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行福:行走在幸福的乡村教育里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脑上输入“黄行福”三个字,轻点鼠标,就会有很多文章蹦到你的面前:他的名字下有18926条搜索结果,随之跳出来的是人民网、光明论坛、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上用他的名字发表的120多篇文章,真可谓铺天盖地。文章的体裁有杂谈、随笔、论文,内容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毫不亚于我们许多大学教授。尤其是谈“教师与师傅”“教育与游戏”“农村教师为何精神休眠”等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引发了一场讨论。你很难相信,这些文章是从一所边远的山乡中学发出来的。
  黄行福所在的乡村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他所在的学校,也是办学条件比较差、图书资料奇缺的学校。为了让自己做一个精神的富翁,他把生活开销降得低而又低,几乎把所有的钱用来邮购书籍。这些年,他花了3万多元购书,差不多是90年代好几年的工资总和。他经常穿着廉价的鞋子与服装,看上去与农民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在黄行福的脸上,你看不到沮丧;在黄行福的字典里,你找不到悲伤。他经常说,农村有农村优势,乡村有乡村的美丽。“我们中的大多数,往往只看到农村的贫穷与落后,却没有想到乡村的美丽与淳朴。”因此,行走在幸福的农村教育的路上,成为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黄行福从大学毕业至今,在这所学校度过了26个春秋。他的奋斗,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是江西省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教师、江西省“果喜”教育奖励基金奖获得者,出版了教育专著《教育看上去很美》。
  黄行福,一个陶醉于乡村教育、在有些人看来属于独立特行的人。
  
  陶醉在乡村教育的幸福里
  
  武夷山麓,江西和福建两省三县交界处,有一所简陋的乡村中学——江西省南丰县傅坊中学。学校的背后有一座小山,山上林涛阵阵,小径蜿蜒其中。每到傍晚时分,一对夫妻教师总会手牵着手准时来这里散步。他们尽情地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放飞着自己的心灵。
  这对夫妇,男的叫黄行福,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丰县政协委员;女的叫姜霞芳,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南丰县人大代表。夫妻双双飞在希望的田野上。
  眼前这极为平常的乡村景象,在黄行福眼里美极了。他是那样喜欢乡村,就像草根找到了沃土。
  黄行福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草根生于土壤,长于土壤,即使枯萎了,仍离不开土壤。枯萎了的草根,一遇春风,便又发芽、滋长。”了解黄行福的人,敬佩他一次又一次放弃跳出这所农村初中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对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1983年秋季,黄行福被分配到南丰县傅坊中学当语文教师。1985年,黄行福就迎来了第一次跳槽的机会。他当时是恢复高考后全乡唯一考上大学又回本乡工作的大学生。那时国家正把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提到相当的高度。乡政府干部中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极少,急需一批年轻人去充实。当时的乡党委书记找到他,表示想调他去乡政府工作。在一般人眼里,乡干部的社会地位比教师要高,而且个人的发展前途比当教师要大。面对这样的机会,黄行福却婉言谢绝了,仍然选择三尺讲台作为演绎人生的舞台。
  1996年,机会又一次垂青他。那时,黄行福已发表了较多的文章,在全县有一定的知名度。县委宣传部的领导看过他发表的一些文章,认为他是个才子,托乡党委书记带话给他,想调他到县委宣传部工作。那时,他和全乡教师一样被拖欠了几个月的工资,很多人猜想他这次总会捡起东西就走吧。然而,他又一次选择了留下。
  1998年,再一次选择的机会考验着黄行福。那时,黄行福已当了多年的县政协委员,而且是唯一一位来自农村的政协委员。县政协办公室需要一名有写作能力的人,县政协主席认为黄行福是最佳人选。可当政协主席找到他谈的时候,黄行福再一次放弃了这么难得的机会,仍然选择了当乡村教师。而且,那一年是拖欠教师工资最严重的一年。后来,政协主席还找他谈过几次,劝他是否改变主意来县政协工作,他就是不动心,似乎傅坊中学的老师他是当定了,什么东西都不能把他拉走。也有好心人劝他:“你也是35岁的人了,难道还要在乡下呆一辈子吗?”黄行福回答得很干脆:“不错,我就是要在乡下呆一辈子。”
