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有效渗透 数学思想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90-02
【片段一】
师:算式+,你发现和之前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算?
生:之前的都是分母相同,这个算式的分母不同。分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变成,+=。
师板书+=并追问:为什么要把变成?请大家在学具上涂一涂,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生:我涂了一张纸的,再涂出另外的,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这说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师追问:那是多少?(生答是)谁来说说怎样进行分数计算?
师总结:刚才大家说的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要变成同分母才能相加,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
【片段教学二】
师:现在来看这道算式+,我们来折一折,看能得到多少。
学生操作后汇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就是其中的一份,就是其中的2份,合起来就是3份,得到,即+=。
师:那为什么分子能直接相加?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这样就可以直接将分子相加。
教师再出示算式+,说说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分子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学生认为不能直接相加。因为的单位和的单位不同。此时教师让学生进行涂色并观察后交流,学生讨论后指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一份,又涂了2份(这个2份就是),总共涂了3份,就是。所以在计算这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算式时,可以先把变成和相同的分数单位,也就是把变成,然后再和相加,得到。此时教师总结并提问:这种思想就叫单位统一思想。想一想,要计算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需要做什么?我们还能用什么转化方法来计算吗?学生讨论思考后认为,需要将两个分数变成同分母的分数才能进行计算。并提出将分数单位统一为小数单位,也可以进行计算,如可以将+转化成小数来计算就是+=0.5+0.25=0.75。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并再次追问:你为什么要转化成小数?学生认为: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将两个分数都转化成小数就是转化成相同的单位。
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计算方法里,有哪些是用单位统一思想的?学生提出,整数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的小数点对齐,都是将数字转化为同一个标准后再进行计算。师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让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并追问:为什么必须要分母相同才能相加?
学生总结后认为,必须要让分数单位相同,这是异分母加减的必要条件,也是将其转化为同分母的根本原因。
【教学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有目的性的引领和指导,对数学思想的铺垫没有做足做到位,导致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犹如蜻蜓点水,学生只是听了一个新的数学名词,对其“是什么,怎么用,为什么要用”并不了解,因而也不得要领。
如在片段一教学中,教师只是在总结时点明了转化思想,学生因为经历和积累的素材不丰富,因而对转化的感知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认知,正如教师所总结的那样:这就是转化思想。学生了解到的信息仅此而已。究其原因在于,首先教师对没有充分把握教材,在数学思想的挖掘上定位不够准确。异分母分数加减不仅仅是一个转化的思想,还有单位统一的数学思想。首先,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入“计算单位统一”这个思想要素上来,所以学生一直停留在一种肤浅的认识上,对“为什么要使用转化思想”无法体验;其次,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一个思维建构的过程,使学生无法建立怎样转化的活动经验,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拓展和延伸。再次,教师没有进行适时的反思,学生无法在丰富的表象积累和探究中,使转化思想得到内化。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呢?
一、挖掘准确
在教材中,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是内隐在每一个章节知识点里,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沟通各个知识间的联系,并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把握数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如片段二中,教师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转化要素挖掘为“同一分数单位”,为此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层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必须要单位统一,而这是运用转化思想的关键。
二、引领探究
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是一个分解细化的过程,教师要厘清思路,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带领学生在数学思想之路上自主探究。如片段二中,教师紧紧抓住“单位统一”这个数学思想,从三个层次展开引领,先通过+=的计算教学,让学生采用折纸的直观模式,经历从单位表象到抽象的过程,而后展开对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必须要统一单位”这个单位思想,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加强学生对单位统一思想的巩固。这样一个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体验。
三、促进感悟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数学思想渗透的有利时机,及时归纳总结,及时反思,促进学生的感悟和内化,有效建构数学思想认知体系。如在片段二中,学生经历操作和观察后,教师让学生从所学的知识中及时反思和回顾,对转化思想和单位统一思想有了互为因果的深刻理解,通过知识的对比和沟通,让数学思想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责编 林 剑)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90-02
【片段一】
师:算式+,你发现和之前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算?
