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展厅展示设计是展示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展示空间是展厅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展示空间形态的生成与主题创意的表达是通过空间的基本形态来反映的,展示空间不仅是个叙事的空间,还是一个人物互动和情感交流的空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都是通过展示形态的属性和特有的功能来实现的。一个好的展示空间可以通过空间造型形式、形状、光影、色彩等营造出不同的主题概念。
关键词:博物馆 展示设计 空间关系
说到展示空间,我们首先要对“空间”这个概念有个大体了解。建筑上的空间是与建筑中的实体概念相对的“空的部分”。即空间的概念是具有相对和绝对的两重性,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虚实关系。建筑理论家BRUNO ZEVI先生曾经说过:“凡是经过人去围定或限定的一个空的部分,即成为一个包围起来的空间。”对于空间及其围护物之间这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老子曾在《道德经》里这样说:“ 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认为,以“无”为用,以“有”有利于“无”,房屋实的部分只是为有利于使用它所围成的空的部分。
展示设计是功能性很强的艺术,它与纯艺术本质的区别在于它具有实用性,尤其以空间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从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他无论从展示设计的概念、本质及特征,展示设计的范畴,都与“空间”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下面从展厅展示设计的功能角度出发,进行展示空间的分析。
一、展厅展示空间组合关系
空间的分析中首先要对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对展示活动的各种功能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进行空间分析,使空间分区满足功能的需要。比如一些博物馆中的独立展厅设计,就需要对空间进行功能的分区、布局。此外还要考虑到整个博物馆内各个展厅之间的组合关系等等。在无规则中得到规则,打破以往单调的空间组合模式,通过展示的视觉使空间变得含蓄。
下面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展示空间为例进行分析。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设计时,由室内展区以及室外展区两部分组成。它的展示空间主要集中在西侧,西侧展区的设计对陈列空间进行了很好的分割,为陈列提供了多层空间,而且并不仅仅是把所有的藏品都划分在主体建筑室内展厅,室外的庭院中也设计了一个独立的展厅,用来复原古时书房的旧貌。在陈列的展示设计处理上突现了时间距离。
从苏州博物馆新馆平面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划分都是成几何形,并以矩形和八边形为主。每个主题展厅都是一个矩形,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较大的八边形展示空间。彭一刚先生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说:“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可以引起人的美感,他们特别推崇圆,球等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具有抽象的一致性……”。 正方形,矩形,八边形等在论及这些形体时,总被认为是完全整齐一律的形体,所有边等长,无论哪一面都是同样大小的面积和同等的角度。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展区空间也有少数八角形的展区。不同形状的空间之间也形成了对比,虽然不如前一种方式对比强烈,但通过这种对比使得单调的空间得以变化,同时也使得空間变得丰富。空间的形式往往与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功能允许的条件下,适当的做一些空间的变化,可以破除空间本身的单调,从而借助相互之间的对比使得空间丰富而充满变化。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展示空间布局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实际上就是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在中外各类建筑中经常可以见到,最常见的形式是在通往主体空间的前部,有意识的安排一个极小或极低的空间。通过这种空间时,人的视线被极度压缩,一但走到高大的主体空间,豁然开朗,从而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振奋。比如,从门厅在进入展区时,要经过一条狭长的走道,走到尽头,便是一个较开敞的公共空间连接着两侧的展厅,再往里走,穿过狭窄的通道,又可见一较大空间的展区,如此二三。
空间的不同比例、不同立体形态都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空间立体形态结合着功能和精神的要求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例如,贯穿西侧展区的走廊是一个相对细长的空间,人对细长纵向的方向感比较强烈,从而使人产生深远的心理感。同时,这种空间形态可以引诱人们怀着一种期待和寻求的情绪。
二、展厅展示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展厅展示空间的设计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师通过展示环境空间的营造来达到与观众间接交流的目的。例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地下一层展厅是流动性展厅,因为展品不是固定的,所以展厅的环境也会有所变化。以景泰蓝展示为例, 景泰蓝的色彩比较华丽,属于传统工艺品,在做展厅的设计时,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将展厅入口融入传统元素,包括出挑的屋檐,玄关等,它通过色调、灯光的设计与展品的传统元素相结合,既符合展示的主题内容,也烘托了整体气氛。整个展厅内部以暖色系为主,来烘托展品的华丽色彩。同时运用泛光灯、射灯等灯具,有效的突出重点展品和图文内容,为参观者提供最佳的视觉环境。这样使整个展厅设计视觉上看上去并不显豪华,只是局部有恰到好处的装饰,展厅的主题是展品本身,如果展示空间环境过于繁琐,只会喧宾夺主,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结语
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在“极简主义”和“少即多”的理论下,追求空间上的极端简洁,简约的设计理念主张,使得展示空间提升为一种简练概括、风格一致、造型统一的思潮,简约而不简单的抽象形态,在设计上采用单体元素系列化的手法,提炼新概念,摈弃传统的俗套,借鉴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使人们的耳目一新。它是近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作者简介:张志祥(1982-),男,出生于湖南长沙,200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9月至今任教于红河学院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博物馆 展示设计 空间关系
