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的下午,阳光透过高楼斑斑驳驳地光顾着四方路片,坍塌的院墙、破损的门窗、荒芜的杂草,一派破落的景象。以四方路为界,那片曾被称为“大鲍岛”的百年老街区,分辖于市南、市北两个区。如今,都在紧锣密鼓地“征收”中。市南区青岛湾棚户区改造征收区域为:安徽路、济宁路、四方路、博山路、平度路围合片区。市北区青岛湾第二期棚户区改造征收范围为:潍县路、海泊路、济宁路、高密路围合区域,潍县路、高密路、博山路、胶州路围合区域。
在征收区域里,包括广兴里在内的大大小小的里院近二十处,云集了天德塘浴池、学苑书店、秦晋小吃、马家拉面等老字号。根据《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四方路片区已经被列入青岛市划定的13片历史文化街区。饱经沧桑、记录了一个世纪历史的里院建筑群有望修旧如旧,以崭新的方式延续生命。
那片烟火升腾的青岛老城区,如今将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时代的转角处,我们用镜头记录着老城蜕变前的模样,用心聆听年近8旬的老住户关于老宅的碎碎念。百年来,那里曾经安放了三代人的青春,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潍县路19号院,在时光中褪去颜色
记者一行沿着那片即将改头换面的征收区域寻寻觅觅,路过破落的潍县路19号院,那是潍县路南段一所较大的里院,在博山路32号设有后门。里院的正门像是个牌楼,大大的拱门上方有小房,拱门上方的墙面上是三角形的花纹装饰,花纹上方有小窗,如今都已破损不堪,并且楼体周围设立了蓝色围挡。
院子仅靠一个挂在黑色铁门上的钩子象征性地保持着关闭的姿态。步入院内,没有恶狗冲出,也没有遇见“大喜哥”,只见一片狼藉,杂草丛生,到处堆积着杂物,朱红色的廊柱多已斑驳脱色,墙皮破损严重,有的地方裸露着红砖,门窗也多已破损。它是那一片儿最破落的院子,大多数住户早已搬走,仅余的五六户要么是年纪大的老住户,要么是租房户。
楼体呈“目”字型,两层砖木结构,形成两段独具特色的“一线天”。在楼院的北侧,尚住着几户人家,维持着院内的生机,白色的菊花、硕大的丝瓜、攀爬的藤蔓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是的,这里也曾经繁华过。
潍县路片区便坐落在中山路北段的黄岛路老街坊区域内,这里保留着青岛最典型的里院建筑风格,上个世纪中期也曾商贸繁荣,热闹非凡。资料显示,潍县路上的久新百货店是老青岛的四大绸布店之一,经营高档绸布。潍县路13号是开泰祥百货店,以经营瓷器著称。潍县路的“大成栈”,是青岛著名的行栈。老青岛的南式糕点厂以万康公司最著名,位于潍县路24号。潍县路上还曾有过广安隆、广聚隆等粤菜馆。还有经营淮扬菜的“可可斋”。潍县路2号是有名的新乐茶社。
广兴里,百年老院有望复兴
沿着高密路游游走走,路过一个又一个门洞,一座又一座大大小小的院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青岛最著名的里院广兴里。
广兴里坐落在海泊路、高密路、易州路、博山路之间呈井字形交错所形成的那个口字上。它的4个石砌拱形大门洞口分别开在海泊路63号(南门),高密路56号(北门),易州路22号(东门),博山路原31号(西门)。广兴里始建于1897年,最初只有东侧一面楼,是德国人所盖的商业网点房,后来才合拢成四面相围的典型的里院式建筑。无论从占地面积、天井开阔、人口数量、年代久远来说,都堪称岛城之最。
广兴里是四周的双层建筑,底层伸出来不少加盖的房屋,包围着院落中央低矮的建筑。站在二层回廊往下看,整个院子呈“回”字形,空地很少,显得很拥挤。院子年久失修,回廊的红漆已经褪色,墙面已经斑驳。
住在大院一楼116号的李大爷,1941年5月16日生于大院,在那间25平米的小屋里,弟兄姊妹6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我排行老二,当年我们就挤在两个吊铺上,也挺快活的。”李大爷回忆说,那时候院子里可热闹了,足不出院就可以满足所有需求,有卖服装的,说书的,卖布的,算卦的,还有小戏院、照相馆。13岁,他就业时,曾跟着院里的铁匠学打铁。生于斯,长于斯,李大爷感觉自己的根就在这里,哪里都不想去。
