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完电影《边城》,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出自己的观后感受,下面是一些学生的回答:
“爱总是在无数次迟疑中错过。”
“翠翠的一生悲惨极了,一段朦朦胧胧的感情却因为冥冥中的安排而失败了,或许可以说根本就未开始过,当挚爱都远去时,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
“人们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他所钟爱、所期待的东西,任凭你望穿秋水,却只能遗憾地错过,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
多数学生都把眼光集中在《边城》的爱情故事,并对故事的意义作这样或那样的理解,我不能说他们就错了,但是这样的解读也许并没有完全看到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究竟要表达些什么呢?
翻开教参,解读大凡是: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文本表现了作者痛心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
然而,沈从文先生在小说发表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沈从文认为他所写的湘西故事是“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的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习的人事作题材,来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问题在分析现实,所以忠忠实实和问题接触时,心中不免痛苦,唯恐作品和读者对面,给读者也只是一个痛苦印象,还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作者在建构这个美丽的梦幻时,由于自身在人生丰富的阅历体验中已充分体会到了生命的跌宕和脆弱以及命运的不可捉摸,“美丽总使人忧愁”。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对命运“无奈”的感喟,对生死爱恨的困惑,已经伴随着田园诗般的优美抒情在字里行间流淌着。
《边城》的价值绝不仅仅如学生所理解的讲了一个有点凄凉的爱情故事,也不单单局限于教参中所要表达的。我想,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背后那“隐伏的悲痛”,深知在爱情故事背后的东西比故事本身更加重要。《边城》中所有的人物、故事、情节,所有的悲欢离合,其实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那就是有着偶然性的不可琢磨的命运。罗马新斯多葛学派塞涅卡说过:“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无论幸福或者忧伤,顺从或者反抗,人永远无法弄清命运对自身的安排;任凭心甘还是不愿,人永远无法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真正的选择。二老与翠翠的爱情理想的结局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种了,然而他们却由于各自选择的无奈和无奈的选择终于只能在漫无期限的等待中遥望。
兄弟俩爱上的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像现今流行小说描写的那样,要么反目成仇,要么其中一个慷慨相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作出选择。兄弟俩选择了坦诚倾诉与公平竞争,哥哥“走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情。二老对翠翠的爱、翠翠对二老的情,无私的成全、手足的情谊都使大老有了一种选择上的无奈,他最终作出了无奈的选择,带着苦涩和无奈远走他乡……
面对世俗的偏见,面对父母的压力,面对财富的诱惑,二老没有妥协,“不要碾坊,只要渡船”,尽管不能成全父亲的心愿。在美丽的爱情面前,二老作出了勇敢和大胆的选择,似乎离他可追求的幸福更靠近了一步,然而,最终他为什么没能一路走到底呢?因为影响他选择的因素除了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外,还有一些潜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不被人知晓的美善与良知,促使他选择了最后无奈的离开。文章虽没直接涉及到,但我们仍可触摸到一些蛛丝马迹:大老带着失恋的忧伤泅死他乡,二老便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中。这样的愧疚既包含了对大老成全自己的感激,也融入了一种莫名的自责意味,这种复杂的矛盾心情使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这或许是出于一种人性本有的良知与美善,觉得如今自己不该立马享受与哥哥有关的幸福爱情,不然会愧对哥哥的在天之灵。在复杂矛盾中,尽管二老还深爱着翠翠,但还是带着对兄长死去的不安作出了选择,这是怎样痛苦的无奈啊。
二老的离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翠翠则是一种选择的无奈,因为她所面对的是自身无法主宰的命运,与其说是选择的无奈不如说是被选择的无奈。回归到文本,我们似乎可以找出另一条隐含的线。翠翠从小就没有父爱母爱,生活贫穷孤独辛酸悲苦,她也羡慕富家子女的优越生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没有一点条件和机会去选择自己的身世,只能默默接受冥冥中为她安排的一切。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亲人也是唯一的依靠,两人相依为命,为彼此带来快乐与安慰。然而,爷爷长年的劳苦操心加上突来的
