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融入当今美术教学乃至一般美术创作活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结合教学实践,文章对于是否能借助信息技术,依然产生出有中国气派有个性的美术创作活动的问题,从在电脑美术离不开传统美术的技艺基础、努力挖掘中国元素,形成中国气派、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在电脑作品中注入真情实感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电脑美术;个性;中国气派;美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2
自1946年研制的第一台巨型计算机到今天,我们已飞速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信息载体中的要件,除文字和声音,图形图像已经成为当今频繁的信息传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近几年来,各大美术院校都增设了信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专业,并纷纷成立新(跨)媒体艺术学院,在原本的美术门类——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民间美术、艺术设计中加入了“电脑美术”这一新的门类。这些新鲜的专业名词正是借由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为背景而孕育产生的,同时也反映了信息时代对美术专业人才的新的需求。[1]崛起于20世纪末的电脑绘画方式,在大约仅10年左右的光景里,已经迅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信息技术融入当今美术教学乃至一般美术创作活动也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
艺术家和早期的工匠,因为手工的方式,他们的产品除了具有一般人类的特征外,会更多地呈现劳动者的独特个性。然而,在现代机械和电脑干预或加工之下的批量性生产,其产品除了具有一般人类的特征外,劳动者的独特个性特征已经被日益淹没,物质性产品尤其如此。
我们能否借助电脑,生产出依然具有强烈个性特征和艺术性的作品来呢?在美术教学和一般美术创作活动中是否可以努力尝试既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进而产生出生动的富有中国气派有个性的美术作品呢?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必须具备一些重要的前提。
一、电脑美术离不开传统美术的技艺基础
美术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电脑美术创作,这就需要每位学生在机房里使用绘画软件来完成。绘画软件是当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绘画手段的创新扩容和发展,是传统绘画的新的辅助工具。
比如在一次“变脸”的课中,结合学生喜欢时尚的大头贴,笔者尝试让学生使用电脑绘图软件photoshop,将自己或同学、亲人的“脸”合成到自己的偶像或其它有趣的图片上,体验一下电脑美术创作的娱乐之瘾。
绘画基础打好才能让电脑这一强大的辅助工具服务于自己的构想,课前就必须做不少传统绘画基础知识的训练积累和铺垫,比如,人物的肤色有各种色彩的偏向,并不是能和所有的身体、服装等搭配和谐,必须通过平时严格的色彩训练(色彩冷暖和明暗对比)等,才能在软件操作中对色彩的调节与搭配是否合理游刃有余;再者,没有认真学习过人体比例、五官比例的解剖知识,也会造成人物的头部大小与身体的比例关系失调,导致出现“畸形人”效果。有的学生平时注重对美术材料产生不同效果的探究,做完后还加入了木刻、彩色铅笔、油画等特效的滤镜,取得了很不错的艺术效果。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体验到了用自己的努力和眼光结合电脑软件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大头贴”。即便是是那种将图像拼接剪剪贴贴的作品,即所谓波普艺术,也需要很好地运用已经掌握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练习,才能较好完成。
因此,传统的绘画技艺基础是进行电脑美术创作的关键,要做出一幅完美的电脑美术作品,须要有良好的素描、色彩知识(包括对这些技艺的反复甚至艰苦的练习)和良好健康的审美观。
二、努力挖掘中国元素,形成中国气派
劳动是人类本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者将自己的心智与体能投射到劳动的对象上去,使得我们的产品充沛着人类的灵性活力,并为人类服务。作为艺术劳动的美术,作者心智的凝聚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而不同民族因其历史积淀、文化习俗、社会交往方式、思维语境等等的长期相对稳定所形成的群体性格,从而所呈现的气场,具有强烈的独特性。这种气场彰显为民族的气派。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充沛着中国气派的民族,他的文学艺术因着其中国气派在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中华民族为有这种气派而自豪。
人是社会的人,艺术家的个性不是随波逐流、盲目跟隨流行,个性的发展必须扎根于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必须使其作品有一种自内而外的中国气派,同时不失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我们的电脑美术可以而且应该担当此任。
笔者尝试在电脑美术课中努力挖掘我国民族艺术的元素。中国的艺术元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民间武术、音乐、工艺、剪纸、皮影、木板年画、各地的戏曲乃至乡间傩戏、国画书法、金石篆刻等等浩如烟海。
笔者在题为“我的电脑字体”的单元课中选择了中国的书法艺术。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如此完美地结合,在各种艺术门类中绝无仅有。只在宣纸上浓墨一挥,便彰显出磅礴的中国味。尽管学生的书法有些拙稚,然而每个在传统书法背景下产生的字迹,都是个性和中国味融汇的作品。而反观电脑软件中的字体则是标准的印刷体,在大量使用电脑打字的今天,我们练习书法的时间越来越少,书法那毛笔独有的柔中带刚、正侧回逆的笔锋,那跌宕起伏,如高山坠石、如银勾铁画、如传神飞白、如扛鼎伟力的美感正在被逐渐忘却。我们能否制作属于自己风格的电脑字体呢?
