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方桌啥来头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ycc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家具摆在面前,如何鉴赏断代?比如这件倒垂云头脚大方桌。
  一般而言,可由表及里进行观察,即先看外部,再看内里。同时,还要兼顾材料、工艺、纹饰。因为前述几点要素不但体现一件家具的美感,还传递着它的年代信息,即鉴赏者为之断代的依据。
  先看家具表面
  此件倒垂云头脚大方桌的桌芯无拼缝,是一块独板大料。木材棕眼密乱、两头齐粗,并有牛毛纹、豆瓣纹,颜色淡黄无鬼脸,因油性小而对光线少折射,是典型紫属花梨木特征。桌面边框及四条腿的木材棕眼细密集中成清晰线状,有的部位有波浪状的“宝塔纹”,是榉木特征。
  由上述两大表证,我们可断定此件倒垂云头脚大方桌的材料为花梨木和榉木。
  众所周知,花梨木盛产大料,又因其色泽纹理与黄花梨相像,便在晚清时期以接替黄花梨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而榉木产自我国江南,在明代曾是江浙地区名贵的家具用材,有“无榉不成具”的说法。当时,榉木家具造型及制作手法多与黄花梨等家具相同,所以遗世的榉木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那么,此件倒垂云头脚大方桌以花梨木和榉木两种木材搭配,不但颜色上相得益彰,还表明用材是经过制作人的仔细甄选的。榉木出自江南,又常用明式做工,让我们初步断定该桌风格为苏作。
  细察桌角桌腿
  倒垂云头脚大方桌的桌面四角处有裂缝呈里宽外细状,俗称“耗子尾巴”。这是旧家具因干缩抽涨而出现的常见现象,也是从来没被修整过的特征,行内称作“原头活”。旧时鲁班馆匠师叫“原来档儿”或“原来头”,修理时匠师则叫“头茬活”,即此件家具自诞生后的历史中没被动过手脚,也没被打开过,是带着原始信息的家具,加之桌面上的老旧磨痕和水杯印,说明其年代较久远,文献文物价值较高,也提示后人当加倍重视。
  接下来再看装饰图案和桌腿。此倒垂云头脚大方桌的桌面下饰珙璧拉环图案(模拟古代玉璧),两侧为葫芦型卡子花。珙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清晚期前,家具上珙璧装饰小型较多,这种大型珙璧拉环装饰出现于清晚期。
  两边短枨拉着珙璧,葫芦卡子花连接桌面与短枨,“拉环”的木梢因年久膘胶失效,在短枨的重力下卯眼脱落,使桌面下缘和“珙壁拉环”上缘的短小“栽销”被拉出,桌子呈现松散状态,远不及一根直枨或罗锅枨连接两腿来得坚固,背离了家具坚固支撑功能的原始设计,但这恰恰是清末苏作家具商业化做法的体现——批量生产,重视装饰性。这个做法也明确传达了桌子的年代——清末民国初年、苏作晚期。
  桌腿部及牙板边缘均起“皮条线打洼”线。它可使家具部件之间组成的轮廓线更加明晰动人,是明黄花梨家具最常用线条。皮条线打洼贯被苏作家具采用,直到民国时期一向如此。这一点也为我们断定其为苏作提供了佐证。
  注重家具内里
  翻看倒垂云头脚大方桌的桌底,在“穿带”与桌面结合处粘了黑布条。这是民国时期苏作工艺的特点。
  清中期以前,苏州工匠担心家具收缩涨裂,为稳定木性,在底面“挂漆里”,即用瓦灰与漆混合刷于家具底部——一来起加固作用、二来起遮丑(掩盖打磨不精或材料不美)作用。此桌糊黑布条刷薄漆的做法是继清中期以后工艺进一步简化的结果。
  以上逐步减化的工艺变化是对苏作家具断代的重要依据,对研究苏作家具工艺史有很高的史料标本价值。
  此桌穿带两边采用了倒棱工艺,此工艺一省料、二遮丑;同时还能使视觉更加舒服。倒棱工艺也是晚清以降苏作家具学习效仿宫廷家具工艺的做法。有“木匠不倒棱,手艺没学成”的说法。它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年代信息,是为一件家具断代的参考依据。
  通过由表及里的观察,再从材料、工艺、纹饰所传递的种种信息来看,我们可以准确断定,此倒垂云头脚大方桌为标准的清末民初苏作家具,因其正宗、经典、好工艺、好材料,又是原来活,所以较为难得。
其他文献
“金九银十”中随着麦穗垂头、天高云淡,又到一年艺术圈的秋季热潮。北京、上海作为国内两个当仁不让的文化“圣地”,几乎“天天都有活动,周周有展览”,艺术爱好者们真可谓忙得马不停蹄,其中当然不乏近年来热度渐涨的“艺术设计”板块。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一直以来的一种设计思路,也随之越发常见于人们视野中。  艺术设计风渐盛  2015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于9月8日至13日举办,全球30多家顶级画廊和设计机构齐
期刊
当日系、韩版、法国小香风、欧美街拍风在国内大行其道之时,“中国风”在西方同样不甘示弱!鲤鱼、青花、熊猫、龙凤、圈椅等经典的中国文化“徽章”同样为西方设计师所青睐,那些古典的中国设计成为了西方设计师灵感的源泉。  从餐具、家具等日常用品的设计,到珠宝、腕表等奢侈品设计和国际时尚“大趴”,“中国风”越来越成为了他们乐此不疲的“玩耍”对象。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Met Gala/Met Ba
期刊
