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是一篇漫谈性文字。从教师敬业之心入手,谈谈教师应该思考什么,怎样自己会学习,怎样使学生会学习,并以“比喻”手法的教学为例,重在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敬业;思考;会学;比喻
中图分类号:G424.1
我从教已有十七年了,我父亲也是从教一生。几十年来,父亲跟我说了好多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存无几,近年来,我回味最多的就是一句话,“当老师的绝不可误人子弟”。什么叫“误”或是“不误”呢?我的答案是:“误”就是教出来的学生是一群又一群的学舌鹦鹉;“不误”就应该是让一批又一批离开老师的学生们有能力踏上社会,穿越时空,与时俱进,开拓发展。能够达到,或者坚持不懈的力争达到这一目标的老师就是一个敬业的老师,一个问心无愧的人民教师。
以上所说,近乎空谈;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还是回到科学发展的思路上来吧。
我所从事的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以语文教学为主,也兼任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学工作。把小学、中学、大学这三个教学阶段相比,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方式方法为主,中学是方式方法和知识的深广度并重,而大学则是以知识推陈出新为重中之重——当然,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不可轻乎的——此种论法,在我长期教学生涯中也是偶有耳闻的。我们暂且不说此论的对错与否,它即使是谬论,有心的人们也可以从中找出些许的“合理内核”来。比如,教小学生扫地,领小学生做游戏,教他们握手,给他们做直观教具等;到了中学,老师教学生自制教具,做演示试验、读懂示意图,引导掌握思维的方式和方法等等;进入大学,教授的课时加长,指导阅读的参考书增多,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的增强,如此等等无一不符合人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特殊需求。而小学生的特殊需求就是急于认识这个自己刚刚来到不久的世界和自己不斷新接触的事物。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小学生这种特殊需求呢?这里我想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的侧面——“比喻”这个辞格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
我们知道,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的规律发展的。比如,教低年级学生识字,老师写个“猫”字、学生不认识。若是问学生谁家养过猫,举手的人可能不多,要是问,谁没见过猫,举手的就很少。这时老师读出“猫”来,学生就特别的欣喜。因为他们不但见过、玩过那可爱的具体的小动物,而且又学会了“猫”字的写法。再比如老师教个“虎”字,很多学生不知道虎是个什么样子,这时候老师就可以用猫打比方来描述虎的具体形象了。这是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例子,是比喻的初级用法。
再比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文章本身而言,其基调是忧愤而沉郁的,反映出来的是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之后,身在北京的朱自清先生对江南的故友、亲人们的忧虑、眷念和对反动派的愤怒之情。文章以“心里颇不宁静”开头,行文中,听见蛙声蝉声而感慨道“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当踏着荷塘月色回到家中时,是“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这种基调是少年儿童接受的。但是忧愤沉郁中带有丝丝的美好向往,这是从朱自清先生那优美、独到而微妙的比喻文字中洋溢出来的。比如他用“婷婷的舞女的裙”比喻高出水面的荷叶;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白色的荷花;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喻荷塘上送过来的缕缕清香;用“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比喻月光与树影的和谐的旋律等等。用舞女的裙比荷叶,用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比荷花,这还好理解,因为它们之间有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而用歌声比清香味,用名曲比光影的和谐,这就令小学生不可思议了。而这后两个比喻也正是作者的微妙、优美与匠心独运之处。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歌声”之前加了两个定语“远处高楼”和“渺茫”,这就是告诉我们,这歌声传到我们耳中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而荷塘上的清香作用到我们的嗅觉上也有相同相近之感。而名曲的旋律与光影又同有和谐之妙。老师能把打比方的事物与被比方的事物二者之间的相同相近之处明示给学生,就能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样才能使学生知道,今天我不但学会了什么,明天我还知道怎么学其他我想学的知识了。这就是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本领,这样方能算做“不误人子弟”。
上述这些拉拉沓沓的文字,无非是表明自己的一种信念:既已从事教育行业,就要确立敬业精神;怎么做到敬业?就是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让自己会学习,也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以教学“比喻”辞格为例,力图行文的浅出深入。愿与同事们共收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辞海》