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广兴里的鼎盛时期,沿街所建的四座三层楼,围成一个大四合院,约有150余间房,每间房的面积约14平方米,鼎盛时据说有居民300户。据《里院》一书记载,院内的“小光陆”电影院,是岛城最早放映无声电影的场所之一。曾放映过《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等电影,可容纳200多名观众。不久,随着无声电影时代的结束,“小光陆”改为小剧院,由著名艺人曾金凤夫妇、宿艳琴、李兰香等人组成的戏班,经常上演茂腔《赵美蓉观灯》、《五元哭坟》等剧目,小剧场几乎天天客满。
广兴里北楼底层,正对“小光陆”的大门曾有一间玉顺茶社,是三间屋子打通的大房子,约50多平方米。那时的茶社,是喝茶听唱的地方,是一种半色情的场所。茶客之间为了争捧一位女郎,争风吃醋、骂街打架的事情常有发生。在广兴里院内西楼的底层,曾有一家“福和栈”饭庄,专营素包子,凭着独特的风味、考究的用料,在餐饮商铺林立的四方路、海泊路上独树一帜,门庭若市。
广兴里历经100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形容枯槁,随着片区征收的启动,希望它像劈柴院那样修旧如旧,焕发新的青春。
洗澡“天德塘”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洗澡天德塘。” 位于博山路56号的天德塘,早在几年前就已被列入中山路欧陆风情区房屋征收范围之内。如今房屋尚在,但门头已经破败,只有大门两侧立柱的大理石上镌刻的“天德永继、水乐无穷”八个繁体字对联色彩不减。 天德塘浴池建于1930年,建筑面积达3250平方米,是老青岛建筑面积最大的澡堂,也是最早开设女子部的澡堂。同平度路玉生池、益都路新华池和河北路建新池并称为“四大塘”。
天德塘对面有一家“青岛天德塘脚病修治室”,里面的特一级修脚技师徐希军是天德塘曾经的老员工。53岁的徐希军从1980年开始在天德塘工作,一直到2001年春天,天德塘被内部职工个人买断,徐希军才随着大部分职工一样,惜别了天德塘。
“刚来的时候,我17岁,和天德塘的感情很深。”徐希军告诉记者,天德塘浴池1971年时加盖了两层,变成了地下一层和地上五层。负一层和一层是大众男浴池;二层从1993年起就有了桑拿浴,这在当时的青岛是第一家;三层是有隔断的男单间盆浴池;四层原本是女淋浴池,后来让出了大部分面积给男单间豪华浴池;五层是旅馆,这些是2001年被买断前的构造。徐希军回忆说,2001年到2008年之间,天德塘易手了两三次,仅有地上两层是桑拿浴,其他楼层基本都闲置了。2008年以后,天德塘闲置至今。
“1980年大众浴池洗一次澡2角2分,单间浴池3角,盆池5角,那个时候还有美国的冲浪浴盆、意大利的按摩池塘,感觉很新潮。”今年60岁的韩建国,家住黄岛路,小时候经常跟着爸爸一起到天德塘洗澡,后来自己又带儿子去泡澡。韩建军印象最深的是:“刚泡完澡上来,服务生用竹镊子夹一根热气腾腾的毛巾,‘啪’一下扔给我。我一边擦着,一边走去隔断,每个隔断有两张小床,一个小桌,洗完澡,冲壶茶,睡上一觉,再泡第二遍,真是享受。”
学苑书店,21年的坚守
在很多青岛人的记忆里,学苑书店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记忆。这间坐落在高密路40号的小小书店,只有45平米,掩隐在周围众多嘈杂的杂货店、服装店、小吃店之中,颇有点大隐隐于市的味道,但是它却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出现的第一批独立书店之一,浓郁的人文气息让它在众多书店中独树一帜,甚至成为青岛先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但可能并不为人所知的是,书店的立身之处是一间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宅,而这里也是老板张兵林一家三代出生和成长的家。张兵林和两个哥哥都出生在这里,并在这儿长大。21年前的冬天,这个家打开了一扇小小的店门,也给21岁的张兵林打开了人生的一扇大门。
