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的中等职业学校里有一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面是常常听到老师这样的叹息声:如今的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另一面是随着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产业岗位对知识的要求趋于综合化、智能化,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我们通过三年的学习使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追求专业大而全、各学科自成体系、重理论教学等教学观点与教学理念必须转化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学上注重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记忆,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即所谓“三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常采用“满堂灌”,教学进度上齐步走。长期以来,这种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汽车结构”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工作原理”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2.传统的职业教育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二、理论探究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
(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的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
(3)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4)一个项目有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工作。规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
2.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1)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订计划。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三、实践应用
《汽车构造》是职校所有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汽车紧密相关的课程,也是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第一阶段,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零部件的结构特点,训练汽车拆装与调整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如果教师还采用以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跟教师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有不少同学会由刚开始有学习兴趣变成厌烦、逃避,甚至和老师对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会越来越差,学完了相关课程后,对汽车还是一无所知。哪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些问题呢?
在本学期的《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中,我根据上述原则,确立活动项目内容。下面以《汽车构造》课程中的第一章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为例,介绍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
1.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我以“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为活动项目,要求学生上网搜索有关汽车的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关文章、图片、动画与视频等,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的知识的技能,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在全班同学中演示。
活动的主要目的:巩固信息检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巩固演示文稿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相关知识,由于已经将枯燥的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变成一张张直观的图片和各种有趣的动画片,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汽车发动机的拆装
(1)本课题通过拆装汽车“心脏”——汽车发动机,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部件结构形式,对我校工科类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能意义巨大。同时在拆装过程中将会使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训练,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建立奠定现实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每4—6人为一组,一台发动机;成套的拆装工具一套;各种测量具齐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授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基本构造,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机械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常用机、工、量具和专门工具;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常识,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培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励学生勤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形成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项目教学法所追求的结果之一,表现为学生参与自己学习成就的评价。本课题在学生评价方面作了探索。本次评价不是简单地对目标达成结果作判断,而是对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作分析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自身的成就感,认识到了自己的智力潜能。同时也使老师发现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优化了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石伟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参考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臧杰.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徐国庆.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200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学上注重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记忆,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即所谓“三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常采用“满堂灌”,教学进度上齐步走。长期以来,这种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汽车结构”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工作原理”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2.传统的职业教育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二、理论探究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
(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的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
(3)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4)一个项目有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工作。规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
2.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1)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订计划。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三、实践应用
《汽车构造》是职校所有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汽车紧密相关的课程,也是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第一阶段,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零部件的结构特点,训练汽车拆装与调整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如果教师还采用以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跟教师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有不少同学会由刚开始有学习兴趣变成厌烦、逃避,甚至和老师对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会越来越差,学完了相关课程后,对汽车还是一无所知。哪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些问题呢?
在本学期的《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中,我根据上述原则,确立活动项目内容。下面以《汽车构造》课程中的第一章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为例,介绍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
1.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我以“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为活动项目,要求学生上网搜索有关汽车的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关文章、图片、动画与视频等,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的知识的技能,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在全班同学中演示。
活动的主要目的:巩固信息检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巩固演示文稿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相关知识,由于已经将枯燥的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变成一张张直观的图片和各种有趣的动画片,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汽车发动机的拆装
(1)本课题通过拆装汽车“心脏”——汽车发动机,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部件结构形式,对我校工科类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能意义巨大。同时在拆装过程中将会使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训练,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建立奠定现实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每4—6人为一组,一台发动机;成套的拆装工具一套;各种测量具齐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授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基本构造,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机械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常用机、工、量具和专门工具;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常识,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培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励学生勤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形成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项目教学法所追求的结果之一,表现为学生参与自己学习成就的评价。本课题在学生评价方面作了探索。本次评价不是简单地对目标达成结果作判断,而是对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作分析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自身的成就感,认识到了自己的智力潜能。同时也使老师发现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优化了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石伟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参考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臧杰.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徐国庆.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