  2000年11月,黄行福的一篇学术论文入选第五届亚太华文教育新路向论坛,他走上了设在泰国曼谷的讲坛,向来自亚太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是南丰县近3000教师中第一个走向国际学术讲坛的人。他当时真是名声大噪,县一中的领导找到黄行福,想要他来县中教书,自以为他会同意。这位领导也知道以前黄行福拒绝过几次进机关工作,认为黄行福是不愿丢掉教书这个职业。心想这次到县城教书他会来吧,因为县中的图书资料等条件明显比傅坊中学要强得多。出乎他意料的是,黄行福婉言拒绝了他。这位领导实在佩服黄行福的这种韧劲,并且留了话:“县一中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10年过去了,黄行福依旧在全县最偏远的傅坊中学教书,因为这里有他幸福的生活。
  黄行福说,在农村当教师,生活确实是清苦的。“刚参加工作,我的工资不高,每个月只有41块5毛钱。但我对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每一天、每一节课,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时学校的条件极差,两个老师共用一本教学参考资料,共住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备课、批改作业,只能轮流进行。由于共一张办公桌,我从来没有在十点半钟以前睡过觉,但我还是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在乡村中学,黄行福找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幸福源自心态
  
  经常有一些亲朋好友问黄行福:“乡下究竟有什么好的?这么多机会你都浪费掉了,你究竟想在这乡下干什么?”
  记者采访他:“乡下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你,让你这样迷恋农村?”
  黄行福回答得很干脆:“乡下的山好水好空气好,乡下人际关系简单,乡下有我喜欢干的事,乡下的老师相对城里的老师来说,生活的开支不大,有更多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
  他对记者自豪地说:“我从出生至今,除了两年高中、三年大学离开家乡在外地求学外,一直生活在傅坊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
  两年前,有人在一个网站的论坛上发了一个有关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帖子,几乎99%的农村教师的回帖都把农村学校当作必须离开的地方,个别人认为“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看到这个帖子后,黄行福心里非常难受。他回了一个帖子,用自己的经历说话,为农村教育大唱赞歌,同时开导那些怨天尤人的农村教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本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中国的现状是农村教师总体上比城里的教师多,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村教师一辈子都进不了城。既然改变不了现状,就改变自己的心态。与其一辈子在埋怨农村学校中度过,还不如快快乐乐在农村教一辈子书。他说:“大千世界,人的境况可以不同,若能以积极的心态做人处事,就一定会体现自己的价值,收获幸福人生。”
  农村教师需要有怎样的心态?黄行福认为要正视现实,不盲目攀比。
  黄行福说,当然,不比,不是逃避,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心态的调整。我们既然来到了农村,来到了落后的区域,我们就得认这个现实,三心而两意,或者一味地埋怨,都无济于事。如果我们换过一种眼光来看我们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本身也有自己的优势:淳朴的家长、淳朴的孩子,单纯的人际关系,与大自然的亲近……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黄行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难忘的往事滚滚流出。一位他当年严厉批评过的女生,在她进了高一级学校之后,常对自己的同学说:“在初中阶段,我最难忘的老师,就是‘福哥’。”她每次回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去看看‘福哥’”。真的,她每次从学校回家,或者从家里回学校,总要到他这里来坐一坐,说说话。有时候,由于时间不允许,屋也不进,她竟站在他家门口与他聊天。让她进来,她就说:“来不及了,车子马上就来。我只是想看看你,与你说说话,聊几句就行。”
  去年腊月,他有几个学生打电话来说二十八日要来看他。没想到腊月二十八日那天竟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天气非常寒冷。他想,他们可能不会来了。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期而至,并在饭店里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邀请他全家赴宴。宴席上,他们轮流向他敬酒,感谢他当年的栽培之恩。“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全在于交流,在于心灵的倾诉。
