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助理国务卿可能是“女间谍”?这如今成了美国外交、情报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事情最早由印度媒体捅破,报道称,一位“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美国外交官”可能涉嫌“充当巴基斯坦间谍”。《华盛顿邮报》率先跟进,首次点了前助理国务卿鲁宾·拉斐尔的名字,并披露,美国联邦调查局搜查了拉斐尔的家,以进行“必要的调查”。这消息得到美国国务院的证实。
从中情局到国务院
67岁的拉斐尔是铝工厂主管之女,原名鲁宾·约翰逊,曾就读于华盛顿大学,获历史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后留学英国。
1970年,她在达玛旺德中学任教。一名从伊朗德黑兰大学来的女同事向她教授了两年的南亚历史,引起了她对这个地区的兴趣。后来,她应聘美国中央情报局,任分析师,踏上了情报、外交道路。
拉斐尔的外交第一站就是巴基斯坦。上世纪70年代,她作为美国国际开发署工作人员,被派往巴基斯坦担任经济援助项目的分析协调员。在那里,她遇到了同乡、美国外交官阿诺德·拉斐尔。这位1966年就进入美国国务院的老南亚通,曾是卡特政府伊朗人质解救计划的核心策划者之一。两人在伊朗等话题上很有共同语言,后来结了婚,鲁宾改姓拉斐尔。不过,这场婚姻很快就破裂。但两人在南亚事务上一度有许多交集和合作。后来,鲁宾嫁给伦纳德·阿什顿,两人生有两个女儿,但她一直保留“拉斐尔”的姓氏。
1978年,拉斐尔被召回国内,进入国务院工作,坐了10年办公室。1988年,她被任命为驻南非的政务参赞。1991年,她作为老布什政府的政治顾问被派往印度新德里。1993年,克林顿总统任命拉斐尔为国务院负责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这是一个新设立的职位。从那时到1997年6月,她一直是美国政府主管南亚事务的最高级别外交官。
1997年11月,她被克林顿总统任命为美国驻突尼斯大使。在她任职期间,时为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克林顿和女儿切尔西一起访问了突尼斯。而让突尼斯发展为北非制造业中心的《艾森斯塔德协定》,据说拉斐尔有促成之功。
2000年卸任后,拉斐尔曾任国防大学高级副总裁,2005年从国务院退休。2009年,她加入资深外交官霍尔布鲁克的“AfPak”项目团队,这是一个负责协调、分配美国政府对阿富汗、巴基斯坦两国援助的团队。2011年她回到国务院,任职于美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特别代表办公室。
“巴基斯坦间谍”是印度猜测
指称拉斐尔为“巴基斯坦间谍”的是印度媒体。但在美国,不论官方还是媒体,都尽量回避提及巴基斯坦。
一些分析认为,印度媒体之所以连篇累牍炒作拉斐尔“巴基斯坦间谍”问题,原因有三,一是印度传媒素有捕风捉影的习惯,二是拉斐尔的确和巴基斯坦渊源深厚,三是印度人从来就不喜欢她。
第一个原因且不细说,就说第二个:拉斐尔曾长期负责南亚事务,其中在巴基斯坦服务时间最长,感情也最深厚。巴基斯坦核试验后,巴美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她居间斡旋,促成加大对巴军方援助,恢复对巴基斯坦出售F—16战机等武器,并在1995年4月一手促成时任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访美。她和贝·布托及其政治对手谢里夫都保持良好关系,还在克什米尔问题和瓜达尔—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管道等问题上支持巴基斯坦立场。
她的前夫阿诺德后来担任了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1988年8月17日,巴总统专机失事,时任总统齐亚·哈克遇难,45岁的阿诺德也在飞机上,不幸去世。这起空难的原因至今还是个谜。无论如何,这让拉斐尔的“巴基斯坦情结”显得更沉重。
至于第三个原因,是最让印度人不高兴的:拉斐尔公开宣称“克什米尔是争议领土”,并在公开场合批评印度“缺乏政治上的完整性”,这让向来好面子且处处和巴基斯坦作对的印度人强烈不满。1997年6月她突然被召回,此后很长时间远离南亚事务,正是印方向美提出外交交涉的结果。
