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习得性无助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通俗一点讲,就是一种无助感,只是这种无助感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数次、重复打击以后慢慢形成的一种消极心理。
   二、就业过程中的習得性无助具体表现
   1.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希望从事某项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动力。他决定着个体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是否有克服活动中的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低成就动机的人就不具有这些心理力量。在就业过程中表现为:对个人的就业没有恰当的目标;对就业活动漫不经心;对就业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就业成功的希望,对自己能就业成功基本不抱希望。
   2.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是个体建立自我认同感、调节自我行为的依据,对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就业过程中低自我概念的表现有:对就业活动没有兴趣,持消极态度;在就业过程中自卑、多疑,认为自己是不被用人单位看好的、不被喜欢的。
   3.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前,对自己能在什么程度或水平上完成该行为的自我判断和自我感受。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对自己完成某一行为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倾向于设定低于自己实际能力的行为目标以避免失败;在困难挫折面前会不加努力便放弃。在就业过程中,个体很容易因此产生的焦虑情绪。
   4.心理定势是一种刻板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态度。反复的失败和挫折很容易使人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固执地认为“我不行”,无论我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以消极的方式对待问题。这种消极的心理定势势必影响个体的就业活动开展。
   三、就业过程中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分析
   1.外部因素
   一是社会评价体系与学校评价体系的差异。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有以下特点:评价关注点集中明了、评价及时有很强的时效性。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社会评价体系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而且关注点弥散,特别是在就业的过程当中,这种特点更为明显。这会使不少毕业生感觉手足无措,产生挫败感、无助感是在所难免的。另外,在学校老师会关注每位同学的动态,尽力发掘学生的优点;到社会上则要学会主动争取、主动展现,如果还是停留在期待被发现的心理状态,就难免会感到被忽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努不努力都一样”的消极心理定势。
   二是不恰当的家庭评价方式:一是夸奖,不少家长认为夸奖是孩子成长的助力,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但是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客观表现一味盲目夸奖,则会在无形中使孩子形成外归因的认知模式,就业不顺利就只会怨天尤人。二是对失败的高度关注,一次不良表现会无数次被提起,还美其名曰“警钟长鸣”,这种评价方式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碰到叛逆的孩子,甚至会形成恶性循环。三是比较,父母经常会拿亲戚家、邻居家、朋友家、同事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本来是想促使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殊不知经常性的拿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会使孩子产生无能感和无助感。
   2.内部因素
   不恰当的归因方式。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识事物不够全面,有不稳定、易偏激、冲动等特点,所以大学生容易形成不恰当的归因方式。当个体在就业过程中碰壁,容易把失败归结于运气、家境等外界条件时,就会随之启用逃避、否认、投射等的消极行为方式以保护自身的价值体系,这种归因方式会让个体对自己的努力产生质疑,进而会引发习得性无助心理。
   自我认同危机。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危机会导致个体自我评价过低、自我否定,而长期的自我否定就会形成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助。就业目标恰当明确、过程平和顺利对业生就能在就业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同感,否则就会出现自我认同危机。
   依赖性。独立性是大学生心理成熟的另一标志,其对立面便是依赖性。个体的依赖性会导致他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失去外界帮助时,便会产生无助感。在这个“拼爹”的时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依赖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如何克服就业过程中的习得性无助
   1.合理设定目标,提高成就动机。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设定合理的就业目标。目标太高容易遭受挫折,目标太低体会不到成就感,根据学生能力设定求职目标,既有利于目标的完成又能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让学生在追求成功中获得心理满足,体验良好的心理状态,相信自己的能力。
   2.适时给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在就业过程中,教育者适时给予学生正面引导和积极评价,这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的提高。教育者的评价要客观、中肯,最好不要浮于表面、华而不实。让学生客观认识自身的优缺点,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学会“示人以长”,减少挫折体验,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被关注、被期望的,从而提升他们自我成就的信心和勇气。
   3.调整思维和认知方式,消除消极心理定势。不恰当的思维、认知方式是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根本原因。通过一定的思维认知训练,将消极认知调整为积极认知,消除消极思维定势对克服习得性无助有很大的帮助。
   4.进行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直接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策略训练、案例分析、成功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等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上)[J].理工高教研究,2002,(4):5-11.58.
   [2]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报,2006,(3).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其他文献
为了改进传统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s)中并发控制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特殊类的类层次并发控制技术,这种模式可以用于无论是单继承还是多继承的任何应用程序,而用的锁开销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财务会计中起着重要的管理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主要通过财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确保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耗能也日益扩大,因此,建筑节能必须引起相关重视。实践证明,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是减少建筑能耗的最直接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在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住宅小区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小区建设过程中,给排水
摘要:不少高中学生学历史很刻苦,教师也很努力,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个体性,单一而被动,教师只强调记忆、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与培养,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积极性,使学生不能清醒地反思自我,进而认识自我。认识到这一点,历史教师就必须进行课堂价值本位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
摘要:课程逻辑的规范与课程的自由要求,自课程产生以来就是一对无法消除的矛盾。课程逻辑的规范既有内在结构的规范,也有课程外延的规范,这两种规范既有对学生发展方向性的引导作用,也有对学生自由发展的限制。我们应该根据已有经验,在满足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促成两者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课程;自由;逻辑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广泛的内在意义和一定的外在规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技能培训也越显重视。但是现阶段大学生考证热现象严重,技能培训不能和考取证书混为一谈。文章通过这一现象对大学生技能培训的效果及目标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技能培训;目标   一、大学生技能培训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和人事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主要
基于参数曲面建立了从二维参数域到三维空间的映射关系和参数曲面的裁剪,就是保持原映射关系不变,而仅改变曲面的有效参数域等情况,通过对参数曲面上两个相交的环给出严格的
本文从控制主体与管理主体脱节、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运行脱节、生产单元分类与收集指标渠道不一三个角度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精细化管控的缺失矛盾,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