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蓦然回首,我在小学写作教学这条路上已经追寻了十八载。从乡村到城镇,从苏北到苏中,从最初的“作文系列训练”,到后来的“生活作文”,再到今天的“童化作文”,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海明威语)。在这漫长的求索中,我的写作教学理念在“知识一生活一儿童”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发生质的裂变和生长,不断获得新的超越与完善。
知识:让我“会教”习作
1991年8月,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的一所乡镇中心小学。那时,使用的还是1987年大纲版的人教社教材,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当时大纲提出的写作教学理念:“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句成段、连段成文,并注意前后联系。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怎么写”的知识。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这充分凸现了当时写作教学的“知识性”本质。
当时,学校的朱耀元老师正进行小学写作教学改革实验。他所编写的油印教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正风靡全县。这套教案的最大特色就是将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进行序列化的梳理,形成前后勾连、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于是我跟在朱老师后面学习。在朱老师的作文课上,我充分感受到了他的教学特点。第一步:审题,搞清这篇习作写什么,以确定“系”;第二步:回忆,以前写这类习作时有哪些要求,理清“序”;第三步:阅读,本次习作又提出哪些新要求,形成“列”;第四步:指导,从《读写例话》中获得写作方法;第五步:写作,列出提纲,开始打草稿。有了“系列训练”的帮助,我对写作教学“豁然开朗”,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变得一马平川。1994年3月,在盐城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会上执教了看图作文《小气象员》,在随后的建湖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上,又成功地执教了《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的观摩课。现节选其中一个教学片段:
●说“观察”
师:怎样将动物的生活习性写具体呢?
生:必须对它进行细致的观察。
、
师:说得好。可是怎样的观察才算是细致呢?想一想,《读写例话》里是怎么说的?
生: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仔细观察。
师:本单元《风》一课中,作者描写大风时选择了哪些事物观察的?
生:冲天牌楼、布幌子。
生:还有大树、干槐豆、鸦巢……
师:是呀,这些景物表现了户外的风“大”的特点!假如写“猫有爱吃鱼”这个生活习性,应该选择哪些代表性的情景进行观察呢?
生:小猫看到鱼非常想吃的情景。
生:小猫吃鱼时的样子。
师:这两个情景有代表性,选得好!
●说“联系”
师:要具体地表现动物的生活习性,《读写例话》中又提到了第二点,还记得吗?
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来集中表达某个意思。
师:我们学过的哪一篇文章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
整个教学都是以“知识”为中心,以《读写例话》为平台,以知识迁移为过程。在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又是怎样的呢?有一个孩子的习作我至今难忘。凡遇到写人,都是“我的妈妈”,先写外貌——“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樱桃小嘴”;再写品质——“妈妈非常关心我的学习,有一次考试我没考好,妈妈没有批评我,还耐心地鼓励我……”。凡是写物,都是“我家的小狗”,先是外形,再写小狗喜欢啃骨头。凡是写景,都是写“门前的小河”一年四季的变化。凡是写事,几乎都写上学路上帮一位老奶奶背袋子而迟到了。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写到六年级,除了字数有些变化外,基本上大同小异。“系列训练”在潜移默化中生成了它的“写作套路”!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案,在他的背后还有一片。我也很困惑,不知道“系列训练”在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
殊不知,在当时无论是教材的编者,还是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孩子不会写作,所以要教他们学会写作。“教”什么呢?当然教写作知识,于是知识在写作教学中盛行起来。以“知识迁移”为目标的写作教学,它只给了儿童言语一个知识性的“外壳”,却丢弃了他们言语原有的“童真”内质,忽视了儿童言语内在的生长机制:它让教师在教学中有了“作为”,却遮蔽了儿童精神中饱满的“童性”,让他们的言语丢失了诗意、丰富与温润,走向机械、重复与统一。因此,儿童的真实生活很难流淌到习作中去,儿童自然、率真的本性很难内化为个性化的言语。可惜,当我领悟到这一切时,已经是十年之后!