艺术设计作品的拍卖,国外更加先行一些。设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流行也有价值,他们对此很重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像西方家具这样的设计,通常会在上面留下设计师的名字。但有意思的是,中国先人们创造的庞大的文化遗产,例如家具、建筑这些,形式很独特,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却往往到头来让我们不知道是谁设计的。这种差异也是一种理念上的不同。  事实上,中国嘉德很早以前就有构想要做设计这一领域的
期刊
嘉宾简介  钟峰,FGA,资深珠宝业内人士  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客户需求,设计师需要去搜寻各种各样的设计元素,从历史中、自然中、异域文化中等领域,都能够找到打造出一件有生命力的珠宝的灵感。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将那些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古典元素应用到设计中,既实现了个性化的需求,也成为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站在珠宝设计的角度我认为,设计师将中国传统的文字、纹饰和图样,如龙凤、太极
期刊
明代晚期,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画家当推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至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六年(1588)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通禅理,富收藏、精鉴赏、工诗文,又倡“南北宗”论,以禅论画。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等。书画艺术及理论在当时和后世左右了山水画坛的主流发展,无论是被奉为山水画正宗的清初“四王”,还是个性鲜明的八
期刊
他是来自意大利的一名传教“小青年”,远渡重洋,踏入大清皇土;他被委以重任,要传播天主福音,却终以清宫“洋画师”的身份被后人铭记……今年正逢他来华300年,更值两岸故宫博物院共贺九十“大寿”,一场“神笔丹青—郎世宁来华三百年”特展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将带您走进他—郎世宁的世界。  不久前,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幅华美的《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不仅斩获1亿多元人民币,更刷新了中国御制画像的世界拍卖记录
期刊
92年前,中国政坛上演了一出曹锟贿选总统的闹剧。随着时间的远去,这段历史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了,而我收藏的一副祖父丁佛言的书法作品,却成为这段历史的一个文献辅证。  我的祖父丁佛言是民国初年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曾任国会议员、立法委员、立法委员会主任和总统府秘书长。1923年,我祖父写下了一副十三字书法对联:  四十岁已无闻,到此日况将半百。  五千元真可惜,从今后不值一文。  对联的
期刊
莫卧儿王朝所产玉器从18世纪中叶开始贡入清宫,乾隆为其华美的装饰和精湛的雕工所折服,曾多次作诗赞誉。由于乾隆的激赏,坊间逐渐出现了痕都斯坦玉器的仿作,并逐渐流行起来。  碧玉烛台  印度 18世纪 高42.9厘米 盘径29厘米  盘内里镌刻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楷书御制诗《咏痕都斯坦玉镫檠》。末署“乾隆癸巳仲春御题”并“乾”“隆”印。类似造型的蜡烛台在细密画中常见。蒙古人西征,将云足、云肩、开
期刊
中华文化更有影响力最重要  嘉宾简介  石大宇,知名设计师。1989年毕业于纽约时尚设计学院,1996年返回台湾成立设计生活领导品牌“清庭”。设计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在今年的2015保利“艺起来”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他和马未都就共同推出的设计作品《观复九宫壶》一道“聊古今、说设计”,字字珠玑。  自2007年,我接下台湾“工艺时尚”的创意总监以来,就认为对设计来说,材料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而竹是属于中
期刊
继去年秋季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场“中国当代设计”拍卖并收到极佳反响后,佳士得在10月24日举槌的上海秋拍中推出了“中国及亚洲当代设计”专场,呈现35件精选自亚洲艺术家的独特当代设计艺术品,并聚焦“艺常生活”这一主题。佳士得高级副总裁、上海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国际总监罗拉女士在北京预展现场告诉《中国收藏》记者,一件中国当代设计作品对于中国的艺术史、未来的艺术发展及藏家自身的意义,比投资更重要。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