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学生对写作课存有一定程度的恐惧感,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不争事实。我们不禁要深思:作文教学怎么了?为什么师生谈写作而色变?缘何那么多初中生“嘴不能说,手不会写”?
其实,不难发现,我们大多数的作文教学,大多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教师处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老师改作文改得累得半死,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学生则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评语,就把作文收进书桌抽屉,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学生对写作存有恐惧症,主要有“五难” :
一是作文素材难。无源之水,难成江河。作文素材难几乎是所有学生作文的通病。日记虽日日记,但都是疲于应付;作文书也经常看,却只是觉对里面的故事有兴趣而已,而且都是看过就忘,大部分的学生根本不能把作文书里的素材很好的运用。二是抒写真情难。在学生中流传一句口头禅:“平时睡大觉,写时显奇效。”学生手里有很多作文书。教师的作文题一出,学生手中作文书立马派上用场,东挪一段,西凑一句,或是直接根据教师的要求套公式似的写一些陈旧的东西,一篇拼凑作文便应运而生。试想,这样作文何来真情实感。三是标新立异难。特别是刚进校门的初一新生,头脑里都有几篇“好”作文。因为背几篇好作文,考试时,一旦碰到类似的题目,全文照抄,保证得高分。以至进了初中,始终摆脱不了抄的习惯。比如只要是写老师的题材,就一律用“老师深夜了还在批改作业,两鬓又添了多少根白发,额头又深了几条皱纹”等等。四是准确表达难。有不少同学认为,很多时候觉得心里有话说,但是一到笔下,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或者是心里想得绚丽多彩,写出来的话却是平淡干瘪。通过了解, 作文语言的贫乏是目前学生的最大毛病。五是完整结构难。有的老师只让学生写作文, 给学生一个题目就结束了。至于结构什么的,却很少讲。什么样的文章算是结构完整的文章,学生心里很模糊。要想有更完整的结构自然是很难的了。
基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果敢地把自己从兼容并包的角色错位中解救出来,卸下作文肩上过重的社会负担轻装上阵,使其回归到表达鲜明个性的本位上去,让学生在作文领域里充分展现自我,让写作更像“写作”一些。 教学中,笔者采取如下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就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二、面向生活,重在积累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写作做到内容具体, 感情真挚, 条理清楚, 适当运用联想和想象, 以丰富表达的内容。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学会感悟生活,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只有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才会有积极的人生观,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为之感动。其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游历),让学生多去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并进而形成其思想。在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的素材。 在积累上,让学生有意识地参加各项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主动给学生积累可供作文的素材和语言。另外,还应鼓励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不是读过就扔掉了,而要用心去读。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是片段应随时摘抄下来。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读书笔记,哪怕是喜欢一首歌曲,也可以记下它的歌词,其实有些歌词写得很好,很值得同学们去学习。
三、激活思维,创新求异
应该让学生变换角度,确定多个重点,思维开阔,坚持训练,以提高他们思维能力。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入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曾经扼杀过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四、教师亦当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写出自己的东西,张扬自己个性,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渊博的学养。假如教师只读过鲁迅而从未接触过梁实秋,他就不可能了解除了峻厉深刻以外还有一种幽默奇警的风格;假如教师没有好好拜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他就很难对学生模仿的“物化”类作文产生审美的共鸣……
“文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没法。”文章怎样写,没有固定的法则,可贵之处在于不效法别人的老路走,“言为心声”而后“我手写我口”,自会水到渠成,那时又何谈学生对写作怀有恐惧症呢?
其实,不难发现,我们大多数的作文教学,大多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教师处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老师改作文改得累得半死,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学生则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评语,就把作文收进书桌抽屉,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学生对写作存有恐惧症,主要有“五难” :
一是作文素材难。无源之水,难成江河。作文素材难几乎是所有学生作文的通病。日记虽日日记,但都是疲于应付;作文书也经常看,却只是觉对里面的故事有兴趣而已,而且都是看过就忘,大部分的学生根本不能把作文书里的素材很好的运用。二是抒写真情难。在学生中流传一句口头禅:“平时睡大觉,写时显奇效。”学生手里有很多作文书。教师的作文题一出,学生手中作文书立马派上用场,东挪一段,西凑一句,或是直接根据教师的要求套公式似的写一些陈旧的东西,一篇拼凑作文便应运而生。试想,这样作文何来真情实感。三是标新立异难。特别是刚进校门的初一新生,头脑里都有几篇“好”作文。因为背几篇好作文,考试时,一旦碰到类似的题目,全文照抄,保证得高分。以至进了初中,始终摆脱不了抄的习惯。比如只要是写老师的题材,就一律用“老师深夜了还在批改作业,两鬓又添了多少根白发,额头又深了几条皱纹”等等。四是准确表达难。有不少同学认为,很多时候觉得心里有话说,但是一到笔下,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或者是心里想得绚丽多彩,写出来的话却是平淡干瘪。通过了解, 作文语言的贫乏是目前学生的最大毛病。五是完整结构难。有的老师只让学生写作文, 给学生一个题目就结束了。至于结构什么的,却很少讲。什么样的文章算是结构完整的文章,学生心里很模糊。要想有更完整的结构自然是很难的了。
基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果敢地把自己从兼容并包的角色错位中解救出来,卸下作文肩上过重的社会负担轻装上阵,使其回归到表达鲜明个性的本位上去,让学生在作文领域里充分展现自我,让写作更像“写作”一些。 教学中,笔者采取如下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就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二、面向生活,重在积累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写作做到内容具体, 感情真挚, 条理清楚, 适当运用联想和想象, 以丰富表达的内容。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学会感悟生活,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只有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才会有积极的人生观,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为之感动。其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游历),让学生多去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并进而形成其思想。在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的素材。 在积累上,让学生有意识地参加各项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主动给学生积累可供作文的素材和语言。另外,还应鼓励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不是读过就扔掉了,而要用心去读。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是片段应随时摘抄下来。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读书笔记,哪怕是喜欢一首歌曲,也可以记下它的歌词,其实有些歌词写得很好,很值得同学们去学习。
三、激活思维,创新求异
应该让学生变换角度,确定多个重点,思维开阔,坚持训练,以提高他们思维能力。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入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曾经扼杀过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四、教师亦当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写出自己的东西,张扬自己个性,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渊博的学养。假如教师只读过鲁迅而从未接触过梁实秋,他就不可能了解除了峻厉深刻以外还有一种幽默奇警的风格;假如教师没有好好拜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他就很难对学生模仿的“物化”类作文产生审美的共鸣……
“文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没法。”文章怎样写,没有固定的法则,可贵之处在于不效法别人的老路走,“言为心声”而后“我手写我口”,自会水到渠成,那时又何谈学生对写作怀有恐惧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