生活:让儿童“乐于”习作
1996年8月,我调到了建湖县实验小学。当时,金加锦老师倡导的“生活作文”教学正在这所学校悄然兴起:“走进生活4→创造生活→描绘生活”,让写作教学从繁琐的知识世界中挣脱出来,变得鲜活;让儿童从狭窄的课堂上解放出来,融入生动的课堂生活中。原来作文课可以这样教,原来作文课可以这样让孩子喜欢。我心中的疑问似乎在这里得到了解答,很快地,我从一个静默的观察者转变为一个热情的拥戴者、积极的实践者,并慢慢成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
随着小学语文过渡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陆续颁布,“生活作文”也从中找到了理论支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就是生活实践”、“生活引发创造”的运行机制,应该说,这些新鲜有效的做法,对当时的“知识性”写作教学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和突破,充盈着时代的魅力,并很快在盐城地区以及省内产生较大的反响。随着“生活作文”研究的强劲势头,我的专业发展也突飞猛进:1999年11月,我在建湖县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校园处处美》;2000年5月,在盐城市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让地球妈妈更美丽》;2001年12月,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中,我执教了《合作添画赛》。每一次磨砺,都让我对写作教学多一分理解;每一次磨砺,都让我对写作中的儿童多一份关注。2003年12月,金加锦老师派我到浙江温岭参加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全国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大赛,我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下面便是其中的教学片段:
●走进生活中的“商标”
师:今天吴老师就和大家来个“智力竞猜”,看图形,想事物!请看题—— 生:这是“娃哈哈”酸奶。
生:这是“海尔”空调。
生:这是“本田”汽车。
师:看到图案。大家怎么一下子就能想到这些商品呢?
生:因为这些图形是这些物体的商标。
师:在平时生活中,大家还熟悉哪些商标呢?
生:……
师: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看得出大家对商标非常感兴趣!想不想当当“商标设计师”呢?
●创造商标中的“生活”
师:机会来了,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正准备在依山傍海的地方建造一个大型的多功能住宅区(出示背景图),为了使自己的房子销售得更好,他们正准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商标,想参与吗?敢接受挑战吗?
生:(异口同声)敢!
师:真有自信心!好,我们就在全班范围内举行一次选拔赛。在设计前,老师给大家作点提示,好吗?(多媒体课件演示)
第一,以小组为参赛单位。切记:团结就是力量。
第二,先讨论商标设计的图案,再议一议创作的意图,在此基础上,撰写解说词或广告语。切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三,各小组展示,最终将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广告语奖”、“最佳解说词奖”。切记:爱拼才会赢。
课堂上孩子们说说、画画、写写、演演,将观摩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当我还没有从成功的喜悦中走出来的时候,中央教科所潘自由研究员突然对我说:“这只是情境作文,并不是真正的生活作文!”我有些不服气,斗胆争辩:“难道商标不是儿童生活中的内容吗?”潘教授的回答让我哑口无言!“写作是儿童生活中的需要,让孩子设计商标是他们生活中的需要吗?让孩子撰写广告语,是他们生活的需要吗?”从温岭回建湖的路上,潘教授的一席话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在开发的“生活作文”一系列课例中,我们将大量的课堂时间耗费在为儿童“创造生活”上、让儿童“实践体验”上,而真正指导儿童写作的时间却寥寥无几。而这些“课堂生活”都是教师人为“制造”出来的,在儿童的生活现实中并不可能发生。原来,“生活作文”对于儿童来说并不“生活”。
作文课上为了“创造生活”而组织的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儿童兴高采烈,乐此不疲,这是源自儿童精神中活动的本能和游戏的本性,而不是他们心灵深处对言语交往的需求。每一次写作都要依靠一次活动来支撑,一旦这种动力消失,下一次写作就会难以为继。同时,为写作而“生”的活动,一直处于儿童生命之外,与其心灵关联不大,它所能激起的最多是儿童精神表层的情绪。很难转化成儿童的写作情趣,更不可能转化成儿童持久的写作意识和永恒的写作智慧。
另外,倡导“生活作文”有一个鲜明的逻辑前提:现在孩子课业负担重,生活比较单调,所以作文难写,也难教。儿童不喜欢写作。主要是因为儿童与生活之间有一道屏障,要让儿童喜欢写作,写好习作,写作教学必须走向“生活”。我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儿童每天栖居在“生活”之中——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怎么会与生活“隔离”呢?儿童世界每天都充满着变化,每天有新鲜的故事发生,只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灵,属于儿童的生活随时随地触手可及!作文课上,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要为儿童重新“制造”生活呢?
