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枯燥”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呢?这里,笔者就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 谈一些本人的看法。
一、强化感知过程,重视概念的引入
概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概念, 会用概念去解题, 同时还要重视概念产生的背景设计, 让学生了解概念建立的合理性, 通过教师的启迪和引导, 使学生参与到概念的构建过程中, 真正领悟到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有何背景、其来龙去脉、学习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它们与过去学过的概念有什么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
二、加强分析比较,重视概念建立
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教师除了提供充分、准备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外,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它们的属性,及时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完成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
例如对“三角形”这个概念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分化出概念例证中的各种属性。学生在引入环节已经感知了各种三角形的事物, 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他们抽取出大小、颜色、三条直线、三个角、角有大小、图形封闭等各种属性。2.概括出例证的共同属性, 并提出关于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各种假设。共同属性有: 三条直线、三个角、角有大小、平面图形、图形封闭。共同本质属性可假设为:a.三条直线;b.三个角;c.图形封闭;d.平面图形等等。3.检验假设, 确认关键属性。检验过程中, 采用变式是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变式可以发现, 四个假设在各种变式中均出现, 因而都可确认为共同本质属性。4.完成本质属性的概括, 形成概念。
三、引导自主探索,重视概念的理解
有效的数学学习在于学生自己去发现,即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产生”,而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创设情境、定向激发、引导发现、主动探究。
例如我们在教学“求平均数”时,为使学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个人操作感知:三只笔筒里各装有一些铅笔(4 支、2 支、3 支),怎样才能使三支笔筒里的铅笔一样多呢?2.拓展概括(同桌合作):如果铅笔再多一些(15 支、18 支、27 支),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方便吗? 那又该怎么办?3.出示问题:怎样求每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呢?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4.思考辨别:①小明班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35 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5 厘米,对吗? ②小明班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35 厘米,小强班的同学的身高是125 厘米,所以小明比小强高,对吗?这样的教学过程,重要的是学生在情境中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这一教学过程设计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再发现”中学会“再创造”。
四、增强实践体验,重视概念的应用
学生获得概念的共同本质属性后,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是真正习得了概念。因为概念习得的理想重点是学习者能够利用所学的概念去做事, 去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一层次, 在概念的教学中还需要设计一个概念运用环节。教师在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概念的练习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的目的要明确。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可以设计变式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 可以设计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概念, 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2. 练习的层次要清楚。例如, 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之后, 可设计一组练习题:①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②画一个顶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 ③画一个腰长为2 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3. 要注意设计真实的概念应用情境。例如, “圆”的概念学习后, 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情境: “如果体育老师让你们在操场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圆, 应该怎么办?”这样, 就把“圆”这一概念的应用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了。
总之,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细胞”,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教师在概念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从而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并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注入活力。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一、强化感知过程,重视概念的引入
概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概念, 会用概念去解题, 同时还要重视概念产生的背景设计, 让学生了解概念建立的合理性, 通过教师的启迪和引导, 使学生参与到概念的构建过程中, 真正领悟到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有何背景、其来龙去脉、学习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它们与过去学过的概念有什么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
二、加强分析比较,重视概念建立
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教师除了提供充分、准备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外,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它们的属性,及时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完成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
例如对“三角形”这个概念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分化出概念例证中的各种属性。学生在引入环节已经感知了各种三角形的事物, 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他们抽取出大小、颜色、三条直线、三个角、角有大小、图形封闭等各种属性。2.概括出例证的共同属性, 并提出关于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各种假设。共同属性有: 三条直线、三个角、角有大小、平面图形、图形封闭。共同本质属性可假设为:a.三条直线;b.三个角;c.图形封闭;d.平面图形等等。3.检验假设, 确认关键属性。检验过程中, 采用变式是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变式可以发现, 四个假设在各种变式中均出现, 因而都可确认为共同本质属性。4.完成本质属性的概括, 形成概念。
三、引导自主探索,重视概念的理解
有效的数学学习在于学生自己去发现,即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产生”,而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创设情境、定向激发、引导发现、主动探究。
例如我们在教学“求平均数”时,为使学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个人操作感知:三只笔筒里各装有一些铅笔(4 支、2 支、3 支),怎样才能使三支笔筒里的铅笔一样多呢?2.拓展概括(同桌合作):如果铅笔再多一些(15 支、18 支、27 支),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方便吗? 那又该怎么办?3.出示问题:怎样求每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呢?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4.思考辨别:①小明班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35 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5 厘米,对吗? ②小明班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35 厘米,小强班的同学的身高是125 厘米,所以小明比小强高,对吗?这样的教学过程,重要的是学生在情境中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这一教学过程设计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再发现”中学会“再创造”。
四、增强实践体验,重视概念的应用
学生获得概念的共同本质属性后,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是真正习得了概念。因为概念习得的理想重点是学习者能够利用所学的概念去做事, 去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一层次, 在概念的教学中还需要设计一个概念运用环节。教师在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概念的练习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的目的要明确。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可以设计变式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 可以设计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概念, 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2. 练习的层次要清楚。例如, 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之后, 可设计一组练习题:①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②画一个顶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 ③画一个腰长为2 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3. 要注意设计真实的概念应用情境。例如, “圆”的概念学习后, 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情境: “如果体育老师让你们在操场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圆, 应该怎么办?”这样, 就把“圆”这一概念的应用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了。
总之,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细胞”,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教师在概念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从而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并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注入活力。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