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又称"求知欲",指孩子对知识的一种积极认知倾向,表现为孩子积极主动去学习,喜欢学习和坚持学习,它是孩子求知的一种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孩子长时间地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助于孩子们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的形成,促使孩子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教学单调的语言讲述,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颜色、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无疑更能调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我在课件的导入部分向学生展示秋天的图片,营造一种秋天的氛围,让学生从直觉上感受秋天的美。同时,另外可配备一些人文墨客对秋天的一些感悟和赞叹,既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景,又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从直觉上和理性上启迪学生对秋天的认识,为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做铺垫。为了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力求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确立了在教学中学生是中心的教学思想,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比如在朗读教学时我会用形象的画面促进学生的思维,来加深她们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课文中的词语比较抽象,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识字1》中的词语“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秋高气爽”等,若只靠单纯地读,孩子们很难理解其意义。又如《秋天的图画》,一文中所描绘的景色离城市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我就采用了一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去帮助他们进行消化、理解。用一幅幅美丽的秋收图画,带领孩子们走进了色彩缤纷的农村田园,使他们不仅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
2 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识字教学搞得不好就会枯燥无味,讲结构、记偏旁、数笔画,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记得斯霞老师在给学生教“蚯蚓”一词时说:蚯蚓是一种虫子,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虫字旁;蚯蚓是没有脚的,所以“蚯”字右边是个“兵”字去掉下面的“两只脚”;蚯蚓爬的时候身体一伸一缩,所以“蚓”字右边就像蚯蚓爬的时候身体一弯一直的。这样形象生动的教学,学生听得感兴趣,记得也牢。我们要多向教育前辈学习,掌握儿童学习心理,多动脑筋,以便事半功倍。
3 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平淡又单调的笔画一次又一次的组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乏味的,那么,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笔好字会让学生羡慕不已,教师板书的认真,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产生强烈的也要写出一笔好字的美好愿望。因此,教师首先自己要能练出一笔好字,养成“提笔就是示范”的好习惯。小学生好胜心强,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更有利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作业本上打“星”并定期评选“进步之星”,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总喜欢像教师一样在黑板上写字,课上笔者就抽出一些时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分别让同学上黑板来练字。让孩子们当当小老师,做做小评委,和孩子们一起写一写,画一画,平等地交流,增强孩子们写出好字的信心。教师用信任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不时地给予进步的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举办“写字比赛”,渐渐地,学生的写字兴趣会越来越浓。
4 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朗读,能读、读好课文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形式各异、用时充分,才能熟读成诵,充满鼓励、勇于竞争,才能读出情趣。所以,读为主是语文课通用的妙方,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起步阅读教学第一位的要求。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儿童语言、陶冶情操都非常重要。课堂上的朗读应采取多样、易于低年级儿童接受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读书兴趣,通过读书来训练学生的语感。低年级儿童的模仿力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朗读。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来感染学生,进而通过他们的主体学习,达到感情的自然的流露。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地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听音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齐读、个别同学读、挑战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间给予充足的时间,人人参加读书活动,要求读书时口、耳、脑并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起评比机制,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只要读书,就要比谁读得投入、读得有感情,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还可以和老师比赛,让全班同学做裁判。这样,在全班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读书气氛,学生也变得爱读乐读。
5 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
说话、写话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从低年级起就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可以根据低年级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每课书中的插图,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另外,低年级学生活跃,但自理能力差,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让教师来解决。有些问题可以作为全班讨论的话题,学生畅所欲言,既锻炼了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处理事情的能力,有时还能从讨论中受到启发或教育。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让学生在乐中求学,玩中思考,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通过以上种种途径,让学生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倾心投入“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从而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向往,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创造美妙无比的语文空间。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在寓教于乐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又称"求知欲",指孩子对知识的一种积极认知倾向,表现为孩子积极主动去学习,喜欢学习和坚持学习,它是孩子求知的一种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孩子长时间地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助于孩子们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的形成,促使孩子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教学单调的语言讲述,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颜色、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无疑更能调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我在课件的导入部分向学生展示秋天的图片,营造一种秋天的氛围,让学生从直觉上感受秋天的美。同时,另外可配备一些人文墨客对秋天的一些感悟和赞叹,既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景,又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从直觉上和理性上启迪学生对秋天的认识,为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做铺垫。为了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力求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确立了在教学中学生是中心的教学思想,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比如在朗读教学时我会用形象的画面促进学生的思维,来加深她们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课文中的词语比较抽象,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识字1》中的词语“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秋高气爽”等,若只靠单纯地读,孩子们很难理解其意义。又如《秋天的图画》,一文中所描绘的景色离城市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我就采用了一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去帮助他们进行消化、理解。用一幅幅美丽的秋收图画,带领孩子们走进了色彩缤纷的农村田园,使他们不仅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
2 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识字教学搞得不好就会枯燥无味,讲结构、记偏旁、数笔画,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记得斯霞老师在给学生教“蚯蚓”一词时说:蚯蚓是一种虫子,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虫字旁;蚯蚓是没有脚的,所以“蚯”字右边是个“兵”字去掉下面的“两只脚”;蚯蚓爬的时候身体一伸一缩,所以“蚓”字右边就像蚯蚓爬的时候身体一弯一直的。这样形象生动的教学,学生听得感兴趣,记得也牢。我们要多向教育前辈学习,掌握儿童学习心理,多动脑筋,以便事半功倍。
3 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平淡又单调的笔画一次又一次的组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乏味的,那么,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笔好字会让学生羡慕不已,教师板书的认真,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产生强烈的也要写出一笔好字的美好愿望。因此,教师首先自己要能练出一笔好字,养成“提笔就是示范”的好习惯。小学生好胜心强,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更有利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作业本上打“星”并定期评选“进步之星”,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总喜欢像教师一样在黑板上写字,课上笔者就抽出一些时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分别让同学上黑板来练字。让孩子们当当小老师,做做小评委,和孩子们一起写一写,画一画,平等地交流,增强孩子们写出好字的信心。教师用信任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不时地给予进步的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举办“写字比赛”,渐渐地,学生的写字兴趣会越来越浓。
4 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朗读,能读、读好课文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形式各异、用时充分,才能熟读成诵,充满鼓励、勇于竞争,才能读出情趣。所以,读为主是语文课通用的妙方,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起步阅读教学第一位的要求。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儿童语言、陶冶情操都非常重要。课堂上的朗读应采取多样、易于低年级儿童接受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读书兴趣,通过读书来训练学生的语感。低年级儿童的模仿力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朗读。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来感染学生,进而通过他们的主体学习,达到感情的自然的流露。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地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听音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齐读、个别同学读、挑战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间给予充足的时间,人人参加读书活动,要求读书时口、耳、脑并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起评比机制,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只要读书,就要比谁读得投入、读得有感情,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还可以和老师比赛,让全班同学做裁判。这样,在全班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读书气氛,学生也变得爱读乐读。
5 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
说话、写话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从低年级起就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可以根据低年级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每课书中的插图,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另外,低年级学生活跃,但自理能力差,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让教师来解决。有些问题可以作为全班讨论的话题,学生畅所欲言,既锻炼了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处理事情的能力,有时还能从讨论中受到启发或教育。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让学生在乐中求学,玩中思考,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通过以上种种途径,让学生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倾心投入“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从而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向往,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创造美妙无比的语文空间。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在寓教于乐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