现有的认知已经无法解决新的疑问,这意味着我的探索必须重新上路。如何激发儿童心灵深处的写作需求?看来光靠“创造生活”还远远不够,必须找到通往儿童言语和精神深处的那扇门,还需要寻求一把能开启“童心”之门的钥匙!
儿童:为习作打开了另一扇窗
2004年8月,我举家来到海门。同年暑期。我在南通参加了江苏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年过花甲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登台演讲。一个个有关儿童的故事,还有她对儿童的炽热情怀,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员。而学者李庆明关于儿童教育的讲座,则从理性层面给听课者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将我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教育境界。从那时起,“儿童”一词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在以前的写作教学中,我思考的都是如何“教”的问题,却从未真正考虑过写作中的人——“儿童”。于是一全新的命题在我的脑海中悄然蕴生——“童化作文”。
当我将这个命题向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请教时,周先生热情地给予肯定,并给“童化作文”提出了研究脉络。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先生还对“童化作文”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深入推敲。名家的认同和真诚关注,使我对“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作文。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作文课程”的“童化作文”教学有了充足的信心,我庆幸,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童化作文”研究首先从自己的班级开始,从具体的课程开发人手,当《秋天的“雨”话》、《鸡毛毽飞起来》、《藏在名字里的秘密》等一系列富有童真、童趣的案例陆续完成后,从一颗颗飞翔的童心里,从一篇篇精彩的童言中,我开始对“童化作文”教学的真义有了进一步的体认——“童化”是写作主体的“融化”,让儿童成了一份写作资源;“童化”是写作内容的“活化”。用儿童文化激活写作教学;“童化”是写作方式的“转化”,让写作成为儿童的一种交往;“童化”是写作情趣的“催化”,让写作成为儿童的生命需求;“童化”是写作生活的“优化”,让师生在写作过程中建立真正的对话。随着以“童化作文”为主题的海门市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南通市小学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江苏省凤凰语文论坛暨习作教学研讨会在我校相继举行,“童化作文”逐渐声名鹊起,我也陆续应邀到各地上课、做讲座。2009年4月,我在广东省佛山市执教的《童年“偷”着乐》(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2),就体现了“童化作文”在儿童文化方面的探索。后来,这堂课在江苏省“杏坛杯”中小学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现摘录其中的教学片段:
●理解诗中的“偷”
师:“偷采白莲回”中的“偷”字让这首诗光彩夺目,流传千古!可是这个“偷”在诗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拿过来。
师:哦,原来小娃是个小偷呀!
生:小娃瞒着别人,悄悄去采白莲。
师:他为什么要瞒着别人呢?
生:如果妈妈知道了,肯定不会让他撑着小艇去采白莲的。
师:为什么?
生:主要担心他会掉进池塘。
师:哦,终于明白了,原来小娃不是“小偷”,他只是瞒着大人采白莲哪!
●激活心中的“偷”
师:想想看,你曾瞒着大人“偷”做过些什么呢?
生:星期天,妈妈买菜去了,让我在家写作业,她刚一出门,我就打开了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师:偷看电视,这样的事我女儿也做过!
生:妈妈不在家。我用妈妈的化妆品将自己打扮了一番,一看镜子中的自己,我吓了一跳,像个怪物!(学生笑)
师:我小时候就偷穿过爸爸的皮鞋! 生:爸妈不在家,我偷偷地将豆浆机拆了,结果怎么也装不起来!
师:挨打了吧?(学生点头)知道吗?发明家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生:我要吃枇杷,爷爷说没有熟,我就偷摘了一个,一尝,又酸又涩!
师:知道吗?这就是童年的滋味!
