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无奈 无奈的选择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ega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完电影《边城》,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出自己的观后感受,下面是一些学生的回答:
  “爱总是在无数次迟疑中错过。”
  “翠翠的一生悲惨极了,一段朦朦胧胧的感情却因为冥冥中的安排而失败了,或许可以说根本就未开始过,当挚爱都远去时,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
  “人们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他所钟爱、所期待的东西,任凭你望穿秋水,却只能遗憾地错过,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
  多数学生都把眼光集中在《边城》的爱情故事,并对故事的意义作这样或那样的理解,我不能说他们就错了,但是这样的解读也许并没有完全看到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究竟要表达些什么呢?
  翻开教参,解读大凡是: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文本表现了作者痛心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
  然而,沈从文先生在小说发表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沈从文认为他所写的湘西故事是“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的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习的人事作题材,来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问题在分析现实,所以忠忠实实和问题接触时,心中不免痛苦,唯恐作品和读者对面,给读者也只是一个痛苦印象,还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作者在建构这个美丽的梦幻时,由于自身在人生丰富的阅历体验中已充分体会到了生命的跌宕和脆弱以及命运的不可捉摸,“美丽总使人忧愁”。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对命运“无奈”的感喟,对生死爱恨的困惑,已经伴随着田园诗般的优美抒情在字里行间流淌着。
  《边城》的价值绝不仅仅如学生所理解的讲了一个有点凄凉的爱情故事,也不单单局限于教参中所要表达的。我想,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背后那“隐伏的悲痛”,深知在爱情故事背后的东西比故事本身更加重要。《边城》中所有的人物、故事、情节,所有的悲欢离合,其实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那就是有着偶然性的不可琢磨的命运。罗马新斯多葛学派塞涅卡说过:“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无论幸福或者忧伤,顺从或者反抗,人永远无法弄清命运对自身的安排;任凭心甘还是不愿,人永远无法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真正的选择。二老与翠翠的爱情理想的结局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种了,然而他们却由于各自选择的无奈和无奈的选择终于只能在漫无期限的等待中遥望。
  兄弟俩爱上的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像现今流行小说描写的那样,要么反目成仇,要么其中一个慷慨相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作出选择。兄弟俩选择了坦诚倾诉与公平竞争,哥哥“走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情。二老对翠翠的爱、翠翠对二老的情,无私的成全、手足的情谊都使大老有了一种选择上的无奈,他最终作出了无奈的选择,带着苦涩和无奈远走他乡……
  面对世俗的偏见,面对父母的压力,面对财富的诱惑,二老没有妥协,“不要碾坊,只要渡船”,尽管不能成全父亲的心愿。在美丽的爱情面前,二老作出了勇敢和大胆的选择,似乎离他可追求的幸福更靠近了一步,然而,最终他为什么没能一路走到底呢?因为影响他选择的因素除了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外,还有一些潜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不被人知晓的美善与良知,促使他选择了最后无奈的离开。文章虽没直接涉及到,但我们仍可触摸到一些蛛丝马迹:大老带着失恋的忧伤泅死他乡,二老便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中。这样的愧疚既包含了对大老成全自己的感激,也融入了一种莫名的自责意味,这种复杂的矛盾心情使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这或许是出于一种人性本有的良知与美善,觉得如今自己不该立马享受与哥哥有关的幸福爱情,不然会愧对哥哥的在天之灵。在复杂矛盾中,尽管二老还深爱着翠翠,但还是带着对兄长死去的不安作出了选择,这是怎样痛苦的无奈啊。
  二老的离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翠翠则是一种选择的无奈,因为她所面对的是自身无法主宰的命运,与其说是选择的无奈不如说是被选择的无奈。回归到文本,我们似乎可以找出另一条隐含的线。翠翠从小就没有父爱母爱,生活贫穷孤独辛酸悲苦,她也羡慕富家子女的优越生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没有一点条件和机会去选择自己的身世,只能默默接受冥冥中为她安排的一切。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亲人也是唯一的依靠,两人相依为命,为彼此带来快乐与安慰。然而,爷爷长年的劳苦操心加上突来的
  刺激费神,最终撒手人寰,面对生老病死,面对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任凭翠翠再怎样哭喊,也无法使爷爷重新活过来,人生的渺小与无奈容不得她有半点选择的余地与理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翠翠与二老的爱可以说是两厢情愿的。二老对翠翠的爱是清晰的,从那热情而又醉人的歌声中可见其爱缠绵;翠翠对二老的爱虽有一个过程,由当初的矜持朦胧到最终无尽的等待,当她猛然发现错失机会时,追求幸福爱情对她已是万般的无奈。
  故事到了结尾,作者又安排了一个难以预料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是作者对无奈人生的一种反抗,还是对现实命运的一种认可?一个“也许”并不明确的答案,已经明确地表明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奈。到底回不回来,一切只能听凭那无法预知的未来,等待是没有答案的,好像是绝望的,好像又有希望,但这依然只是其无奈心理的延伸和深化,在客观上为其“无奈”作了注脚。
  “《边城》,不仅现实地形象地表现出‘边城’地区的人事哀乐,更为主要地表现出这些人事哀乐故事所指向的深远的文化选择”,因此,与其说沈从文的《边城》是对故乡原始人生形式的美的礼赞,不如说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与探索,是从边城的具象世界里抽绎出的生活哲理的玄思。个体生命的存在在这里太微乎其微了,各种因素左右着的人生困境并不总是有一种明确的“解决方案”,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幕惨剧的沈从文,内心深处所生发的,只能是旁观者的痛苦与无奈。
