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wenj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标还对各年段学生的阅读量做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可见阅读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付诸儿童阅读行为的,尤其是要奠定起步阅读之“基”,夯实大量阅读之“路”,化解提高阅读能力之“难”。只有深入探索阅读本质,加强阅读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课程标准的实施,关键在教师。如何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具体要求的数量,而且在阅读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教师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仅局限在课堂,应该向更广阔的天地——课外延伸,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特别是随着科学信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网上社区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速度、高密集的信息和知识的广阔天空,要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概念,提高认识,认识到新课标要求各年段所达到的阅读量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数据,而是培养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因而,我们就必须凭借教材,将自主阅读引向课外,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激发兴趣,正确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家里有一定数目的藏书,但有些孩子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也不爱读书。经常听家长说:家里虽然有很多书,但孩子不愿看。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家长从自身的喜好、自身的理解出发,想当然地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而孩子面对成人精心挑选的丰盛的“精神大餐”却常常兴味索然,读书的效果当然是可想而知。因此我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鼓励孩子自主的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由展开阅读活动。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发展,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差异,提出适度而又有层次的阅读目标,即下限目标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任务,上限目标则是让有浓厚的阅读兴趣的、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让他们“吃饱吃好”。
  四、引导同时,抓好落實
  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把阅读落到实处,也为了检阅学生阅读的情况,不使阅读流于形式,班级还利用校本课程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讨论会、好书介绍、读书心得交流等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许多孩子已经不满足学校的图书量,还广泛借阅各种书籍,孩子们把自己家的书也搬到了学校,相互交流。目前,我们班的读书活动蔚然成风,经过统计我们班的同学阅读量普遍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底线,在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类读书活动和征文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注重体验,展示成果
  1.开展各种阅读交流活动,促进能力的培养。
  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既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
  (1)交流心得。学生根据计划安排,自选课外读物,定期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结合读书节,开展读书讨论会。举办课外读物讨论会,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举行知识竞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竞赛。采用多种形式,说出阅读过程中积累的成语、典故、名句、格言等,培养了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巩固了课外阅读成果。
  2.搭建平台,尽情展示。
  本学期我们年段为每个班开设了一个主页,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了自由的平台。学生在充分阅读后,写出真情实感的读后感,然后粘贴到主页上,其他同学阅读后,和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学生这样很感兴趣,纷纷投稿再发表自己的建议。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有成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语文教学头等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努力做到,不仅让阅读成为我们的孩子们最喜爱的事,同时也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得到健康的发展。正如王暨非在周记《阅读与乐趣》中写道:这一学期与以往相同,老师又给我们推荐了许多“文字大餐”,重点厨师分别为曹文轩、秦文君与罗琳。每类我都至少看了七八本左右,汲取了许多“营养”……在这些精彩文学的熏陶下,我逐渐领悟到了文字的奥妙,它一步一步带领我走向文字深处。自己所写,也不逊色,结合了三者的风范,它们更是我骄傲的资本。在日常或是课堂的发言中,我滔滔不绝、流畅自如,不想博得喝彩都是不可能的。书,亦能提高情操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总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成绩上有进步。具体表现为:在认知上学生由不懂到懂,由少知到多知,由不会到会;在情感上,学生由不喜欢到喜欢,由不热爱到热爱,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是:在课堂上做到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实验、有效练习,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要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一个
期刊
摘 要:新教育理念强调创新,趣味教学是创新的一种尝试。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在于让学生地位主体化、学习主动化,讲述历史人物将其经历情节化,并结合本土历史提高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 趣味教学 故事化 本土化  教育部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状况,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历史教师必须
期刊
摘 要:在职高《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要做到“以巧用案例为术,使学生形成感性的认知;以整合知识为法,让学生形成有机的知识系统整体;以体会实践为器,将哲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探究性学习为道,将哲学观点、知识、体系真正升华为可以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似的感悟和体验”,从而步入《生活与哲学》治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道、法、术、器” “第三境界” 哲学治学  王国维在《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正确诱导、多角度解读文本,如何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阅读内容,如何因地适宜地选择好教学方法等等,是作为小学一线教师的我们引导好小学生语文阅读所应该思考的。  关键词:阅读 教学 设计  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艺术 优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也在不
期刊
上好数学课,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高效课堂”的宗旨在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基本思路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前置,让学生提前自学,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内容,让学生提前自学解决,实行自主学习,课堂上仅仅是解疑答难,从而避免了无用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高效。  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教材中,有几篇关于伟人的课文。很多老师在上这类课文时感到很头痛,不知该怎么上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伟人、更好地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现实中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在语文学科特有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情,并且不断积累语言、练就丰富的想象、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有效教学途径与策略,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伟人,体会伟人的情感和精神,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伟人
期刊
摘 要:如火如荼的新课改一直在深入开展,新课改的理念也使很多老师在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时俱进、是真正进入了课堂还是只停留在书面的教学计划中。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我认为:“理念即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了正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备课。构建课堂,教师是关键。  关键词:教学理
期刊
前段时间拜读了上海一位特级教师关于阅读教学的专著。他认为在语文教學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滋生了一种“松绑”的心理,还含沙射影地对正在进行课改的某些省市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异议:现行的课改理念在教学中可能驱除了奴性,却迎来了野性。这位老师的言辞固然有偏颇之处,但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新课程标准区别于旧课程标准的最大特性,即它的核心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前半个世纪,中国的语文教学偏向工具说,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