说到展示空间,我们首先要对“空间”这个概念有个大体了解。建筑上的空间是与建筑中的实体概念相对的“空的部分”。即空间的概念是具有相对和绝对的两重性,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虚实关系。建筑理论家BRUNO ZEVI先生曾经说过:“凡是经过人去围定或限定的一个空的部分,即成为一个包围起来的空间。”对于空间及其围护物之间这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老子曾在《道德经》里这样说:“ 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认为,以“无”为用,以“有”有利于“无”,房屋实的部分只是为有利于使用它所围成的空的部分。
展示设计是功能性很强的艺术,它与纯艺术本质的区别在于它具有实用性,尤其以空间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从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他无论从展示设计的概念、本质及特征,展示设计的范畴,都与“空间”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下面从展厅展示设计的功能角度出发,进行展示空间的分析。
一、展厅展示空间组合关系
空间的分析中首先要对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对展示活动的各种功能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进行空间分析,使空间分区满足功能的需要。比如一些博物馆中的独立展厅设计,就需要对空间进行功能的分区、布局。此外还要考虑到整个博物馆内各个展厅之间的组合关系等等。在无规则中得到规则,打破以往单调的空间组合模式,通过展示的视觉使空间变得含蓄。
下面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展示空间为例进行分析。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设计时,由室内展区以及室外展区两部分组成。它的展示空间主要集中在西侧,西侧展区的设计对陈列空间进行了很好的分割,为陈列提供了多层空间,而且并不仅仅是把所有的藏品都划分在主体建筑室内展厅,室外的庭院中也设计了一个独立的展厅,用来复原古时书房的旧貌。在陈列的展示设计处理上突现了时间距离。
从苏州博物馆新馆平面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划分都是成几何形,并以矩形和八边形为主。每个主题展厅都是一个矩形,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较大的八边形展示空间。彭一刚先生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说:“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可以引起人的美感,他们特别推崇圆,球等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具有抽象的一致性……”。 正方形,矩形,八边形等在论及这些形体时,总被认为是完全整齐一律的形体,所有边等长,无论哪一面都是同样大小的面积和同等的角度。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展区空间也有少数八角形的展区。不同形状的空间之间也形成了对比,虽然不如前一种方式对比强烈,但通过这种对比使得单调的空间得以变化,同时也使得空間变得丰富。空间的形式往往与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功能允许的条件下,适当的做一些空间的变化,可以破除空间本身的单调,从而借助相互之间的对比使得空间丰富而充满变化。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展示空间布局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实际上就是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在中外各类建筑中经常可以见到,最常见的形式是在通往主体空间的前部,有意识的安排一个极小或极低的空间。通过这种空间时,人的视线被极度压缩,一但走到高大的主体空间,豁然开朗,从而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振奋。比如,从门厅在进入展区时,要经过一条狭长的走道,走到尽头,便是一个较开敞的公共空间连接着两侧的展厅,再往里走,穿过狭窄的通道,又可见一较大空间的展区,如此二三。
空间的不同比例、不同立体形态都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空间立体形态结合着功能和精神的要求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例如,贯穿西侧展区的走廊是一个相对细长的空间,人对细长纵向的方向感比较强烈,从而使人产生深远的心理感。同时,这种空间形态可以引诱人们怀着一种期待和寻求的情绪。
二、展厅展示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展厅展示空间的设计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师通过展示环境空间的营造来达到与观众间接交流的目的。例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地下一层展厅是流动性展厅,因为展品不是固定的,所以展厅的环境也会有所变化。以景泰蓝展示为例, 景泰蓝的色彩比较华丽,属于传统工艺品,在做展厅的设计时,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将展厅入口融入传统元素,包括出挑的屋檐,玄关等,它通过色调、灯光的设计与展品的传统元素相结合,既符合展示的主题内容,也烘托了整体气氛。整个展厅内部以暖色系为主,来烘托展品的华丽色彩。同时运用泛光灯、射灯等灯具,有效的突出重点展品和图文内容,为参观者提供最佳的视觉环境。这样使整个展厅设计视觉上看上去并不显豪华,只是局部有恰到好处的装饰,展厅的主题是展品本身,如果展示空间环境过于繁琐,只会喧宾夺主,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结语
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在“极简主义”和“少即多”的理论下,追求空间上的极端简洁,简约的设计理念主张,使得展示空间提升为一种简练概括、风格一致、造型统一的思潮,简约而不简单的抽象形态,在设计上采用单体元素系列化的手法,提炼新概念,摈弃传统的俗套,借鉴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使人们的耳目一新。它是近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作者简介:张志祥(1982-),男,出生于湖南长沙,200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9月至今任教于红河学院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