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方言中的地域文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198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方水土养一方方言,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桂林方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中成为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活标本。本文选取桂林方言中具有桂林特色的方言词汇、熟语,尝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因素,认为桂林的饮食文化、地理文化、民俗文化和文化心态的特点都在桂林方言中有所反映。
  关键词: 桂林方言 地域文化 桂林文化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1]。探究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方言的文化意义。本文以桂林方言为例,试图对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一、桂林方言概述
  桂林方言源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属西南官话中的桂柳话。自秦始皇凿通灵渠,连接湘漓二水以后,桂林就是中原进入广西乃至岭南和贵州的咽喉要道,历来接受北方的影响超过周邻地区。宋代以来,桂林长期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为吸收、保存和传播中原的风俗、雅言提出了要求和条件[2]。因而在比中原通用语稍微滞后而大体同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北方方言语根相同,语义相近的桂林方言。[3]但桂林方言在语音、语调等方面仍同北方方言有某些差异,尤其是一些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方言词汇、俗语、谚语非桂林人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和趣味。本文将选取桂林方言中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方言熟语仔细品读其中的文化意味。
  二、桂林方言中的地域文化
  (一)饮食文化
  1.深厚的米粉文化。桂林的风味小吃,首推在桂林人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桂林米粉。独特的“米粉文化”在桂林方言中也有众多体现。如“锅烧”是桂林方言中与桂林米粉有关的专有名词,指的是桂林米粉中不可或缺的配菜,一般挑选带皮的五花肉,炸到色泽金黄,脆而不硬,肥而不腻。桂林人吃米粉,都会熟络地冲老板喊一嗓子:“老板,烫二两米粉,多切点锅烧。”桂林童谣中一首关于桂林米粉的歌谣更是将桂林米粉的外形特点、制作过程和丰富的种类都唱了出来:“桂林米粉细又长,白白嫩嫩实心肠,一头搭在侯山顶,一头连倒桃花江。”说的是桂林米粉细长、洁白、嫩滑、有韧性的特点。“白天打浆手推磨,半夜榨粉把杆扛,衣裳湿透三五件,好比下河去洗凉。”描述的是桂林米粉的制作过程,可以从中知道桂林米粉是大米打浆生榨而成的。“原汤米粉好开胃,冒热米粉多名堂,凉拌米粉好爽口,牛菜米粉一口汤,马肉米粉好味道,担子米粉满街香。”[4]则是体现了桂林米粉吃法多样,口味各具特色的特点。桂林俗语中常说的“吃桂林米粉——找不到头”,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马肉米粉。因为马肉米粉吃法特殊,是将一根米粉盛在小碗中食用,一根米粉即能装满一只小碗,因此说长长的米粉“找不到头”。此外,桂林历史上所出现的“三斋打擂”的典故也展现出历史上桂林米粉的繁荣景象,“三斋”指的是当时三家著名的米粉店——易荣斋、会仙斋、轩荣斋。这三家粉店分别以炒粉、卤粉和汤粉闻名。“打擂”是指三家互相竞争,比米粉经营质量,比服务态度,比环境卫生,比出了“张永发的染水,会仙斋的卤水”、“牛菜米粉一开桌,辅子里头尽是脚”,“林秀甫的腔,轩荣斋的汤”三句桂林俗语。可见桂林米粉文化历史深厚,早已成为桂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独特的狗肉烹。“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有些负面,“狗肉”在通常情况下被理解为贬义词,如“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的是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却兜售低劣的货色。而在桂林方言中“狗肉”不仅不是贬义,反而用来指“朋友”,这样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其实,这与桂林人爱好吃狗肉有关,狗肉是桂林传统名吃,为下酒佳肴,烹制狗肉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相传古时灵川的三位秀才一同赶考,在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三位好友相约考完后一同去吃狗肉,改善生活兼庆贺。甲乙两位秀才天资聪颖,答完题便很快出了考场。丙秀才才思不够敏捷,在考场中抓耳挠腮难以落笔。甲乙两位秀才久见丙未出,就想法子给丙传了答案,并在末尾嘱咐:“快抄,抄完去吃狗肉。”丙拿到答案高兴过头,竟把这句话也抄到了答卷上,结果三人同被关进监牢。丙秀才自觉对不起朋友,唉声叹气。两位秀才便安慰他,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应当甘苦与共,等有机会出去,你再请我们俩去吃狗肉就好了,以“狗肉”称朋友的说法由此而出。传说的真假有待考证,但将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之情投射到狗肉之上,可见桂林人对独特狗肉烹的喜爱。
  (二)地理文化
  1.山环水绕。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平均海拔150米,境内山岭众多,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等。山环水绕是桂林独特的地貌特征之一。桂林以山水闻名天下,自古以来桂林人民的生活更是与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桂林俗语和山歌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如“这山望到那山高,包你回来没得柴烧”就是借劝诫砍柴人劝诫世人不要眼高手低,三心二意而顾此失彼,可见居住在山区的桂林人从前上山砍柴是极普遍的事情。又如“船怕钉眼漏,屋怕墙基沉”,是因为船在江上行,民居筑于山上,船钉和墙基都丝毫不能马虎,否则易引起船进水或山墙的地基沉降。这两句方言中的俗语都不离山水,生动地反映出桂林山多水多,山环水绕的地理特征。
