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解读 深刻体会 指导复习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出炉后,全省生物教师认真学习,深刻体会。本人在参加县教育局,学校组织的相关学习指导会后,在参考阅读2008年新课标卷与其他省份相关试卷后,结合个人的体会,就考试范围中的“实验”和“选修3”的相关考试要求谈谈个人的解读。限于水平,对《考试说明》的理解难免存在局限性,甚至出现错误,谨请同仁不吝赐教。
  
  一、实验考试要求
  
  《考试说明》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1)是: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在认真阅读、研究课改先行省份的新课标卷后,对《考试说明》中的这一要求,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就是要求教师在平时实验教学、复习过程中,真正的把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去理解、掌握,让学生真正能了然于胸。高考试题可以单纯就“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实验去考查,也可以利用你所学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知识与操作的迁移,真正考查你对相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是否真正掌握。也就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即利用“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的相关基础知识,注意迁移应用到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实验。如2008年江苏高考卷的33题:某同学进行实验,图1中甲为实验开始状态,乙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①_____。②___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答案:(1)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波面变化②吸取“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置于60~65℃水浴锅中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这是一道很好的高考实验试题,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材中“还原糖的鉴定”的原理、斐林试剂的使用、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等内容。同时可结合渗透原理,进行基础知识的小迁移:实验目的为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透过半透膜。由提供的实验材料可推知实验原理:蔗糖的水解产物若能透过半透膜,则由于渗透作用,两边的液面差会缩小,用斐林试剂检验,水浴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否则,两边的液面会因为蔗糖的水解使溶质分子数增加而液面差变大,且检验时无砖红色沉淀。实验设计步骤时,重点考查无关变量的控制,如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水浴控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
  再如2008年四川高考的30题Ⅱ,就是利用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原理迁移到人体细胞呼吸的探究实验。
  
