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ifefov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嗅觉辨别试验” 项目教学为例为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探索实施“教、学、做”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一步阐述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教、学、做”的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方案及这种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关键词]食品感官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
  
  引言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随着食品工业以及各种学科的发展,感官分析技术不断地吸纳新学科、新技术成果,融合统计学、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及现代仪器分析等学科,其应用范围从食品行业扩展到环保、医学、纺织等多个行业[1]。我国的感官分析技术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比发达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研究基础薄弱,感官分析标准化应用、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却因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风味营销、和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等方面的强大作用,迅速成为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及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2]。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是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建立在现代实验科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多门学科基础之上的。基本内容包括食品感官品质的内涵、分析评价理论与方法、理化检测技术、工艺形成、消费嗜好等本专业的基本问题。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及技能性并重的特点,是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及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教学多采用教室理论教学与在实训中心进行实验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沿袭的先理论后实践,实践和理论是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的。在实训中心进行实验时,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忘记了教室理论教学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好运用操作知识,容易导致盲目操作,或掌握一个操作花费时间较长。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反而因操作过于简单而在短时间完成,大部分时间又无事可做,有“吃不饱”的感觉。这就导致了基础差的同学效率低下,进步不大,基础好的同学没有明显的提高,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宝贵时间。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出一套教学程序简洁、实用、高效,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客观地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今后从事食品感官检验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3]。尝试将理论融于实践、课堂融于实践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以这一原则为指导思想,并将其贯彻到教学中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或实训车间。在真实环境里,教师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彻底改变教与学分离的现象。使实验教学的重点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移,是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它改变过去平推式和填鸭式的实验教学模式,这样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便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思想的传播,使学生对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整体思路,所需的基本技能、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有一个综合的认识。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结合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做到了有机的融合。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4]。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5]。每个教学项目首先进行学生分组,由每组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教学项目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查阅资料,编写讲义,设计实验方案;课堂学生讲解、分析、讨论、教师总结然后进行实验;最后学生教师一起讨论、总结,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课堂——实训室一体的方法进行现场教学。该方法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教学直观,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学习自主的特点。项目导入、启发引导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方法、情景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方法。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结合上述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以“嗅觉辨别试验”为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尝试。
  (一)项目导入
  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查阅资料,编写讲义,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课前应完成的任务基本如下:
  1.实验原理与目的
  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并非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的影响。本法可作为候选评价员的初选及培训评价员的初始实验。
  2.样品、试剂及器具
  (1)标准香精样品,如柠檬、苹果、茉莉、玫瑰、菠萝、香蕉、乙酸乙酯、丙酸异戊酯等。
  (2)具塞棕色玻璃小瓶,辩香纸。
  (3)溶剂:乙醇、丙二醇等。
  3.实验步骤
  (1)基础测试 挑选3~4个不同香型的香精(如柠檬、苹果、茉莉、玫瑰),用无色溶剂(如丙二醇)稀释配制成1%浓度。以随机数编码(见附表),让每个评价员得到4个样品,其中有两个相同,一个不同,外加一个稀释用的溶剂(对照样品)。评价员应有100%选择正确率。
  (2)辩香测试 挑选10个不同香型的香精(其中有2~3个比较接近易混淆的香型),适当稀释至相同香气强度,分装入干净棕色玻璃瓶中,贴上标签名称,让评价员充分辨别并熟悉它们的香气特征。
  (3)等级测试 将上述辩香试验的10个香精制成两份样品,一份写明香精名称,一份只写编号,让评价员对20瓶样品进行分辨评香。
  (4)配对试验 在评价员经过辩香试验熟悉了评价样品后,任取上述香精中5个不同香型的香精稀释制备成外观完全一致的两份样品,分别写明随机数码编号。让评价员对10个样品进行配对试验。
  (二)项目实施
  课堂学生讲解、分析、讨论、教师总结然后进行实验,最后学生教师一起讨论、总结,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以“嗅觉辨别试验”为例,实验结果应包括如下内容:
  (1)参加基础测试的评价员最好有100%的选择正确率,如经过几次重复还不能觉察出差别,则不能入选评价员。
  (2)等级测试中可用评分法对评价员进行初评,总分为100分,答对一个香型得10分。30以下者为不合格;30~70分者为一般评香员;70~100分者为优选评香员。
  (3)配对试验可用差别试验中的配偶试验法进行评估。
  (三)项目总结
  达成目标,归纳总结,总结方法、步骤和技巧。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课堂讲解、分析、实验情况、课后总结情况综合评定给出成绩。综合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五、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的 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上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在高职高专职业技术教育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发挥了作用。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在学生中起到了较好的评价,为社会输送大批有一定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起到了很好的推动。
  [参考文献]
  [1]朱红.食品感官分析入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1.
  [2]傅德成,刘明堂.食品感官鉴别手册[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1.
  [3]邵春凤.食品感官评价的影响因素[J].肉类研究,2006(5) :44-45.
  [4]乐颖,陈芷.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之浅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4-16.
  [5]戴建法,金扬凯.电子线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6(9):25-26.
  (作者单位: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笔者通过深入观察一有代表性幼儿园在接送幼儿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互动情况,从接送期间教师与家长互动行为类型的分布情况、幼儿入园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行为类型、离园时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行为类型、负责接送幼儿的家长类别、教师与家长互动事件主题的频次五个维度进行了数字化调查研究,发现家长主动与教师沟通能让教师感受到家长对幼儿成长的重视,对幼儿的成长产生较好的影响;在与教师互动的主动性中妈妈明显高于其他家
期刊
[摘要]当前,各高校都热衷于在相关单位挂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此搭建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基层、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平台。为了能促使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基地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等方面进行一些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基地可持续建设    一、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
期刊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本文结合戴维·伯姆的对话理论,运用心理学上的观点,提出教师“四种心态”教书育人。  [关键词]对话教书育人 四种心态    2001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
期刊
[摘要]探索了纺织工程专业的纺织生产实习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下的改革实践,论述了纺织生产实习的内容、方式的改革以及实习对教学的作用。纺织生产实习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纺织结构的调整以及纺织专业建设不断改进,赋予新的内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纺织生产实习课堂教学纺纱织造    纺织生产实习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为了使学生获
期刊
[摘要]大学物理改革当前是势在必行的工作。本文的思路是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大学物理学习兴趣、如何利用新的教育技术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及大学物理实验课开设对传统理论教育的弥补作用,以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理解。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大学物理是大学里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大学物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大学物理也是一种思想方法
期刊
[摘要]如何有效地实施《牛津高中英语》的Task板块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该板块的理解以及课堂教学的设计,同时也对该案例进行了教学后反思。  [关键词]Task板块 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高中英语》由牛津大学出版社聘请资深的英语语言教学专家根据中英双方共同商定的编写方案执笔编写,语言真实、自然,情景生动、逼真。该教材的使用是英语教学领域里的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既造成人才的浪费,也影响学校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式的严峻情况,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同时,学校和全社会都应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前言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促进
期刊
[摘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将其与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运用,可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能够有效地增加教学的密度和扩大信息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理有效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延用了几十年,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它主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沦为盛装知识的容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
期刊
[摘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良好的平台。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新路子,为同类高职院校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理念,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集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生动、活化、丰富、拓展教学内容,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但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不能以机代人;不能作为目的;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手段。  [关键词]葡萄牙语教学多媒体技术功效问题    多媒体是指以图像、音频、视频为载体的综合信息体。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把多功能教室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互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