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种体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体裁之一。近年来也不断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虽然考查频率不高,但往往一出现就让人措手不及。很多教师在谈及散文教学的具体方法时,总觉得找不到适合的方法和支架。在此,笔者试从散文的特点出发,结合高考真题,作出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廓清散文概念
散文怎么教?一般老师都是遵循从“整体感悟”到“特点鉴赏”的思路,即按照“解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整体感知、结构梳理、层次划分、语言品析”等几个步骤,或者采用“初读整体感知——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或者它好在哪里——推敲、拓展、收束”的形式,最后总结出“形散神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散文手法进行收结。但《荷塘月色》这样教,《故都的秋》也这样教,《囚绿记》《我与地坛》还这样教,教学步骤的程式化,让散文作品“这一篇”的独特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不够透彻、设计技巧和教学方法不够妥当,实际上是对课程与教材的教学价值不理解,对散文的文体缺乏清醒的认知。说起散文的文体特点,很多人觉得那些在文体形式上说不清、道不明的文章,都可以叫做“散文”,所以散文很多时候是用“排除法”来进行定义的。季羡林先生曾说,“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临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散文的尴尬定位可见一斑。
散文一般被认为是介于诗歌与小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体,叙事散文不像小说那样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记录作者在某一时空间中的见闻,即“我”的经历;抒情散文也不是像诗歌那样抒发情感,而是描述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议论性散文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严密的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而是重在表现个人对某个问题上的独到感悟和思考。所以,散文具有很强的“个人性”,注重表现作者自我,表达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在表达这种感悟时,往往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就像现在电视上的《爸爸去哪儿》《亲爱的客栈》等真人秀节目一样,“真”是特色,“人”是核心,“秀”是手段。散文以“真实性”为第一生命,散文的材料往往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亲身见闻,散文表现的是自我的真情实感,但表现手段可以多元化,甚至允许“有限制的虚构”。正如俄国文学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优秀的特写总会有虚构,任何东西都不如带有经过精选、闪耀着某种虚构色彩和时代热情的巧妙细节的实事描写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只有明确散文的这种文体特征,我们才能把散文当散文教,才能带领学生学好散文。
二、明确散文教学的重点
尽管现代散文不拘一格,但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即便是“随笔式”或者是“论文式”的散文或历史文化散文,都强调内在的文学味,强调“美”。优秀的散文作品,无一不注重形象的饱满、叙事的变化、形式的和谐和想象的新奇,特别是文字表达的优美。散文首先是文学的,文学与文章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语言的文学品质、艺术品味。正是这种语言特色,让散文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历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在对文学类文本的要求中,都把“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第一条;2017年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要求中,也提出要“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近年来提得比较多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被看作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发现且品味语文美的前提性素养,也是领略、接纳、认同文化的保障性素养。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文体特征还是高考要求看,散文语言的品读教学无疑是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它在阅读思维与写作思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应受到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朱自清先生在《文学的美》中曾说过,“文字就是思想。”“只注重思想而忽视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所以,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芬芳,在目前的高中散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感受到,并且真正领悟到了这些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才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探寻语言赏读的方法
散文语言教学,首先要带領学生品味文章中的情感,然后再深入文本,在语言的把玩中,真切地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那么,如何品味散文语言呢?一般来说,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可以从“字词”开始,再到“句”“篇”“手法”“风格”等,逐层深入。
1.赏读字词
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文字本身也侧重于情绪、直觉、想象和隐喻暗示;而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讲究文采和炼字炼词。能否正确体会、理解、分析并表达出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是衡量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成为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规题型的原因。所以在日常的散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一些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通过比较、咀嚼、揣摩的方式,领会语言背后的情感。如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开篇就说“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魁梧的老人”这一比喻,正是以人写城,展示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并且这一比喻中所蕴含的矛盾张力——魁梧(新)与老人(旧),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值得推敲的词语一般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或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做到“词不离句”;联系文章的主旨,要“句不离篇”,进而揣摩词语的含义;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真正把文本、作者、作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字词的深刻含义。 2.赏读句子或句群
文学作品的语言有“显”与“隐”双重美学特征——“显”指文学语言的表层语汇和句法,它是语言的指涉与社会交际层面,一般呈现出确定性、封闭性和单一性的形态;“隐”是语言的深层特征,它包括隐喻、意象、象征、陌生化等语言因素,呈现出暗示性、未完成性、开放性和多义性的特征。研究散文语言,主要就是研究语言的隐性状态,分析句子含义尤其如此。