刺激费神,最终撒手人寰,面对生老病死,面对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任凭翠翠再怎样哭喊,也无法使爷爷重新活过来,人生的渺小与无奈容不得她有半点选择的余地与理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翠翠与二老的爱可以说是两厢情愿的。二老对翠翠的爱是清晰的,从那热情而又醉人的歌声中可见其爱缠绵;翠翠对二老的爱虽有一个过程,由当初的矜持朦胧到最终无尽的等待,当她猛然发现错失机会时,追求幸福爱情对她已是万般的无奈。
故事到了结尾,作者又安排了一个难以预料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是作者对无奈人生的一种反抗,还是对现实命运的一种认可?一个“也许”并不明确的答案,已经明确地表明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奈。到底回不回来,一切只能听凭那无法预知的未来,等待是没有答案的,好像是绝望的,好像又有希望,但这依然只是其无奈心理的延伸和深化,在客观上为其“无奈”作了注脚。
“《边城》,不仅现实地形象地表现出‘边城’地区的人事哀乐,更为主要地表现出这些人事哀乐故事所指向的深远的文化选择”,因此,与其说沈从文的《边城》是对故乡原始人生形式的美的礼赞,不如说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与探索,是从边城的具象世界里抽绎出的生活哲理的玄思。个体生命的存在在这里太微乎其微了,各种因素左右着的人生困境并不总是有一种明确的“解决方案”,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幕惨剧的沈从文,内心深处所生发的,只能是旁观者的痛苦与无奈。
而之于他自己,何尝不是时时在这生与死的神秘磨盘下旋转?对于一个文人,作品是他通达人生理想的津梁,但纵观沈从文的一生,每一页的经历都写满了困惑、失败和孤独,当他将自己的人格理想融入到作品中,却无可奈何地发现读者并非与他有着相同的切肤体验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无疑是重创性的悲剧。正如作家自己所说:“一面写一面总仿佛有个生活上陌生、情感上相当熟悉的声音在招呼我:‘你这是在逃避一种命定。其实一切努力全是枉然。” 有感于作者曾痛感人们不能理解他的作品,我作了如上解读。
参考文献
1.《〈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沈从文 《国闻周报》 1936
2.《沈从文文集》 沈从文 花城出版社 1983
3.《〈边城〉中的“等待”的原型意象》 房伟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创作评论选集》 李健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5.《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刘洪涛 《文学评论》 2002.1
6.《沈从文〈边城〉解读》吕燕《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爱总是在无数次迟疑中错过。”
“翠翠的一生悲惨极了,一段朦朦胧胧的感情却因为冥冥中的安排而失败了,或许可以说根本就未开始过,当挚爱都远去时,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
“人们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他所钟爱、所期待的东西,任凭你望穿秋水,却只能遗憾地错过,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
多数学生都把眼光集中在《边城》的爱情故事,并对故事的意义作这样或那样的理解,我不能说他们就错了,但是这样的解读也许并没有完全看到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究竟要表达些什么呢?
翻开教参,解读大凡是: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文本表现了作者痛心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
然而,沈从文先生在小说发表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沈从文认为他所写的湘西故事是“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的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习的人事作题材,来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问题在分析现实,所以忠忠实实和问题接触时,心中不免痛苦,唯恐作品和读者对面,给读者也只是一个痛苦印象,还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作者在建构这个美丽的梦幻时,由于自身在人生丰富的阅历体验中已充分体会到了生命的跌宕和脆弱以及命运的不可捉摸,“美丽总使人忧愁”。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对命运“无奈”的感喟,对生死爱恨的困惑,已经伴随着田园诗般的优美抒情在字里行间流淌着。
《边城》的价值绝不仅仅如学生所理解的讲了一个有点凄凉的爱情故事,也不单单局限于教参中所要表达的。我想,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背后那“隐伏的悲痛”,深知在爱情故事背后的东西比故事本身更加重要。《边城》中所有的人物、故事、情节,所有的悲欢离合,其实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那就是有着偶然性的不可琢磨的命运。罗马新斯多葛学派塞涅卡说过:“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无论幸福或者忧伤,顺从或者反抗,人永远无法弄清命运对自身的安排;任凭心甘还是不愿,人永远无法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真正的选择。二老与翠翠的爱情理想的结局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种了,然而他们却由于各自选择的无奈和无奈的选择终于只能在漫无期限的等待中遥望。