“偷”与儿童追求自由、享受快乐、喜欢历险的游戏精神一脉相承,是消解儿童精神遮蔽、打开儿童言语枷锁的一把有效的“钥匙”。其实打开儿童言语之门的钥匙还有很多,譬如儿童的梦想、儿童的阅读、儿童的时尚、儿童的游戏……作为教师,只要永葆童心,只要善于发现,只要及时捕捉,写作教学就会顺势而生,儿童写作就会顺势而为。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当然,写作教学仅仅从“童心”出发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着眼于“文心”,让每一个儿童拥有一颗饱满的“文心”,这才是“童化作文”的理想旨归。因为“文心”是儿童写作发生学所构造的核心机制,是一个写作者言语和精神的品质和源泉,更是一个写作人保持旺盛的写作欲望和恒久的写作热情的动力性支撑。我觉得,小学阶段是儿童写作的起步阶段,更是一个人写作的准备阶段,所有的教学指导应当重在“养心”——以儿童作为主体,以儿童文化、儿童精神作为背景,注重“文心”的修炼和涵养,为培塑未来有写作意识、有写作责任的“写作人”做好积淀,打好底色。
渐渐地,我用“属于自己的句子”写出了华彩篇章:2006年,“童化作文”研究被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构建充盈生命活力的习作课程——“童化作文”资源开发点击》获得全国小语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童化”:守望精神意义上的童年》《主题单元:走在课程视野里的习作教学》《儿童写作:一种真切而朴素的教学走向》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等奖。2008年5月,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中期评估中。专家组称“童化作文”研究“立意高远、研究深入、成果卓著、堪称典范”,将其评为“优秀课题”。2008年《人民教育》的年终综述中说:“吴勇的儿童写作教学将视角深入到了儿童言语的心灵深处。他从发生学角度来考察‘文心’,试图为儿童写作教学打开另一扇窗户。”2009年,《基础教育研究》以“向着明亮那方”为题、《人民教育》以“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为题,大篇幅地深度报道了“童化作文”教学主张和发展历程。
十八年弹指一挥间。回顾走过的路,我发现,无论昨天的“作文系列训练”,还是“生活作文研究”,都给了今天的“童化作文”丰富的滋养和发生前提。它们时刻在提醒我,写作教学在儿童化的进程中,不要放弃对写作知识与技能的坚守,不能忘记对儿童活动和游戏本性的尊重。如果现在还有一些成绩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朱耀元和金加锦两位恩师的肩膀上。前面路还要走下去,正如周一贯先生给我工作室所写的题词那样:“一个人,一辈子,一个信念做好一件事!”或许,前方还有更适合我的“句子”在等着我:或许,我还要用“属于我的句子”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写作教学诗篇。所以,我将永远走在追寻的路上!
知识:让我“会教”习作
1991年8月,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的一所乡镇中心小学。那时,使用的还是1987年大纲版的人教社教材,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当时大纲提出的写作教学理念:“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句成段、连段成文,并注意前后联系。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怎么写”的知识。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这充分凸现了当时写作教学的“知识性”本质。
当时,学校的朱耀元老师正进行小学写作教学改革实验。他所编写的油印教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正风靡全县。这套教案的最大特色就是将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进行序列化的梳理,形成前后勾连、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于是我跟在朱老师后面学习。在朱老师的作文课上,我充分感受到了他的教学特点。第一步:审题,搞清这篇习作写什么,以确定“系”;第二步:回忆,以前写这类习作时有哪些要求,理清“序”;第三步:阅读,本次习作又提出哪些新要求,形成“列”;第四步:指导,从《读写例话》中获得写作方法;第五步:写作,列出提纲,开始打草稿。有了“系列训练”的帮助,我对写作教学“豁然开朗”,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变得一马平川。1994年3月,在盐城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会上执教了看图作文《小气象员》,在随后的建湖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上,又成功地执教了《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的观摩课。现节选其中一个教学片段:
●说“观察”
师:怎样将动物的生活习性写具体呢?
生:必须对它进行细致的观察。
、
师:说得好。可是怎样的观察才算是细致呢?想一想,《读写例话》里是怎么说的?
生: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仔细观察。
师:本单元《风》一课中,作者描写大风时选择了哪些事物观察的?
生:冲天牌楼、布幌子。
生:还有大树、干槐豆、鸦巢……
师:是呀,这些景物表现了户外的风“大”的特点!假如写“猫有爱吃鱼”这个生活习性,应该选择哪些代表性的情景进行观察呢?
生:小猫看到鱼非常想吃的情景。
生:小猫吃鱼时的样子。
师:这两个情景有代表性,选得好!
