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课堂是精彩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是思维火花碰撞的课堂。有价值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有效 提问 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与动力同在,疑问与畏难并存。如何化疑问为动力,视畏难为希望,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面对的课题。在數学课堂教学中,单纯的采用开门见山、以答解问的方式固然可行,学生囫囵吞枣,一旦要其举一反三,又处于云山雾罩中,显然达不到解惑的真正作用。数学教师要善于面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拨开层层迷雾,最终达到水落石出。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有效的提问是课堂的生命线。学生的思维本如被沙石覆盖的泉眼,通过有效的提问就好像冲破最后的屏障,让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智慧之水喷涌出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认为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问之前要吃透教材,二备要实在
二备就是指备教材和备学生。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要想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要研究教材。只有充分吃透教材,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的,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的,有必要让学生探讨的。其次,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同时还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有一次,我在上一年级下学期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通过新颖的导入让学生提出了问题,并自主列出了加法算式24+6,让他们独自写出答案,很多学生都能算出正确的答案,并抢着举手发言,甚至有的反应快的孩子脱口就报出了答案,完全不需要一步步引导。紧接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愿意当小老师,上台边摆小棒边介绍自己的算法呢?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得到激发。这样的课堂设计既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本节课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奏响前曲。
二、提问要主动换位,主体要突出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这种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觉得提问要主动易位,为学生创造去思、去想、去问的机会。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能走过场。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
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问要有思维含量,难易要适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提问要时时关注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分容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难度太大的问题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出示一组练习:判断哪一组的三条边可以围成三角形?①3厘米、4厘米、5厘米;②3厘米、3厘米、3厘米;⑤2厘米、2厘米、6厘米;④3厘米、3厘米、5厘米。先让学生拿出相应长度的小棒围一围,然后作出判断,引导出:三条边能否围成三角形,只要算出最短两边之和大于最长边就可以了。再针对第一小题,让学生想象:这样的三条边围成的是什么三角形?再通过课件验证,初步让学生感知勾股定理。再进一步追问:这三个数有什么特征?
(连续的三个自然数)猜想:是否小棒的长度为连续三个自然数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得出:除1,2,3以外。然后针对第三小题,追问:“如何改变其中的一条边,使它能围成三角形?”这就引出了改变2厘米的边,在自然数范围内,最短是3厘米,最长是7厘米;改变6厘米的边,最短是1厘米,最长是3厘米。通过这样层层提问,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要能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在师生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对课堂提问的价值与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有效 提问 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与动力同在,疑问与畏难并存。如何化疑问为动力,视畏难为希望,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面对的课题。在數学课堂教学中,单纯的采用开门见山、以答解问的方式固然可行,学生囫囵吞枣,一旦要其举一反三,又处于云山雾罩中,显然达不到解惑的真正作用。数学教师要善于面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拨开层层迷雾,最终达到水落石出。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有效的提问是课堂的生命线。学生的思维本如被沙石覆盖的泉眼,通过有效的提问就好像冲破最后的屏障,让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智慧之水喷涌出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认为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问之前要吃透教材,二备要实在
二备就是指备教材和备学生。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要想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要研究教材。只有充分吃透教材,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的,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的,有必要让学生探讨的。其次,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同时还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有一次,我在上一年级下学期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通过新颖的导入让学生提出了问题,并自主列出了加法算式24+6,让他们独自写出答案,很多学生都能算出正确的答案,并抢着举手发言,甚至有的反应快的孩子脱口就报出了答案,完全不需要一步步引导。紧接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愿意当小老师,上台边摆小棒边介绍自己的算法呢?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得到激发。这样的课堂设计既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本节课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奏响前曲。
二、提问要主动换位,主体要突出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这种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觉得提问要主动易位,为学生创造去思、去想、去问的机会。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能走过场。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
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问要有思维含量,难易要适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提问要时时关注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分容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难度太大的问题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出示一组练习:判断哪一组的三条边可以围成三角形?①3厘米、4厘米、5厘米;②3厘米、3厘米、3厘米;⑤2厘米、2厘米、6厘米;④3厘米、3厘米、5厘米。先让学生拿出相应长度的小棒围一围,然后作出判断,引导出:三条边能否围成三角形,只要算出最短两边之和大于最长边就可以了。再针对第一小题,让学生想象:这样的三条边围成的是什么三角形?再通过课件验证,初步让学生感知勾股定理。再进一步追问:这三个数有什么特征?
(连续的三个自然数)猜想:是否小棒的长度为连续三个自然数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得出:除1,2,3以外。然后针对第三小题,追问:“如何改变其中的一条边,使它能围成三角形?”这就引出了改变2厘米的边,在自然数范围内,最短是3厘米,最长是7厘米;改变6厘米的边,最短是1厘米,最长是3厘米。通过这样层层提问,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要能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在师生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对课堂提问的价值与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