性的思维活动类资源是课程资源中富有灵性的资源,是微观层次的、隐性的课程资源,是无可替代的资源。与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相比,它更强调特定群体和情景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和搭配课堂流程,才能使得学生的个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也作为具有生命意义的、富有鲜活性、创造性的资源给同伴们借鉴或者使用,让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中,一位教师是这样切入并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
  片段一:
  师:仔细观察这个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
  生1:礼品盒是长方体,共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还有8个顶。
  生2:给每个面编上号,共有六个面,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生3: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生4: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周围是4个一样大的长方形。
  四位学生的回答,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支配下得出的不同结果。生1对事物的观察比较细致;生2是有序思维,全面且善于找相互间的联系;生3直观,善于总结和发现规律;生4喜欢亲近事物并比较。学生的个性支配着不同的观察方式,在学习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交流能把同伴发现的资源充实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并不断完善观察事物的方法。
  片段二:
  师:我想换一种包装纸,把它拆开,你们又能想到些什么问题?
  生1:这个包装用纸太多,很浪费。
  生2:先计算至少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再选材料。
  生3:比这六个面的面积大一点点就够了,和这六个面一样大,只要贴得平整更显得精致。
  师:你真精明!按你这种方法算出的面积之和,与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联系吗?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紧扣学生3的回答,抛出这个大问题,给学生指明了后续探索方向。学生能够有方向地按照自己的观察习惯、思维习惯去分析和解释问题,体会到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会有绝然不同的答案,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博大。《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采用这种方式,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拓展了宽度。
  片段三:
  师:太棒了!现在计算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各小组的学生立即找计算表面积所需要的条件。有的(A类)量长方体的一个面上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长度,发现有出入;有的(B类)沿着两个面的相交处量,这样每次量出的结果比较接近。
  


  老师发现问题就请学生讨论,最终大家公认,沿着长方体的棱量出的结果才是最精确的。
  师:礼品盒长1分米、宽1分米、高1.5分米,请你告诉我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教师的一个“请”字再次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阀门,学生的思维不再拘泥于课本的思维框架,得出了多种求表面积的方法。
  方法一:1.5×1+1.5×1+1.5×1+1.5×1+1×1+1×1
  方法二:1.5×1×2+1.5×1×2+1×1×2
  方法三:(1.5×1+1.5×1+1×1)×2
  方法四:1.5×1×4+1×1×2
  方法五:1×4×1.5+1×1×2
  教师先把有代表性的前两种方法“并联”呈现出来,学生观察方法二后,不约而同地发现还有方法三。一种方法更比前一种简单,学生在追求一种数学文化。接着呈现方法四和五,追问:“后两种算式是怎么求表面积的?”有的讲是一样的,有的讲是不一样的,似乎明白其中的道,可就是讲不出来。最后请用这两种方法的学生讲理由。
  生1:方法四是先算出前面和上面的面积,再把前面的面积乘4,加上面的面积乘2。生2:方法五是用底面周长乘纸盒的高得到侧面积,再加上两个底面面积。
  “至少需要多少材料”为学生思维活动拓展了高度,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之下,全身心地投入,发挥出思维的潜力,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热情的状态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都在“化复杂为简单——由简单而整合——由浅到深”,在参与中共享同伴们的智慧,把同伴们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作为一种资源吸纳到自我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中。把要解决的问题放下去,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思维施展的场所。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活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特点得到最佳的发挥;提供互动与交流的机会,构成丰富的课程资源,给学习者吸纳与分享。唯有这样充分运用与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资源,才能进一步厚实每一位学生自身的资源,使得学生资源真正得到运用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常态教学资源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关键,它作为诗歌教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应该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的始终。就一篇陌生的现代诗歌而言,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诗歌,即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感受节奏,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之上,会逐渐对诗歌产生学习兴趣。  在诗歌的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以下三点:  第一,指导朗诵,训练语感。好的诗歌,我们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在诵读中达
期刊
我们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的农村高中,学生来自方圆30公里的农村,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寄宿学校。宿舍管理,就成了教学工作之余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繁杂、琐碎的棘手的工作,在宿舍学生财物的保管方面,尤为突出。最让人头疼的是宿舍里经常丢东西,香皂、洗衣粉、洗脸盆、牙刷、鞋、热水瓶,因为没有任何标记,时常是东家落西家,混乱搞不清,然后就找不见了。我经常烦躁地说,以后这些事情自己处理,找不到就自己再买一个,
期刊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一生发展大有裨益。下面结合我的经验谈谈怎样指导阅读:    一、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
期刊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一门系统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门新生的体育活动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工作复杂,涉及面广,实施起来相对较困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才能保证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我校大课间之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艰辛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下面对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要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
期刊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字面来看,“学会”与“会学”只一字之颠,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在以往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只关注了孩子有没有学会,而忽视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能力与思想。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更感到
期刊
良好、适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有意义地理解数学”大有裨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过于平庸或过于绚丽的无价值的情境充斥着小学数学课堂:有的教师忽略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一味地追求数学的生活味,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既脱离教学内容又游离于学习目标之外的情境;有的教师为了出奇制胜,过分追求情境的标新立异,忽略了情境的挑战性;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情境的趣味性,忽略了情境的负面干扰,影响了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始终是教学的难点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对思想品德课愿学和乐学。    一、巧妙导入,引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激发
期刊
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政治课理论说教枯燥、乏味、空洞,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民主讨论氛围不浓烈、普遍厌学的局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实施教学改革,寓教于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本人认为可采用下面几种主要方法:    一、设置教学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