生:之前的都是分母相同,这个算式的分母不同。分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变成,+=。
师板书+=并追问:为什么要把变成?请大家在学具上涂一涂,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生:我涂了一张纸的,再涂出另外的,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这说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师追问:那是多少?(生答是)谁来说说怎样进行分数计算?
师总结:刚才大家说的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要变成同分母才能相加,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
【片段教学二】
师:现在来看这道算式+,我们来折一折,看能得到多少。
学生操作后汇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就是其中的一份,就是其中的2份,合起来就是3份,得到,即+=。
师:那为什么分子能直接相加?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这样就可以直接将分子相加。
教师再出示算式+,说说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分子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学生认为不能直接相加。因为的单位和的单位不同。此时教师让学生进行涂色并观察后交流,学生讨论后指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一份,又涂了2份(这个2份就是),总共涂了3份,就是。所以在计算这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算式时,可以先把变成和相同的分数单位,也就是把变成,然后再和相加,得到。此时教师总结并提问:这种思想就叫单位统一思想。想一想,要计算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需要做什么?我们还能用什么转化方法来计算吗?学生讨论思考后认为,需要将两个分数变成同分母的分数才能进行计算。并提出将分数单位统一为小数单位,也可以进行计算,如可以将+转化成小数来计算就是+=0.5+0.25=0.75。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并再次追问:你为什么要转化成小数?学生认为: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将两个分数都转化成小数就是转化成相同的单位。
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计算方法里,有哪些是用单位统一思想的?学生提出,整数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的小数点对齐,都是将数字转化为同一个标准后再进行计算。师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让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并追问:为什么必须要分母相同才能相加?
学生总结后认为,必须要让分数单位相同,这是异分母加减的必要条件,也是将其转化为同分母的根本原因。
【教学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有目的性的引领和指导,对数学思想的铺垫没有做足做到位,导致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犹如蜻蜓点水,学生只是听了一个新的数学名词,对其“是什么,怎么用,为什么要用”并不了解,因而也不得要领。
如在片段一教学中,教师只是在总结时点明了转化思想,学生因为经历和积累的素材不丰富,因而对转化的感知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认知,正如教师所总结的那样:这就是转化思想。学生了解到的信息仅此而已。究其原因在于,首先教师对没有充分把握教材,在数学思想的挖掘上定位不够准确。异分母分数加减不仅仅是一个转化的思想,还有单位统一的数学思想。首先,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入“计算单位统一”这个思想要素上来,所以学生一直停留在一种肤浅的认识上,对“为什么要使用转化思想”无法体验;其次,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一个思维建构的过程,使学生无法建立怎样转化的活动经验,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拓展和延伸。再次,教师没有进行适时的反思,学生无法在丰富的表象积累和探究中,使转化思想得到内化。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呢?
一、挖掘准确
在教材中,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是内隐在每一个章节知识点里,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沟通各个知识间的联系,并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把握数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如片段二中,教师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转化要素挖掘为“同一分数单位”,为此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层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必须要单位统一,而这是运用转化思想的关键。
二、引领探究
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是一个分解细化的过程,教师要厘清思路,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带领学生在数学思想之路上自主探究。如片段二中,教师紧紧抓住“单位统一”这个数学思想,从三个层次展开引领,先通过+=的计算教学,让学生采用折纸的直观模式,经历从单位表象到抽象的过程,而后展开对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必须要统一单位”这个单位思想,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加强学生对单位统一思想的巩固。这样一个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体验。
三、促进感悟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数学思想渗透的有利时机,及时归纳总结,及时反思,促进学生的感悟和内化,有效建构数学思想认知体系。如在片段二中,学生经历操作和观察后,教师让学生从所学的知识中及时反思和回顾,对转化思想和单位统一思想有了互为因果的深刻理解,通过知识的对比和沟通,让数学思想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