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作式开放在线教程的建设构想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式开放在线教程(Collaborative Open Online Course,COOC)的概念,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教材建设的新型模式,改变传统教程的编写方式,成为推动MOOC发展的支撑技术之一。COOC具有建设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内容组织灵活的特点。COOC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在线教学模式从课堂讲授延伸到教程编写,进一步发挥MOOC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介绍了COOC平台,就开放在线教程编写提出一些设想,阐述了COOC建设的问题和特点,并且给出了一个利用COOC理念编写教程的案例。
  关键词:慕课(MOOC);互联网+;协作式开放在线教程(COOC);支撑技术
  一、背景介绍
  短短几年时间,MOOC(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慕课)热潮席卷全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和形态被各国政府及高校看好。学习过程不再受地点、时间的局限,只要通过在线考核即可获取学分或证书的模式也被学习者所青睐。
  MOOC对课程讲授环节做出了重大变革,并以讲课视频、作业习题、论坛互动、邮件通告等要素组织教学过程。但是教学过程中的教程编写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解决方案。不只是MOOC,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在线教育平台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本文以适应于开放在线教育的教程编写为出发点,并以计算机学科为试点,提出一套解决方案。作为MOOC教学模式的支撑技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的延伸和拓展,以期实现教材编写环节与MOOC的对接和匹配。本文把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式开放在线教程称为COOC(Collaborative Open Online Course)。COOC以类似Linux kernel合作创作的理念进行快速迭代,并配以其他多媒体手段,通过开放在线模式建设动态的、具有良好交互特点的优质教程,使得MOOC的教学模式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本文重点讨论了COOC的一些基本理念,并介绍了基于这些理念所作的初步实践。
  二、MooC的挑战与CooC
  2012年,MOOC元年开启之后,MOOC迅速在全球升温,平台建设风起云涌。先是美国顶尖大学及其教授相继创办了edX,Udacity,Coursera,再到欧洲的OpenupED,国内的中国大学MOOC等。伴随着平台建设的风起云涌,上线课程和用户的数量也突飞猛进。MOOC的大规模应用,意味着它有机会创造一个全新的、更公平的教育模式。借助互联网,通过MOOC平台的课程讲座视频,教与学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使得传统上“师”与“生”的意义,以及“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学校”与“教室”的概念也得以重新界定。
  伴随着MOOC平台的发展,上线课程和学生注册数呈现巨量增长,特别是计算机类课程,各平台中计算机类相关课程资源也最为丰富。然而,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就教学的全过程而言,无论对于在线课程的提供者还是接受者,MOOC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的MOOC主要集中在讲授过程,与之相支撑的教材编写、实验操作,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这些教学全过程的改革,提供开放在线的新模式还需要积极推进。与MOOC的迅速发展相比,目前教材编写并没有实质上的变革,仍然是由少部分教师的个人劳动完成的传统模式。一般来说,教材需要事先成形,甚至需要有纸质教材,教材编写过程一般是由一个人或者是少数几个人进行。作为以开放在线教育为特色的MOOC,其教材仍然停留在只是将传统教材电子化,并没有体现出开放在线的特点。因此需要把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从课堂讲授延伸到教材编写,这就是本文提出的协作式开放在线教程(COOC)。
  COOC是MOOC概念在教材编写环节中的延伸。通过开放在线的形式,以多人合作的方式进行教材编写。COOC的操作流程如下:
  1.首先发起编写号召,明确编写主题,形成内容框架,以线上报名与线下邀请结合的方式,组织多人分别就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撰写;
  2.基于COOC理念的内容构架,对上传的内容进行组织、分类、聚合,形成教材素材,同时根据版权协议和版本管理系统,实现教材编写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3.借助COOC平台的发布系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由主讲教师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开设MOOC;
  4.通过COOC平台的交互功能,实现内容的更新,更新内容来源可以是专家、教师,甚至学生;
  5.以此形成循环迭代,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和完善教材架构。
  相对于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COOC具有编写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内容组织灵活的特点。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多位专家甚至学生的力量,在各自熟悉的领域,集成各方意见,形成富有特色的教材。由于没有了个人编写和出版周期的限制,完成工作的时间可以大大地缩短。在现有的案例中,如果组织得当,一门课程的教材可以在一个月乃至两周内完成。同时,由于COOC不存在编写结束的概念,所有最新的内容和修正都可以随时进行,因此可以保持教材总是反映最新的内容,这些最新内容包括科学成果甚至学生的体会和理解。再者,集思广益形成的教材,其内容可以在素材中灵活选取,同一个COOC教材,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COOC教材中进行裁剪,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COOC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教材编写的新形式。与MOOC相比,COOC主要侧重于教材内容,而MOOC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COOC通过多人的合作,形成了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平台教材的方式提供给授课教师。而授课教师则通过课程设计,以视频形式呈现,同时辅之以在线讨论、课程答疑、测验考查等教学手段,还可以通过线下辅导等形式加强教学效果,这些都是MOOC的内容。COOC侧重于教材编写,在实际中与MOOC的界限有时不很清晰,有些教材内容可能直接以视频方式出现。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COOC不涉及教材内容的授课形式和效果。   目前看来,COOC的形式适宜于公共类型或者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通过多人合作方式编写的教材,一般是在内容上具有普遍性和成熟性的知识。对于需要体现个人观点和看法的教材,COOC的方式似乎并不合适,因此当前以COOC方式编写教材将会适用于一部分课程,而不是全部课程。
