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技能,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笔者认为,学生业务技能素质的养成,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业务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38-02
在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那么,现代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
一、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技能。业务技能素质是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使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及专业资格认证等。可见,学校教育是学生提高一技之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业务技能素质的主渠道。因此,职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专业体系、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针对企业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支持能力。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应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邀请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课程体系设置的好坏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应注重灵活实用,积极探索弹性学制的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课程体系,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养成,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活动更应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在教学方法上,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从而不断强化学生业务技能的养成。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将“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等观念贯穿于课程改革过程中,使课程改革与开发融入更多的职业要素。职业院校学生提升业务技能素质,由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快的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做到多学多练,熟能生巧。实习实训是课程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环节,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加大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学时,保证学生能够多做多练。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学院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和实训教学需要,营造出“真环境、真设备、真产品”的实训环境。实现了“实习场所像车间一样,实训教师像工程师一样,实训作品像产品一样”,学生业务技能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二、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学生,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教师既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技师、會计师……)。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高技能教师和专业建设带头人匮乏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师资队伍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将先进技术及时准确地传授给学生的状况,这些都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配置和素质结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二是建立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活动,通过采用顶岗、助岗、轮岗、协岗等形式到企业接受培训、学习、锻炼,使专业课教师在企业学习书本上没有的技术、操作技巧和实践经验,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实践的能力。
三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补充机制。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使职业院校有一定比例专业教师来自企业。让更多“能工巧匠”走进学校,让更多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到职业教育教学一线,努力改善和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
三、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强化学生业务技能素质培养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不足5%,所以迫切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创造人才红利,培养数以亿计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1.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是“工”与“学”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招工即招生,解决了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并由校企共同负责培养。因此,学校要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理念,将企业用工标准纳入招生标准,新生入校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自主申请,企业通过考核录用学徒,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双重身份。学徒进入岗位培养前,学校和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企业和学徒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企业可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要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优化校企双方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案,学校可与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过去由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校企双主体分别实施、相互协同的两套方案,充分体现培养模式的开放性。校企可共同建立教育基地,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适当吸收企业人员参与,以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为主,传授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知识;企业适当吸收学校人员参与,以生产性实践教学为主,通过师傅指导学生在岗位上实际工作,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工作适应能力。目前,中高职院校大多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的理论学习,加上1年的毕业实践或就业性顶岗实习,由企业安排“师傅带徒弟”,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学生在企业真力真枪地顶岗实战,提高岗位业务技能,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就是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良好措施。
2.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職业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学术讲座、专业技能竞赛、文艺汇演、科技发明、产品制作竞赛等活动,充分挥洒大学生们的才艺与激情,提高学生业务技能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并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科技文化品牌,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学专业、练技能的热情。这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带动他们养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改变由于灌输式教学导致的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的情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如:近年来,新疆农职院将技能大赛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学院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置比赛项目,向生产一线靠拢,向产业需求靠拢,将技能竞赛教育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以此来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学生业务技能素质,达到了“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效果。
3.大力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著名的“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各种专业技能、职场礼仪等,是显性的素养,它可以通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来证明。职业素养“水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是隐性素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专业技能只能体现一个人掌握技术的能力,而职业素养则体现一个人的全部。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技能外,还应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等。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培养学生业务技能素质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加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职业素养的要素、要求和标准内化到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中,把先进、高端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把行业、企业的职业规范融入到日常的管理行为中,着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劳动荣誉感,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3]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4]《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鄂政发〈2014〉5号)》.
[5]《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27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坚持问题导向,发展职业教育.
[6]《人民日报》2015年5月11日 李克强对“职业教育活动周”作批示.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业务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38-02
在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那么,现代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
一、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技能。业务技能素质是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使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及专业资格认证等。可见,学校教育是学生提高一技之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业务技能素质的主渠道。因此,职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专业体系、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针对企业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支持能力。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应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邀请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课程体系设置的好坏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应注重灵活实用,积极探索弹性学制的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课程体系,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养成,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活动更应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在教学方法上,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从而不断强化学生业务技能的养成。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将“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等观念贯穿于课程改革过程中,使课程改革与开发融入更多的职业要素。职业院校学生提升业务技能素质,由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快的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做到多学多练,熟能生巧。实习实训是课程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环节,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加大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学时,保证学生能够多做多练。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学院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和实训教学需要,营造出“真环境、真设备、真产品”的实训环境。实现了“实习场所像车间一样,实训教师像工程师一样,实训作品像产品一样”,学生业务技能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二、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学生,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教师既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技师、會计师……)。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高技能教师和专业建设带头人匮乏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师资队伍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将先进技术及时准确地传授给学生的状况,这些都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配置和素质结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二是建立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活动,通过采用顶岗、助岗、轮岗、协岗等形式到企业接受培训、学习、锻炼,使专业课教师在企业学习书本上没有的技术、操作技巧和实践经验,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实践的能力。
三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补充机制。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使职业院校有一定比例专业教师来自企业。让更多“能工巧匠”走进学校,让更多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到职业教育教学一线,努力改善和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
三、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强化学生业务技能素质培养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不足5%,所以迫切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创造人才红利,培养数以亿计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1.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是“工”与“学”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招工即招生,解决了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并由校企共同负责培养。因此,学校要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理念,将企业用工标准纳入招生标准,新生入校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自主申请,企业通过考核录用学徒,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双重身份。学徒进入岗位培养前,学校和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企业和学徒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企业可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要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优化校企双方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案,学校可与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过去由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校企双主体分别实施、相互协同的两套方案,充分体现培养模式的开放性。校企可共同建立教育基地,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适当吸收企业人员参与,以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为主,传授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知识;企业适当吸收学校人员参与,以生产性实践教学为主,通过师傅指导学生在岗位上实际工作,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工作适应能力。目前,中高职院校大多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的理论学习,加上1年的毕业实践或就业性顶岗实习,由企业安排“师傅带徒弟”,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学生在企业真力真枪地顶岗实战,提高岗位业务技能,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就是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良好措施。
2.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職业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学术讲座、专业技能竞赛、文艺汇演、科技发明、产品制作竞赛等活动,充分挥洒大学生们的才艺与激情,提高学生业务技能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并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科技文化品牌,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学专业、练技能的热情。这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带动他们养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改变由于灌输式教学导致的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的情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如:近年来,新疆农职院将技能大赛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学院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置比赛项目,向生产一线靠拢,向产业需求靠拢,将技能竞赛教育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以此来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学生业务技能素质,达到了“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效果。
3.大力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著名的“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各种专业技能、职场礼仪等,是显性的素养,它可以通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来证明。职业素养“水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是隐性素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专业技能只能体现一个人掌握技术的能力,而职业素养则体现一个人的全部。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技能外,还应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等。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培养学生业务技能素质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加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职业素养的要素、要求和标准内化到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中,把先进、高端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把行业、企业的职业规范融入到日常的管理行为中,着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劳动荣誉感,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3]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4]《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鄂政发〈2014〉5号)》.
[5]《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27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坚持问题导向,发展职业教育.
[6]《人民日报》2015年5月11日 李克强对“职业教育活动周”作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