第一堂课是要求学生用毛笔或用硬笔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师则须指导学生注意字形、结构、美感等方面的问题。课后,笔者将学生的写的书法扫描到电脑形成图片格式*.jpg。第二节课则是对相关软件Photoshop、Coreldraw、Cool 3D加以熟悉,并练习其基本操作。第三节课使用三个电脑软件,把自己的书法,转变为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立体文字(Photoshop将位图转变为矢量图;Coreldraw将矢量图转变为电脑字体和Cool3D将电脑字体转变为金属立体文字)。有些学生原本以为自己的字不堪入目,但是做成了闪着光的金属字后,发现自己的字迹轮廓变得鲜明而有力,成为别有韵味的书法美术字,学生们在增强了自信心的同时,对传统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坚定了要练好书法的决心。而这些有个性的字体被学生广泛延用到电脑小报制作、个人简历制作中去,甚至还描摹到黑板报的报头上。 创作有个性的具有中国民族元素的电脑美术作品对重塑学生的自信以及激发起他们学习传统基础知识的热情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引导學生关心社会,在电脑作品中注入真情实感
记得儿时看过一部运用我国传统剪纸和皮影艺术制作的动画片《渔童》,它讲述了满清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资源的疯狂掠夺和人民反抗的一段故事。这些无生命的剪纸传递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当我成了老师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将它介绍给学生。原先同学们因为受社会上的影响,几乎不知道我们的前辈曾经在动画领域创造过许多影响几代人的辉煌!不料这尘封多年的动画,依然撞击着同学们纯真的心灵,在他们稚嫩的脸上迸发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帝国主义列强罪恶历史的鄙夷。在介绍我国传统绘画和民间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喜爱了洋溢着中国魂的珍宝。这使我明白艺术作品有了思想和灵魂,才是鲜活的、并具有永久的魅力。
我们的艺术创作一定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这个唯一的源泉。不能因为电脑是外国人发明的,操作是机械化和程式化的,我们就忽略了情感的注入和表达,忽视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如果没有作者鲜明的态度和立场,没有作者的真情实感,电脑美术作品则是空洞而苍白的。不少现代电脑美术作品受日本、欧美动漫的影响,其中不乏对美丽女性的表现,然而她们总是有着统一的模式:天使的脸庞、魔鬼的身材,一概装着弯而长的假睫毛,让人永远无法感觉这是一位有个性、有思想、有理想的女孩。有些明明是中国的故事,却一副外国面孔,甚至景色房屋也一派西洋风格,观者如身处异国他乡莫名其妙。令人很疑惑,这些画者有没有长着自己的脑袋?