  还有一位学生,爱好写作。黄行福经常鼓励这名学生,并要求他在学习上也要多用心。1992年,黄行福组织班上学生参加了由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人的价值”作文竞赛,这名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并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典礼。会后还与原外交部长黄华等领导合影留念。这次获奖,更加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上高中时,他又获得过全国性作文竞赛的奖励,并保送上了大学。该学生父亲还特意摆了一桌酒席,请黄行福和学校其他老师吃饭,说黄行福是儿子的恩师,以此表示特别的谢意。
  黄行福对记者发出深情的感慨:“多么淳朴的家长,多么淳朴的学生啊!一想到这些我就感到幸福极了。我对农村教育从来没有失望过,在农村学校也能收获事业的成功。”
  黄行福不无忧虑地分析了当前部分农村教师的思想状况:的确有那么一些教师,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心一意想高飞,无心认真工作。有的一天到晚都在打听哪所学校缺少什么教师,哪里又将要招聘什么教师。而且,他们所打听的那些学校,基本上都在城里,或城镇附近。有的教师,在农村工作10多年,仍然时刻在盘算着何时才能进城工作,一颗想跳槽的心,永远都没有静下来的时候。所以,对这些教师而言,他们的工作也永远没有安心的时候,更难有出彩的时候。要知道,生活、工作都需要一份安心而踏实的心态,都需要一份一心一意、专注的心态。否则,生活就不可能幸福,工作更不可能出彩。
  
  营造幸福的人生
  
  在采访中,黄行福对记者多次提到杨瑞清老师说的一句话:“农村教师可以不进城,但不可以不发展。”农村学校也是重要的练兵场,照样可以练就不凡的素质!黄行福的座右铭是:“猛志常在,奋然前进。”
  黄行福在教书之余,常年坚持教学研究。农村学校条件差,图书资料几乎没有,刚开始的时候连应该看什么书都不清楚。从零开始,他在教研路上艰难摸索。他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入手,从最简单的板书开始思考,他像模像样写出了第一篇科研论文。拿出去参赛还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初次的成功也增强了黄行福的自信,他开始了更为勇敢的开拓。那时,还没有电脑,写稿要手写,天热的时候汗水把稿纸都沾湿了,天冷的时候手冻得几乎要开裂。一篇文章一般是写三遍修改三遍。一次,他写好一篇上万字的文章,还得再用格子纸誊抄一遍。但上课又不能耽误,他只得忙里偷闲,趁天没有亮就起床,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抄完。因为长期写稿,他的中指关节处的肌肉都凹下去了。
  偏僻的乡村,稿件的邮寄很不方便。傅坊当地邮政所只有很小的信封,而他写的很多稿子都是很长的,根本装不下,他只得借到城里办事的机会去县邮局购买,有时一次就买几十个,以备后用。
  刚开始搞教育科研的时候,他研究的领域比较广泛:课堂教学、学生能力培养、作文教学、城乡教育差距……自1997年以后,他的科研专注三大系列:农村教育系列、教育游戏系列、教育哲学系列。
  这位在农村泡大的苦孩子,对农村和农村教育是这样的一往情深。《被严重挤压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姓什么》《农村教育缺什么》《农村教育有什么》《农村学校管理缺什么》《农村教师缺什么》《农村学生缺什么》《农村学校卫生缺什么》……他的文章处处击中了农村教育的软肋,有对农村教育的深沉思考,更有发自内心的对农村教育的鼓与呼。系列文章在媒体发表后,不仅让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了农村教育的真实状况,也为研究农村教育的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
  2004年,黄行福申请的课题“语文教育哲学”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立项。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三个领域进行哲学上的探索,于2008年成功结题。
  对教育与游戏的研究,也是他用力较多的一个领域。他写的论文《教育:游戏》上、下两篇,洋洋万言。该文一发表就引来了许多关注的目光。他在《失去了游戏的中国教育》一文中,深刻分析了中国教育为什么会失去游戏、中国的学子是如何苦读而失去了少年的欢乐的原因。在《中国的教育是怎么失去游戏的》一文中,他纵观古今,从中国游戏的起源、发展到日渐枯萎,找原因,谈对策,锋芒直指应试教育。有关教育与游戏的文章,总共写了6万字。有网友评论:“江西省南丰县傅坊中学黄行福老师,是国内系统研究教育与游戏的第一人。”
  科研、写作是黄行福幸福人生的重要内容。写教育故事,写教学感悟,写教学设计,写书评,写经验总结,写备课札记,写教育论文等等,他拿起手中之笔,将心中之念形诸文字:“何不潇洒走一回?”