如2017年高考北京卷《根河之恋》散文阅读的第22题,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这道题要求分析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其实是重在探讨其背后的思想性,这就需要我们细读文章,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对鄂温克人身上的民族精神的看法,我们读懂了这些,就不难得出答案。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一般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即语句所写的具体内容;还要联系文章的中心线索和思想情感,揣摩其深层含义,体会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态度。
3.赏析语言的艺术特点
“语言艺术”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好像什么内容都可以囊括其中。但实际上,语言艺术是可以细分的。多年来,各种类型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都出现过语言艺术鉴赏题型,如2011年高考湖北卷《才子赵树理》、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我们的裁缝店》、2019年高考浙江卷《呼兰河传》等,都设置了对语言特色的考查。从高考专家命题组确定的参考答案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思路,即可以从艺术手法、句式选用、语体特点、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赏析。所谓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虚实、动静等表现手法,白描、点染等描写手法等。所谓句式特点,一般是指整散句、长短句等。所谓语体风格有口语与书面语、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等分类,其中口语与书面语尤为重要。
语言的口语化特点,往往具有有生活化、地域化、俚俗化等风格。如李娟的《我们的裁缝店》中,写到年轻媳妇做裙子,提醒别让自己的公公知道,说公公知道了要“当当嘛”,这里就是通过使用方言土语,增强了地方色彩;再如说当地男人来裁缝店“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照镜子”,这就是生活化的口语,让人听起来觉得亲切自然。
具体到书面语的个人风格上,现代汉语有“五组十种类型”的提法,即豪放与婉约、绚丽与平淡、明快与含蓄、简洁与繁丰、庄重与幽默。当然,这十个类型之下还可以细分,用更加恰切的语言概括相应的作家风格。比如一提到《故都的秋》,我们就会想到“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想到郁达夫婉约典雅的语言风格。这些都可以作为高中散文教学的必备知识,以此可以引导学生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品读散文的语言特点,实际上是对教好“这一篇”的真正落实,教学中宜通过“示范”加强引导,由扶到放,讓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与美。当然,除了方法指导,目前的散文教学更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出了群文教学的思路,就是为了引入更多散文名家的作品,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一些名家的审美取向和叙述腔调。正如现代作家梁实秋所说,“文调就是那个人。”“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广泛而深入地阅读散文作品,我们就更能体会到为什么说散文是“人心的呢喃”。
汪曾祺曾说,“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学,散文如同布帛麦菽,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中国自古就有散文写作的优良传统,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元明清散文,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变,但其“真情”的内核未变。散文在升华整个民族的语言素质、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审美水准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沉下心来,研究散文教学,引领散文阅读,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第一中学]
一、廓清散文概念
散文怎么教?一般老师都是遵循从“整体感悟”到“特点鉴赏”的思路,即按照“解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整体感知、结构梳理、层次划分、语言品析”等几个步骤,或者采用“初读整体感知——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或者它好在哪里——推敲、拓展、收束”的形式,最后总结出“形散神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散文手法进行收结。但《荷塘月色》这样教,《故都的秋》也这样教,《囚绿记》《我与地坛》还这样教,教学步骤的程式化,让散文作品“这一篇”的独特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不够透彻、设计技巧和教学方法不够妥当,实际上是对课程与教材的教学价值不理解,对散文的文体缺乏清醒的认知。说起散文的文体特点,很多人觉得那些在文体形式上说不清、道不明的文章,都可以叫做“散文”,所以散文很多时候是用“排除法”来进行定义的。季羡林先生曾说,“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临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散文的尴尬定位可见一斑。
散文一般被认为是介于诗歌与小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体,叙事散文不像小说那样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记录作者在某一时空间中的见闻,即“我”的经历;抒情散文也不是像诗歌那样抒发情感,而是描述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议论性散文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严密的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而是重在表现个人对某个问题上的独到感悟和思考。所以,散文具有很强的“个人性”,注重表现作者自我,表达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在表达这种感悟时,往往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就像现在电视上的《爸爸去哪儿》《亲爱的客栈》等真人秀节目一样,“真”是特色,“人”是核心,“秀”是手段。散文以“真实性”为第一生命,散文的材料往往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亲身见闻,散文表现的是自我的真情实感,但表现手段可以多元化,甚至允许“有限制的虚构”。正如俄国文学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优秀的特写总会有虚构,任何东西都不如带有经过精选、闪耀着某种虚构色彩和时代热情的巧妙细节的实事描写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只有明确散文的这种文体特征,我们才能把散文当散文教,才能带领学生学好散文。
二、明确散文教学的重点