印度人对她的这种态度,似乎也加剧了她对印度的恶感:她在离开国务院期间为一家名为卡斯迪的院外游说公司工作,最重要的业务是帮助巴基斯坦政府游说美国国会,以争取给巴更多的支持。
这位能说流利法语、乌尔都语的资深外交官,被公认为很有能力,但也极具争议:正是她坚持给予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内已经气息奄奄的马苏德反塔利班武装援助,才让这支武装存活下来,在推翻塔利班政权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她又一度积极推动美国和塔利班当局做买卖、搞合作。有人戏言,倘没有她从中牵线搭桥,塔利班政权的经济恐怕早就垮了。这样一个美国外交官出了事,印度人当然猜测她跟巴基斯坦有瓜葛。但如果就此断定她真的是“巴基斯坦间谍”,显然有武断之嫌。
调查可能不了了之
到目前为止,拉斐尔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美国官方始终言之不详。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表示,拉斐尔11月2日从国务院离职,而她的工作则早在10月初就停止。她的离开不会影响美国正在巴基斯坦开展的各项外交工作,除此以外,她并未过多提及巴基斯坦。《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政府匿名官员的信息,称“正进行相关反间谍调查”,但也只提及“调查涉及有权接触相关机密文件的人”,并未直接将拉斐尔和“巴基斯坦间谍”联系起来,甚至也丝毫未提是否真有什么“巴基斯坦间谍”。
拉斐尔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特殊,是否泄密、如果泄密究竟是无心还是有意,一时半会恐怕都说不清楚。而且,巴基斯坦和印度在理论上都是美国盟友和军事合作者,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小心翼翼在两者间“走钢丝”维持平衡,因此在拉斐尔的“间谍嫌疑”问题上,传言固然会满天飞,但美国官方结论恐怕会慎之又慎,甚至不排除不了了之的可能性。
事情最早由印度媒体捅破,报道称,一位“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美国外交官”可能涉嫌“充当巴基斯坦间谍”。《华盛顿邮报》率先跟进,首次点了前助理国务卿鲁宾·拉斐尔的名字,并披露,美国联邦调查局搜查了拉斐尔的家,以进行“必要的调查”。这消息得到美国国务院的证实。
从中情局到国务院
67岁的拉斐尔是铝工厂主管之女,原名鲁宾·约翰逊,曾就读于华盛顿大学,获历史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后留学英国。
1970年,她在达玛旺德中学任教。一名从伊朗德黑兰大学来的女同事向她教授了两年的南亚历史,引起了她对这个地区的兴趣。后来,她应聘美国中央情报局,任分析师,踏上了情报、外交道路。
拉斐尔的外交第一站就是巴基斯坦。上世纪70年代,她作为美国国际开发署工作人员,被派往巴基斯坦担任经济援助项目的分析协调员。在那里,她遇到了同乡、美国外交官阿诺德·拉斐尔。这位1966年就进入美国国务院的老南亚通,曾是卡特政府伊朗人质解救计划的核心策划者之一。两人在伊朗等话题上很有共同语言,后来结了婚,鲁宾改姓拉斐尔。不过,这场婚姻很快就破裂。但两人在南亚事务上一度有许多交集和合作。后来,鲁宾嫁给伦纳德·阿什顿,两人生有两个女儿,但她一直保留“拉斐尔”的姓氏。
1978年,拉斐尔被召回国内,进入国务院工作,坐了10年办公室。1988年,她被任命为驻南非的政务参赞。1991年,她作为老布什政府的政治顾问被派往印度新德里。1993年,克林顿总统任命拉斐尔为国务院负责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这是一个新设立的职位。从那时到1997年6月,她一直是美国政府主管南亚事务的最高级别外交官。
1997年11月,她被克林顿总统任命为美国驻突尼斯大使。在她任职期间,时为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克林顿和女儿切尔西一起访问了突尼斯。而让突尼斯发展为北非制造业中心的《艾森斯塔德协定》,据说拉斐尔有促成之功。
