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绿色建筑的概念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和认识,开发商们也相继在这方面进行投资,但是用什么方法来评定它是否为绿色建筑我国还在摸索阶段。我国绿色建筑现有的这个评价系统,是结合了美国LEED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方面已经有比较完善的评估体系。但是我所提出的几方面要素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可参考的必要性,虽然目前依然是很薄弱的环节。
关键词:绿色建筑 评价体系 提升要素
1 LEED的发展现状及缺陷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了一套评定标准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这一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创造更好的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根据LEED,绿色评估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在每一大方面,USGBC都做出了相关的具体规定。LEED评价系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要求每5年便要更新升级一个版本[1]。
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做知道,技术方面也还比较欠缺,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评价体系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LEED的操作相对最简单,但是缺乏权衡系统的机制约束,总的来说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某些评价因素的简单化,现有的评价只是从技术方面入手,没有考虑量化的问题及人文因素。二是关于标准的权衡,即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评分的分值占总分值的比例是否与其对建筑的影响相符。三是要认真的粉刺怎样通过评价结果来提高并改善建筑性能等问题[2]。
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形成
2.1 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在对绿色建筑评价系统的研究工作中,主要参考了LEED。一方面,以LEED为工具,根据中国建筑行业现状的详实程度和具体的建设情况开始模拟评估;另一方面,结合我国有关法规的内容,再参考实地调研,补充模拟评估的结果的不足;最后在综合两者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计划。当然我国的评价系统的完善是建立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的,它本着自有的指导思想建立并得以丰富和实施。由于部分数据难以获取,所以评价系统不够完善[3]。关于建设绿色建筑,我国还在初期,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不少的相关技术还没有进入研究,绿色建筑评估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课题。
2.2 研究成果 这些年来,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单项的技术法规,主要针对的就是建筑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方面而提出的,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已制定了绿色生态住宅评价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3版)》,整套体系都得到了充实和完善。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是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起点。《手册2003》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节约资源,避免环境污染[4]。它包括评估体系和评分标准两方面:评估体系主要是指导生态住宅规划、设计及建设;评分标准主要是进行生态住宅技术评估。评分需要根据评分表分阶段、分子项的展开,如果某项措施具有明确量化指标,要根据量化指标来评分;如果有些措施不能量化,需要依据评分原则和专家经验评分[5]。这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LEED里面对权衡的不足。
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提升要素
3.1 设备 提高住宅环保性能的关键之一就是建设生产时所提供的设备的生产质量以及配置水平。设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建筑过程的环保性能,如果设备的生命周期短,不仅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浪费,还产生相应的垃圾来污染环境。我国应对某些建筑设备的生产标准进行量化,如浴室设备、厨房水槽等等。这样既能安全舒适又能提高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绿色建筑的可行性。有时高质量的设备需要高成本的付出,但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行业利大于弊,当前,从我国的事情情况来看。要想设备配置水平变得很高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总是保持在基本配置水平上,我们要在努力提高基本配置质量的基础上,引进生产新的住宅设备,淘汰过旧的设备,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目标。
3.2 技术 我国目前建筑企业还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内建筑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普遍比不上国外同行的水平,主要就是没有足够的竞争动力,习惯了去找保护,咩有树立较强的竞争意识;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模式不够先进,现场管理人员的不协调导致的材料浪费很严重,施工人员的素质低下;技术应用层次不高,技术含量较低。整个施工过程中碳的排量远远大于国外的项目,特别是现在有的项目的建设期是很长的,在3年甚至是5年的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可想而知,在施工中减少对材料一定的浪费,提高现场管理和技术水平可以很大的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对建设期中施工现场环境的评定也应该考虑在生态评价指标中,让各个企业意识到提高施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3 材料
