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记录的一次密谋未遂政变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宣统三年,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是年秋武昌起义爆发。春末夏初,在上海闸北文极司脱路北长康里一座三上三下二层石库门的小楼里,有三个中年人正在密谈。三个人中一个是房屋的主人、当时供职于商务印书馆44岁的张元济(号菊生),一个是当时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46岁的唐文治(号蔚芝,晚号茹经)。密谈的内容是“救国之策”。密谈的结果是:请28岁的摄政王醇亲王载沣陪着5岁的皇帝溥仪去英国或美国留学,将朝政交付给内阁总理大臣72岁的庆亲王奕劻。
  以上所述,不见于正史及各种野史,而是见诸当事人茹经先生自己的记录。原文如下:
  汪君来沪。汪为驻日本公使,见外侮日亟,国势阽危,特回国召请余(唐文治)与张君菊生在张宅秘议救国之策。议定请醇邸奉皇上赴英美求学,请庆邸当国,多招贤士大夫为之辅佐,或可挽国运于万一。
  如果只是上述二人议论,则可认为是在野书生越界清谈。然而参加密谈的第三个人却是尚有公职的大清国驻日本国公使——52岁的汪大燮(号伯唐)。抑或清谈而无行动,则可以“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而论。然而事情却没有到此而止。且看茹经先生的记录:
  公推伯唐赴京条陈其事。乃伯唐抵京后,醇邸仅召见一次。伯唐痛切敷陈。醇邸曰:“现有海陆军,何有外侮?”伯唐曰:“中国海陆军其可以恃乎?”醇邸遽曰:“汝去!”伯唐出语同朝,皆莫之信,甚有以为无病呻吟者。伯唐废然赴日本,乃知国事万不可为矣。
  此段文字说得清楚,三人不但议论,而且派出专人——伯唐去北京游说:敦请醇亲王与年幼的皇上一起离开北京远走高飞。游说的结果可想而知,汪大燮被醇亲王赶出王府,铩羽而归,不久就返回了日本。站在汪、张、唐的角度当然可以说是“密议救国”。但是试想,站在皇上溥仪的角度——虽然只有5岁,还有那位摄政王的角度又该如何分析呢?将皇帝以“留学”之名驱逐出国,让老辣的奕劻掌权,这不是“逼宫”“政变”,又是什么呢?此事如若成功,中国的历史是否会改写呢?
  以上两段文字出自唐文治的《茹经先生自订年谱》,后被录入苏州大学校史编写办公室编的《唐文治年谱》。近年又记录在陆阳著《唐文治年谱》和张人凤、柳和诚著《张元济年谱长编》两书。其真实性不必怀疑。
  从研究的角度分析,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此事发起人和执行人是汪大燮,当然是“主谋”。汪大燮为何要“召请”张、唐二人呢?“密议”地点在张元济的家中,也可以“主谋”论。以上两个“主谋”对此无任何记录。记录者是唐文治,这是为什么呢?醇亲王赶走了汪大燮却又没有追究责任,又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对茹经先生的文字可以有多种解释:1.“特回国”,是主动回国?还是被人“召回国”?2.“密议”解为“密谋”是否恰当?3.“公推”,是三个人还是另有第四个、第五个人?4.“遽曰”是“大声说”,还是“急忙说”?理解为“惶恐地说”也无不可啊!5、“汝去”,是“你走吧”还是“你滚!”?总之,茹经先生这段文字,確实值得研究者推敲。如果小说家联系这三位先生在戊戌变法中的遭遇演绎这段“旧事”敷衍成文,那亦会是惊心动魄“故事”啊!