很多新锐的书籍、音乐让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书店,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于此,成为青岛人文艺生活的一个角落,学苑书店由此逐渐成为青岛的文化地标。
9月21日,距离2015年结束还有100天。盘算了下日子,老板张兵林觉得这可能是学苑书店以现有面貌存在的最后100天——按照规划,青岛学苑书店所在的高密路将进行改造升级,书店在房屋征收的范围内。这家书店包括这条街在内,都会被重新规划。
书店旧址将变成什么,张兵林还不清楚,但从这天开始,张兵林决定在微信朋友圈里每天写下一段文字,既是纪录,也是告别。9月21日,张兵林为学苑书店的告别,在朋友圈里写下的第一篇文字是这样的:“书店的兴亡,一如生老病死般不可避免,每个生命就算再精彩,结局都是悲惨的,我们崇拜的人会去世,我们喜欢的东西会失去,但书却告诉我,未必如此,我依然是乐观理性的行动派,堂吉诃德会和风车决斗,简会和罗彻斯特结婚,只要有美好的书在那儿,我们还有希望。书店不仅仅是一家书店,而是一种坚持,我如此幸运,在21岁那年开办了自己的书店,因为书、书店让我和更多的朋友结缘,我们在此留下了太多的喜乐、美好的交集,书给我成就事业的希望,书店是我实现的梦想,期待书店会有更好的归宿。”
自从张兵林发了学苑书店即将告别的文字后,不少媒体也发布了这一消息,这让不少人慕名而来。
11月11日张兵林在微信中写到:“学苑书店最后的49天:北京来青岛旅游的一青年小伙去不是书店买了两纸袋书,听店员说高密路店还剩没有多少时间后,又提着书来到高密路买了十几本书。还说他特别喜欢这个老店,后天他就要回北京了,明天如能抽出时间他还会来这个店的。这样的书友太多太多,就是你们这个样子,才让我坚持到现在,才体现书店的价值。”
苟不理、马家拉面、秦晋小吃
愈将失去愈珍惜,自从征收范围划定后,易州路上的老饭店格外火爆。中午,易州路33号的苟不理排起了长龙,大锅里翻滚着鸡汤,热包子刚刚出炉……
一位50多岁的王女士刚在天德塘修完脚,特意来这里吃上一碗馄饨,“鸡丝馄饨和肉包子三十年来没变味。”她感慨道。排队的人群中,扶老携幼的不在少数。据介绍,那里一天能卖300斤包子、200多碗馄饨。
63岁的胡清春,1980年就在那里工作,不过那时候不叫苟不理,而是叫易州路饭店,专营豆腐脑、馅饼、油条,但经营不善,濒临倒闭。1985年春节后,青岛和天津的工商联牵了红线,从正宗的天津“狗不理”请来了两位师傅,好酒好菜伺候了两个多月,得到了一些“真经”。为表明血缘,又避免和师傅重名,特起名“苟不理”。1985年4月1日,正式开张。
老板孙宏世在饭店里忙活着拉屉,经过和面、擀皮、包包子几道工序,最后蒸7分钟,一屉热气腾腾的包子就出锅了。孙宏世1972年下乡回城后,就开始干饭店,1985年进入苟不理,直到现在。如今,他的女儿孙爱君也在前台帮忙,一家老店,两代人坚守。同他们一起坚守的,还有30多名员工,其中7名老员工从开张一直干到现在。
孙宏世说,这里没有老板,饭店是大家伙的。原来,苟不理已经从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变成了股份制,员工们都是持股人,所以干起活来特别卖力。“以诚为本”是这家老店历久不衰的秘诀。但是对于征收后饭店的出路,孙宏世一脸的茫然,他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只想干好现在每一天的活儿。
同样茫然的还有位于高密路28号的文龙斋马家拉面,今年63岁的马老板坦言,征收后,他自己也干不动了,但是最后这段时间,人们的热情时时刻刻感动着他。有一阵,误传这片10月份就要拆了,结果那段时间,每天中午店门口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回头客,都想再来尝尝老味道。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还有秦晋小吃的油泼面,料足味美。它临街的两家店面都被列入了征收范围中。
