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志的修纂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文化工程,在其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制度安排,遵循着一定的修纂思想原则。清代河南地方志的修纂也是在较为明确的修纂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具体表现在注重地方教化功能、多关注民生、重视“祥异”问题、追求详略得当、强调记载客观真实、内容设置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等诸多方面。这些表现形式涉及不同的方面,但一起共同构成了清代河南地方志的总体修纂思想主线,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地方志提供了便利和参考。
【关键词】清代;河南地方志;修纂思想
引言
自西汉武帝“推明孔氏”以来,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其思想价值观念在官方的扶植下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传播与发展,并深刻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达数千年之久。地方志作为文化著作,在强大的儒学语境中编纂而成的传统志书,以儒家文化作为一以贯之的价值导引和价值取向。1我们可以从一部方志的凡例、序言等部分中窥见到地方志被打上了深深的儒学烙印。笔者通过对清代河南地方志进行查阅和梳理,对河南地方志的修纂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地方教化功能
地方志往往是在以官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修纂而成的著作,具有很强的“官书性”和“社会性”。2因此,官方主导下的文化作品着眼于构建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培养适合社会现实需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进而更好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那么地方志就是很好的阵地。同时,对忠孝节义等人物入志的标准也不断放宽,以是否能起到地方教化功能为评判的价值导向,不断树立起的榜样人物成为社会道德伦理评价的重要参照物和学习对象。例如(顺治)《祥符县志》凡例载:“志烈女,凡以死徇夫及守节终身,已经旌表者必书,即未经旌表而节孝著闻者,亦书。” (乾隆)《杞县志》凡例载:“孝友为人生至行,采葺当益覈实严谨。”(乾隆)《通许县志》凡例载:“生人例不立传,以须盖棺论定也,惟节孝不在此例”等等,良好的道德榜样对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特定历史时期的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巨大的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该审慎的看待。
2.多关注民生
地方志不同于正史的鸿篇巨制,高屋建瓴的特点,地方志更侧重于关系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作为具有重要“资政”功能的地方志,是官员了解当地情况宝贵的参考材料。自古以来,皇粮国税,徭役、徭役征派等早已成为民众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早成为融入血液里的思想认同,这也是封建政权得以运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地方官员为了掌握任职所在地的情况,从而更便利地进行管理,通常查阅方志。因此,在方志中我们很容易看到有关户籍、赋税、风俗等方面情况的记述,且在地方志中占据重要的篇幅。例如(顺治)《息县志》载:“赋役为民生所系,今荒残已甚,几不足举礼,故备志隆万年旧额,以存一代经制。” (康熙)《内乡县志》序称:“周秦以来,文字日繁,故于户口、贡赋之外,必叙其山川、城郭、民风、吏治、所产、人物,暨草木、鸟兽莫不备载。”(乾隆)《洧川县志》载:“籍赋民命所关,纪载弗详,则下里愚民□日被剥削而弗知者,故备书不遗” 等等,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是特别值得重视的,它们是我们了解前人生产和生活面貌的重要资料。
3.重视记述“祥异”问题
自远古以来,人们总认为自然界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统治着,人类是无力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只是乖乖地听从上天的安排。特别是西汉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新儒学思想,在理论上将大自然发生的各种现象与人类的言行举止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自然界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能在人世间找到发生的依据,特别是在统治阶层深刻影响广泛和深远。因此,除了正史中记载“祥异”事件外,地方志中也广泛记述,且事件千奇百怪,令人瞠目结舌,使民众对自然界所蕴含的神秘力量更加的敬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例如(顺治)《息县志》载:“凡灾异书祥瑞畧者,所以照警戒,杜妄诞也。”(乾隆)《舞阳县志》载:“志日春秋灾异必书,书云克谨天戒,诚以数偶不齐,在人事补救之耳” 等等,“祥异”的问题在地方志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修纂不可缺少的篇章。
4.强调地方特色,避免繁冗