由于中国风格的艺术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民间美术。有一堂美术兴趣课,当笔者进入教室时,学生们早已微笑着坐在椅子上了。我象往常一样,准备启动电脑课件开始上课,触碰鼠标的一刹那,忽然发现电脑桌面上竟有一幅精美的蓝色剪纸作品(是电脑绘画),显然有学生用了教师电脑中的(flash)剪纸小游戏来制作的,笔者仔细欣赏,剪纸的圆心对称连续图案有一种中国民间剪纸的韵味,除精细、优美的花纹以外,居然还隐藏着我的名字,此时,一位学生揭秘了,“老师,我们盼望您快点来上课,就在等您的时间里创作的,想给您一个惊喜!”原来如此!这幅用剪纸flash制作的有我名字的剪纸电脑作品,直到今天,它都是我独一无二的美术教室电脑的桌面图案。它常常提醒笔者,永远不要辜负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作为教师,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学生。电脑美术作品是无声的,但作者的情感投入使它时时充满生命力。
为此,我们十分注重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活动,以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如在学校艺术节时请同学设计艺术节的舞台,创作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户外写生等等,因为情感灼烈而朴素,一些同学的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学生在学习中完善着自己的人格,他们的思想正在升华。
美术教育属于人文科学范围,并非是一门单纯的工艺技术课程。[2]《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让文艺复归心灵让创作贴近现实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中指出:“在相当多的剧作中,我们看不到艺术家的个人冲动,却可以一眼……看到赚钱捞钱的强烈欲望和非审美的功利欲望冲动。”鲁迅曾经说,“文艺是国民精神的光,……我们今天文艺创作失去信仰、失去灵性、失去判断、失去方向,是整个民族缺乏想象能力、缺乏自由精神、缺乏思考意识的表现,这是当下文艺创作的最大危机。”教师则应在美术教育中向学生努力倡导一种健康向上、主张真善美的审美价值观念,掌握技能是表达动机和内容的工具和武器,而强调良好创作动机则是作品的灵魂。
四、结语
电脑手段其强大,其便捷、场地空间与器材的空前节省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电脑绘画作品毕竟不是“唯一”的艺术品,有时甚至更接近可无限复制的版画的印刷品,电脑美术不能代替手工绘画,正如印制的花布不能代替手工编织的工艺品一样。但是,当我们将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有中国气派有个性的美术创作活动时,它一样,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美术欣赏》/易镜荣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007重印)ISBN978-7-302-12267-8
[2]《人民日报》/《让文艺复归心灵让创作贴近现实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2011-07-15
【关键词】 电脑美术;个性;中国气派;美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2
自1946年研制的第一台巨型计算机到今天,我们已飞速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信息载体中的要件,除文字和声音,图形图像已经成为当今频繁的信息传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近几年来,各大美术院校都增设了信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专业,并纷纷成立新(跨)媒体艺术学院,在原本的美术门类——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民间美术、艺术设计中加入了“电脑美术”这一新的门类。这些新鲜的专业名词正是借由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为背景而孕育产生的,同时也反映了信息时代对美术专业人才的新的需求。[1]崛起于20世纪末的电脑绘画方式,在大约仅10年左右的光景里,已经迅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信息技术融入当今美术教学乃至一般美术创作活动也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