●说“联系”
师:要具体地表现动物的生活习性,《读写例话》中又提到了第二点,还记得吗?
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来集中表达某个意思。
师:我们学过的哪一篇文章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
整个教学都是以“知识”为中心,以《读写例话》为平台,以知识迁移为过程。在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又是怎样的呢?有一个孩子的习作我至今难忘。凡遇到写人,都是“我的妈妈”,先写外貌——“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樱桃小嘴”;再写品质——“妈妈非常关心我的学习,有一次考试我没考好,妈妈没有批评我,还耐心地鼓励我……”。凡是写物,都是“我家的小狗”,先是外形,再写小狗喜欢啃骨头。凡是写景,都是写“门前的小河”一年四季的变化。凡是写事,几乎都写上学路上帮一位老奶奶背袋子而迟到了。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写到六年级,除了字数有些变化外,基本上大同小异。“系列训练”在潜移默化中生成了它的“写作套路”!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案,在他的背后还有一片。我也很困惑,不知道“系列训练”在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
殊不知,在当时无论是教材的编者,还是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孩子不会写作,所以要教他们学会写作。“教”什么呢?当然教写作知识,于是知识在写作教学中盛行起来。以“知识迁移”为目标的写作教学,它只给了儿童言语一个知识性的“外壳”,却丢弃了他们言语原有的“童真”内质,忽视了儿童言语内在的生长机制:它让教师在教学中有了“作为”,却遮蔽了儿童精神中饱满的“童性”,让他们的言语丢失了诗意、丰富与温润,走向机械、重复与统一。因此,儿童的真实生活很难流淌到习作中去,儿童自然、率真的本性很难内化为个性化的言语。可惜,当我领悟到这一切时,已经是十年之后!
生活:让儿童“乐于”习作
1996年8月,我调到了建湖县实验小学。当时,金加锦老师倡导的“生活作文”教学正在这所学校悄然兴起:“走进生活4→创造生活→描绘生活”,让写作教学从繁琐的知识世界中挣脱出来,变得鲜活;让儿童从狭窄的课堂上解放出来,融入生动的课堂生活中。原来作文课可以这样教,原来作文课可以这样让孩子喜欢。我心中的疑问似乎在这里得到了解答,很快地,我从一个静默的观察者转变为一个热情的拥戴者、积极的实践者,并慢慢成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
随着小学语文过渡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陆续颁布,“生活作文”也从中找到了理论支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就是生活实践”、“生活引发创造”的运行机制,应该说,这些新鲜有效的做法,对当时的“知识性”写作教学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和突破,充盈着时代的魅力,并很快在盐城地区以及省内产生较大的反响。随着“生活作文”研究的强劲势头,我的专业发展也突飞猛进:1999年11月,我在建湖县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校园处处美》;2000年5月,在盐城市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让地球妈妈更美丽》;2001年12月,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中,我执教了《合作添画赛》。每一次磨砺,都让我对写作教学多一分理解;每一次磨砺,都让我对写作中的儿童多一份关注。2003年12月,金加锦老师派我到浙江温岭参加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全国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大赛,我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下面便是其中的教学片段:
●走进生活中的“商标”
师:今天吴老师就和大家来个“智力竞猜”,看图形,想事物!请看题—— 生:这是“娃哈哈”酸奶。
生:这是“海尔”空调。
生:这是“本田”汽车。
师:看到图案。大家怎么一下子就能想到这些商品呢?
生:因为这些图形是这些物体的商标。
师:在平时生活中,大家还熟悉哪些商标呢?
生:……
师: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看得出大家对商标非常感兴趣!想不想当当“商标设计师”呢?
●创造商标中的“生活”
师:机会来了,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正准备在依山傍海的地方建造一个大型的多功能住宅区(出示背景图),为了使自己的房子销售得更好,他们正准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商标,想参与吗?敢接受挑战吗?
生:(异口同声)敢!