在征收区域里,包括广兴里在内的大大小小的里院近二十处,云集了天德塘浴池、学苑书店、秦晋小吃、马家拉面等老字号。根据《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四方路片区已经被列入青岛市划定的13片历史文化街区。饱经沧桑、记录了一个世纪历史的里院建筑群有望修旧如旧,以崭新的方式延续生命。
那片烟火升腾的青岛老城区,如今将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时代的转角处,我们用镜头记录着老城蜕变前的模样,用心聆听年近8旬的老住户关于老宅的碎碎念。百年来,那里曾经安放了三代人的青春,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潍县路19号院,在时光中褪去颜色
记者一行沿着那片即将改头换面的征收区域寻寻觅觅,路过破落的潍县路19号院,那是潍县路南段一所较大的里院,在博山路32号设有后门。里院的正门像是个牌楼,大大的拱门上方有小房,拱门上方的墙面上是三角形的花纹装饰,花纹上方有小窗,如今都已破损不堪,并且楼体周围设立了蓝色围挡。
院子仅靠一个挂在黑色铁门上的钩子象征性地保持着关闭的姿态。步入院内,没有恶狗冲出,也没有遇见“大喜哥”,只见一片狼藉,杂草丛生,到处堆积着杂物,朱红色的廊柱多已斑驳脱色,墙皮破损严重,有的地方裸露着红砖,门窗也多已破损。它是那一片儿最破落的院子,大多数住户早已搬走,仅余的五六户要么是年纪大的老住户,要么是租房户。
楼体呈“目”字型,两层砖木结构,形成两段独具特色的“一线天”。在楼院的北侧,尚住着几户人家,维持着院内的生机,白色的菊花、硕大的丝瓜、攀爬的藤蔓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是的,这里也曾经繁华过。
潍县路片区便坐落在中山路北段的黄岛路老街坊区域内,这里保留着青岛最典型的里院建筑风格,上个世纪中期也曾商贸繁荣,热闹非凡。资料显示,潍县路上的久新百货店是老青岛的四大绸布店之一,经营高档绸布。潍县路13号是开泰祥百货店,以经营瓷器著称。潍县路的“大成栈”,是青岛著名的行栈。老青岛的南式糕点厂以万康公司最著名,位于潍县路24号。潍县路上还曾有过广安隆、广聚隆等粤菜馆。还有经营淮扬菜的“可可斋”。潍县路2号是有名的新乐茶社。
广兴里,百年老院有望复兴
沿着高密路游游走走,路过一个又一个门洞,一座又一座大大小小的院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青岛最著名的里院广兴里。
广兴里坐落在海泊路、高密路、易州路、博山路之间呈井字形交错所形成的那个口字上。它的4个石砌拱形大门洞口分别开在海泊路63号(南门),高密路56号(北门),易州路22号(东门),博山路原31号(西门)。广兴里始建于1897年,最初只有东侧一面楼,是德国人所盖的商业网点房,后来才合拢成四面相围的典型的里院式建筑。无论从占地面积、天井开阔、人口数量、年代久远来说,都堪称岛城之最。
广兴里是四周的双层建筑,底层伸出来不少加盖的房屋,包围着院落中央低矮的建筑。站在二层回廊往下看,整个院子呈“回”字形,空地很少,显得很拥挤。院子年久失修,回廊的红漆已经褪色,墙面已经斑驳。
住在大院一楼116号的李大爷,1941年5月16日生于大院,在那间25平米的小屋里,弟兄姊妹6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我排行老二,当年我们就挤在两个吊铺上,也挺快活的。”李大爷回忆说,那时候院子里可热闹了,足不出院就可以满足所有需求,有卖服装的,说书的,卖布的,算卦的,还有小戏院、照相馆。13岁,他就业时,曾跟着院里的铁匠学打铁。生于斯,长于斯,李大爷感觉自己的根就在这里,哪里都不想去。