  而之于他自己,何尝不是时时在这生与死的神秘磨盘下旋转?对于一个文人,作品是他通达人生理想的津梁,但纵观沈从文的一生,每一页的经历都写满了困惑、失败和孤独,当他将自己的人格理想融入到作品中,却无可奈何地发现读者并非与他有着相同的切肤体验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无疑是重创性的悲剧。正如作家自己所说:“一面写一面总仿佛有个生活上陌生、情感上相当熟悉的声音在招呼我:‘你这是在逃避一种命定。其实一切努力全是枉然。” 有感于作者曾痛感人们不能理解他的作品,我作了如上解读。
  参考文献
  1.《〈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沈从文 《国闻周报》 1936
  2.《沈从文文集》 沈从文 花城出版社 1983
  3.《〈边城〉中的“等待”的原型意象》 房伟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创作评论选集》 李健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5.《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刘洪涛 《文学评论》 2002.1
  6.《沈从文〈边城〉解读》吕燕《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其他文献
五言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全诗共353句,1765字,为我国古代现存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在我国现存所有的古代诗歌中,也是除屈原所作《离骚》外最长的一首。该诗以其娴熟的语言技巧,传神的细节描写,高度的艺术魅力及深刻的思想性,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放射出熠熠光彩。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在其所著《艺苑卮言》中称它为“长诗之圣”,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在我国古代文学
期刊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在古代诗歌史上确有“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气骨苍然”①或“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之类的诗存在,前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后者如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②然而,这绝不会撼动情景交融作为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标志的重要地位。  关于情和景,古人有许多经典的描述:“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
期刊
《秋声赋》是一篇老课文。关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以为是比较明确的。课前也查阅了很多赏析方面的文章,它们基本都持作者思想消极一说。代表的观点如下:作者感于秋声对自然界万物的摧败,产生了人生短促的感慨,认为人们不该自寻烦恼,自我伤害,从而宣扬了清心寡欲、养生全命的消极思想,并且认为作者深受老庄一派消极思想的影响。这样一个消极、清心寡欲的人物形象似乎已经成了定论。我也基本赞同这样的观点。  我还拿其他悲
期刊
《听听那冷雨》是来自海峡对岸的诗人、学者、散文家、翻译家余光中先生的一篇诗化散文。在美轮美奂的绵绵春雨中,我们和余先生一起聆听着那动人的乐曲,一起欣赏那中国式的写意画面,一起感受那如歌如泣的不尽的乡愁。文中叠字的使用非常典型也恰到好处地在汉字的重重叠叠之间让我们听到了作者的汩汩心泉,听到了一位21岁时离开大陆到台湾,64岁重回故土时,“掉头已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老人那厚重的思念、绵
期刊
一、教学设想:这一课是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之后,又一篇关于颂扬母爱的散文。由于课文所选择的事例、所表现的人物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或者说文中的主人公的身上有着自己的父母的影子,文中的“我”也许是现实中的我的缩影。因此,我把本课教学重点放在:{1}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对父母的尊重。{2}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作文训练活动。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极富鲜明的时代特色,无论是目标和结构,还是体例和内涵都令人耳目一新。这使我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处处感受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感觉。    一、“心”与“新”的碰撞——凸现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就是这一个新规定,让我在阅读教学中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作语文课堂
期刊
人生之路漫长,但起关键作用的只有几步。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却不坠凌云之志,以血作墨,以灵为纸,完成了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作。  《史记》所记四千余人,司马迁运用细节描写这一“特异功能”,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是指文艺作品对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的细腻描绘,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为目的,服从于艺术
期刊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灵魂”哪有“紫色”的呢?从修辞学的角度,显然是说不通的!从感情的角度,褒义有“美丽的精灵”,贬义有“丑恶的灵魂”之说。为什么有“紫色的灵魂”之说呢?  诗歌是激情的产物,其语言具有凝练、韵律之美。作品中,是诗人对诗歌语言故意的“破坏”,实质是一种语言技法的妙用,将文学语言“
期刊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祝福》一文,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生活面貌。李欧梵评价《祝福》“是鲁迅小说中最强烈的悲剧描写的作品”。“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1}。小说创作于1924年2月,塑造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祥林嫂之死,是个人与社会的悲剧。从小说看“五四”
期刊
一    喜欢孟子的人都津津乐道于孟子的论辩艺术。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诸侯王推崇的是富国强兵之术,讲“仁政”的儒家学说试图大行天下,无异于缘木求鱼。但孟子的学说在当时之所以还能成为一门显要的学问,与其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魅力,还不如说是孟子雄辩艺术的成功。孟子为了推行自己的仁政学说,解民倒悬之苦,可谓不遗余力,论辩说服的方法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其中自然免不了使用一些非常手段,如诡辩。  那么什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