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对词汇、语句结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对他们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利用英语阅读的特征,可以借助一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从而倒逼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将说一说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思维品质体现于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逻辑性、完整性、创新性、批判性等方面,这也正是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需要利用到的。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决定了教学的效益,更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在其中得到思维品质的提高,教师应当打破固有的阅读流程,冲出对文本的浅层解读,抓住文本结构、内容、语言等重要信息,设计出富有深度的阅读教学活动。
1.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促进思维发散的工具,可作为教学的方法,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对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有很大帮助。它通过将重要的信息与图像以相互联系的方式呈现出来,直观的体现出了信息之间的隶属关系和层次,从而促进理解与记忆。在英语阅读中,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阅读文本的内容结构,能够将看起来毫无头绪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再参照思维导图去阅读文本,难度就会降低许多。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够抓住关键信息,思维的逻辑性可得到增强。
例如:在学习“Howcanwebecomegoodlearners?”这课中“Howcanyoubecomeasuccessfullearner?”这篇文章时,笔者将课文列成以“学习者的好习惯”为中心、以“培养他们对所学东西的兴趣”、“练习并从错误中学习”、“发展他们的学习技能”、“问问题”为主要枝干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查询词汇的意思,翻译段落,然后提取关键词,补充在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后,用这种方式梳理文章脉络,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理解、总结、概括的能力,还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构建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2.结合英语文化,增强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英语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更要了解背后的文化,因此该学科也兼具人文思想教育的功能。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对内容有一定的辨识、评判能力,从中能够反思、领悟,建立起跨文化的交际意识,教师需要利用文本中各色的文化性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这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时思考的更多,理解的更深,得到更有价值的收获。
以“Couldyoupleasetellmewheretherestroomsare?”这篇文章为例,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外国游玩时应如何礼貌地请求帮助,我在学生们阅读之前先为他们介绍了西方有关于礼仪文化的背景。比如在英国,男士们彬彬有礼,被称为绅士。女性的行为举止端庄,被称为淑女。他们在沟通时总是将“Please”和“Thankyou.”挂在嘴边,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他们从不轻易违背自己的诺言,做事非常守时。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学生再去阅读原文,便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对表示请求的句子进行分析,明白了如何运用委婉的语气与他人交流,懂得了如何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表现自己的友好和礼貌。这样的结果正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最好证明。
3.激发头脑风暴,开发学生思维品质的创新性
初中生正处于充满奇思妙想的年龄阶段,给他们一个话题,他们能够延伸讨论很久,但是给他们一篇文章,他们却只会查阅词汇,翻译和理解表面的内容,这埋没了他们与生俱来的才能。教师应当利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活动,使英语阅读成为一项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创新性的发展。头脑风暴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学生在各自发表看法的过程中,会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出现更多新的畅想,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出现不同看法。
例如:在学习“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这课中的“ThanksgivingintheUnitedStates.”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后根据文中相关信息找出多条线索来梳理文章结构,并利用头脑风暴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发散。经过探索学生发现可以从以下幾种结构入手,如以原料为记录标准时可分为“vegetable”、“meat”、“others”;以过程为记录标准时可分为“first”、“then”、“next”、“finally”;以数量为记录标准则可分为“onion”、“teaspoonofbutter”、“slicesofchicken”等。这种既能开发思维,又能鼓励创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有利于强化学生阅读效果,进而达到使之形成创新性思维品质的目的。
4.结语
总之,英语阅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使其具有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教育功能,同时,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也会反向促进自我阅读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只要教师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活动,就能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主动打破浅显化阅读的僵局,构建起深入、有价值,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利的新型阅读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李爱云.2017.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48-54.
[2]马黎.2018.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57-64.
[3]梅学芳.2015.以创新提问为支架培养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14-17.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思维品质体现于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逻辑性、完整性、创新性、批判性等方面,这也正是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需要利用到的。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决定了教学的效益,更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在其中得到思维品质的提高,教师应当打破固有的阅读流程,冲出对文本的浅层解读,抓住文本结构、内容、语言等重要信息,设计出富有深度的阅读教学活动。
1.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促进思维发散的工具,可作为教学的方法,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对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有很大帮助。它通过将重要的信息与图像以相互联系的方式呈现出来,直观的体现出了信息之间的隶属关系和层次,从而促进理解与记忆。在英语阅读中,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阅读文本的内容结构,能够将看起来毫无头绪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再参照思维导图去阅读文本,难度就会降低许多。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够抓住关键信息,思维的逻辑性可得到增强。
例如:在学习“Howcanwebecomegoodlearners?”这课中“Howcanyoubecomeasuccessfullearner?”这篇文章时,笔者将课文列成以“学习者的好习惯”为中心、以“培养他们对所学东西的兴趣”、“练习并从错误中学习”、“发展他们的学习技能”、“问问题”为主要枝干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查询词汇的意思,翻译段落,然后提取关键词,补充在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后,用这种方式梳理文章脉络,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理解、总结、概括的能力,还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构建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2.结合英语文化,增强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英语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更要了解背后的文化,因此该学科也兼具人文思想教育的功能。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对内容有一定的辨识、评判能力,从中能够反思、领悟,建立起跨文化的交际意识,教师需要利用文本中各色的文化性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这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时思考的更多,理解的更深,得到更有价值的收获。
以“Couldyoupleasetellmewheretherestroomsare?”这篇文章为例,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外国游玩时应如何礼貌地请求帮助,我在学生们阅读之前先为他们介绍了西方有关于礼仪文化的背景。比如在英国,男士们彬彬有礼,被称为绅士。女性的行为举止端庄,被称为淑女。他们在沟通时总是将“Please”和“Thankyou.”挂在嘴边,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他们从不轻易违背自己的诺言,做事非常守时。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学生再去阅读原文,便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对表示请求的句子进行分析,明白了如何运用委婉的语气与他人交流,懂得了如何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表现自己的友好和礼貌。这样的结果正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最好证明。
3.激发头脑风暴,开发学生思维品质的创新性
初中生正处于充满奇思妙想的年龄阶段,给他们一个话题,他们能够延伸讨论很久,但是给他们一篇文章,他们却只会查阅词汇,翻译和理解表面的内容,这埋没了他们与生俱来的才能。教师应当利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活动,使英语阅读成为一项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创新性的发展。头脑风暴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学生在各自发表看法的过程中,会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出现更多新的畅想,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出现不同看法。
例如:在学习“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这课中的“ThanksgivingintheUnitedStates.”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后根据文中相关信息找出多条线索来梳理文章结构,并利用头脑风暴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发散。经过探索学生发现可以从以下幾种结构入手,如以原料为记录标准时可分为“vegetable”、“meat”、“others”;以过程为记录标准时可分为“first”、“then”、“next”、“finally”;以数量为记录标准则可分为“onion”、“teaspoonofbutter”、“slicesofchicken”等。这种既能开发思维,又能鼓励创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有利于强化学生阅读效果,进而达到使之形成创新性思维品质的目的。
4.结语
总之,英语阅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使其具有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教育功能,同时,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也会反向促进自我阅读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只要教师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活动,就能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主动打破浅显化阅读的僵局,构建起深入、有价值,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利的新型阅读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李爱云.2017.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48-54.
[2]马黎.2018.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57-64.
[3]梅学芳.2015.以创新提问为支架培养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