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药学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整体设计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以课程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药品检测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实现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赵亚丽(197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与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及科研工作。(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19-02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基于常用药品的质量检测任务而开发,涵盖了药品质量检测岗位需求的综合应用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制药企业检测岗位的职业能力。该课程通过工作任务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有《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检测常见药品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检测分析方法和常规仪器的操作,具备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独立完成常用药品检验工作的能力,并能够获取《高级药物检验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根据高职教学改革的精神,我们从制药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出发,深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以药物检测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药物检测所需的技术为主线,按照药品检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最后以学生完成具体的检测任务、结合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完成情况、工作出现异常现象的处理和分析为考核评价方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介于以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目前高职学生的实际状态,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我们针对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紧密联系生产实践
本课程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与牡丹江温春药业(校办企业)、牡丹江友博药业、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哈尔滨三联药业等制药企业联合开发,针对制药类企业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岗位和质量管理工作岗位对质检员、化验员的任职要求,遵循“对岗位、依药典、练药检”课程建设思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药品质量检测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制药企业中原料药和成品剂型的检测项目,以典型剂型、典型检测方法为载体,从药品的单项检测过渡至综合检测,以校办企业——牡丹江温春药业为主要依托,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的资源,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按照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教学,实现工作过程向教学过程转化。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依据药品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环节,即入厂(原辅料、包装材料)检测→中间产品质量控制→成品(常见剂型药品)放行,设计了检测必备基础知识、原料药质量检测、中间产品质量检测、成品剂型检测3个类别(16个药品)的教学内容。据药品检验的基本流程:取样→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检验记录及报告三个步骤,设计教学内容(包括18个实训任务),所选取的每个任务都是药品质量检测的一个检测项目,最后设计2个综合实训项目(分别为原料药和注射剂的质量全检过程),在校办药厂完成,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药品质量检测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阶梯式推进教学进程,实现了学校与药厂、课堂与基地、教学与生产的合一;检测对象全面;检测任务涵盖了常用技术,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选用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培养应用型人才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原名“药物分析”,以往使用的教材与本科大体相同,教学内容也基本相似,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于教师教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为主;按照药物的结构分类讲授代表药物为主,实验操作为辅。由于理论学时数所占比例大,实训学时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很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重新设计了教材,教材依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及制药企业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岗位对员工的任职要求,以真实药品检测工作的任务及检测过程设计教材的内容。教材融“教、学、做”为一体,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参照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有效融合了药物检验工职业资格考试的有关内容,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顺利就业奠定了基础。教材将企业药品检测项目引入到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施各项检测任务的过程中,全面了解企业在对药品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区别与联系,并以实际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课堂效果明显改善。
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以药品检测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训练为实践教学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提高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宏观上采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微观上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小组研讨等多种方法。如在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时,我们设计了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的教学单元,并要求学生实训前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小组研讨,大家统一意见后汇报给教师;实训中再根据小组的汇报举例讲解,针对学生收集的案例材料提示检测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再进行操作,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融合;实训结束,根据各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实践,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在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领会了药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取多媒体教学、放映教学录像、虚拟软件的操作对药品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环节和一些大型的、操作有一定难度的精密仪器进行讲解和演练,展示药品检测的工作环境、方法和过程,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网站设立了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提出问题或者向教师索取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体现了专业领域的特色和思想,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理念,将药品质量检测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工作任务分析,将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联系起来。在课程中应突出体现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选择要体现典型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一年的实际运作后,成效和不足同时存在,表现在:
第一,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课堂就是模拟的工作室,教师就是师傅。在教学过程中边讲边演示,然后选择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讲解、操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综合点评,然后其他同学再来操作。这样使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其他学生也得到相应提高。
第二,充分利用实训室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一些精密仪器的利用率,使得原来闲置的仪器都能给学生使用的机会,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第三,在实训室的环境里教学,互动性比较好。学生由过去被动听课变成了主动参与,很多基础不好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实训中,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由于目前实训室的教学资源有限,每学期同时开课的班级也比较多,有的检测仪器型号过于陈旧,灵敏度也很低;部分仪器处于待修和停用状态,而要完成某种药品的全项质量检测任务还满足不了实际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在教材内容设计上进行大胆改革,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必要探索,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适当的尝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药品质量检测和研究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英.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5(1).
[2]邱细敏.高职高专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3(4).