尽管现代散文不拘一格,但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即便是“随笔式”或者是“论文式”的散文或历史文化散文,都强调内在的文学味,强调“美”。优秀的散文作品,无一不注重形象的饱满、叙事的变化、形式的和谐和想象的新奇,特别是文字表达的优美。散文首先是文学的,文学与文章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语言的文学品质、艺术品味。正是这种语言特色,让散文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历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在对文学类文本的要求中,都把“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第一条;2017年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要求中,也提出要“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近年来提得比较多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被看作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发现且品味语文美的前提性素养,也是领略、接纳、认同文化的保障性素养。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文体特征还是高考要求看,散文语言的品读教学无疑是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它在阅读思维与写作思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应受到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朱自清先生在《文学的美》中曾说过,“文字就是思想。”“只注重思想而忽视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所以,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芬芳,在目前的高中散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感受到,并且真正领悟到了这些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才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探寻语言赏读的方法
散文语言教学,首先要带領学生品味文章中的情感,然后再深入文本,在语言的把玩中,真切地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那么,如何品味散文语言呢?一般来说,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可以从“字词”开始,再到“句”“篇”“手法”“风格”等,逐层深入。
1.赏读字词
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文字本身也侧重于情绪、直觉、想象和隐喻暗示;而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讲究文采和炼字炼词。能否正确体会、理解、分析并表达出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是衡量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成为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规题型的原因。所以在日常的散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一些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通过比较、咀嚼、揣摩的方式,领会语言背后的情感。如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开篇就说“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魁梧的老人”这一比喻,正是以人写城,展示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并且这一比喻中所蕴含的矛盾张力——魁梧(新)与老人(旧),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值得推敲的词语一般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或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做到“词不离句”;联系文章的主旨,要“句不离篇”,进而揣摩词语的含义;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真正把文本、作者、作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字词的深刻含义。 2.赏读句子或句群
文学作品的语言有“显”与“隐”双重美学特征——“显”指文学语言的表层语汇和句法,它是语言的指涉与社会交际层面,一般呈现出确定性、封闭性和单一性的形态;“隐”是语言的深层特征,它包括隐喻、意象、象征、陌生化等语言因素,呈现出暗示性、未完成性、开放性和多义性的特征。研究散文语言,主要就是研究语言的隐性状态,分析句子含义尤其如此。
如2017年高考北京卷《根河之恋》散文阅读的第22题,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这道题要求分析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其实是重在探讨其背后的思想性,这就需要我们细读文章,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对鄂温克人身上的民族精神的看法,我们读懂了这些,就不难得出答案。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一般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即语句所写的具体内容;还要联系文章的中心线索和思想情感,揣摩其深层含义,体会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态度。
3.赏析语言的艺术特点
“语言艺术”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好像什么内容都可以囊括其中。但实际上,语言艺术是可以细分的。多年来,各种类型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都出现过语言艺术鉴赏题型,如2011年高考湖北卷《才子赵树理》、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我们的裁缝店》、2019年高考浙江卷《呼兰河传》等,都设置了对语言特色的考查。从高考专家命题组确定的参考答案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思路,即可以从艺术手法、句式选用、语体特点、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赏析。所谓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虚实、动静等表现手法,白描、点染等描写手法等。所谓句式特点,一般是指整散句、长短句等。所谓语体风格有口语与书面语、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等分类,其中口语与书面语尤为重要。
语言的口语化特点,往往具有有生活化、地域化、俚俗化等风格。如李娟的《我们的裁缝店》中,写到年轻媳妇做裙子,提醒别让自己的公公知道,说公公知道了要“当当嘛”,这里就是通过使用方言土语,增强了地方色彩;再如说当地男人来裁缝店“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照镜子”,这就是生活化的口语,让人听起来觉得亲切自然。
具体到书面语的个人风格上,现代汉语有“五组十种类型”的提法,即豪放与婉约、绚丽与平淡、明快与含蓄、简洁与繁丰、庄重与幽默。当然,这十个类型之下还可以细分,用更加恰切的语言概括相应的作家风格。比如一提到《故都的秋》,我们就会想到“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想到郁达夫婉约典雅的语言风格。这些都可以作为高中散文教学的必备知识,以此可以引导学生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品读散文的语言特点,实际上是对教好“这一篇”的真正落实,教学中宜通过“示范”加强引导,由扶到放,讓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与美。当然,除了方法指导,目前的散文教学更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出了群文教学的思路,就是为了引入更多散文名家的作品,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一些名家的审美取向和叙述腔调。正如现代作家梁实秋所说,“文调就是那个人。”“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广泛而深入地阅读散文作品,我们就更能体会到为什么说散文是“人心的呢喃”。
汪曾祺曾说,“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学,散文如同布帛麦菽,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中国自古就有散文写作的优良传统,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元明清散文,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变,但其“真情”的内核未变。散文在升华整个民族的语言素质、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审美水准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沉下心来,研究散文教学,引领散文阅读,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