何为称地方志?就是记述某一地区的特有的事情。因此,通过查看地方志所记述的内容上来看,往往以大量的笔墨来记载本地区的事物。如本地特殊的婚丧嫁娶习俗,手工艺特产,衣食住行习惯等,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具当地特色,而对于一些全国熟知的事情一律从简记述,呈现笔端的寥寥数笔,对冗长的记载多有批评之语。可以说,地方志的内容是详略得当,这也是本身固有的一个特色之处。例如(乾隆)《重修伊阳县志》序载:“邑侯之书,可谓择精而语详矣。” (乾隆)《中牟县志》载:“旧本泛而寡要,冗而失实,今删去繁芜,括其要领。”(乾隆)《项城县志》载:“至若謌太平,不无假于文人墨士之口,而骈四丽六揄扬地方之休光,大都繁冗,不与故志以文章终焉。” (乾隆)《登封县志》设有坛庙记、伽蓝记、冢墓记、高僧传等,这是其他的地方志中少见的,是与登封浓厚的文化宗教氛围有关的。
5.强调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康熙《涉县志》载:“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传信于将来者也。”因此,地方志作为史料的一种,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沿革等方面情况的集中记载,是人们了解一个地区历史演变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志中查阅到修纂者强调如实记载的要求,可以窥见修志者的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例如(康熙)《孟津县志》记述:“事涉政务及沿革,利獘皆历考往牒,据事实书,不敢附会其说。” (乾隆)《杞县志》载:“岁庚午,邑侯奉宪檄纂修邑乘,越三年,癸酉冬始付剞劂氏,宁缓勿急,宁严勿滥,盖慎之也。”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地方志并不能够客观真实的记载相关的内容,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备受批评。
6.内容日益精细化、专业化
北宋以降,方志记事由地理沿革拓展至人文历史。至元明以降,既往方志重地理轻人文的现象发生了根本逆转。3清代继承明代修志传统,在地方志修纂的内容上突出言简意赅,行文流畅,形式简单。从清代中期开始,方志的结构安排更加的合理,修纂的方法更加的成熟。内容划分上日益呈现出专业化、专门化特点,出现了专门的志书内容,如人物志、风土志、书院志、金石志等,这些内容的设置对我们进行专门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开辟了方志修纂的新路径。
7.结语
综上分析,清代河南地方志的修纂遵循着明确的指导思想,符合当时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的要求。今天,我们在对古代方志的修纂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的同时,应该对其加以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适当地取舍,为现今地方志的修纂提供助益,让地方志更好地为当今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汤敏:《论文化自觉与地方志编纂》,《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1期。
[2]王衛明:《地方志的“官书性”和“社会性”》,《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4期。
[3]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年3月版。
【关键词】清代;河南地方志;修纂思想
引言
自西汉武帝“推明孔氏”以来,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其思想价值观念在官方的扶植下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传播与发展,并深刻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达数千年之久。地方志作为文化著作,在强大的儒学语境中编纂而成的传统志书,以儒家文化作为一以贯之的价值导引和价值取向。1我们可以从一部方志的凡例、序言等部分中窥见到地方志被打上了深深的儒学烙印。笔者通过对清代河南地方志进行查阅和梳理,对河南地方志的修纂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地方教化功能
地方志往往是在以官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修纂而成的著作,具有很强的“官书性”和“社会性”。2因此,官方主导下的文化作品着眼于构建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培养适合社会现实需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进而更好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那么地方志就是很好的阵地。同时,对忠孝节义等人物入志的标准也不断放宽,以是否能起到地方教化功能为评判的价值导向,不断树立起的榜样人物成为社会道德伦理评价的重要参照物和学习对象。例如(顺治)《祥符县志》凡例载:“志烈女,凡以死徇夫及守节终身,已经旌表者必书,即未经旌表而节孝著闻者,亦书。” (乾隆)《杞县志》凡例载:“孝友为人生至行,采葺当益覈实严谨。”(乾隆)《通许县志》凡例载:“生人例不立传,以须盖棺论定也,惟节孝不在此例”等等,良好的道德榜样对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特定历史时期的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巨大的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该审慎的看待。
2.多关注民生