[关键词]高职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赵亚丽(197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与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及科研工作。(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19-02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基于常用药品的质量检测任务而开发,涵盖了药品质量检测岗位需求的综合应用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制药企业检测岗位的职业能力。该课程通过工作任务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有《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检测常见药品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检测分析方法和常规仪器的操作,具备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独立完成常用药品检验工作的能力,并能够获取《高级药物检验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根据高职教学改革的精神,我们从制药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出发,深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以药物检测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药物检测所需的技术为主线,按照药品检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最后以学生完成具体的检测任务、结合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完成情况、工作出现异常现象的处理和分析为考核评价方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介于以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目前高职学生的实际状态,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我们针对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紧密联系生产实践
本课程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与牡丹江温春药业(校办企业)、牡丹江友博药业、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哈尔滨三联药业等制药企业联合开发,针对制药类企业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岗位和质量管理工作岗位对质检员、化验员的任职要求,遵循“对岗位、依药典、练药检”课程建设思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药品质量检测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制药企业中原料药和成品剂型的检测项目,以典型剂型、典型检测方法为载体,从药品的单项检测过渡至综合检测,以校办企业——牡丹江温春药业为主要依托,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的资源,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按照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教学,实现工作过程向教学过程转化。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依据药品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环节,即入厂(原辅料、包装材料)检测→中间产品质量控制→成品(常见剂型药品)放行,设计了检测必备基础知识、原料药质量检测、中间产品质量检测、成品剂型检测3个类别(16个药品)的教学内容。据药品检验的基本流程:取样→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检验记录及报告三个步骤,设计教学内容(包括18个实训任务),所选取的每个任务都是药品质量检测的一个检测项目,最后设计2个综合实训项目(分别为原料药和注射剂的质量全检过程),在校办药厂完成,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药品质量检测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阶梯式推进教学进程,实现了学校与药厂、课堂与基地、教学与生产的合一;检测对象全面;检测任务涵盖了常用技术,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选用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培养应用型人才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原名“药物分析”,以往使用的教材与本科大体相同,教学内容也基本相似,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于教师教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为主;按照药物的结构分类讲授代表药物为主,实验操作为辅。由于理论学时数所占比例大,实训学时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很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重新设计了教材,教材依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及制药企业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岗位对员工的任职要求,以真实药品检测工作的任务及检测过程设计教材的内容。教材融“教、学、做”为一体,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参照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有效融合了药物检验工职业资格考试的有关内容,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顺利就业奠定了基础。教材将企业药品检测项目引入到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施各项检测任务的过程中,全面了解企业在对药品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区别与联系,并以实际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课堂效果明显改善。
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以药品检测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训练为实践教学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提高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宏观上采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微观上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小组研讨等多种方法。如在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时,我们设计了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的教学单元,并要求学生实训前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小组研讨,大家统一意见后汇报给教师;实训中再根据小组的汇报举例讲解,针对学生收集的案例材料提示检测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再进行操作,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融合;实训结束,根据各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实践,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在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领会了药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取多媒体教学、放映教学录像、虚拟软件的操作对药品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环节和一些大型的、操作有一定难度的精密仪器进行讲解和演练,展示药品检测的工作环境、方法和过程,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网站设立了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提出问题或者向教师索取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体现了专业领域的特色和思想,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理念,将药品质量检测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工作任务分析,将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联系起来。在课程中应突出体现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选择要体现典型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一年的实际运作后,成效和不足同时存在,表现在:
第一,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课堂就是模拟的工作室,教师就是师傅。在教学过程中边讲边演示,然后选择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讲解、操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综合点评,然后其他同学再来操作。这样使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其他学生也得到相应提高。
第二,充分利用实训室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一些精密仪器的利用率,使得原来闲置的仪器都能给学生使用的机会,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第三,在实训室的环境里教学,互动性比较好。学生由过去被动听课变成了主动参与,很多基础不好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实训中,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由于目前实训室的教学资源有限,每学期同时开课的班级也比较多,有的检测仪器型号过于陈旧,灵敏度也很低;部分仪器处于待修和停用状态,而要完成某种药品的全项质量检测任务还满足不了实际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在教材内容设计上进行大胆改革,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必要探索,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适当的尝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药品质量检测和研究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英.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5(1).
[2]邱细敏.高职高专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