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间出现的矛盾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9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主题是学生,从现在的社会现状来看,每对夫妻的子女越来越少,这导致父母溺爱子女,让子女减少了在成长过程中要承受的挫折,使子女的承受能力变得很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难免会和学生产生矛盾及摩擦,但由于学生承受力的底下导致学生无法承受,并且由于家长的溺爱导致家长与教师矛盾激化。
  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教师,孩子就变成了学生,教师和家长就自然建立起了一种合作基础。本来,教师和家长合作的目标应该高度一致,但由于受到眼界、文化水平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的想法和做法各异,反射到学生身上,非智力因素出现问题,然后双方开始相互抱怨、指责,家校之间冲突不断,最后结果是孩子倒霉。
  最常见的冲突是:
  教师:你家长不是难缠吗?不是不讲理吗?不是不配合吗?好啦,我手里有40多个孩子,也不缺你那个。你的孩子,自己看着办吧。于是,教师是惹不起、躲得起。孩子被置于了“两不管”地带,孩子的兴趣、习惯、交往、社会活动等慢慢被边缘化,慢慢落伍了。
  家长:你教师事情多,要求多,写作业是家长的事吗?辅导是家长的事吗?社会活动是家长的事吗?好啦,完不成的作业,我帮助写,回到家中的实践活动,我帮着作假。于是,家长在孩子面前老抱怨教师,批评教师,孩子也感觉教师不好,不愿回到学校,兴趣、习惯、交往、社会活动等慢慢被边缘化,慢慢落伍了。
  教师和家长,速滑中的两个轮子,失却了哪一个,都会影响和制约孩子的正常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根源,其实是一个认知上的问题,一个方法上的问题,一个沟通上的问题,他们的关系危机属于“人们内部矛盾”。如果身受系统教育理论熏陶的教师,能站在比家长认识更高的角度上,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就会转“危”为“机”,重新建起学生、家长、教师的“友谊之桥”。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解释法
  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对来访家长如实说明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释去家长心中的疑惑,消除误解和疑虑,这是化解关系危机的最根本、最实用的方法。教师千万不要误认为家长是来兴师问罪的而懒于理会,比如,有一位家长抱怨滥收费,说孩子每个星期都要资料费近百元之多,言辞之间,既有对班主任的不满,又有对事情的疑惑。班主任没有生气,拿出所有收费的记录,并一一说明每次收费的合理依据。家长这才明白,是孩子撒了谎,冤枉了教师,连忙赔礼道歉。班主任则协同家长,查明孩子的钱用在贪嘴买零食不吃饭上了,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
  二、劝解法:
  这是为了化解家长心结而采取的劝慰方法,很有实效。有的家长平素工作繁忙,疏于对学校工作的了解,每次都听信孩子“某个教师总不喜欢他”的说法,一次,又一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家长认为该教师不负责任,教育方法和态度都有问题。一旦孩子和教师发生激烈的矛盾,家长心中的积怨就全部爆发。班主任这时如果耐心倾听家长的说法,多加劝慰,事情就会有转机;如果班主任也不倾听,一味反驳,那么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化。
  三、换位法
  家长认为教师的工作应该无微不至,对孩子不能有任何差错,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就没有必要从“理论”上“战胜”家长。不如提示家长想一想,在家里错怪过孩子没有,对孩子照顾不周的地方有没有,打骂过孩子没有,让家长换位思考。教师也是人,难免也会出差错,以求得家长的体谅,这是教师弥补工作中的过失行为的一种比较委婉的方法。
  四、移情法
  有时候家长与教师接触太少,认为教师不可能有精力去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双差生”的家长,他们不知道关爱所有学生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之一。他以为只有家长才是真心疼爱自己的孩子,教师管理严格是歧视“双差生”,是在跟孩子有意过不去。此时,教师可以主动邀请家长现场观摩,看教师是怎样细致入微地辅导学生,怎样一视同仁地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任务的。通过多次接触和交流,家长才理解到教师真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的是在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尽心竭力,真的不容易。教师用真情打动了家长,家长才会真正理解教师对孩子的惩诫教育是必要的,不是故意为难学生,误解自然也就消除了。
  有些事情的复杂程度往往超出于一个人的主观意料,学生在家长与教师之间常常会出现转达表意上的错误,虽然不是学生有意而为,却容易使成年人产生误会。以上几种方法有时可以交替或同时灵活使用,没有一定之规。只要教师提高认识,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思想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坚定信心,心怀诚意,秉持合情合理、合礼合法的待人处事态度,就一定能处理好教师和家长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新课标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同时拓宽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并分A、B层次编排,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得以充分发展。  学生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是有差异的,所以,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让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应贯彻两项原
期刊
教师能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这里所说的主要为两种能力。一种是教师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一种是基于此种能力的课程开发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全国所有语文教师共用“一套教材+一套教师参考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时代特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突出的也是语文教师亟待提高的能力,就是教师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和基于此种能力的课程开发能力。  现在有不少高中语文教
期刊
讨论话题:学语文的喜与忧。  主持人:班长 王德明  班级:2010级7班(高一)  【目标确立】  当大家议论一个学生学习的优劣时,常爱归结为聪明或用功。其实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绝不可能这么简单,还有这样一些因素在起作用:学习的动机、目的、意志品质、情绪状态、注意力、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学习的客观环境、身体条件、教师和家长的德才水平等等。可以说,学习效果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在众多的
期刊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下册,对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学习,让我们领略到古代士人的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股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精神力量——士文化。  一、“士”的起源  士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士作为介于贵族统治阶层和广大庶民阶层,掌握着文化资源,而且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一个特殊阶层,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士原来也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
期刊
当你能飞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飞;当你有理想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理想。给理想一次开花的机会,终有一天你会收获理想的芬芳。  ——题记  初中,这个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个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语文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丰富你的生活,可以让你热爱生活,爱上文学,可以让你缓解压力,平衡各科,等等。那么,初中语文应该如何学习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想学好初中语文,就要多读
期刊
校运会体育委员组织同学进行入场式彩排,好不容易指挥大家排好队,训练时有几位同学一直窃窃私语,练习原地踏步走,一位同学干脆站着不动,口号声也是七零八落。体委不时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我先询问那位站着不动的同学是否病了,安排他在旁边休息;同时主动提出,由我带大家喊口号。也许是受我激昂高亢的口号声影响,先前的不良状况很快有了好转。  当晚,那位同学主动找我,坦言并非身体不好,而是当天的测验不够理想,心情不
期刊
新课程,新教材,要求新课堂。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活动充满了新意与生气。但同时,我们注意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浪费”现象仍然比比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现象一:媚俗的语言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中介,但教学中常常充斥着这样的语言:“你太聪明了,答得太好了,真了不起”等。这种毫无启发性的语言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心智、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还有损素质教育的严肃性,更容易造成相互吹捧的教学炒作。  
期刊
春雷滚滚,落下点点春雨,于是大地上的油菜花竞相盛开:春天来了。某一天下课,同事们在办公室里聊天,大致是讨论这个四月初该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们要去乡下看油菜花吗?我没有参加他们的讨论,因为在我心中,总有油菜花的大致构造,我熟得不能再熟。就当这个纷纷下雨的清明时节,我回老家的时候,沿着乡村的公路,盛开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闪亮了我的整个眼球,那种充满生命力的金黄摇曳在整个田埂上的情景尽是美得如此动人心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尤其是对于初学写话的孩子,更应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巧用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强烈的写话兴趣和自信,最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学的也是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高考分数。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教师要引导学生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观察的习惯。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