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科学课中的有效性应用探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小学科学课,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信息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需要纠正与改进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课;有效性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效率的提高会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但信息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需要纠正与改进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技术至上
  课堂教学中,有的课件特效太多或用时太长,学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影响,思维空间和时间被占用。课堂上,老师忙的不亦乐乎,学生看得兴高采烈然,气氛热火朝天。实际情况却是,只有少部分同学理解了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和教学目的,多数学生看的只是皮毛,是畫面本身,里面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没被挖掘出来。这样的教学,其效果真的不敢想象。
  2.照本宣科
  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教材上的文字、图片、习题不加修改就原样复制到幻灯片里,没有丰富和延伸书本内容,没有加大课容量,这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课件,用了不如不用,因为它与传统授课中教师讲解加板书没有实质性区别,而教材这一教学本源还被丢掉了,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到底哪多哪少分不清楚。
  3.新瓶旧酒
  应用信息技术时,传统的黑板被“白板”替代;教师的讲授被音频替代;教师演示被视频替代。没有彻底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话筒式教学模式,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灌输,继续填鸭,形式的改变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内容和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
  4.越俎代庖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有的老师认为与其浪费功夫组织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还不如老师演示来得快,而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会省出更多的时间,实验过程更清楚,师生们不用费时费力地做任何的实验准备。殊不知,这整节课下来,学生“看实验”“说实验”唯独没有“做实验”。没有动手,没有主动思考,这看似“减负”实则是“增负”,学生的思维惰性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反而加重了后续学习的负担。
  二、解决方法
  1.适时原则
  “适时”就是指信息技术的使用应选择在最有效的时机。
  (1)突出重点之时: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必须依托教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特别需要的时候进行。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看星座》这一教学内容中,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运动规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但是整个观察记录过程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不是几节课就能实现的,此时,课件演示就会弥补不足,学生最后得到的结论才会更加清晰而完整。
  (2)突破难点之时:小学科学教材中,有的内容十分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面对这样的课程,学生很可能畏缩不前。这些超出学生日常经验的知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没有一点印象,一点感觉”往往使他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此时,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便有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神奇功效。
  (3)质疑释疑之时:在观察蚕的变化过程时,虽然学生经常上山采桑叶,一边喂,一边观察,但毕竟不可能每天24小时都在,况且,养蚕还需要一定饲养的条件,某个环节出错,观察对象就会死掉,即便不出现异常状况,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也太长。观察一段时间后,学生汇总的资料还是不够完整,我就把蚕的变化全过程视频播放给学生看,通过各种画面特技,从卵到幼虫、蛹,再到成虫,全部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有些学生没亲自观察的还可以在学完课程后继续观察,对视频内容加以验证,加深印象。教材中还有许多类似抽象的课程,我都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用信息技术手段加以辅助,解决师生们的疑惑。
  (4)自主求知之时:学习《登月之旅》《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时,因为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我撒手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材料,了解相关知识,还鼓励他们制作主题网站,并利用网站进行阅读、交流、反馈。这样,学生在轻松驾驭教材内容的同时,还把触手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掌握了网络学习工具,提升了自主获取信息能力。
  2.适度原则
  “适度”就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制作课件时,控制信息量和信息强度,避免刺激过多,引起“免疫性”疲劳,远离技术手段运用的初衷。
  科学课上必须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使感性上升到理性,实践转化为理论,知识得以内化。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只起适当的“辅助”作用,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它,而放弃大量的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操作至关重要,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实验过程中,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才能有真实的感观体验。在学习辨别液体一课时,有的老师在教学观摩课上就全程播放动画给学生看,还问学生学会没有,学生当然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会了,但学生只是暂时记住,没有一点实践操作,是否真的记牢并且掌握了方法却不得而知。
  总之,一切信息技术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把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理解为简单的混合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
  [1]丛世国.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下,2008,9.
  [2]姚志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的探究[J].科技信息,2008,19.
其他文献
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江西子课题调研期间,一老师给大家执教了一节展示课——《智取王位》。受《智取王位》展示课与各位专家点评的启发,我对智取王位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一些深入研究,让我聆听到了孩子们在且玩且乐中思维力拔节成长的声音。  一、基础,搭建“通向梦想”的阶梯  智取王位是一项益智器具游戏。在一排木槽孔内依次排有十一颗棋子,最后一颗为红色。游戏规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微课程作为新生事物,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辅助型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微课资源与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微课;资源;作用;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升级,微课已经成为一种综合应用性很灵活和很有效的信息技术辅助性教学工具,在微课资源的大量应用下许多课程教学的视域和角度得到进一
◆摘 要:小学科学课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意识、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的课程,对于小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和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实验又是科学的基础,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该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要注重趣味性,要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本文主要探析小学科学课堂进行趣味实验教学的意义、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的主要策略,具体策略包括设置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入丰富多彩的趣味实验内
◆摘 要:数学不光能开发小学生的智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在启发智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从小爱思考的好习惯。因此,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计算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找到适合的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小学期间,学生学习数学计算总是缺乏热情,觉得学习过程枯燥无味,有的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其实,这也
一、努力让学生去睁开慧眼观察实物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赖于形象思维,形成小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学生借助于一定的实物。因此,在平时形成学生空间观念的诸多过程中,我们一般都引领学生去进行观察,以实物和图形为载体,以观察为基础。但一些比较严峻的现实让我们感到不少学生是不会观察的,不会观察主要体现在没有抓住特征去观察,也没有选准角度去进行观察,总之是学生在观察中的眼睛不慧。我们怎样给学生观察中的慧眼?必须
期刊
◆摘 要: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目标便是帮助学生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所具有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只是,在实际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再加上自制力都普遍比较差,所以想要靠个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还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而言,科学的控制文言文教学策略是非常关键的。在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推进中,为了推进小学古文教育水平,需要在小学古文教学中,针对文言文教学策略应用进行科学的分析。在现有教学工作开展中,对于学生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应用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而需要对教学对策应用进行科学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古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