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师与他的恩师李苦禅
一九七七年夏季,我趁去北京参观全国美展之机,有幸两次拜谒了仙坡老师的恩师苦禅大师。
临行前,恩师仙坡提笔写了一封书札。信中流露出他对恩师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浙美读书时与恩师之间的真挚情愫。其中谈及他在南京协助恩师办个展,展览结束后苦禅大师还送了他几幅画,因要去日本留学,不慎遗失了,憾莫大焉。又言自己画业不逮,时有荒废云云。
是时,苦禅大师一家刚安居在北京东城的一座四合院中。进门后,我向苦禅大师的女儿李燕呈上恩师的书信。只见大厅里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丈二匹宣纸铺在大画案上,画中七只雄鹰跃然兀立在巨石与苍松之间,瞻视着万里晴空,而墙上悬挂着一幅尚未装裱的四尺题款为《怒放图》的红梅,可想此时,大师的心境是何等地超脱。
我屏住呼吸,伫立在画案的一侧,专注着笔在纸上舞动。此时李燕上前向大师介绍了我,大师立即放下笔,拂一下他的老花镜,抬头向我微笑着,开口问我:“你老师好吗?”“近况怎样?”“文革期间怎样?”我说:“仙坡老师的生活一直很清苦,文革初期也挨过批斗。”苦禅大师听到这里,脸上立刻没了笑容,现出惆怅之色。我觉察到言重了,立即改口道:“苦老,我老师很看的开,他常说,那不过是一阵风。”苦老提着的心放下了,接着说:“那就好,你老师和我没啥两样,也是辛苦了一生,在浙美跟我学画时,虽然清苦,可名声不小,都认识他,长跑总是第一名,书法写得比我好,不吝啬,不修边幅,对外界一切看得很轻,画起画来,写起字来可不得了,不一会工夫,一面子墙全贴满了……”
第二天清晨,如约,我老早去了苦老家,李燕单独告诉我,家父昨晚阅完你老师的信札,流泪了,今早也没去练剑,特为王老先生和你作画,你收好它。苦老站在大厅召见我说:等回青后,转告你老师,天道大变了,放心大胆地作画,一切会好起来的,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帮他,目前,我还有好多事要做,等到秋季去青岛,我要见他。这便是后话了。
刘寰世
学画先学做人
我1964年跟恩师仙坡学画,经常拿自己的习作向老师请教,老师有个习惯,画好的作品总是挂在墙上,我进门后他常说的一句家乡话就是:“来,你帮我择巴,择巴。”即是提提看法。老师为人谦和,我视为自己的父亲,因自己年轻,阅历浅薄,就乱说一通,老师总是笑着说:“很好很好”。但下次去拜访,老师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画法。
现在想起来,老师是用他独特的方式教我如何作画,从构图、章法、用色到笔墨。同时也看我有没有提高。正是那一段时间,给我打下了绘画基础。记得1976年的一个冬天,我画了一张《山河换新天》的大画,请老师给我提出修改意见,约好周日下午三点到我家看画,没想到那天天气非常冷,下起了鹅毛大雪,我家离老师家有七八里路,那时没有公交车更没有电话,我认为这么大的雪,老师不能来了,没想到差十分钟三点,一个“雪人”站在我的面前,我惊喜万分,先怪自己给老师添了麻烦,也感到老师过于认真,因为我是他的学生啊!我脱口就说:“老师,这么大的雪,您还……”没想到老师平静地说:“下雪了,没有下刀吧,记住,轻诺者寡信……”
老师生前常教导我们,学画先学做人,人品好画品才能好。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作品影响了一批人,也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诚信佛心境界
雅豪东坡胸怀
吕思成
用自己的作品纪念老师
我是五十年代末与王仙坡老师接触的,那时我年轻,生活困难,孩子都小,我有五个孩子,家庭负担重,但我还想画画,王老师给我很大的支持。我如今从国棉八厂退休回家,天天画画。常常想起和老师一起的日子,真是感慨万千。如今,我也是近七十岁的老人了,但始终记住先生的话:先做人再从艺。虽然今天我的画没有画好,但我仍然天天画。我常想起自己跟老师的事,倘若没有那段苦,也不会有今天我的画。我非常庆幸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天报社领导叫我也谈谈,我没说话,因为师兄弟们都说了,我只说从心里感谢老师,我会好好地画画,让老师的画艺能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让后人看先生的学生没有给老师丢脸。我一定努力去做,用自己的作品去纪念老师。
吴顺章
怀念吾师
先师王仙坡先生,已仙逝二十年,而今每当忆及,辄然伤悲。其情其景,历历如昨,老师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于眼前。
老师为人古道热肠,对学生情逾骨肉。对我在艺术上、生活上和做人上的教育和关怀,使我受益终生。三十年前,我那时上有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三个幼小的儿女,生活非常贫寒。老师时常在生活上给予我帮助和关怀。记得那年中秋节,天下着大雨,傍晚时,全家老小正在吃饭,忽听门响,只见院门缓缓敞开,老师一手打伞,一手提着一包东西进门。我接过提包见里面有给老人和小孩带的月饼和糖果,还有给我带的香烟和酒。当时,我感动的只是流泪而说不出话来。老师又拿出一百元钱,说给小孩子添两件过冬的衣裳。我让老师进屋,老师说子女们还在家等他过节。我送老师到村口,在沥沥秋雨中,目送老师那瘦弱的身影感恩万千。至今每想老师于我的历历恩德,内心万分悲痛。缅怀仙坡恩师对我艺术上、生活上的教育和关怀,我惟有在艺术事业上奋进不懈,以慰先师在天之灵。