3.3.1 发展绿色建材。采用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对各种建材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拆除再利用等阶段,应尽量使用不管是在生产还是使用的过程中都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的绿色建材,而且建筑材料使用寿命的增加便可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建筑的使用时间要从现在的平均35年增加到高于70年,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建筑师一定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和选用材料,一定不允许使用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的材料。
3.3.2 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在建筑方面,绿色住宅将成为今后我国节能住宅的发展趋势。而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应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以及就地取材,不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便宜并持续的可再生资源。如陕北、山西地区的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能耗比普通建筑少70%还多。我们可以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来节能材料,争取使用更少的运输费用,尽一切努力使住宅成本变的最低。在建设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气候特点,建筑与气候的关系一直以后都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使二者能够和谐。我国是大陆性气候,由于受这种气候的影响,建筑能耗主要是热工能耗。所以,在住区生态建设中,不仅要利用好当地的自然气候资源,而且还要通过合理的建筑手段减小外界气候对室内舒适环境的负面影响。 3.4 设计 低品质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节能不只是要降低能耗,还要通过利用低品质能源对建筑内部进行整体性和基础性调温,比如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对建筑内部进行基础性调温,在设计过程中提高可再生资源的运用,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减少对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提倡被动优先的生态策略,充分利用好自然界中的阳光、风力、气温、湿度等,最好要摆脱对常规能源的依赖,通过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创造更加温馨的居住环境。
3.5 经济 各国对住宅节能的重视,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发商们也趋之若鹜的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但是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阻碍就是开发商由于节能的愿意而提高了住宅的造价,给普通购房者带来了各种影响,特别是那些收入较低的家庭,但是这些多出来的造价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按新标准设计的节能型住宅比传统住宅在能量消耗上的费用要少2倍。政府在实施节能计划时,要注意各个阶层购房者的心态,住宅的内部舒适程度也要随着节能构造的改善而不断的改善。国家应该对绿色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经济评价,从长远的角度看待成本低这个问题,尽量避免让开发商趁着环保这个热度来隐形的增加房价。
3.6 室内环境 无污染是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起码要求,也是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内容。关于绿色建筑的概念必然是、也必须是室内空气品质优良的建筑。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所做的工作只能说是刚刚开始,我国只是从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生产、市场管理及建设过程进行控制,推行了一系列对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的管理办法以及测定污染指数的标准规范,以此达到控制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在发达国家,可持续的场地设计要求进行以下工作:分析场地目前的空气质量,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的检测评估以往工业活动所可能留下的重金属、化学物质、致癌物质等化学残留物质影响;在天然土壤中氡含量较高的地区,评估工程地点土壤中氡的影响等,这些方向的研究对于建筑物建成后的室内外环境影响都是很大的。从控制室内环境污染到实现绿色建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是人们普遍向往的目标,也是建筑业和建筑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总结得分点如表1:
注:以上措施的使用应该因地制宜
4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发展方向
4.1 加強我国评估机制的建设 制定评估体系的目的是构造衡量住区生态建设水平和健康舒适程度的参照系,我们将评估对象与标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发现一些不足,及时改正,明确其发展方向。因为要想建立一整套评估体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而我国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少的基础数据还仍然是在累积,所以很有必要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技术队伍,现在我国的评估体系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还可以做深入的完善。
4.2 实行全过程控制节能 通过国外的一些研究我们发现:建筑与规划策略在整个住区生态化策略中的比例大约占到60%,其余的部分来自与生活直接相关的部分。所以,要切实做好住区生态化,不只是要在设计建造层上加强生态技术,或者只是在住区中采用更多的生态技术,我们要从小区的开发建设到后期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树立生态的理念。应该在新建、改建、扩建等各形式的建筑物都有相应使用的评价系统。
4.3 建立专业的绿色物业管理机制 做好生态宣传,加强生态教育,要建设生态住区,做好相关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现在的客户对产品的购买主要还是取决于一些传统的因素如交通便利性等。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这是真正实现生态小区目标的重要基础[6]。
参考文献:
[1]秦佑国.国外生态住宅评估体系[J].中国环保产业,2004(4):39-41.
