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第一缕阳光将我唤醒,我推开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目光低回,瞥见了书桌上的一本杂志,白色封面上赫然写着几个红字:《初中语文教与学》。
我轻轻地抚摸,放在鼻子下闻闻,有一种新书的馨香。这是一本用技术和艺术浇灌而成的中学语文教学兵法,这是一本众多语文专家智慧和思考的集中展示,这是一本向广大语文教师传递科研精神与创新方法的优秀杂志。有一种冲动,放下一切,读读它,害怕被人抢去似的。
翻开目录,理论板块中的于树泉老师的《阅读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于老师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对“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进行了剖析,并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水平进行了探讨。真是一语中的,让我醍醐灌顶。
一、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根
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语文老师都很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着,各种教学改革繁弦急管、紧锣密鼓。但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们的语文课,学生厌学,不愿读书,不会写作,语文综合能力每况愈下,人文素养状况着实堪忧。老师们很困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古语云:“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树根萎缩则枝叶枯萎,源泉枯竭则河流干涸,血脉不足则躯体羸弱,灵魂缺位则生命失色——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阐述。北大教授钱理群说:“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的方式是阅读。”著名学者朱永新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心灵的精神成长。”于树泉老师认为“读书是语文教育的“根”。 于老师对于这一问题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由此看来,阅读是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的“根”。唯有阅读才能助推学生生命的有效成长。
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学校应该是书籍的王国,教师和学生都应是精神的贵族,课堂应该是阅读欣赏的殿堂,阅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活动,语文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学会读书,爱好阅读,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是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丰富着,如果学生感到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当然,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让学生增加人文积淀,提升综合能力,进而拔高生命。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以经典为主,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是经过大浪淘沙、时光流逝永远定格的精品,它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中国名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外国名著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让学生尽情地遨游于优秀文化的海洋,感受海浪的汹涌澎湃;展翅飞翔于灿烂的文化星空,用心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文豪们的心声,那是多么惬意、多么令人神往的事啊!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使学生尽快成为一个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唯有抓准语文教学的这一主旋律,才能演奏出教育美妙的乐章。
三、阅读让语文课浪漫起来
语文是美丽的,浪漫的,是有情趣的,语文课也应是浪漫的,充满诗意的。
海德格尔说过,人要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我借用一下,作为语文教师,应让语文灵动起来,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更应让学生诗意地享受在课堂上。
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入阅读不断挖掘文本的生命的诗意,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的生命“因子”捡拾起来,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岳陽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爱莲说》中称赞君子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谦谦风度;《天净沙.秋思》中透示的浓浓的怀乡情愫;《孔雀东南飞》中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叛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然正气……一篇篇优美的诗文,都值得我们用心灵去解读,去体悟。引导、启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人类文化的经典,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学习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体现生命的灵动。
诗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就好比一片荒野没有鲜花的点缀,苍凉而无生机。诗意语文,其核心是灵魂的唤醒,没有关注灵魂唤醒的语文,是庸俗的语文,粗劣的语文,甚至是罪恶的语文。语文教学亟需诗意灌溉,语文教师亟需诗意涵养,这是新课程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只有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绿意葱茏、鲜花盛开之际,才是我们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之时。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走向学生们的生活和生命世界,不仅仅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学生的生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孕育出诗意的心境,带着诗意的心境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生命的提升拔节,师生共同构筑出生态化的诗意的语文课堂,从而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百花园中。让学生心灵在阅读中自由飞翔。
总之,通过阅读《初中语文教与学》,我受益匪浅,我深刻感受到语文的博大与精深,也从中感悟到语文教育的美丽与深邃。这些美好的空间正等待有心的人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去探索、去发现、去积累、去总结,我愿从此开始。
我轻轻地抚摸,放在鼻子下闻闻,有一种新书的馨香。这是一本用技术和艺术浇灌而成的中学语文教学兵法,这是一本众多语文专家智慧和思考的集中展示,这是一本向广大语文教师传递科研精神与创新方法的优秀杂志。有一种冲动,放下一切,读读它,害怕被人抢去似的。
翻开目录,理论板块中的于树泉老师的《阅读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于老师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对“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进行了剖析,并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水平进行了探讨。真是一语中的,让我醍醐灌顶。
一、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根
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语文老师都很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着,各种教学改革繁弦急管、紧锣密鼓。但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们的语文课,学生厌学,不愿读书,不会写作,语文综合能力每况愈下,人文素养状况着实堪忧。老师们很困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古语云:“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树根萎缩则枝叶枯萎,源泉枯竭则河流干涸,血脉不足则躯体羸弱,灵魂缺位则生命失色——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阐述。北大教授钱理群说:“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的方式是阅读。”著名学者朱永新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心灵的精神成长。”于树泉老师认为“读书是语文教育的“根”。 于老师对于这一问题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由此看来,阅读是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的“根”。唯有阅读才能助推学生生命的有效成长。
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学校应该是书籍的王国,教师和学生都应是精神的贵族,课堂应该是阅读欣赏的殿堂,阅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活动,语文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学会读书,爱好阅读,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是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丰富着,如果学生感到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当然,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让学生增加人文积淀,提升综合能力,进而拔高生命。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以经典为主,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是经过大浪淘沙、时光流逝永远定格的精品,它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中国名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外国名著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让学生尽情地遨游于优秀文化的海洋,感受海浪的汹涌澎湃;展翅飞翔于灿烂的文化星空,用心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文豪们的心声,那是多么惬意、多么令人神往的事啊!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使学生尽快成为一个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唯有抓准语文教学的这一主旋律,才能演奏出教育美妙的乐章。
三、阅读让语文课浪漫起来
语文是美丽的,浪漫的,是有情趣的,语文课也应是浪漫的,充满诗意的。
海德格尔说过,人要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我借用一下,作为语文教师,应让语文灵动起来,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更应让学生诗意地享受在课堂上。
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入阅读不断挖掘文本的生命的诗意,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的生命“因子”捡拾起来,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岳陽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爱莲说》中称赞君子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谦谦风度;《天净沙.秋思》中透示的浓浓的怀乡情愫;《孔雀东南飞》中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叛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然正气……一篇篇优美的诗文,都值得我们用心灵去解读,去体悟。引导、启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人类文化的经典,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学习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体现生命的灵动。
诗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就好比一片荒野没有鲜花的点缀,苍凉而无生机。诗意语文,其核心是灵魂的唤醒,没有关注灵魂唤醒的语文,是庸俗的语文,粗劣的语文,甚至是罪恶的语文。语文教学亟需诗意灌溉,语文教师亟需诗意涵养,这是新课程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只有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绿意葱茏、鲜花盛开之际,才是我们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之时。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走向学生们的生活和生命世界,不仅仅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学生的生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孕育出诗意的心境,带着诗意的心境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生命的提升拔节,师生共同构筑出生态化的诗意的语文课堂,从而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百花园中。让学生心灵在阅读中自由飞翔。
总之,通过阅读《初中语文教与学》,我受益匪浅,我深刻感受到语文的博大与精深,也从中感悟到语文教育的美丽与深邃。这些美好的空间正等待有心的人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去探索、去发现、去积累、去总结,我愿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