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不但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彰显个性,更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源于情感,激发自学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认知冲突 ,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我故意创设这样的不公平情境:男女生投掷飞镖对抗赛,女生 5 人,男生 3 人,每人投掷一次,每次投掷完,在条形图上记录下成绩。一轮下来后,尽管男生每人投中的环数较高,可总环数落后于女生,于是我宣布女生获胜。男生马上有意见了,认为这样的比赛很不公平。我追问: “为什么不公平?” “我们人少,女生人多。” “你认为怎样比才公平?” “男生再添 2 人。” “为什么你认为这样就公平了?” “这样男女生的人数相等,谁投的总环数多谁就获胜。” “但如果我不让你们增加人数,比赛就此结束,有没有办法也可以科学合理的比较出哪队获胜?” 学生陷入沉思, 很快有学生说:“如果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几环,再比较也可以看出谁输谁赢。”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入“平均数”这一概念,学生充满兴趣地投入探究,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教学互动,促进方法的生成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有效的人际互动过程,其中师生互动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在动态的、发展的课堂教学进程中,如果给学生留有一段思考、自学的时间,完善思考交流的前奏,必将会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提问:“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问题一出,学生议论纷纷。教师不急于解释,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学生提出动手实践,通过组织讨论、观察等活动去探索、发现,最后学生达成一致意见:三角形的三个角能拼成一个平角,而平角是180度。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得来的知识,对其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发现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数学活动,帮助方法的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学新知,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今后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在布置学生自己制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学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汇报交流时,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演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再计算面积。学生拼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思路,课堂上每个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口述边分析整理,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和实践能力。
四、提出问题,升华学习的思维
学习的过程跟问题解决过程密切相关,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都应能为我们所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反思已有的经验,从而让整个思维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时,课件出示四个桃平均分给四只小猴,问每只猴可以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已经有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经验。通过自学书本,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一个整体?除了四个桃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外,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有多少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为什么……在这一建构分数意义的过程,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其实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难点。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慢慢体会到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也可以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并逐步在思考中领会分数更深层次的意义,扩大了原有的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外延。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使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追求全面发展。
(责编黄桂坚)
一、源于情感,激发自学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认知冲突 ,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我故意创设这样的不公平情境:男女生投掷飞镖对抗赛,女生 5 人,男生 3 人,每人投掷一次,每次投掷完,在条形图上记录下成绩。一轮下来后,尽管男生每人投中的环数较高,可总环数落后于女生,于是我宣布女生获胜。男生马上有意见了,认为这样的比赛很不公平。我追问: “为什么不公平?” “我们人少,女生人多。” “你认为怎样比才公平?” “男生再添 2 人。” “为什么你认为这样就公平了?” “这样男女生的人数相等,谁投的总环数多谁就获胜。” “但如果我不让你们增加人数,比赛就此结束,有没有办法也可以科学合理的比较出哪队获胜?” 学生陷入沉思, 很快有学生说:“如果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几环,再比较也可以看出谁输谁赢。”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入“平均数”这一概念,学生充满兴趣地投入探究,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教学互动,促进方法的生成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有效的人际互动过程,其中师生互动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在动态的、发展的课堂教学进程中,如果给学生留有一段思考、自学的时间,完善思考交流的前奏,必将会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提问:“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问题一出,学生议论纷纷。教师不急于解释,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学生提出动手实践,通过组织讨论、观察等活动去探索、发现,最后学生达成一致意见:三角形的三个角能拼成一个平角,而平角是180度。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得来的知识,对其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发现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数学活动,帮助方法的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学新知,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今后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在布置学生自己制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学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汇报交流时,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演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再计算面积。学生拼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思路,课堂上每个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口述边分析整理,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和实践能力。
四、提出问题,升华学习的思维
学习的过程跟问题解决过程密切相关,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都应能为我们所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反思已有的经验,从而让整个思维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时,课件出示四个桃平均分给四只小猴,问每只猴可以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已经有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经验。通过自学书本,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一个整体?除了四个桃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外,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有多少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为什么……在这一建构分数意义的过程,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其实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难点。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慢慢体会到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也可以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并逐步在思考中领会分数更深层次的意义,扩大了原有的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外延。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使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追求全面发展。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