  
  二、《选修3》的考试内容要求
  
  《考试说明》中《选修3》的考试要求除了“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这两项考试内容要求达到Ⅱ层次(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外,其余都是在I层次,即“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也就是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应用。在平时的教学、复习中,要注意学生基础的扎实掌握,更要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如2008年江苏高考32题(5)小题: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见图2与表2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s)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2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EcoRI和PstI酶切,得到______种DNA片段。(2种)
  ②采用EcoR I和Sma I酶切,得到______种DNA片段。(1种)
  这一道高考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出学生对“限制酶特点”的这一基础知识是否真正的理解、掌握。学生在上课时都懂得:每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加以酶切。也就是说,限制酶具有专一性。把这一大家都懂得的基础知识点放到高考的大环境下去考查,结果绝大多数的同学懵了,不知如何解答。我把这一道江苏的高考试题印发给本人所教的2个班级同学去做,103位学生,在15分钟的时间里,结果只有13位同学答对答案,其中,只有5位能”知其所以然“。通过点评,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这就是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属于高考考试要求的1层次。那学生为何不知如何解答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很好的去识图,去把所学的有关“限制酶的特点”理解明白,未能把图2中的信息与表2相结合:从圈2的①和表2可以知道DNA片段XY的x端是由EcoR I酶切得到的黏性末端,Y端是由Atu I酶切得到的平末端;从图2中的②和表2可以知道DNA片段MN的M端是由EcoR I酶切得到的平末端,N端是由Sma I酶切得到的平末端,在DNA片段NN中还有一个Pst I的酶切位点。x、M黏性末端在E,eoli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N、Y平末端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形成了图2中的重组质粒T。当用EcoR I和Pst I酶切重组质粒T时,EcoR I可把重组质粒中的x、M连接处切割,因为X、M连接处是由同一种限制酶EcoR I酶切后再由连接酶缝合的。而在N、Y连接处,从表2可以看出,该处的DNA核苷酸序列已发生改变Alu I、SmaI都不能把它酶切。在DNA片段MN中,有一个Pst I的酶切位点,所以,当用EcoR I和Pst I酶切重组质粒T时,可以得到2个DNA片段。同样,当用EcoR I和$maI酶切重组质粒T时,只有在x、M连接处用EcoR I酶切开,整个重组质粒T没有SmaI的酶切位点,所以,得到的DNA片段只有1个。这些知识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都能懂得,但在高考的大环境下,未能很好的把基础知识进行运用。故本人认为,《考试说明》考查中的知识点要求虽然是I,在好的高考试题中同样可以达到像《考试说明》中要求的Ⅱ层次。在平时教学、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对“双基”的扎实及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和迁移训练。真正掌握、理解基础知识的内涵,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游刃有余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高考《考试说明》给我们指明了学习,复习的总体方向,如何针对每个知识点和《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层次细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需要我们每位老师、学生认真去领会、思索,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层次,真正去扎实基础,做好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概念人人会背。应用则未必人人能够掌握。也只有做好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引导学生迁移知识,推理应用知识,在经过一定的训练后,能得心应手地去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理解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信经过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在高考考试中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物理难学本质上表现在物理解题困难上,物理解题困难多以“程序性解题困难”为主,出现“程序性解题困难”主要原因在教师的“规范示范”和学生的“亲历过程”两个环节没有做好,而“微课”能帮助教师处理好这二个环节,具体做法是:设计规范解题“微课”,实现教师规范示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规范解题,促使学生“亲历过程”;教师反馈解题过程、总结示范,实现矫正和提升。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程序性;解
【摘要】无痕教育的基本内涵是让学生感觉不到在受教育,是顺其自然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实施无痕教育具有四种基本策略,春风化雨中提升是策略之四。要做到课堂教学在春风化雨中提升,可以通过注重思维训练、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等几种方法具体实现。  【关键词】无痕教育 课堂策略 春风化雨 提升  无痕教育的基本内涵是让学生感觉不到教育的目的和意图,在暗示、熏陶、渗透、迂回等间接方式中水到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进行生物学史的有效教学,利用生物学史引入新知,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学史;生物学教学;高中生物  引言  在整个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涉及到生物学史的教学共有十一处,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资料分析,探究历程,实验,模型构建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也越来越认识到生物学史的教学的重要性。有效的生物学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习作以写人叙事类为主,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习作教学 生活 动作描写指导  一、整体建构,“读”出动作描写“技”  纵观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对于动作描写的片段比比皆是。笔者尝试对小学阶段的动作描写侧重指导点进
摘 要:科学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科的两大核心素养。新课标提倡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利用随手可得的简易器材,自主探究出光的反射规律,使物理课堂回归至探究的本原,诠释新课标理念。  关键词:简易器材;自主探究;光的反射;合作交流  科学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科的两大核心素养。其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
摘 要:特定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NSP)酶应用于肉鸡行业已有很长的时间。在含有特定底物(如大麦和小麦)的日粮中添加特殊的酶所产生的益处是巨大的,且易于量化并经济实用。因此,来自Pilgrim公司的营养技术服务高级主管Mike Blair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动物营养技术研讨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在肉鸡营养中应用NSP酶的论文,指出在肉鸡场在评估NSP酶功效应考
出于预防疾病之目的而在饲料和饮水中战略性地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限制养禽业对抗生素的需求,甚至完全替代。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1-0043-03  因抗生素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然而,研究证实,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和传播,导致治疗无效,并会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的威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一课,许多年下来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就具体题目的解题过程进行展开,以加速度为桥梁,加强学生对力与运动之间的已知量转化的熟练度。诚然,对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公式的具体应用,将本章节习题完成并拥有一定解题技巧,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想,我们是否在同时错过了一个让学生自我建构物理知识体系、完善物理思维模式的过程?要知道,牛顿定律是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基石,学生脑海中这块基石的稳定
摘 要:2019年,欧洲藥品管理局就抗生素的分类和使用范围等事项指定由下属的人用药品委员会和兽药委员会批准并向公众开放咨询,最终根据抗生素的种类、药物特性、给药途径、耐药性风险以及对公众安全的潜在影响,将抗生素分为A类(Avoid,意指“避免”)、B类(Restric,意指“限制”)、C类(Caution,意指“注意”)和D类(Prudence,意指“谨慎”)四个类别,风险程度依次降低,为人们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