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广兴里的鼎盛时期,沿街所建的四座三层楼,围成一个大四合院,约有150余间房,每间房的面积约14平方米,鼎盛时据说有居民300户。据《里院》一书记载,院内的“小光陆”电影院,是岛城最早放映无声电影的场所之一。曾放映过《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等电影,可容纳200多名观众。不久,随着无声电影时代的结束,“小光陆”改为小剧院,由著名艺人曾金凤夫妇、宿艳琴、李兰香等人组成的戏班,经常上演茂腔《赵美蓉观灯》、《五元哭坟》等剧目,小剧场几乎天天客满。
广兴里北楼底层,正对“小光陆”的大门曾有一间玉顺茶社,是三间屋子打通的大房子,约50多平方米。那时的茶社,是喝茶听唱的地方,是一种半色情的场所。茶客之间为了争捧一位女郎,争风吃醋、骂街打架的事情常有发生。在广兴里院内西楼的底层,曾有一家“福和栈”饭庄,专营素包子,凭着独特的风味、考究的用料,在餐饮商铺林立的四方路、海泊路上独树一帜,门庭若市。
广兴里历经100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形容枯槁,随着片区征收的启动,希望它像劈柴院那样修旧如旧,焕发新的青春。
洗澡“天德塘”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洗澡天德塘。” 位于博山路56号的天德塘,早在几年前就已被列入中山路欧陆风情区房屋征收范围之内。如今房屋尚在,但门头已经破败,只有大门两侧立柱的大理石上镌刻的“天德永继、水乐无穷”八个繁体字对联色彩不减。 天德塘浴池建于1930年,建筑面积达3250平方米,是老青岛建筑面积最大的澡堂,也是最早开设女子部的澡堂。同平度路玉生池、益都路新华池和河北路建新池并称为“四大塘”。
天德塘对面有一家“青岛天德塘脚病修治室”,里面的特一级修脚技师徐希军是天德塘曾经的老员工。53岁的徐希军从1980年开始在天德塘工作,一直到2001年春天,天德塘被内部职工个人买断,徐希军才随着大部分职工一样,惜别了天德塘。
“刚来的时候,我17岁,和天德塘的感情很深。”徐希军告诉记者,天德塘浴池1971年时加盖了两层,变成了地下一层和地上五层。负一层和一层是大众男浴池;二层从1993年起就有了桑拿浴,这在当时的青岛是第一家;三层是有隔断的男单间盆浴池;四层原本是女淋浴池,后来让出了大部分面积给男单间豪华浴池;五层是旅馆,这些是2001年被买断前的构造。徐希军回忆说,2001年到2008年之间,天德塘易手了两三次,仅有地上两层是桑拿浴,其他楼层基本都闲置了。2008年以后,天德塘闲置至今。
“1980年大众浴池洗一次澡2角2分,单间浴池3角,盆池5角,那个时候还有美国的冲浪浴盆、意大利的按摩池塘,感觉很新潮。”今年60岁的韩建国,家住黄岛路,小时候经常跟着爸爸一起到天德塘洗澡,后来自己又带儿子去泡澡。韩建军印象最深的是:“刚泡完澡上来,服务生用竹镊子夹一根热气腾腾的毛巾,‘啪’一下扔给我。我一边擦着,一边走去隔断,每个隔断有两张小床,一个小桌,洗完澡,冲壶茶,睡上一觉,再泡第二遍,真是享受。”
学苑书店,21年的坚守
在很多青岛人的记忆里,学苑书店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记忆。这间坐落在高密路40号的小小书店,只有45平米,掩隐在周围众多嘈杂的杂货店、服装店、小吃店之中,颇有点大隐隐于市的味道,但是它却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出现的第一批独立书店之一,浓郁的人文气息让它在众多书店中独树一帜,甚至成为青岛先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但可能并不为人所知的是,书店的立身之处是一间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宅,而这里也是老板张兵林一家三代出生和成长的家。张兵林和两个哥哥都出生在这里,并在这儿长大。21年前的冬天,这个家打开了一扇小小的店门,也给21岁的张兵林打开了人生的一扇大门。