[2]陈柳钦.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建筑经济》2011.06.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
[4]聂梅生,秦佑国,江亿.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王静,栗德祥.对万科住区的一次生态考察.辽宁大学学报,2003(3):115~118.
[6]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绿色建筑 评价体系 提升要素
1 LEED的发展现状及缺陷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了一套评定标准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这一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创造更好的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根据LEED,绿色评估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在每一大方面,USGBC都做出了相关的具体规定。LEED评价系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要求每5年便要更新升级一个版本[1]。
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做知道,技术方面也还比较欠缺,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评价体系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LEED的操作相对最简单,但是缺乏权衡系统的机制约束,总的来说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某些评价因素的简单化,现有的评价只是从技术方面入手,没有考虑量化的问题及人文因素。二是关于标准的权衡,即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评分的分值占总分值的比例是否与其对建筑的影响相符。三是要认真的粉刺怎样通过评价结果来提高并改善建筑性能等问题[2]。
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形成
2.1 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在对绿色建筑评价系统的研究工作中,主要参考了LEED。一方面,以LEED为工具,根据中国建筑行业现状的详实程度和具体的建设情况开始模拟评估;另一方面,结合我国有关法规的内容,再参考实地调研,补充模拟评估的结果的不足;最后在综合两者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计划。当然我国的评价系统的完善是建立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的,它本着自有的指导思想建立并得以丰富和实施。由于部分数据难以获取,所以评价系统不够完善[3]。关于建设绿色建筑,我国还在初期,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不少的相关技术还没有进入研究,绿色建筑评估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课题。
2.2 研究成果 这些年来,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单项的技术法规,主要针对的就是建筑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方面而提出的,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已制定了绿色生态住宅评价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3版)》,整套体系都得到了充实和完善。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是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起点。《手册2003》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节约资源,避免环境污染[4]。它包括评估体系和评分标准两方面:评估体系主要是指导生态住宅规划、设计及建设;评分标准主要是进行生态住宅技术评估。评分需要根据评分表分阶段、分子项的展开,如果某项措施具有明确量化指标,要根据量化指标来评分;如果有些措施不能量化,需要依据评分原则和专家经验评分[5]。这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LEED里面对权衡的不足。
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提升要素
3.1 设备 提高住宅环保性能的关键之一就是建设生产时所提供的设备的生产质量以及配置水平。设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建筑过程的环保性能,如果设备的生命周期短,不仅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浪费,还产生相应的垃圾来污染环境。我国应对某些建筑设备的生产标准进行量化,如浴室设备、厨房水槽等等。这样既能安全舒适又能提高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绿色建筑的可行性。有时高质量的设备需要高成本的付出,但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行业利大于弊,当前,从我国的事情情况来看。要想设备配置水平变得很高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总是保持在基本配置水平上,我们要在努力提高基本配置质量的基础上,引进生产新的住宅设备,淘汰过旧的设备,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目标。
3.2 技术 我国目前建筑企业还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内建筑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普遍比不上国外同行的水平,主要就是没有足够的竞争动力,习惯了去找保护,咩有树立较强的竞争意识;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模式不够先进,现场管理人员的不协调导致的材料浪费很严重,施工人员的素质低下;技术应用层次不高,技术含量较低。整个施工过程中碳的排量远远大于国外的项目,特别是现在有的项目的建设期是很长的,在3年甚至是5年的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可想而知,在施工中减少对材料一定的浪费,提高现场管理和技术水平可以很大的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对建设期中施工现场环境的评定也应该考虑在生态评价指标中,让各个企业意识到提高施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3 材料
3.3.1 发展绿色建材。采用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对各种建材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拆除再利用等阶段,应尽量使用不管是在生产还是使用的过程中都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的绿色建材,而且建筑材料使用寿命的增加便可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建筑的使用时间要从现在的平均35年增加到高于70年,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建筑师一定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和选用材料,一定不允许使用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的材料。