师:真有自信心!好,我们就在全班范围内举行一次选拔赛。在设计前,老师给大家作点提示,好吗?(多媒体课件演示)
第一,以小组为参赛单位。切记:团结就是力量。
第二,先讨论商标设计的图案,再议一议创作的意图,在此基础上,撰写解说词或广告语。切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三,各小组展示,最终将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广告语奖”、“最佳解说词奖”。切记:爱拼才会赢。
课堂上孩子们说说、画画、写写、演演,将观摩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当我还没有从成功的喜悦中走出来的时候,中央教科所潘自由研究员突然对我说:“这只是情境作文,并不是真正的生活作文!”我有些不服气,斗胆争辩:“难道商标不是儿童生活中的内容吗?”潘教授的回答让我哑口无言!“写作是儿童生活中的需要,让孩子设计商标是他们生活中的需要吗?让孩子撰写广告语,是他们生活的需要吗?”从温岭回建湖的路上,潘教授的一席话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在开发的“生活作文”一系列课例中,我们将大量的课堂时间耗费在为儿童“创造生活”上、让儿童“实践体验”上,而真正指导儿童写作的时间却寥寥无几。而这些“课堂生活”都是教师人为“制造”出来的,在儿童的生活现实中并不可能发生。原来,“生活作文”对于儿童来说并不“生活”。
作文课上为了“创造生活”而组织的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儿童兴高采烈,乐此不疲,这是源自儿童精神中活动的本能和游戏的本性,而不是他们心灵深处对言语交往的需求。每一次写作都要依靠一次活动来支撑,一旦这种动力消失,下一次写作就会难以为继。同时,为写作而“生”的活动,一直处于儿童生命之外,与其心灵关联不大,它所能激起的最多是儿童精神表层的情绪。很难转化成儿童的写作情趣,更不可能转化成儿童持久的写作意识和永恒的写作智慧。
另外,倡导“生活作文”有一个鲜明的逻辑前提:现在孩子课业负担重,生活比较单调,所以作文难写,也难教。儿童不喜欢写作。主要是因为儿童与生活之间有一道屏障,要让儿童喜欢写作,写好习作,写作教学必须走向“生活”。我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儿童每天栖居在“生活”之中——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怎么会与生活“隔离”呢?儿童世界每天都充满着变化,每天有新鲜的故事发生,只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灵,属于儿童的生活随时随地触手可及!作文课上,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要为儿童重新“制造”生活呢?
现有的认知已经无法解决新的疑问,这意味着我的探索必须重新上路。如何激发儿童心灵深处的写作需求?看来光靠“创造生活”还远远不够,必须找到通往儿童言语和精神深处的那扇门,还需要寻求一把能开启“童心”之门的钥匙!
儿童:为习作打开了另一扇窗
2004年8月,我举家来到海门。同年暑期。我在南通参加了江苏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年过花甲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登台演讲。一个个有关儿童的故事,还有她对儿童的炽热情怀,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员。而学者李庆明关于儿童教育的讲座,则从理性层面给听课者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将我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教育境界。从那时起,“儿童”一词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在以前的写作教学中,我思考的都是如何“教”的问题,却从未真正考虑过写作中的人——“儿童”。于是一全新的命题在我的脑海中悄然蕴生——“童化作文”。
当我将这个命题向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请教时,周先生热情地给予肯定,并给“童化作文”提出了研究脉络。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先生还对“童化作文”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深入推敲。名家的认同和真诚关注,使我对“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作文。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作文课程”的“童化作文”教学有了充足的信心,我庆幸,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童化作文”研究首先从自己的班级开始,从具体的课程开发人手,当《秋天的“雨”话》、《鸡毛毽飞起来》、《藏在名字里的秘密》等一系列富有童真、童趣的案例陆续完成后,从一颗颗飞翔的童心里,从一篇篇精彩的童言中,我开始对“童化作文”教学的真义有了进一步的体认——“童化”是写作主体的“融化”,让儿童成了一份写作资源;“童化”是写作内容的“活化”。用儿童文化激活写作教学;“童化”是写作方式的“转化”,让写作成为儿童的一种交往;“童化”是写作情趣的“催化”,让写作成为儿童的生命需求;“童化”是写作生活的“优化”,让师生在写作过程中建立真正的对话。随着以“童化作文”为主题的海门市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南通市小学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江苏省凤凰语文论坛暨习作教学研讨会在我校相继举行,“童化作文”逐渐声名鹊起,我也陆续应邀到各地上课、做讲座。2009年4月,我在广东省佛山市执教的《童年“偷”着乐》(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2),就体现了“童化作文”在儿童文化方面的探索。后来,这堂课在江苏省“杏坛杯”中小学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现摘录其中的教学片段:
●理解诗中的“偷”
师:“偷采白莲回”中的“偷”字让这首诗光彩夺目,流传千古!可是这个“偷”在诗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拿过来。
师:哦,原来小娃是个小偷呀!