臧作骝
一九七七年夏季,我趁去北京参观全国美展之机,有幸两次拜谒了仙坡老师的恩师苦禅大师。
临行前,恩师仙坡提笔写了一封书札。信中流露出他对恩师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浙美读书时与恩师之间的真挚情愫。其中谈及他在南京协助恩师办个展,展览结束后苦禅大师还送了他几幅画,因要去日本留学,不慎遗失了,憾莫大焉。又言自己画业不逮,时有荒废云云。
是时,苦禅大师一家刚安居在北京东城的一座四合院中。进门后,我向苦禅大师的女儿李燕呈上恩师的书信。只见大厅里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丈二匹宣纸铺在大画案上,画中七只雄鹰跃然兀立在巨石与苍松之间,瞻视着万里晴空,而墙上悬挂着一幅尚未装裱的四尺题款为《怒放图》的红梅,可想此时,大师的心境是何等地超脱。
我屏住呼吸,伫立在画案的一侧,专注着笔在纸上舞动。此时李燕上前向大师介绍了我,大师立即放下笔,拂一下他的老花镜,抬头向我微笑着,开口问我:“你老师好吗?”“近况怎样?”“文革期间怎样?”我说:“仙坡老师的生活一直很清苦,文革初期也挨过批斗。”苦禅大师听到这里,脸上立刻没了笑容,现出惆怅之色。我觉察到言重了,立即改口道:“苦老,我老师很看的开,他常说,那不过是一阵风。”苦老提着的心放下了,接着说:“那就好,你老师和我没啥两样,也是辛苦了一生,在浙美跟我学画时,虽然清苦,可名声不小,都认识他,长跑总是第一名,书法写得比我好,不吝啬,不修边幅,对外界一切看得很轻,画起画来,写起字来可不得了,不一会工夫,一面子墙全贴满了……”
第二天清晨,如约,我老早去了苦老家,李燕单独告诉我,家父昨晚阅完你老师的信札,流泪了,今早也没去练剑,特为王老先生和你作画,你收好它。苦老站在大厅召见我说:等回青后,转告你老师,天道大变了,放心大胆地作画,一切会好起来的,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帮他,目前,我还有好多事要做,等到秋季去青岛,我要见他。这便是后话了。
刘寰世
学画先学做人
我1964年跟恩师仙坡学画,经常拿自己的习作向老师请教,老师有个习惯,画好的作品总是挂在墙上,我进门后他常说的一句家乡话就是:“来,你帮我择巴,择巴。”即是提提看法。老师为人谦和,我视为自己的父亲,因自己年轻,阅历浅薄,就乱说一通,老师总是笑着说:“很好很好”。但下次去拜访,老师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画法。
现在想起来,老师是用他独特的方式教我如何作画,从构图、章法、用色到笔墨。同时也看我有没有提高。正是那一段时间,给我打下了绘画基础。记得1976年的一个冬天,我画了一张《山河换新天》的大画,请老师给我提出修改意见,约好周日下午三点到我家看画,没想到那天天气非常冷,下起了鹅毛大雪,我家离老师家有七八里路,那时没有公交车更没有电话,我认为这么大的雪,老师不能来了,没想到差十分钟三点,一个“雪人”站在我的面前,我惊喜万分,先怪自己给老师添了麻烦,也感到老师过于认真,因为我是他的学生啊!我脱口就说:“老师,这么大的雪,您还……”没想到老师平静地说:“下雪了,没有下刀吧,记住,轻诺者寡信……”
老师生前常教导我们,学画先学做人,人品好画品才能好。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作品影响了一批人,也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诚信佛心境界
雅豪东坡胸怀
吕思成
用自己的作品纪念老师
我是五十年代末与王仙坡老师接触的,那时我年轻,生活困难,孩子都小,我有五个孩子,家庭负担重,但我还想画画,王老师给我很大的支持。我如今从国棉八厂退休回家,天天画画。常常想起和老师一起的日子,真是感慨万千。如今,我也是近七十岁的老人了,但始终记住先生的话:先做人再从艺。虽然今天我的画没有画好,但我仍然天天画。我常想起自己跟老师的事,倘若没有那段苦,也不会有今天我的画。我非常庆幸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天报社领导叫我也谈谈,我没说话,因为师兄弟们都说了,我只说从心里感谢老师,我会好好地画画,让老师的画艺能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让后人看先生的学生没有给老师丢脸。我一定努力去做,用自己的作品去纪念老师。
吴顺章
怀念吾师
先师王仙坡先生,已仙逝二十年,而今每当忆及,辄然伤悲。其情其景,历历如昨,老师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于眼前。
老师为人古道热肠,对学生情逾骨肉。对我在艺术上、生活上和做人上的教育和关怀,使我受益终生。三十年前,我那时上有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三个幼小的儿女,生活非常贫寒。老师时常在生活上给予我帮助和关怀。记得那年中秋节,天下着大雨,傍晚时,全家老小正在吃饭,忽听门响,只见院门缓缓敞开,老师一手打伞,一手提着一包东西进门。我接过提包见里面有给老人和小孩带的月饼和糖果,还有给我带的香烟和酒。当时,我感动的只是流泪而说不出话来。老师又拿出一百元钱,说给小孩子添两件过冬的衣裳。我让老师进屋,老师说子女们还在家等他过节。我送老师到村口,在沥沥秋雨中,目送老师那瘦弱的身影感恩万千。至今每想老师于我的历历恩德,内心万分悲痛。缅怀仙坡恩师对我艺术上、生活上的教育和关怀,我惟有在艺术事业上奋进不懈,以慰先师在天之灵。
臧作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