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国民音乐素质教育的愈发重视和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起来。合唱教育作为具有集体性教学特点且最易于活跃校园氛围的音乐形式之一,成为中小学最为普及的教学活动。针对合唱教学开展的合理化和有效性,本文立足国庆分指挥视角,以中小学合唱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为基点,着重阐述关于中小学开展合唱教学的实践对策,以期进一步掌握中小学合唱教学实践动态。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合唱教学;现状及问题;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200-01
【本文著录格式】王美琪.中小学开展合唱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实践对策——国庆分指挥视角下的观察与思考[J].北方音乐,2020,04(08):210,212.
一、我国中小学合唱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地域性发展不均衡
北上广一线城市及中型城市具有教育平台广阔、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备先进等先天优越性,这类发达地区的各个学校已基本组建了自己的合唱团。但较为普通的县乡地区,由于意识和条件受限,想要形成一定规模的学校合唱教学是相对较难的,教育滞后、师资匮乏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比较特殊的区域,虽经济上扶持力度不够大,但其有着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对于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
(二)意识性表现不强烈
学校合唱教育的缺失和普及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与意识观念不够强烈有关联。中小学阶段普遍存在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的现象,当前享有合唱教育福利的机会还未遍布到各个中小学校园,由于合唱教材的编排不够完善、合唱教师资源不够充足等问题存在,使合唱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仍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小学合唱教育意识性不强、普及度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跳出应试教育误区与盲区、建立以合唱教育作为培育全民素养的意识是极为重要且必要的,加强中小学合唱教育,不仅是合唱艺术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
(三)基础性合唱能力不牢固
合唱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凭空组建团队去演唱作品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一个指导教师和团员、团员和团员之间相互磨合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合唱能力及水平等相关情况,掌握学生声音特点及感兴趣的声部,进而体现在合唱排练当中。实质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合唱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可通过科学正确的基础训练得到有效疏通,因此,重视加强基础性合唱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做好基础训练是唱好合唱的先决条件。
二、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实践对策
(一)合唱训练方法
歌唱的姿态是合唱中首要需规范和强调的,合唱团展现的是集体风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影响着整体面貌,科学正确的姿态,可以保证发声通畅且音质良好。歌唱的口型要夸张、要统一,才能够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让声音变得更具立体声。气息决定着声音的质量和长短,掌握一定的呼吸技巧对于歌唱极为重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是歌唱中最科学、最有效且最常见的呼吸方式,学生掌握了呼吸技巧并运用在合唱作品当中,才能游刃有余地做到对音乐分段分句,从而流畅舒服地完成演唱。
歌唱时最容易出现吃字的情况,咬字吐字的方法和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发声的统一性。中国歌中的汉语字较为难咬,指导教师可建议或带领学生将歌词逐字逐句摘出来,以朗诵的形式字正腔圆地配合共鸣大声说出来,且保证变换字词的时候歌唱的位置不能随之改变,这样才能达到合唱中训练声音统一的效果。
音准问題的解决在合唱团训练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音准不是个人准,而是要求每个声部都要准,且各声部之间也要准。音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调出来的,音准是大脑、耳朵和喉三者同时联系起来形成的循环机制,音准是否好与三者结合得快慢有关,指令发出、接收和连接的快慢决定了是否会出现断层现象。因此,在日常中小学合唱团的排练中,一定要使用钢琴来训练音准,且不能提前给音高,先让学生转动大脑思考,再进行反复多听、多练、多哼,从而使音准这块基石稳扎在合唱教学中。
合唱作品的处理与表现,是基于在以上合唱基本功较好地掌握之上,进一步深层次提出的要求,从质上使合唱教学得到突破和升华。合唱是二度创作的艺术,在符合作品出发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一定程度的想象力,通过分析作品来形成自身的独特见解,合理增加情感色彩,使音乐作品情绪的抒发更为饱满丰富,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合唱作品选萃
合唱团指导教师不仅要学会运用专业且高效的训练方法进行合唱教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就是教师应了解合唱团的兴趣及特点、利用合唱团的优势,用心挖掘合唱作品,尽量基于满足和尊重合唱团学生兴趣的考虑,选择喜爱且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合唱材料,这样更有助于将学生对合唱的激昂情绪诱发出来,使中小学生从合唱活动中能够唱出真正发自内心想要表达的合唱作品。另外,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都会经历变声期,处于变声期的学生声带状况较为波动,不宜选择音域跨度广、完成难度大的作品,简短上口的作品更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度过变声特殊时期。
(三)合唱管理工作
排练当中需要注意:第一,首先要制定合唱团的管理制度,如:合唱团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按时参加每次的合唱排练,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应有序进入、离开合唱教室,爱护合唱教室内的公共物品,不得随意踩踏合唱台及破坏教室内的设备和乐器,保证严格按照规定细则来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确保合唱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第二,指导教师要在排练之余,提前规划好排练进度及设计出相关安排的方案,掌控好排练时间及调控好新旧内容讲授的比例。只有事先设置好排练方案,才能有效利用好有限的时间,着重解决重点与难点,事半功倍,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唱水平,达到高效率的合唱教学。
三、结语
总之,中小学开展合唱教学、组织建立合唱团,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开拓了自身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合唱中体验到其带给他们相互配合与协作的魅力。笔者作为一名准音乐教师并结合参与国庆指挥活动,深刻意识到中小学开展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与价值性,以期合唱教学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发展之路愈来愈璀璨。
参考文献
[1]徐敬珉.少数民族特色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改革述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7):238-241.
[2]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6):134-135.
[3]王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7(17):64.
[4]樊凡.解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音乐,2017,37(15):173.
