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能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叶圣陶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始终体现着这一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第二、学生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一个有成就的人总是有着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养好了受益终身,习惯养不好则成就不了大的业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语文的习惯呢?
   首先,要求备齐工具书,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字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因此,备齐工具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另外,有了字词典,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生字词还要勤查字词典,教师要督促学生勤查字词典。有些学生遇到不明白的生字词喜欢问老师,这种现象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如果学生一旦对生字词向老师发问,一般情况下老师可以拒绝作答,让学生自己在字词典中去寻找答案。
   其次,要动脑、动手、动口,注重练习。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文章的阅读或是汉语知识的练习,都渗透了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多开动脑筋。如果是写作,那更是一种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作文的语言、构思、结构安排,也许有借鉴别人作品的成分,一旦经过个人的脑子安排,用手写出来,那将是独一无二的一种创造。在开动脑筋的同时,调动眼耳口鼻各种感觉器官,几种器官协调工作,加强练习,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调动诸多感觉器官。例如,让学生不只是单纯地阅读思考,而要让学生把阅读思考的结果书写出来。另外,让学生坚持写周记、日记。用手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形成条理性的文字,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再则要抓常规训练。
   听:动笔动脑,记住概要,把握重点,提出疑难,概括中心,发表看法。
   说: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发音清晰,态度自然,声音宏亮,说变通话,感情充沛。
   读:勤查字典词典,钻研“提要”、“注释”,勾画、圈点、评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思,提出疑难问题,练习默读朗读,积累有用资料,完成课后练习。
   写:言之有物,说实在话;仔细观察,准备材料;编寫提纲,认真修改;字迹清楚,符合格式。
   无论哪种习惯,决不是一朝夕就能养成的,需要一定时间有意识地反复训练,一种自学习惯的形成,往往要经过适应期、强化期和保持期三个阶段,分期培养。循序渐进,逐步稳定下来,成为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还离不开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错,如果有浓厚兴趣的引导,那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不自觉地获取了新知识。那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有哪些途径呢?
   首先,以“境”引趣。只有带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才能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如:在教《三峡》时,先用声色俱佳多媒体,再现书中所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的情境,播放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三峡风光”图片及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定会大大提高。
   其次,以“读”生趣。如教朱自清的《春》时,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次,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才能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三、掌握方法,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重点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无穷。”就是说要指导并训练学生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规律性知识,转化成为自己探索知识,求取真理的自学方式。这个转化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和训练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教师的辅导,即是给学生“导之以法”。这个“法”,指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
   1、导之以思维的方法。心理学指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学习语文的思维方法,当然也有其“一般性和规律性”,即比较、分类、归纳、概括、联想、假设、引申、拓展等。例如教学《白杨礼赞》,为了使学生掌握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本质联系,启发学生联想电影中烈士牺牲时出现参天古松和巍巍山峰的镜头,让学生在比较中拓展自己的思维。
   2、导之以掌握知识之法。语文教材尽管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在传授各种文体知识时,紧紧抓住知识点。如对各种文体的教学,反复围绕其规律性进行。小说教学,总不离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教学,紧扣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进行;记叙文则不忘人、时、地、起因、结果;基础知识集中字、词、句、段、语、修辞、逻辑等。教师借助这些手段,使学生在不断的反复中,把知识“串珠成线,环套成链”,最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这样才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其他文献
一直认为早晨是读背的黄金时期,如何高效率地利用早晨的时间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是我所注重的,经过缜密思考,结合学生的现行状态,我采取了以下方式和措施:   一、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背诵   一开始我给学生列举古代文人的典范,例如:曹植、杜甫、李白、欧阳修、李清照、王国维等有建树者无不从少年时期饱读诗文,背诵连篇,从而积累大量的语言于心间,才有了后来的挥语泼墨,自作诗文流于后世;又列举诸如:冰心、
期刊
2010年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语文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培训,包括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为期1个月的在职研修。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我已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線上,我走过了困惑,经历了紧张,也曾有过无助,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一、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
期刊
积累、模仿、探索、创新,铺就了作文的成功之路。积累是学生灵感生成的沃土,是作文成功之路的基石。因此说,作文始于积累,热爱生活,积累素材,认真阅读,积累语言,多方训练积累方法,才能使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一、积累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积累素材,主要靠留意生活。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
期刊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間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
期刊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是谈“文”色变,望而却步,说起来,牢骚满腹是,怨言满天飞:“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背这些晦涩的文言文?”“现在已经不用‘之乎者也’说话了,为什么要考这些东西?”其实,文言文就像书法、武术一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可是,佶屈聱牙的文字却很难让学生爱上它,这就需要我们找个理
期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读书学习思想不失为语文学习的良方,但用于古人应付有限的几门学科还可以,今天,学生要面对八九门学科,再使用这种高支出才能有高收入的方法,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恐怕都要说“不”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一些低耗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    首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学生对人生、
期刊
如今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的分量比之前更大。在教学中,如何使文言文的教学更有效,这成为一个非常现实也很重要的课题。其实,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厌学或者效率不高,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然而,从教学一线的情况来看,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急需提高。那么如何将文言文教学做到有效呢?    一、语文教师应先苦练内功,
期刊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做榜样来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
期刊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应试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文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和尊重人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文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
期刊
阅读教學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无比重要的位置,既是重点,同时也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想,首先要弄懂什么叫做“有效”。   “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的好不好。语文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