3.3.2 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在建筑方面,绿色住宅将成为今后我国节能住宅的发展趋势。而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应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以及就地取材,不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便宜并持续的可再生资源。如陕北、山西地区的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能耗比普通建筑少70%还多。我们可以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来节能材料,争取使用更少的运输费用,尽一切努力使住宅成本变的最低。在建设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气候特点,建筑与气候的关系一直以后都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使二者能够和谐。我国是大陆性气候,由于受这种气候的影响,建筑能耗主要是热工能耗。所以,在住区生态建设中,不仅要利用好当地的自然气候资源,而且还要通过合理的建筑手段减小外界气候对室内舒适环境的负面影响。 3.4 设计 低品质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节能不只是要降低能耗,还要通过利用低品质能源对建筑内部进行整体性和基础性调温,比如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对建筑内部进行基础性调温,在设计过程中提高可再生资源的运用,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减少对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提倡被动优先的生态策略,充分利用好自然界中的阳光、风力、气温、湿度等,最好要摆脱对常规能源的依赖,通过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创造更加温馨的居住环境。
3.5 经济 各国对住宅节能的重视,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发商们也趋之若鹜的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但是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阻碍就是开发商由于节能的愿意而提高了住宅的造价,给普通购房者带来了各种影响,特别是那些收入较低的家庭,但是这些多出来的造价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按新标准设计的节能型住宅比传统住宅在能量消耗上的费用要少2倍。政府在实施节能计划时,要注意各个阶层购房者的心态,住宅的内部舒适程度也要随着节能构造的改善而不断的改善。国家应该对绿色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经济评价,从长远的角度看待成本低这个问题,尽量避免让开发商趁着环保这个热度来隐形的增加房价。
3.6 室内环境 无污染是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起码要求,也是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内容。关于绿色建筑的概念必然是、也必须是室内空气品质优良的建筑。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所做的工作只能说是刚刚开始,我国只是从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生产、市场管理及建设过程进行控制,推行了一系列对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的管理办法以及测定污染指数的标准规范,以此达到控制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在发达国家,可持续的场地设计要求进行以下工作:分析场地目前的空气质量,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的检测评估以往工业活动所可能留下的重金属、化学物质、致癌物质等化学残留物质影响;在天然土壤中氡含量较高的地区,评估工程地点土壤中氡的影响等,这些方向的研究对于建筑物建成后的室内外环境影响都是很大的。从控制室内环境污染到实现绿色建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是人们普遍向往的目标,也是建筑业和建筑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总结得分点如表1:
注:以上措施的使用应该因地制宜
4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发展方向
4.1 加強我国评估机制的建设 制定评估体系的目的是构造衡量住区生态建设水平和健康舒适程度的参照系,我们将评估对象与标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发现一些不足,及时改正,明确其发展方向。因为要想建立一整套评估体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而我国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少的基础数据还仍然是在累积,所以很有必要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技术队伍,现在我国的评估体系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还可以做深入的完善。
4.2 实行全过程控制节能 通过国外的一些研究我们发现:建筑与规划策略在整个住区生态化策略中的比例大约占到60%,其余的部分来自与生活直接相关的部分。所以,要切实做好住区生态化,不只是要在设计建造层上加强生态技术,或者只是在住区中采用更多的生态技术,我们要从小区的开发建设到后期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树立生态的理念。应该在新建、改建、扩建等各形式的建筑物都有相应使用的评价系统。
4.3 建立专业的绿色物业管理机制 做好生态宣传,加强生态教育,要建设生态住区,做好相关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现在的客户对产品的购买主要还是取决于一些传统的因素如交通便利性等。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这是真正实现生态小区目标的重要基础[6]。
参考文献:
[1]秦佑国.国外生态住宅评估体系[J].中国环保产业,2004(4):39-41.
[2]陈柳钦.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建筑经济》2011.06.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
[4]聂梅生,秦佑国,江亿.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王静,栗德祥.对万科住区的一次生态考察.辽宁大学学报,2003(3):115~118.
[6]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