[5]路晓.中学合唱团建设发微(上)[J].中国民族博览,2017(6):131-132.
作者简介:王美琪(1996—),女,汉族,山西省汾阳市,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合唱教学;现状及问题;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200-01
【本文著录格式】王美琪.中小学开展合唱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实践对策——国庆分指挥视角下的观察与思考[J].北方音乐,2020,04(08):210,212.
一、我国中小学合唱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地域性发展不均衡
北上广一线城市及中型城市具有教育平台广阔、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备先进等先天优越性,这类发达地区的各个学校已基本组建了自己的合唱团。但较为普通的县乡地区,由于意识和条件受限,想要形成一定规模的学校合唱教学是相对较难的,教育滞后、师资匮乏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比较特殊的区域,虽经济上扶持力度不够大,但其有着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对于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
(二)意识性表现不强烈
学校合唱教育的缺失和普及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与意识观念不够强烈有关联。中小学阶段普遍存在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的现象,当前享有合唱教育福利的机会还未遍布到各个中小学校园,由于合唱教材的编排不够完善、合唱教师资源不够充足等问题存在,使合唱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仍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小学合唱教育意识性不强、普及度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跳出应试教育误区与盲区、建立以合唱教育作为培育全民素养的意识是极为重要且必要的,加强中小学合唱教育,不仅是合唱艺术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
(三)基础性合唱能力不牢固
合唱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凭空组建团队去演唱作品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一个指导教师和团员、团员和团员之间相互磨合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合唱能力及水平等相关情况,掌握学生声音特点及感兴趣的声部,进而体现在合唱排练当中。实质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合唱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可通过科学正确的基础训练得到有效疏通,因此,重视加强基础性合唱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做好基础训练是唱好合唱的先决条件。
二、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实践对策
(一)合唱训练方法
歌唱的姿态是合唱中首要需规范和强调的,合唱团展现的是集体风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影响着整体面貌,科学正确的姿态,可以保证发声通畅且音质良好。歌唱的口型要夸张、要统一,才能够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让声音变得更具立体声。气息决定着声音的质量和长短,掌握一定的呼吸技巧对于歌唱极为重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是歌唱中最科学、最有效且最常见的呼吸方式,学生掌握了呼吸技巧并运用在合唱作品当中,才能游刃有余地做到对音乐分段分句,从而流畅舒服地完成演唱。
歌唱时最容易出现吃字的情况,咬字吐字的方法和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发声的统一性。中国歌中的汉语字较为难咬,指导教师可建议或带领学生将歌词逐字逐句摘出来,以朗诵的形式字正腔圆地配合共鸣大声说出来,且保证变换字词的时候歌唱的位置不能随之改变,这样才能达到合唱中训练声音统一的效果。
音准问題的解决在合唱团训练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音准不是个人准,而是要求每个声部都要准,且各声部之间也要准。音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调出来的,音准是大脑、耳朵和喉三者同时联系起来形成的循环机制,音准是否好与三者结合得快慢有关,指令发出、接收和连接的快慢决定了是否会出现断层现象。因此,在日常中小学合唱团的排练中,一定要使用钢琴来训练音准,且不能提前给音高,先让学生转动大脑思考,再进行反复多听、多练、多哼,从而使音准这块基石稳扎在合唱教学中。
合唱作品的处理与表现,是基于在以上合唱基本功较好地掌握之上,进一步深层次提出的要求,从质上使合唱教学得到突破和升华。合唱是二度创作的艺术,在符合作品出发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一定程度的想象力,通过分析作品来形成自身的独特见解,合理增加情感色彩,使音乐作品情绪的抒发更为饱满丰富,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合唱作品选萃
合唱团指导教师不仅要学会运用专业且高效的训练方法进行合唱教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就是教师应了解合唱团的兴趣及特点、利用合唱团的优势,用心挖掘合唱作品,尽量基于满足和尊重合唱团学生兴趣的考虑,选择喜爱且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合唱材料,这样更有助于将学生对合唱的激昂情绪诱发出来,使中小学生从合唱活动中能够唱出真正发自内心想要表达的合唱作品。另外,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都会经历变声期,处于变声期的学生声带状况较为波动,不宜选择音域跨度广、完成难度大的作品,简短上口的作品更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度过变声特殊时期。
(三)合唱管理工作
排练当中需要注意:第一,首先要制定合唱团的管理制度,如:合唱团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按时参加每次的合唱排练,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应有序进入、离开合唱教室,爱护合唱教室内的公共物品,不得随意踩踏合唱台及破坏教室内的设备和乐器,保证严格按照规定细则来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确保合唱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第二,指导教师要在排练之余,提前规划好排练进度及设计出相关安排的方案,掌控好排练时间及调控好新旧内容讲授的比例。只有事先设置好排练方案,才能有效利用好有限的时间,着重解决重点与难点,事半功倍,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唱水平,达到高效率的合唱教学。
三、结语
总之,中小学开展合唱教学、组织建立合唱团,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开拓了自身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合唱中体验到其带给他们相互配合与协作的魅力。笔者作为一名准音乐教师并结合参与国庆指挥活动,深刻意识到中小学开展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与价值性,以期合唱教学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发展之路愈来愈璀璨。
参考文献
[1]徐敬珉.少数民族特色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改革述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7):238-241.
[2]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6):134-135.
[3]王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7(17):64.
[4]樊凡.解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音乐,2017,37(15):173.
[5]路晓.中学合唱团建设发微(上)[J].中国民族博览,2017(6):131-132.
作者简介:王美琪(1996—),女,汉族,山西省汾阳市,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