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耕地耕层有机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获取的测土成果,8214个耕地农化样有机质含量的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太湖县耕地耕层有机质含量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并提出提升其含量的对策。
  关键词:耕地;有机质;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63-02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全县总面积2 040km2,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人口57万。常用耕地面积25 786hm2,其中:水田20 395hm2,占79.09%;旱地5 391hm2,占20.91%。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山区农业县,也是首批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之一。随着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持续推进,我县获取了大量的测土成果,为研究耕地养分状况提供了依据。有机质含量是评价耕地肥力状况的重要指标,为此,作者选择有代表性的耕地耕层农化样有机质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全县耕地有机质含量分布特点与变化趋势,从而为精准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行动提供参考。
  1 全县耕地耕层有机质含量统计结果
  1.1 全县耕地耕层有机质状况 通过对8 214个土样的化验结果统计:全县耕地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2.75g/kg,最大值45.2g/kg,最小值3.96g/kg,标准差6.22,变异系数27%(表1)。
  对照耕地有机质分级标准,水田耕层有机质含量:极缺的(低于10g/kg)占0.67%;缺的(10~20g/kg)占24.45%;中等的(20~30g/kg)占44.81%;较丰的(30~40g/kg)占11.29%;丰富的(高于40g/kg)占0.34%;旱地耕层有机质含量:极缺的(低于10g/kg)占0.83%;缺的(10~20g/kg)占8.5%;中等的(20~30g/kg)占7.16%;较丰的(30~40g/kg)占1.94%;丰富的(高于40g/kg)占0.02%。(表2)。
  1.2 各乡镇耕层土壤有机质状况 将8 124个农化样按采样乡镇进行统计分析,从境内西北山区向东南圩坂排序,各乡镇耕层有机质含量分别是:北中镇20.93g/kg,百里镇23.98g/kg,弥陀镇21.86g/kg,牛镇镇20.83g/kg,刘坂乡21.01g/kg,汤泉乡19.74g/kg,寺前镇18.95g/kg,天华镇22.16g/kg,小池镇21.1g/kg,晋熙镇23.17g/kg,城西乡25.38g/kg,新仓镇24.18g/kg,江塘乡28.14g/kg,徐桥镇25.34g/kg,大石乡22.77g/kg(表3)。
  2 分析与结论
  2.1 全县耕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稳中略升 从全县耕地耕层有机质含量统计结果看:全县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2.75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含量22.72g/kg(表4)相比增加了0.03g/kg,增长0.13%,耕层有机质呈稳中略升趋势。这说明全县耕地肥力水平稳中向好,没有出现地力减退迹象。
  2.2 不同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明显 从分乡镇统计结果看:耕地耕层有机质含量总趋势是:山区乡镇低于坂区乡镇。山区北中、百里、弥陀、牛镇、刘坂、汤泉、寺前、天华等8个乡镇,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百里镇23.98g/kg,有机质含量最低的是寺前镇18.95g/kg,平均为21.28g/kg;坂区小池、晋熙、城西、新仓、江塘、徐桥、大石等7个乡镇,有机质最高的是江塘乡28.14g/kg,有机质含量最低的是小池镇21.1g/kg,平均为24.16g/kg。这是因为一是山区地理条件差,受水土流失的影响,耕层质地偏粗,耕层有机质矿化作用强烈,有机质积累减少;二是山区受光热资源的影响,复种指数低,以种植一季作物为主,施肥水平和作物产量相对较低,耕层留存的作物残茬远低于圩坂区所致;三是受交通条件的限制,近年组织实施的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补贴项目基本没有覆盖到山区乡镇。
  3 耕层有机质提升的对策
  根据我县耕地耕层有机质含量不高,处于中等水平,且山区乡镇低于圩坂区乡镇,旱地低于水田的特点,提出以下提升对策。
  3.1 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全县总投资近3亿元,在圩坂区实施了土地整治项目6个,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统一规划,综合整治,建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高标准农田示范区5 333hm2。受投资规模的影响,山区未得到整治,要抓住中央一号文件“藏粮于地”的精神,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安排山区耕地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减少水土流失,提升有机质含量。
  3.2 推广商品有机肥料 在设施栽培或旱作高效栽培绿色增长模式上,要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用量,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
  3.3 扎实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项目 我县从2010年起,组织实施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补贴项目,2010—2012年,实施种植绿肥子项目,2a累计共发放110万元补贴款采购的花草种,项目区扩种绿肥3 667hm2;2012—2014年,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子项目,2a累计发放300万元补贴款采购的速腐剂,秸秆速腐还田面积达到2万hm2。2015年100万元补贴款采购速腐剂项目正在招标之中,建议向山区倾斜,增加山区农作物秸秆还田量,改善山区耕地有机质状况。 (责编:吴祚云)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管理类课程。该文针对这门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3个方面来进行改革,旨在培养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项目管课程;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2-0141-03  Abstra
摘 要:该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96-2002),结合自然环境、食用菌栽培基质等因素,提出了适宜宝鸡地区的杏鲍菇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关键词:杏鲍菇;无公害;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76-02  杏鲍菇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甘露醇含量丰富,而脂肪、总糖含量低[1],是一种高档食用菌。在此背景下,一套有
该文研究了不同密度移栽裸苗棉花蕾铃累积及脱落规律。结果表明:单株棉花现蕾数与移栽密度成反比,落蕾数与移栽密度成正比;单株铃数增加与移栽密度成反比,落铃率与移栽密度成正比。
通过近几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发生程度等进行比较得出,2015年宣州区小麦赤霉病病穗症状初见期迟,前期病情发展慢,后期病情发展迅速,发生程度较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前期
摘 要:该文主要研究了花生壳生物炭对生菜镉吸收和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壳基生物炭随着用量的增加,可使生菜产量增加9.7%~46.2%;生菜对Cd的吸收降低8.4%~38.4%;土壤有效态 Cd的含量降低7.0%~23.7%;土壤 pH值提高0.09~0.67个单位;花生壳基生物炭随着炭化温度由300℃提高到700℃,对降低生菜吸收Cd和提高土壤pH效果更显著,降低生菜地上部Cd含量21.8
摘 要:该文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出发,以社会和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对家禽学课程实验课时、实验项目、实验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满足应用型本科动物生产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家禽学;实验课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1-113-03  Establishment
摘 要:在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匠心”的培养,是应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提高农学人才自身能力与品质的需要。将“匠心”精神的培养融入到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教学及其连接体中,通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培养出高水平的“匠心”型人才,以适应当前农业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匠心”型人才;科研-教学连接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
摘 要:该文分析了《细胞生物学》课程特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切入点,探索了集中授课、微课教学、专题讨论相结合的《细胞生物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评价、综合考核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本课程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