2000年卸任后,拉斐尔曾任国防大学高级副总裁,2005年从国务院退休。2009年,她加入资深外交官霍尔布鲁克的“AfPak”项目团队,这是一个负责协调、分配美国政府对阿富汗、巴基斯坦两国援助的团队。2011年她回到国务院,任职于美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特别代表办公室。
“巴基斯坦间谍”是印度猜测
指称拉斐尔为“巴基斯坦间谍”的是印度媒体。但在美国,不论官方还是媒体,都尽量回避提及巴基斯坦。
一些分析认为,印度媒体之所以连篇累牍炒作拉斐尔“巴基斯坦间谍”问题,原因有三,一是印度传媒素有捕风捉影的习惯,二是拉斐尔的确和巴基斯坦渊源深厚,三是印度人从来就不喜欢她。
第一个原因且不细说,就说第二个:拉斐尔曾长期负责南亚事务,其中在巴基斯坦服务时间最长,感情也最深厚。巴基斯坦核试验后,巴美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她居间斡旋,促成加大对巴军方援助,恢复对巴基斯坦出售F—16战机等武器,并在1995年4月一手促成时任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访美。她和贝·布托及其政治对手谢里夫都保持良好关系,还在克什米尔问题和瓜达尔—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管道等问题上支持巴基斯坦立场。
她的前夫阿诺德后来担任了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1988年8月17日,巴总统专机失事,时任总统齐亚·哈克遇难,45岁的阿诺德也在飞机上,不幸去世。这起空难的原因至今还是个谜。无论如何,这让拉斐尔的“巴基斯坦情结”显得更沉重。
至于第三个原因,是最让印度人不高兴的:拉斐尔公开宣称“克什米尔是争议领土”,并在公开场合批评印度“缺乏政治上的完整性”,这让向来好面子且处处和巴基斯坦作对的印度人强烈不满。1997年6月她突然被召回,此后很长时间远离南亚事务,正是印方向美提出外交交涉的结果。
印度人对她的这种态度,似乎也加剧了她对印度的恶感:她在离开国务院期间为一家名为卡斯迪的院外游说公司工作,最重要的业务是帮助巴基斯坦政府游说美国国会,以争取给巴更多的支持。
这位能说流利法语、乌尔都语的资深外交官,被公认为很有能力,但也极具争议:正是她坚持给予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内已经气息奄奄的马苏德反塔利班武装援助,才让这支武装存活下来,在推翻塔利班政权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她又一度积极推动美国和塔利班当局做买卖、搞合作。有人戏言,倘没有她从中牵线搭桥,塔利班政权的经济恐怕早就垮了。这样一个美国外交官出了事,印度人当然猜测她跟巴基斯坦有瓜葛。但如果就此断定她真的是“巴基斯坦间谍”,显然有武断之嫌。
调查可能不了了之
到目前为止,拉斐尔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美国官方始终言之不详。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表示,拉斐尔11月2日从国务院离职,而她的工作则早在10月初就停止。她的离开不会影响美国正在巴基斯坦开展的各项外交工作,除此以外,她并未过多提及巴基斯坦。《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政府匿名官员的信息,称“正进行相关反间谍调查”,但也只提及“调查涉及有权接触相关机密文件的人”,并未直接将拉斐尔和“巴基斯坦间谍”联系起来,甚至也丝毫未提是否真有什么“巴基斯坦间谍”。
拉斐尔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特殊,是否泄密、如果泄密究竟是无心还是有意,一时半会恐怕都说不清楚。而且,巴基斯坦和印度在理论上都是美国盟友和军事合作者,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小心翼翼在两者间“走钢丝”维持平衡,因此在拉斐尔的“间谍嫌疑”问题上,传言固然会满天飞,但美国官方结论恐怕会慎之又慎,甚至不排除不了了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