艺术家和早期的工匠,因为手工的方式,他们的产品除了具有一般人类的特征外,会更多地呈现劳动者的独特个性。然而,在现代机械和电脑干预或加工之下的批量性生产,其产品除了具有一般人类的特征外,劳动者的独特个性特征已经被日益淹没,物质性产品尤其如此。
我们能否借助电脑,生产出依然具有强烈个性特征和艺术性的作品来呢?在美术教学和一般美术创作活动中是否可以努力尝试既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进而产生出生动的富有中国气派有个性的美术作品呢?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必须具备一些重要的前提。
一、电脑美术离不开传统美术的技艺基础
美术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电脑美术创作,这就需要每位学生在机房里使用绘画软件来完成。绘画软件是当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绘画手段的创新扩容和发展,是传统绘画的新的辅助工具。
比如在一次“变脸”的课中,结合学生喜欢时尚的大头贴,笔者尝试让学生使用电脑绘图软件photoshop,将自己或同学、亲人的“脸”合成到自己的偶像或其它有趣的图片上,体验一下电脑美术创作的娱乐之瘾。
绘画基础打好才能让电脑这一强大的辅助工具服务于自己的构想,课前就必须做不少传统绘画基础知识的训练积累和铺垫,比如,人物的肤色有各种色彩的偏向,并不是能和所有的身体、服装等搭配和谐,必须通过平时严格的色彩训练(色彩冷暖和明暗对比)等,才能在软件操作中对色彩的调节与搭配是否合理游刃有余;再者,没有认真学习过人体比例、五官比例的解剖知识,也会造成人物的头部大小与身体的比例关系失调,导致出现“畸形人”效果。有的学生平时注重对美术材料产生不同效果的探究,做完后还加入了木刻、彩色铅笔、油画等特效的滤镜,取得了很不错的艺术效果。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体验到了用自己的努力和眼光结合电脑软件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大头贴”。即便是是那种将图像拼接剪剪贴贴的作品,即所谓波普艺术,也需要很好地运用已经掌握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练习,才能较好完成。
因此,传统的绘画技艺基础是进行电脑美术创作的关键,要做出一幅完美的电脑美术作品,须要有良好的素描、色彩知识(包括对这些技艺的反复甚至艰苦的练习)和良好健康的审美观。
二、努力挖掘中国元素,形成中国气派
劳动是人类本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者将自己的心智与体能投射到劳动的对象上去,使得我们的产品充沛着人类的灵性活力,并为人类服务。作为艺术劳动的美术,作者心智的凝聚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而不同民族因其历史积淀、文化习俗、社会交往方式、思维语境等等的长期相对稳定所形成的群体性格,从而所呈现的气场,具有强烈的独特性。这种气场彰显为民族的气派。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充沛着中国气派的民族,他的文学艺术因着其中国气派在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中华民族为有这种气派而自豪。
人是社会的人,艺术家的个性不是随波逐流、盲目跟隨流行,个性的发展必须扎根于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必须使其作品有一种自内而外的中国气派,同时不失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我们的电脑美术可以而且应该担当此任。
笔者尝试在电脑美术课中努力挖掘我国民族艺术的元素。中国的艺术元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民间武术、音乐、工艺、剪纸、皮影、木板年画、各地的戏曲乃至乡间傩戏、国画书法、金石篆刻等等浩如烟海。
笔者在题为“我的电脑字体”的单元课中选择了中国的书法艺术。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如此完美地结合,在各种艺术门类中绝无仅有。只在宣纸上浓墨一挥,便彰显出磅礴的中国味。尽管学生的书法有些拙稚,然而每个在传统书法背景下产生的字迹,都是个性和中国味融汇的作品。而反观电脑软件中的字体则是标准的印刷体,在大量使用电脑打字的今天,我们练习书法的时间越来越少,书法那毛笔独有的柔中带刚、正侧回逆的笔锋,那跌宕起伏,如高山坠石、如银勾铁画、如传神飞白、如扛鼎伟力的美感正在被逐渐忘却。我们能否制作属于自己风格的电脑字体呢?
