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也是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以其特有的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效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 课堂效益 高效 互动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国内外一致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兴趣使学生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单一,难以理解。因此,将信息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去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英语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普遍性语言。在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创新技术型人才,英语能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
大学英语的学习与初高中时期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最为明显的表现为近几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英语虽然已成为大学教育中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但是大学英语的课堂效益还有待提高。
“效益”主要取决于效果的好坏和收益的大小两个方面,而“课堂教学效益”是指教师通过一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能达到的最大进步,而不是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涉及到学生自身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课堂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也逐渐成为课堂改革的大趋势。大学生除了关注英语考试,还应注重英语思维的培养,最终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境界。这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完全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所谓现代信息技术就是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声音、文字、图像的直观感知。最常见的就是教室中的多媒体仪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我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教师们因吸入过多粉尘所引起的身体危害,还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提高教学质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们收益更多。
二、大学英语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便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大部分国家都已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积极影响。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将两者进行结合,并实现学生效率和受益的最大化呢?
第一,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实现教学任务的高效达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解读课本,上课时缺少辅助材料,并以黑板为唯一的展现形式。这些都使得传统教学的进度缓慢,信息容量小,容易被淘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课堂感受,在课堂上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课堂上演示实验产生的现象,一不留神就消失了,我们经常会为没有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感到烦恼;黑板上的重要知识点,还没来得及抄,就已经被老师擦掉,出现了更多新的板书。对于前者,如果再进行一次实验,肯定会造成时间和物料上的浪费;对于后者,如果老师等待所有学生把内容抄完再擦掉,必然会造成教学效率的下降。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视频、文字和声音,转抽象为具体,还能随时通过联网查找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资料。由于图像不仅要比语言更直观、更形象,还比语言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多,而视频又是图像更高一层次的表现形式,因此,信息化技术能更形象生动地描述课本知识,并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让学生体会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知识的高密度传授,信息的最大化接收,有效地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效益。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来解决之前提到的两个问题非常方便,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后期不仅随时可以重复播放该过程,还能根据学生和老师的要求,调节视频中图像的大小,远近,快慢,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效果非常好。有了多谋体技术的辅助,教师们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以PPT或者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示,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并复制回去随时学习、查看。
第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从信息技术的概念中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作为大学英语课堂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性工具,可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的课堂互动,并主要在创建情景、突出难点重点、引导主动学习中发挥极大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一个真实或者逼真的情景,使学生产生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相关研究发现,人脑对图片的记忆时间要比文字长。教师在分段播放视频的同时,可用英语对视频做出相应地解释,并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英语思维方式。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教师在播放图表、动画等信息技术来展示自己观点的同时,可以用一种平等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再讓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内容丰富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声音或图片的小故事或案例,来诱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摒弃形式化、低效化的教学方式,达到将大学英语的教学从抽象到形象、从无音到有音的转变效果,从而最终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逐渐形成从独乐到众乐、从排斥到享受、从枯燥乏味到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方梦婕.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 课堂效益 高效 互动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国内外一致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兴趣使学生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单一,难以理解。因此,将信息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去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英语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普遍性语言。在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创新技术型人才,英语能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
大学英语的学习与初高中时期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最为明显的表现为近几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英语虽然已成为大学教育中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但是大学英语的课堂效益还有待提高。
“效益”主要取决于效果的好坏和收益的大小两个方面,而“课堂教学效益”是指教师通过一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能达到的最大进步,而不是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涉及到学生自身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课堂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也逐渐成为课堂改革的大趋势。大学生除了关注英语考试,还应注重英语思维的培养,最终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境界。这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完全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所谓现代信息技术就是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声音、文字、图像的直观感知。最常见的就是教室中的多媒体仪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我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教师们因吸入过多粉尘所引起的身体危害,还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提高教学质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们收益更多。
二、大学英语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便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大部分国家都已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积极影响。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将两者进行结合,并实现学生效率和受益的最大化呢?
第一,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实现教学任务的高效达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解读课本,上课时缺少辅助材料,并以黑板为唯一的展现形式。这些都使得传统教学的进度缓慢,信息容量小,容易被淘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课堂感受,在课堂上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课堂上演示实验产生的现象,一不留神就消失了,我们经常会为没有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感到烦恼;黑板上的重要知识点,还没来得及抄,就已经被老师擦掉,出现了更多新的板书。对于前者,如果再进行一次实验,肯定会造成时间和物料上的浪费;对于后者,如果老师等待所有学生把内容抄完再擦掉,必然会造成教学效率的下降。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视频、文字和声音,转抽象为具体,还能随时通过联网查找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资料。由于图像不仅要比语言更直观、更形象,还比语言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多,而视频又是图像更高一层次的表现形式,因此,信息化技术能更形象生动地描述课本知识,并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让学生体会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知识的高密度传授,信息的最大化接收,有效地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效益。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来解决之前提到的两个问题非常方便,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后期不仅随时可以重复播放该过程,还能根据学生和老师的要求,调节视频中图像的大小,远近,快慢,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效果非常好。有了多谋体技术的辅助,教师们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以PPT或者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示,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并复制回去随时学习、查看。
第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从信息技术的概念中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作为大学英语课堂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性工具,可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的课堂互动,并主要在创建情景、突出难点重点、引导主动学习中发挥极大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一个真实或者逼真的情景,使学生产生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相关研究发现,人脑对图片的记忆时间要比文字长。教师在分段播放视频的同时,可用英语对视频做出相应地解释,并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英语思维方式。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教师在播放图表、动画等信息技术来展示自己观点的同时,可以用一种平等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再讓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内容丰富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声音或图片的小故事或案例,来诱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摒弃形式化、低效化的教学方式,达到将大学英语的教学从抽象到形象、从无音到有音的转变效果,从而最终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逐渐形成从独乐到众乐、从排斥到享受、从枯燥乏味到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方梦婕.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