  三、COOC平台整体构架
  本文作者于在2015年11月首次提出通过COOC模式来实现移动应用课程建设并提升课程生命力的可行性。之后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借助GitHub和GitBook实验性地构建了COOC平台及演示案例(网址:https:∥cooc-china.github.io/)。
  1.COOC平台概述
  COOC采用了众包(Crowdsourcing)的理念,使教师、专家以及学生协同创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教程,包括以协作为核心的教程建设体系、开放共享的教材资源以及在线实验平台。
  为了最大限度地传播知识,所有人可以自由浏览、下载、使用COOC平台的所有内容。教程建设体系以GitHub为核心,实现多点对多点的在线教程建设模式。教程编写及修改以GitBook为核心,实现开源教程及教程的快速更新。教程形式是以讲义、教材、视频、习题四方面内容为主的有机结合,共同创作过程遵守CC BY协议。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2.COOC教程创建流程及内容编写
  一个具体教程的发起者可以在COOC平台上发起编写号召,明确编写主题,形成内容框架,完成线上报名并组织多人协作分工撰写。在线上报名完成的同时,COOC也会针对讨论中无法完成的内容,向专家学者发出编写邀请,以完成教程内容的完整构建。
  这样,一门教程在COOC平台可以创建,并嵌入了讲义、视频和配套练习,其最终呈现效果可参见上述网站,界面左侧为目录导航,右侧为具体内容。
  基于以上方法,在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嵌入式系统底层开发”课程(自2006起于秋季学期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于2015年11月迁移到COOC平台上,先后有4家不同单位10人通过协作来完成课程内容的更新迭代。在协作课程开发上,我们首先制订了课程整体框架,相应的章节负责人,并将课程内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编写相应教程编写规范。通过这一模式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协作开发出了课程配套电子教材《Android底层开发实战》的最初版本,并以此为基础在两周完成相应的课件开发。这样,仅用短短四周就完成了“嵌入式系统底层开发”课程相应的COOC的编写工作。
  初步的教学实践结果证明,基于COOC的课程建设模式,可以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并形成一套不断迭代更新完善的课程实践电子教程。
  3.COOC平台的几个关键问题
  (1)教程质量控制。质量是在线教育的生命线,学术界从多角度,针对如何提高在线课程的质量,给出了建议。例如:费尔南德斯等人通过比较ADECUR和UNE 66181:2012两个在线课程质量评价工具,提出了评价质量的四个维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可访问性、学习环境;罗斯维尔和詹森则从策略管理、大纲设计、课程交付、学生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COOC的共同创作模式决定了教程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教程质量控制在优先保证内容正确符合协议的情况下,兼顾迭代更新,共分为四步.一是对教程开设严格审核,确保开设教程的目的在于教育和知识分享;二是充分放权给教程开设者,开设者自由指派教程维护者,并负责对修改内容的核验;三是COOC平台定期保存教程的clone版本,并进行审核(避免偏颇、防止侵犯著作权)展示;四是对于平台上的优秀作品(依据反馈、浏览次数、完成情况)集中收入精品教程板块。
  (2)教程内容版本控制与迭代审核方案。教程内容迭代提交方式依赖于Git工具,所有COOC平台的教程都以Git仓库的形式保存在GitHub和GitBook上。内容审核采用双审核模式,即由维护者团队进行内容初验。由于平台上只保留教程的clone版本,所以在内容通过平台审核之前并不会展现发布,平台二次审核通过后,更新clone版本,完成内容迭代。
  (3)知识产权保护。在COOC平台上创作的课程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共同创作遵守CC BY协议,该协议由CreativeCommons组织提出,其宗旨是让互联网富有创造力、自由、开放。该协议规定任何对作品的使用必须提供使用许可证书的访问链接(署名)。在遵守协议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行本作品;也可以修改、转换。
  四、总结与展望
  COOC作为MOOC的延伸,主要优势在于开放在线、建设成本低、速度快。开放的教程建设使得由教师个人定义的传统教材编写变革为在线共同参与的教程创建。多人协作创建教程的模式提供了能够即时反映最新成果和动态的可能性,同时内容开放带来的多次迭代修正和更新,也使得教学过程中教程内容日趋完善,教程更有生命力。
  综上,当前COOC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利用互联网开放在线的特点,可以凝聚众多专家,甚至包括学生在内,形成动态教材;二是所有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充分交流,使得内含多媒体内容的教材不断丰富和完善,并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三是通过在线编写和动态更新的方式,最新成果进入教材的时间几乎可以同步,这是过去纸质教材完全不能比拟的;四是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维护教材的更新,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进展添加新的内容,甚至学生自己也可以充实教材内容,真正做到教学互长。
  开放在线教育使得终身学习变得可能,学习过程将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COOC平台提供开放的教程编写环境,通过教程内容迭代来保证教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由于采用合作创作的理念,教程在快速迭代的过程中,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受教者直接反馈教程内容和教学效果为教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创业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可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可教学的过程。目前,高校在创业训练方面存在缺失。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不仅要汇集创新创业资源,还应该汇聚创业的功能和师资,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佳场所。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工程训练  一、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战略的出台,我国对高等学校工科实践教学也来越重视。溯本求源,道理显而易见,因为实践