  2017年10月25日在海盐举办的“张元济先生诞辰150周年·第五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笔者提交文章《张元济与唐文治关系初谈》并讲述了以上的“旧事”引起几位专家的注意和兴趣,故稍加分析以向行家请教,并供研究者参考。
其他文献
近代中国基督教由欧美传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基督教通过传教差会,向华捐款、派遣传教士最多,对中国基督教影响极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基督教开展了“三自革新(爱国)运动”,割断外国津贴,实行独立自主,随着1950年代“反美”形势的发展,除了基督教领袖吴耀宗、丁光训等人与个别美国进步朋友保持零星通信以外,作为整体来说,中美基督教之间断绝交往近三十年。破冰之旅  经过“文革”的噩梦,19
期刊
引言:1937年8月10日,容国团出生在香港一个工人家庭。那时,日寇的铁蹄正践踏着祖国,父亲容勉之为他取名“国团”,寄托了对国家的期望和小家的愿景。  1957年11月29日,因击败两届世乒赛男单冠军荻村伊智朗而名震香江的容国团从香港来到内地,进入广州体育学院。1959年4月5日夺得第25届世乒赛男单世界冠军,这也是新中国体坛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又在1961年4月9日的第26届世乒赛上,携手庄则
期刊
从文摘小报上读到《世纪》2018年第4期武重年先生口述的《我所知道的邱清泉之子邱国渭》一文,武重年说得相当翔实,无褒无贬,能够作这样叙述,为之存史,大有贡献。但武说的也有系传闻,邱国渭其人其事当时在上海图书馆也广为传说,其大意相同,但也有细节出入,试举例如下:  一、邱国渭何以解放后留在上海。武说其随母去福建,被俘返回,此说我未听到。我听到有两种版本:国民党将撤退上海时,有兵舰停泊于黄浦江面上接邱
期刊
1939年5月3日、4日,是重庆历史上空前黑暗的两天。5月3日,日机36架对下半城商业、金融、居民区投下大量炸弹,其中包括首次使用的燃烧弹,当时繁盛的陕西街、新丰街、商业场、西大街几乎被炸光,燃烧弹将朝天门、陕西街到中央公园一路变成火海,炸死市民673人,炸伤350人 1。市民还没有从极度恐怖的炸烧中回过神来,第二天日机又对上半城故伎重施,商业中心督邮街、天官府、柴家巷、会仙桥、机房街等几乎被夷为
期刊
蒋介石“求人不如求己”的“传子”心志  上世纪40年代末,在大陆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由于此前饱受各地军阀与国民党内派系的要挟与挑战,蒋介石感到痛苦不堪,有诸多难言之隐。如今到了台湾之后,局面小了,权力容易集中控制,蒋介石基于以前寻觅继承人难求的经验,加上以往信任的许多核心干部,均在重要的时候背叛了“领袖”,纷纷投共。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考虑下,蒋介石的“传子”心志,于是日益明显,蒋经国
期刊
关于与启功先生交往的事,可谈的太多,有关他的德行、书法、绘画,他的幽默等,之前写过他的文章也极多,从专家、学者到学生、百姓,而我作为与启功先生相识半个多世纪,跨越民国、新中国两个时代的人,只采撷与启老交往的二三事,以此寄托对启老的无尽思念。  我存有启功老致我的两通书札,时间在1976年至1978年之间。因年事高,具体时间一时想不准。内容不妨录之:  谐和同志:  首先恳切要求尊谦万勿再称,咱们倾
期刊
1959年,我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考取南京大学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陈中凡先生研读宋元明清文学史。其时,中凡师已年逾古稀,我才二十多岁。我每周去中凡师家中求教,有时中凡师或与我纵论天下大事,或回忆当年在各大高校执教的趣事。他曾多次谈及女弟子程俊英、冯沅君、苏雪林和刘开荣的故事。程、冯、苏三位毕业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刘开荣则毕业于抗战期间成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在
期刊
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书写的《临江仙》,是唯一题赠作家的诗词,但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在不同时期曾经多次书写过这首词。笔者以前只看到过四幅毛泽东书写的《临江仙 》手迹复印件,3年前听说他在晚年的1973年还亲手默写这首词,开始寻找,想亲眼看看这幅真迹,但终未如愿。2017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吴正裕主编,李捷、陈晋副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吴正裕在《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这首词的“考
期刊
习仲勋于1978年4月出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并主持全面工作,12月接任省委第一书记;1979年1月担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2月恢复省人民政府后当选省长;1980年1月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4月又兼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他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主管党政军事务,正是唱响南粤大地改革开放这出大戏的主角。  在国家开始迈上新路之际,1980年6月上旬,习仲勋以一省之长的身份访问澳门,是他主政广东后又一次重
期刊
黄苗子(1913年—2012年),堪称百寿老人。他的祖父黄绍昌是清末举人,曾在张之洞创办的广州广雅书院教授词章;父亲黄冷观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投身报界,后创办香港中华中学,是香港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会员。黄苗子出生在这个既有深厚文化传统、又不乏革命思想的家庭,在家中13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小名“猫仔”。苗子曾受教于岭南画家黄般若,黄劝他将两个偏旁去掉,以“苗子”为笔名,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