  互联网的产生,为黄行福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写作与发表的空间。他是当地第一个买电脑的人,而且连打印机一起买,当时他的工资还比较低。“那时上网是用电话线,网速慢,还特别贵,4元钱一个小时。那时候上网就像打仗一样紧张,先把要看的文章下载下来,然后慢慢欣赏。”他介绍说。
  有了网络以后,键盘轻轻一敲,思想变成了文字,修改起来也方便多了,投稿更是快捷准确。黄行福的很多文章,就是通过网络走进各大媒体,从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教育先锋网”“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著名的网站,都设有他的个人专集。“教育教学论坛”等网站还把他在论坛上发表的60多篇文章链接在一起,并起了个非常动听的名字:“行福之家”。
  黄行福认为,网络还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完全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这就是一个制约性的条件。但农村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视频观摩名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比较,进行思考,找出差距,找到根源,从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黄行福说,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自从电脑进了家门之后,教学生活满怀激情,生命里奇迹迭生。”他这样表达对网络的感激之情。
  黄行福常说:教师的成长需要阅读,没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就没有教师专业的正常成长。如果一个农村教师不读书或者少读书,就很难得到发展。他省吃俭用,穿着朴素,但总是挤出钱来买书。他的妻子介绍说,一个月40多块钱工资,无论经过怎样精细的筹划,最后总是买书的开支大于一切。
  黄行福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他的同事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85年暑假,学校派黄行福和他一起去上海买蛋糕机。在鹰潭火车站买好车票后,因为候车时间较长,他俩一起来到新华书店。在书店,黄行福突然看到《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魏晋南北朝》分册,这是黄行福心仪已久的一本书。一看书价,8块多钱,实在有点贵,但黄行福还是咬咬牙,买了下来。在上海南汇他俩去一个比较偏远的乡镇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而且找不到一个避雨的地方。当时书正放在包里,雨一下,就很可能把书淋坏。怎么办?黄行福只好用自己的身子为书挡雨,硬是弓着身子走路,把书揣在怀里,以致被人误认为他有什么毛病。
  在2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他时刻与书籍为伴,每天的读书时间,平均都在3小时以上。他的业余时间,大都托付给了阅读,阅读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一种幸福的享受。他一般5点钟起床,一阵晨练后,就习惯性地手捧书本,架起二郎腿坐在阳台,一边沉浸在书本带来的快慰中,一边欣赏着世界古典名曲。
  他的阅读分为两个阶段:历史阅读和教育阅读。历史阅读是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大约从1982年至1991年。在这个阶段,视野所及,基本都在历史领域,其中当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
  由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牵头,在北京大学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于1987年到1989年开办了一期“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由于正赶上文化热,全国有一万多人报名参加,其中有很多还是大学教授。黄行福这个乡村教师,也“卷入”其中,认真、系统地学完了15门功课。那些课程,都是中外文化方面的主要理论,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印度文化概论》《日本文化概论》《比较法学》《比较教育学》《比较哲学》《比较伦理学》等。这些教材,也都是由书院所聘请的国内一流学者所编写的,每本都在50万字左右。读这些教材,让他比较全面地接受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的洗礼,也为他奠定了良好的文史方面的基础。比如,1997年写的《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和后来写的《中国的教育是怎样失去游戏的》两篇文章,都直接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教育的问题,就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历史文化方面的难题。
  读书成了黄行福的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的幸福。
  
  黄行福的幸福心语
  
  黄行福的“粉丝”越来越多。
  一位农村教师向他倾诉自己的困惑:我的人生坐标在哪里?
  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农村教师纷纷向他倾吐自己的烦恼:“通过奋斗,在城里已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理想实现后干什么?”“理想的职称到手后,还需要奋斗吗?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一位女教师给黄行福写信说:“我今天读了您发表在《教师博览》上的文章《守望中的美丽》后,心情十分激动。我真的十分羡慕您描述的那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更佩服您那份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我在乡村工作5年之后,2002年调进了县城。繁华的都市生活让我感到烦躁不安,每天大家在一个办公室里说笑聊天,我感到生活得十分忧郁……我有太多的不喜欢。我真羡慕您,在当下有些浮躁、世俗的社会里能拥有自己的一份宁静、一份追求与享受……
  我想请教您: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有过像我一样的彷徨、烦闷期?我的下一步到底该如何走?在同事的眼里,他们感到十分不解,认为我衣食无忧,家庭条件也不错,在学校也担任了教研组长,文章也发表了,我为什么还闷闷不乐?