[2]《朱自清文集》
关键词:敬业;思考;会学;比喻
中图分类号:G424.1
我从教已有十七年了,我父亲也是从教一生。几十年来,父亲跟我说了好多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存无几,近年来,我回味最多的就是一句话,“当老师的绝不可误人子弟”。什么叫“误”或是“不误”呢?我的答案是:“误”就是教出来的学生是一群又一群的学舌鹦鹉;“不误”就应该是让一批又一批离开老师的学生们有能力踏上社会,穿越时空,与时俱进,开拓发展。能够达到,或者坚持不懈的力争达到这一目标的老师就是一个敬业的老师,一个问心无愧的人民教师。
以上所说,近乎空谈;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还是回到科学发展的思路上来吧。
我所从事的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以语文教学为主,也兼任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学工作。把小学、中学、大学这三个教学阶段相比,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方式方法为主,中学是方式方法和知识的深广度并重,而大学则是以知识推陈出新为重中之重——当然,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不可轻乎的——此种论法,在我长期教学生涯中也是偶有耳闻的。我们暂且不说此论的对错与否,它即使是谬论,有心的人们也可以从中找出些许的“合理内核”来。比如,教小学生扫地,领小学生做游戏,教他们握手,给他们做直观教具等;到了中学,老师教学生自制教具,做演示试验、读懂示意图,引导掌握思维的方式和方法等等;进入大学,教授的课时加长,指导阅读的参考书增多,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的增强,如此等等无一不符合人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特殊需求。而小学生的特殊需求就是急于认识这个自己刚刚来到不久的世界和自己不斷新接触的事物。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小学生这种特殊需求呢?这里我想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的侧面——“比喻”这个辞格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
我们知道,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的规律发展的。比如,教低年级学生识字,老师写个“猫”字、学生不认识。若是问学生谁家养过猫,举手的人可能不多,要是问,谁没见过猫,举手的就很少。这时老师读出“猫”来,学生就特别的欣喜。因为他们不但见过、玩过那可爱的具体的小动物,而且又学会了“猫”字的写法。再比如老师教个“虎”字,很多学生不知道虎是个什么样子,这时候老师就可以用猫打比方来描述虎的具体形象了。这是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例子,是比喻的初级用法。
再比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文章本身而言,其基调是忧愤而沉郁的,反映出来的是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之后,身在北京的朱自清先生对江南的故友、亲人们的忧虑、眷念和对反动派的愤怒之情。文章以“心里颇不宁静”开头,行文中,听见蛙声蝉声而感慨道“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当踏着荷塘月色回到家中时,是“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这种基调是少年儿童接受的。但是忧愤沉郁中带有丝丝的美好向往,这是从朱自清先生那优美、独到而微妙的比喻文字中洋溢出来的。比如他用“婷婷的舞女的裙”比喻高出水面的荷叶;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白色的荷花;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喻荷塘上送过来的缕缕清香;用“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比喻月光与树影的和谐的旋律等等。用舞女的裙比荷叶,用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比荷花,这还好理解,因为它们之间有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而用歌声比清香味,用名曲比光影的和谐,这就令小学生不可思议了。而这后两个比喻也正是作者的微妙、优美与匠心独运之处。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歌声”之前加了两个定语“远处高楼”和“渺茫”,这就是告诉我们,这歌声传到我们耳中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而荷塘上的清香作用到我们的嗅觉上也有相同相近之感。而名曲的旋律与光影又同有和谐之妙。老师能把打比方的事物与被比方的事物二者之间的相同相近之处明示给学生,就能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样才能使学生知道,今天我不但学会了什么,明天我还知道怎么学其他我想学的知识了。这就是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本领,这样方能算做“不误人子弟”。
上述这些拉拉沓沓的文字,无非是表明自己的一种信念:既已从事教育行业,就要确立敬业精神;怎么做到敬业?就是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让自己会学习,也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以教学“比喻”辞格为例,力图行文的浅出深入。愿与同事们共收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辞海》
[2]《朱自清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