地方志不同于正史的鸿篇巨制,高屋建瓴的特点,地方志更侧重于关系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作为具有重要“资政”功能的地方志,是官员了解当地情况宝贵的参考材料。自古以来,皇粮国税,徭役、徭役征派等早已成为民众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早成为融入血液里的思想认同,这也是封建政权得以运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地方官员为了掌握任职所在地的情况,从而更便利地进行管理,通常查阅方志。因此,在方志中我们很容易看到有关户籍、赋税、风俗等方面情况的记述,且在地方志中占据重要的篇幅。例如(顺治)《息县志》载:“赋役为民生所系,今荒残已甚,几不足举礼,故备志隆万年旧额,以存一代经制。” (康熙)《内乡县志》序称:“周秦以来,文字日繁,故于户口、贡赋之外,必叙其山川、城郭、民风、吏治、所产、人物,暨草木、鸟兽莫不备载。”(乾隆)《洧川县志》载:“籍赋民命所关,纪载弗详,则下里愚民□日被剥削而弗知者,故备书不遗” 等等,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是特别值得重视的,它们是我们了解前人生产和生活面貌的重要资料。
3.重视记述“祥异”问题
自远古以来,人们总认为自然界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统治着,人类是无力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只是乖乖地听从上天的安排。特别是西汉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新儒学思想,在理论上将大自然发生的各种现象与人类的言行举止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自然界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能在人世间找到发生的依据,特别是在统治阶层深刻影响广泛和深远。因此,除了正史中记载“祥异”事件外,地方志中也广泛记述,且事件千奇百怪,令人瞠目结舌,使民众对自然界所蕴含的神秘力量更加的敬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例如(顺治)《息县志》载:“凡灾异书祥瑞畧者,所以照警戒,杜妄诞也。”(乾隆)《舞阳县志》载:“志日春秋灾异必书,书云克谨天戒,诚以数偶不齐,在人事补救之耳” 等等,“祥异”的问题在地方志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修纂不可缺少的篇章。
4.强调地方特色,避免繁冗
何为称地方志?就是记述某一地区的特有的事情。因此,通过查看地方志所记述的内容上来看,往往以大量的笔墨来记载本地区的事物。如本地特殊的婚丧嫁娶习俗,手工艺特产,衣食住行习惯等,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具当地特色,而对于一些全国熟知的事情一律从简记述,呈现笔端的寥寥数笔,对冗长的记载多有批评之语。可以说,地方志的内容是详略得当,这也是本身固有的一个特色之处。例如(乾隆)《重修伊阳县志》序载:“邑侯之书,可谓择精而语详矣。” (乾隆)《中牟县志》载:“旧本泛而寡要,冗而失实,今删去繁芜,括其要领。”(乾隆)《项城县志》载:“至若謌太平,不无假于文人墨士之口,而骈四丽六揄扬地方之休光,大都繁冗,不与故志以文章终焉。” (乾隆)《登封县志》设有坛庙记、伽蓝记、冢墓记、高僧传等,这是其他的地方志中少见的,是与登封浓厚的文化宗教氛围有关的。
5.强调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康熙《涉县志》载:“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传信于将来者也。”因此,地方志作为史料的一种,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沿革等方面情况的集中记载,是人们了解一个地区历史演变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志中查阅到修纂者强调如实记载的要求,可以窥见修志者的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例如(康熙)《孟津县志》记述:“事涉政务及沿革,利獘皆历考往牒,据事实书,不敢附会其说。” (乾隆)《杞县志》载:“岁庚午,邑侯奉宪檄纂修邑乘,越三年,癸酉冬始付剞劂氏,宁缓勿急,宁严勿滥,盖慎之也。”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地方志并不能够客观真实的记载相关的内容,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备受批评。
6.内容日益精细化、专业化
北宋以降,方志记事由地理沿革拓展至人文历史。至元明以降,既往方志重地理轻人文的现象发生了根本逆转。3清代继承明代修志传统,在地方志修纂的内容上突出言简意赅,行文流畅,形式简单。从清代中期开始,方志的结构安排更加的合理,修纂的方法更加的成熟。内容划分上日益呈现出专业化、专门化特点,出现了专门的志书内容,如人物志、风土志、书院志、金石志等,这些内容的设置对我们进行专门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开辟了方志修纂的新路径。
7.结语
综上分析,清代河南地方志的修纂遵循着明确的指导思想,符合当时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的要求。今天,我们在对古代方志的修纂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的同时,应该对其加以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适当地取舍,为现今地方志的修纂提供助益,让地方志更好地为当今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汤敏:《论文化自觉与地方志编纂》,《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1期。
[2]王衛明:《地方志的“官书性”和“社会性”》,《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4期。
[3]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