很多新锐的书籍、音乐让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书店,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于此,成为青岛人文艺生活的一个角落,学苑书店由此逐渐成为青岛的文化地标。
9月21日,距离2015年结束还有100天。盘算了下日子,老板张兵林觉得这可能是学苑书店以现有面貌存在的最后100天——按照规划,青岛学苑书店所在的高密路将进行改造升级,书店在房屋征收的范围内。这家书店包括这条街在内,都会被重新规划。
书店旧址将变成什么,张兵林还不清楚,但从这天开始,张兵林决定在微信朋友圈里每天写下一段文字,既是纪录,也是告别。9月21日,张兵林为学苑书店的告别,在朋友圈里写下的第一篇文字是这样的:“书店的兴亡,一如生老病死般不可避免,每个生命就算再精彩,结局都是悲惨的,我们崇拜的人会去世,我们喜欢的东西会失去,但书却告诉我,未必如此,我依然是乐观理性的行动派,堂吉诃德会和风车决斗,简会和罗彻斯特结婚,只要有美好的书在那儿,我们还有希望。书店不仅仅是一家书店,而是一种坚持,我如此幸运,在21岁那年开办了自己的书店,因为书、书店让我和更多的朋友结缘,我们在此留下了太多的喜乐、美好的交集,书给我成就事业的希望,书店是我实现的梦想,期待书店会有更好的归宿。”
自从张兵林发了学苑书店即将告别的文字后,不少媒体也发布了这一消息,这让不少人慕名而来。
11月11日张兵林在微信中写到:“学苑书店最后的49天:北京来青岛旅游的一青年小伙去不是书店买了两纸袋书,听店员说高密路店还剩没有多少时间后,又提着书来到高密路买了十几本书。还说他特别喜欢这个老店,后天他就要回北京了,明天如能抽出时间他还会来这个店的。这样的书友太多太多,就是你们这个样子,才让我坚持到现在,才体现书店的价值。”
苟不理、马家拉面、秦晋小吃
愈将失去愈珍惜,自从征收范围划定后,易州路上的老饭店格外火爆。中午,易州路33号的苟不理排起了长龙,大锅里翻滚着鸡汤,热包子刚刚出炉……
一位50多岁的王女士刚在天德塘修完脚,特意来这里吃上一碗馄饨,“鸡丝馄饨和肉包子三十年来没变味。”她感慨道。排队的人群中,扶老携幼的不在少数。据介绍,那里一天能卖300斤包子、200多碗馄饨。
63岁的胡清春,1980年就在那里工作,不过那时候不叫苟不理,而是叫易州路饭店,专营豆腐脑、馅饼、油条,但经营不善,濒临倒闭。1985年春节后,青岛和天津的工商联牵了红线,从正宗的天津“狗不理”请来了两位师傅,好酒好菜伺候了两个多月,得到了一些“真经”。为表明血缘,又避免和师傅重名,特起名“苟不理”。1985年4月1日,正式开张。
老板孙宏世在饭店里忙活着拉屉,经过和面、擀皮、包包子几道工序,最后蒸7分钟,一屉热气腾腾的包子就出锅了。孙宏世1972年下乡回城后,就开始干饭店,1985年进入苟不理,直到现在。如今,他的女儿孙爱君也在前台帮忙,一家老店,两代人坚守。同他们一起坚守的,还有30多名员工,其中7名老员工从开张一直干到现在。
孙宏世说,这里没有老板,饭店是大家伙的。原来,苟不理已经从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变成了股份制,员工们都是持股人,所以干起活来特别卖力。“以诚为本”是这家老店历久不衰的秘诀。但是对于征收后饭店的出路,孙宏世一脸的茫然,他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只想干好现在每一天的活儿。
同样茫然的还有位于高密路28号的文龙斋马家拉面,今年63岁的马老板坦言,征收后,他自己也干不动了,但是最后这段时间,人们的热情时时刻刻感动着他。有一阵,误传这片10月份就要拆了,结果那段时间,每天中午店门口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回头客,都想再来尝尝老味道。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还有秦晋小吃的油泼面,料足味美。它临街的两家店面都被列入了征收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