  黄老师,如果您有时间的话,能否从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给我回信,指导我如何去确定下一步生活的坐标?”
  黄行福很快给这位老师回了信:“面对烦躁的风气,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沉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应该有一个大的目标,那就是:一直努力,一直奋斗。既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又不能太容易满足。有了这样的目标,你就会很自觉地抓紧时间的分分秒秒,读书、写作、思考,便能获得充实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有了精神支柱。”
  兴国县的一位农村教师也给他来信:“我是兴国师范1988年毕业的,一直在农村中学教了20年英语。自甘清贫又无野心的我,压根就没有动过进县城教书的念头。现在想来似乎又有点‘后悔’了,但看到您这根脊梁还顶在农村,似乎又‘无悔’了。老实人做老实事,农村需要我,农村房不贵,才15万有三层,县城30万才120平方米。您出了名,让我好羡慕,是农村老师的骄傲……您好让我羡慕!”
  江苏省徐州市一位小学老师,在读了《中国教师报》刊载的《一名农村教师的精彩人生》一文之后,被黄行福的事迹深深感染了。不久,这位老师也毅然拒绝了到区里最好的学校——实验小学去教书的机会,让与他打电话的教育局人事科领导发出阵阵惋惜声。他给黄行福来信说:“我并不后悔。黄老师您那句‘只要好好干,认真干,总能干出些名堂来’的话,时时在我耳边响起,您的行为时时激励我在农村学校来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黄老师,我愿和您一起幸福地坚守!”
  黄行福很喜欢和农村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交流思想,采访中记者也和他聊起“农村教师幸福在哪里”这个话题。他略作思考,清了清嗓子说:幸福是什么?你问不同的人,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有记者随机采访了街上的行人。一个悠闲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一个下岗工人说“有工作就是幸福”,一个工作太忙的人说“不上班就是幸福”,一个失去双亲的人说“父母在就是幸福”,一个双目失明的人说“能看见东西就是幸福”,一个瘫痪在床上的人说“站起来就是幸福”,一个捡破烂的人说“多捡些破烂就是幸福”,一个小学生说“星期天妈妈能带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原来,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
  其实,幸福就源于有所期盼,有所欲求。你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就是幸福;你的欲求,成为了现实,就是幸福。幸福很简单,但一定是期望的实现,欲求的满足。当然,这里的期盼,这里的欲求,都应该是正当的、合情合理的。
  黄行福说,农村教师,地位、收入均不如公务员,也不如城里的教师,幸福在哪里?来自对工作的追求,来自对事业的执著。工作追求一流的质量,事业追求更高的目标,追求的过程便是幸福,愿望的实现更是幸福。
  这样,不论你工作在哪里,不论你的地位高与低,也不论你的收入多与少,你就是幸福的人,你便拥有了幸福的人生。与其抱怨,还不如沉下心来,潜心工作,投入事业,追求美好,幸福就终生与你相伴。没有追求,没有期盼,便与幸福无缘。
  作为一名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如果去搞第二职业,增加了收入,也能获得幸福,但可能脱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宜提倡;搞集体补课,也能够贴补家用,但有时是与职业道德相违背的,也与教师的身份不相宜。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立足于自身素养的提高,立足于事业的成功,这才是教师应有的幸福。上了一堂好课,与学生一次成功的谈话,发表了一篇好文章,家长的一番赞美,学生的一个进步……这些,都是教师的幸福所在!