期刊
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从教学机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四个角度切入,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教学机制上,“部校共建”模式不仅实现了培养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促进了协同培养模式的有效落实:在教学内容上,一元主导理念有助于推进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深度对话:在教学设计上,“多维互动”结构通过主体、时间、知识、视野、社会等多维度的互动来促进马克思主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育往往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的是康德所批判的那种规定性判断力,也就是一种以普遍归摄特殊的能力。与规定性判断力是一种“以普通归摄特殊”的能力相反,反思性判断力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的能力。通识教育理应首先把每一个人当成特殊性来尊重,但同时又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公共意识和博爱情怀。“从特殊出发”是通识教育的起点和开端,“寻求普遍”是通识教育的深入和结果。因此,通识教育显然是通向反思性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基础课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关键,教师科研和教学“两只翅膀”都硬起来是起主导作用的基础。通过凸显教材创新意识,建设科学思维平台;提倡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科学思辨能力;注重文献介绍,扩大科学视野;讲究授课艺术,展现科学魅力;引入化学史例,激发科学研究欲望;规范第二课堂,训练科学素养等一系列有效教学策略,达成基础课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目标。  关键词:基础课;主导作用;科学意识;有效教
期刊
摘要: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是近年来将认知翻译过程研究推向纵深发展的先进研究方法。本文探讨这两种方法在MTI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讨论其应用的理论依据,实施一项教学实验论证其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在提高学生策略能力上的积极作用,并阐述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在教学中应用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应用在翻译教学中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策略能力和整体翻译能力
期刊
摘要:MOOC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校建设在线课程的热潮,MOOC,SPOC及课程联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但高校还存在着对各类在线课程的特点及定位认识模糊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在线课程对课程建设的工具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MOOC,SPOC及课程联盟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在线课程体系,分析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的优势,认为正确定位各类在线课程并构建在线课程生态系统可有效推动
期刊
摘要:大型仪器和学科前沿知识及现代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能否使用大型仪器是体现理工科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大型仪器用于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将大型仪器引入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利用现代化测试技术对传统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型拓展的教改思路,同时列举了多个教学案例,分析了教学效果,并对该工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型仪器;化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一
期刊
摘要:结合美国研究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案例,作者分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学位类型的多样化特征及其形成過程,剖析了多样化学位质量保障的微观机制及学位类型多样化的意义,并对未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学位类型调整与发展进行了思考。  關键词:研究生教育;学位类型;哥伦比亚大学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世界前列,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型也逐渐走向多元化,从学术型一元结构走向学术型和专业型并重的二元结构。截至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教育的改变将是根本性和颠覆性的。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新型互动方式中个体自我必然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心理特征。目前对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教育技术的研究需要摆脱技术的视野,转向对教育技术的主体——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研究。本文拟从社会互动入手,分析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互动中个体人格所呈现的馈赠和分享精神、协同合作精神、利他行
期刊
高  摘要:如何在坚持高等职业教育职教属性的同时,继续保持和系统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文章基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管理体制、学位制度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制研究;高教性  时至今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上己经达到1327所,在校生规模已经突破1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号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一发端于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