生:小娃瞒着别人,悄悄去采白莲。
师:他为什么要瞒着别人呢?
生:如果妈妈知道了,肯定不会让他撑着小艇去采白莲的。
师:为什么?
生:主要担心他会掉进池塘。
师:哦,终于明白了,原来小娃不是“小偷”,他只是瞒着大人采白莲哪!
●激活心中的“偷”
师:想想看,你曾瞒着大人“偷”做过些什么呢?
生:星期天,妈妈买菜去了,让我在家写作业,她刚一出门,我就打开了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师:偷看电视,这样的事我女儿也做过!
生:妈妈不在家。我用妈妈的化妆品将自己打扮了一番,一看镜子中的自己,我吓了一跳,像个怪物!(学生笑)
师:我小时候就偷穿过爸爸的皮鞋! 生:爸妈不在家,我偷偷地将豆浆机拆了,结果怎么也装不起来!
师:挨打了吧?(学生点头)知道吗?发明家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生:我要吃枇杷,爷爷说没有熟,我就偷摘了一个,一尝,又酸又涩!
师:知道吗?这就是童年的滋味!
“偷”与儿童追求自由、享受快乐、喜欢历险的游戏精神一脉相承,是消解儿童精神遮蔽、打开儿童言语枷锁的一把有效的“钥匙”。其实打开儿童言语之门的钥匙还有很多,譬如儿童的梦想、儿童的阅读、儿童的时尚、儿童的游戏……作为教师,只要永葆童心,只要善于发现,只要及时捕捉,写作教学就会顺势而生,儿童写作就会顺势而为。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当然,写作教学仅仅从“童心”出发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着眼于“文心”,让每一个儿童拥有一颗饱满的“文心”,这才是“童化作文”的理想旨归。因为“文心”是儿童写作发生学所构造的核心机制,是一个写作者言语和精神的品质和源泉,更是一个写作人保持旺盛的写作欲望和恒久的写作热情的动力性支撑。我觉得,小学阶段是儿童写作的起步阶段,更是一个人写作的准备阶段,所有的教学指导应当重在“养心”——以儿童作为主体,以儿童文化、儿童精神作为背景,注重“文心”的修炼和涵养,为培塑未来有写作意识、有写作责任的“写作人”做好积淀,打好底色。
渐渐地,我用“属于自己的句子”写出了华彩篇章:2006年,“童化作文”研究被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构建充盈生命活力的习作课程——“童化作文”资源开发点击》获得全国小语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童化”:守望精神意义上的童年》《主题单元:走在课程视野里的习作教学》《儿童写作:一种真切而朴素的教学走向》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等奖。2008年5月,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中期评估中。专家组称“童化作文”研究“立意高远、研究深入、成果卓著、堪称典范”,将其评为“优秀课题”。2008年《人民教育》的年终综述中说:“吴勇的儿童写作教学将视角深入到了儿童言语的心灵深处。他从发生学角度来考察‘文心’,试图为儿童写作教学打开另一扇窗户。”2009年,《基础教育研究》以“向着明亮那方”为题、《人民教育》以“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为题,大篇幅地深度报道了“童化作文”教学主张和发展历程。
十八年弹指一挥间。回顾走过的路,我发现,无论昨天的“作文系列训练”,还是“生活作文研究”,都给了今天的“童化作文”丰富的滋养和发生前提。它们时刻在提醒我,写作教学在儿童化的进程中,不要放弃对写作知识与技能的坚守,不能忘记对儿童活动和游戏本性的尊重。如果现在还有一些成绩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朱耀元和金加锦两位恩师的肩膀上。前面路还要走下去,正如周一贯先生给我工作室所写的题词那样:“一个人,一辈子,一个信念做好一件事!”或许,前方还有更适合我的“句子”在等着我:或许,我还要用“属于我的句子”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写作教学诗篇。所以,我将永远走在追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