  黄行福告诉记者,他很喜欢俄国著名剧作家契诃夫的一段话:“要是火柴在你衣袋里烧起来,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被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刺到你的眼睛。要是半夜有穷亲戚来找到你,那你应当高兴,幸亏来的不是警察。要是你有一颗牙疼,那你应当高兴,幸亏不是满口牙疼。朋友,照我的劝告去想吧,你的生命会欢乐无穷的!”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自己的职业,幸福就在其中。黄行福这样诠释农村教师的幸福内涵,并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大作风”高度概括。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基本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大作风: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一方面,积极进取,另一方面,要有一颗平常心,只有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时快乐休闲,才会保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才会有较高的生命质量。
  山东肥城市桃园镇教育办公室主任雷印迎,读了黄行福发表的《草根对沃土的情意》这篇文章,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敬佩黄行福不仅业务精深,而且有做一名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他热情邀请黄行福去那儿给全镇的农村教师作一次演讲,着重讲讲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成长体会和对教师职业的感受。黄行福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于今年暑假赴桃园镇,把自己的幸福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更多的农村教师拥有幸福感。◆
其他文献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正式推出。按新推出的课程设置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有8个学习领域。8个领域分别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如语言与文学领域设置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两个科目;人文与社会领域设置思想政治、历史两个科目;科学领域设置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新增的技术、艺术学
期刊
日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一年级本科生首次汉字书写测试结果公布,2100多名学生中有320多人被评为不合格,约占15%。这场测试在师生中引发了“电脑时代要不要写好字”的讨论。   前不久,该校对大一本科生进行首次汉字书写测试。要求学生用钢笔或圆珠笔等硬笔,在25分钟内抄写600个汉字,抄写内容由学校提供。从字形、力度、流畅度、可识度、整体感等5个方面打分,评判结果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个等
期刊
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等五部门日前联合下发了2009年至2020年“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该市将通过五大工程使校外教育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  通过“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工程”,计划2012年前建设覆盖每个社区和乡镇的文化活动中心,并在文化活动中心开辟专门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地;至2020年,形成星罗棋布、就近便利的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网络。  通过“校
期刊
从2002年秋季起,哈尔滨市有一区一县作为黑龙江的省级实验区开始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4年在全市铺开。到2009年上半年,该市小学、初中已完成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工作。7年来,“课例引领,课型共建”“学在教前,讲在练后”“联片教研”等校本教研模式在哈尔滨各校普遍“开花”。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  哈尔滨市把下一步课改的方向定位在以“建设”为主要特点的理性
期刊
日前,北师大朝阳附属小学的教学楼一层拉起了球网,被改造成了临时的网球“场地”。原国家网球队教练王越手握球拍,为来自北京市11所小学的30多位教师“学员”讲解正确的握拍姿势和击球要领。  这是“网球快车校园行”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今年秋季,北京市的11所小学就要尝试网球校本课程教育,让孩子们在普通的体育课上,也能接受专业的网球培训。  为了配合各学校的网球教学,“网球快车校园行”为中小学体育教师举
期刊
广东省将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共享蓝天、创建和谐校园、千校扶千校、教育资源下乡等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实施。  该省争取到2011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100%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欠发达地区中等以上城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其余地区完小和初中基本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并且,全省所有在布局调整中需要保留的农村完小和初中拥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
期刊
身为教师,面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我们可能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我们满怀教育的理想,对素质教育充满向往,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快乐、幸福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又学会了对现实的默认或屈从,不仅深埋了心中的理想,甚至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怪圈,也是每一个对教育尚存理想的教师心头的难言之痛。  事实上,我们的教师不乏先进的教育理念,也不乏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但为什
期刊
刚开始当老师那会儿,我跟孩子们的关系非常融洽。但时间一长,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孩子们跟我有了隔阂,他们似乎都在有意远离我。  那天上课铃还没响,我拿着一叠作业本准备找学生订正。当我来到班级门口,孩子见了我就像老鼠见了猫,纷纷往教室跑。难道我有这么凶吗?细想起来,平时,为了树立教师的形象和威信,我几乎都是一脸的严肃,脸上很少有微笑。每当遇到犯错误的同学,我总是一顿训斥,我的火气也随着孩子们上课不认真和作
期刊
上海市将从2009学年起,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考试科目暂设10门。2012年起,上海市高校将探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高校自主招生等多元选拔模式。实施“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将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直接录取,免其参加统一高考。上海市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可逐步探索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自主推荐进入高校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以学科课程标准
期刊
一位教师,边板书边教学时,发现平日的窃窃私语完全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她转过头,疑惑地望着她的学生们。突然,她发现所有的小脑袋都转向教室左边的一个小男生……天呀!他在做什么?平日里很有个性的这个男生,桌上堆满了撕成一片片一条条的作业纸,他正一把一把地抓起来,不停地抛向前两排一个男生的头上……  面对这样的状况,你会选择哪一种做法呢?  A训斥学生,勒令其停止行为;  B不闻不问,继续上课;  C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