第一堂课是要求学生用毛笔或用硬笔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师则须指导学生注意字形、结构、美感等方面的问题。课后,笔者将学生的写的书法扫描到电脑形成图片格式*.jpg。第二节课则是对相关软件Photoshop、Coreldraw、Cool 3D加以熟悉,并练习其基本操作。第三节课使用三个电脑软件,把自己的书法,转变为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立体文字(Photoshop将位图转变为矢量图;Coreldraw将矢量图转变为电脑字体和Cool3D将电脑字体转变为金属立体文字)。有些学生原本以为自己的字不堪入目,但是做成了闪着光的金属字后,发现自己的字迹轮廓变得鲜明而有力,成为别有韵味的书法美术字,学生们在增强了自信心的同时,对传统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坚定了要练好书法的决心。而这些有个性的字体被学生广泛延用到电脑小报制作、个人简历制作中去,甚至还描摹到黑板报的报头上。 创作有个性的具有中国民族元素的电脑美术作品对重塑学生的自信以及激发起他们学习传统基础知识的热情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引导學生关心社会,在电脑作品中注入真情实感
记得儿时看过一部运用我国传统剪纸和皮影艺术制作的动画片《渔童》,它讲述了满清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资源的疯狂掠夺和人民反抗的一段故事。这些无生命的剪纸传递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当我成了老师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将它介绍给学生。原先同学们因为受社会上的影响,几乎不知道我们的前辈曾经在动画领域创造过许多影响几代人的辉煌!不料这尘封多年的动画,依然撞击着同学们纯真的心灵,在他们稚嫩的脸上迸发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帝国主义列强罪恶历史的鄙夷。在介绍我国传统绘画和民间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喜爱了洋溢着中国魂的珍宝。这使我明白艺术作品有了思想和灵魂,才是鲜活的、并具有永久的魅力。
我们的艺术创作一定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这个唯一的源泉。不能因为电脑是外国人发明的,操作是机械化和程式化的,我们就忽略了情感的注入和表达,忽视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如果没有作者鲜明的态度和立场,没有作者的真情实感,电脑美术作品则是空洞而苍白的。不少现代电脑美术作品受日本、欧美动漫的影响,其中不乏对美丽女性的表现,然而她们总是有着统一的模式:天使的脸庞、魔鬼的身材,一概装着弯而长的假睫毛,让人永远无法感觉这是一位有个性、有思想、有理想的女孩。有些明明是中国的故事,却一副外国面孔,甚至景色房屋也一派西洋风格,观者如身处异国他乡莫名其妙。令人很疑惑,这些画者有没有长着自己的脑袋?
由于中国风格的艺术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民间美术。有一堂美术兴趣课,当笔者进入教室时,学生们早已微笑着坐在椅子上了。我象往常一样,准备启动电脑课件开始上课,触碰鼠标的一刹那,忽然发现电脑桌面上竟有一幅精美的蓝色剪纸作品(是电脑绘画),显然有学生用了教师电脑中的(flash)剪纸小游戏来制作的,笔者仔细欣赏,剪纸的圆心对称连续图案有一种中国民间剪纸的韵味,除精细、优美的花纹以外,居然还隐藏着我的名字,此时,一位学生揭秘了,“老师,我们盼望您快点来上课,就在等您的时间里创作的,想给您一个惊喜!”原来如此!这幅用剪纸flash制作的有我名字的剪纸电脑作品,直到今天,它都是我独一无二的美术教室电脑的桌面图案。它常常提醒笔者,永远不要辜负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作为教师,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学生。电脑美术作品是无声的,但作者的情感投入使它时时充满生命力。
为此,我们十分注重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活动,以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如在学校艺术节时请同学设计艺术节的舞台,创作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户外写生等等,因为情感灼烈而朴素,一些同学的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学生在学习中完善着自己的人格,他们的思想正在升华。
美术教育属于人文科学范围,并非是一门单纯的工艺技术课程。[2]《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让文艺复归心灵让创作贴近现实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中指出:“在相当多的剧作中,我们看不到艺术家的个人冲动,却可以一眼……看到赚钱捞钱的强烈欲望和非审美的功利欲望冲动。”鲁迅曾经说,“文艺是国民精神的光,……我们今天文艺创作失去信仰、失去灵性、失去判断、失去方向,是整个民族缺乏想象能力、缺乏自由精神、缺乏思考意识的表现,这是当下文艺创作的最大危机。”教师则应在美术教育中向学生努力倡导一种健康向上、主张真善美的审美价值观念,掌握技能是表达动机和内容的工具和武器,而强调良好创作动机则是作品的灵魂。
四、结语
电脑手段其强大,其便捷、场地空间与器材的空前节省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电脑绘画作品毕竟不是“唯一”的艺术品,有时甚至更接近可无限复制的版画的印刷品,电脑美术不能代替手工绘画,正如印制的花布不能代替手工编织的工艺品一样。但是,当我们将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有中国气派有个性的美术创作活动时,它一样,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美术欣赏》/易镜荣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007重印)ISBN978-7-302-12267-8
[2]《人民日报》/《让文艺复归心灵让创作贴近现实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