兄弟俩爱上的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像现今流行小说描写的那样,要么反目成仇,要么其中一个慷慨相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作出选择。兄弟俩选择了坦诚倾诉与公平竞争,哥哥“走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情。二老对翠翠的爱、翠翠对二老的情,无私的成全、手足的情谊都使大老有了一种选择上的无奈,他最终作出了无奈的选择,带着苦涩和无奈远走他乡……
面对世俗的偏见,面对父母的压力,面对财富的诱惑,二老没有妥协,“不要碾坊,只要渡船”,尽管不能成全父亲的心愿。在美丽的爱情面前,二老作出了勇敢和大胆的选择,似乎离他可追求的幸福更靠近了一步,然而,最终他为什么没能一路走到底呢?因为影响他选择的因素除了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外,还有一些潜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不被人知晓的美善与良知,促使他选择了最后无奈的离开。文章虽没直接涉及到,但我们仍可触摸到一些蛛丝马迹:大老带着失恋的忧伤泅死他乡,二老便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中。这样的愧疚既包含了对大老成全自己的感激,也融入了一种莫名的自责意味,这种复杂的矛盾心情使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这或许是出于一种人性本有的良知与美善,觉得如今自己不该立马享受与哥哥有关的幸福爱情,不然会愧对哥哥的在天之灵。在复杂矛盾中,尽管二老还深爱着翠翠,但还是带着对兄长死去的不安作出了选择,这是怎样痛苦的无奈啊。
二老的离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翠翠则是一种选择的无奈,因为她所面对的是自身无法主宰的命运,与其说是选择的无奈不如说是被选择的无奈。回归到文本,我们似乎可以找出另一条隐含的线。翠翠从小就没有父爱母爱,生活贫穷孤独辛酸悲苦,她也羡慕富家子女的优越生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没有一点条件和机会去选择自己的身世,只能默默接受冥冥中为她安排的一切。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亲人也是唯一的依靠,两人相依为命,为彼此带来快乐与安慰。然而,爷爷长年的劳苦操心加上突来的
刺激费神,最终撒手人寰,面对生老病死,面对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任凭翠翠再怎样哭喊,也无法使爷爷重新活过来,人生的渺小与无奈容不得她有半点选择的余地与理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翠翠与二老的爱可以说是两厢情愿的。二老对翠翠的爱是清晰的,从那热情而又醉人的歌声中可见其爱缠绵;翠翠对二老的爱虽有一个过程,由当初的矜持朦胧到最终无尽的等待,当她猛然发现错失机会时,追求幸福爱情对她已是万般的无奈。
故事到了结尾,作者又安排了一个难以预料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是作者对无奈人生的一种反抗,还是对现实命运的一种认可?一个“也许”并不明确的答案,已经明确地表明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奈。到底回不回来,一切只能听凭那无法预知的未来,等待是没有答案的,好像是绝望的,好像又有希望,但这依然只是其无奈心理的延伸和深化,在客观上为其“无奈”作了注脚。
“《边城》,不仅现实地形象地表现出‘边城’地区的人事哀乐,更为主要地表现出这些人事哀乐故事所指向的深远的文化选择”,因此,与其说沈从文的《边城》是对故乡原始人生形式的美的礼赞,不如说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与探索,是从边城的具象世界里抽绎出的生活哲理的玄思。个体生命的存在在这里太微乎其微了,各种因素左右着的人生困境并不总是有一种明确的“解决方案”,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幕惨剧的沈从文,内心深处所生发的,只能是旁观者的痛苦与无奈。
而之于他自己,何尝不是时时在这生与死的神秘磨盘下旋转?对于一个文人,作品是他通达人生理想的津梁,但纵观沈从文的一生,每一页的经历都写满了困惑、失败和孤独,当他将自己的人格理想融入到作品中,却无可奈何地发现读者并非与他有着相同的切肤体验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无疑是重创性的悲剧。正如作家自己所说:“一面写一面总仿佛有个生活上陌生、情感上相当熟悉的声音在招呼我:‘你这是在逃避一种命定。其实一切努力全是枉然。” 有感于作者曾痛感人们不能理解他的作品,我作了如上解读。
参考文献
1.《〈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沈从文 《国闻周报》 1936
2.《沈从文文集》 沈从文 花城出版社 1983
3.《〈边城〉中的“等待”的原型意象》 房伟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创作评论选集》 李健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5.《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刘洪涛 《文学评论》 2002.1
6.《沈从文〈边城〉解读》吕燕《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