  2.物产丰富。桂林地处低纬,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加之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因此物产十分丰富。桂林方言中一个别具特色的词“麻直”,就来源于桂林旧时盛产的植物苎麻。苎麻是制造麻布的原料,外形特点笔直修长,因此“麻直”最初的意义是形容非常直,没有弯曲,后逐渐衍生出副词的作用,可形容动作一直在延续、没有中断或经常如此,类似于普通话中的“一直”和“总是”。如“她麻直麻直哭,哭得眼睛都瞎了”,“你莫麻直吃杨梅不吐籽”。另外一则歇后语“五通的甘蔗——从头甜到尾。”[5]则是用桂林五通县的特产优质——甘蔗比喻事情进行或发展得很顺利。又如桂林山歌的唱词也是就地取材,用桂林当地生产的各种动植物做比喻打谜语,如:“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什么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6]这段短短的唱词中就提到鸭子、荷(莲)、木瓜、香蕉、柚子等多种动植物。这都是桂林丰富的物产在方言中的投射。   (三)民俗文化
  桂剧是我国八大剧种之一,也是桂林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没有电视、电影,文化娱乐又很单调,听桂戏、看彩调就成了桂林人生活中的最爱。桂林人经常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头天晚上的戏文,由于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而弹腔又分为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因此讲桂剧就是在讲“板”、“路”。于是,桂剧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便衍生出桂林方言中的重要词汇——“板路”,指聊天、讲故事或侃大山。“扯板路”是最常用最标准也是最形象的桂林口语。因为桂林人喜欢将拉琴称为“扯弦子”,所以用“扯板路”表示拉家常、讲故事、吹牛皮、侃大山等意思。一个“扯”字,便把“板路”的核心内涵高度概括了出来,趣味十足。随着历史的发展,桂林方言的不断演变,“板路”作为“源于民间,根在桂剧”的典型方言词汇也有了更多的内涵,可以引申为“名堂,状况,厉害”等意思。
  (四)文化心态
  1.幽默诙谐。桂林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俚语,或以比喻、借代等手法来揶揄、调侃,或以夸张的对比来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将这些信手拈来的有趣事物或生动形象运用在语言交流中,反映出桂林人幽默诙谐的心态和乐观活泼的地方性格。
  如桂林人喜欢用“猪崽好卖圩圩来”来形容用某种方法尝到了甜头,还想多次如法炮制[7]。此俚语选择了两个充溢着单纯傻气的形象,猪贩在这里被划为头脑简单的形象代表,猪崽更是憨态十足。又如桂林人嘲笑喝醉酒的人为“五老爷认不得六老爷”[8],兄弟手足,应是最熟悉的人,如今面对面竟然都认不出来,可见是多么醉眼昏花。再如桂林人形容人说话声音小为“像蚂蚁子叫”,将世间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和它那无人听闻过的微弱声息比喻成人说话轻声细语、难以听清夸张之至,却又幽默感十足。
  2.智慧达观。桂林方言中还有许多起着警示、劝诫作用的熟语,或是阐明世理,或是教人向善。如桂林人方言中用“耗子吃不得(过)三斗六,夜路走多了遇着鬼”警示世人别行凶作恶。以“莫吃过头饭,莫讲过头话”(“过头”指的是过度、过分、超常规)劝诫世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适度,不偏不倚,讲求中庸之道。以“酒醒不见牛肉巴”劝人不要贪杯滥饮,以免误事[9]。以“眼睛再利看不见自己的脸”劝诫世人要清醒地审视自己,客观地对待和评判自己的缺点。桂林方言中的这些熟语将人生常理、生活常识、道德规范寓于寻常事件,语言生动,观点鲜明,人感受到这些简短却深刻的熟语背后桂林人的智慧。
  三、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内涵之一。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既是观察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又是考察地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和俗语中,我们能够粗览桂林这块土地上所蕴含的文化世界,这更证实了保护方言和研究方言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48-54.
  [2]邓丽.桂林话语法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余琴.从桂林方言词看语言的文化价值[J].今日南国,2009(2):142-144.
  [4]一种值得永久传承的饮食文化——广西桂林米粉文化内涵及传说故事解读.t唐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4):11-14.
  [5]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散客版《桂林方言词典》.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
其他文献
摘要: 角色扮演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幼儿的自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增强助人、分享和合作等道德行为,是幼儿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角色扮演体验社会化幼儿教育  一、角色扮演的概念  角色扮演,就是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角色扮演最早是临床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在1959年创立的,指导患者在心理剧中扮演各种角色,用以协助当事人探讨其内心世界,以便
摘 要: 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作用于学生的方方面面,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禹禹前行。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关护,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减轻心理压力,摆脱心理负担,学会创造快乐生活。因而积极自我暗示成为帮助学生的一大良方。积极自我暗示通过自我肯定影响人的身心状态,它的运行既有自我效能感理论作为外部依据,又有自身蕴含的三大定律作为支撑。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文字语言
摘 要: 《色·戒》是张爱玲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篇极具争议的心理小说。长久以来,评论界对于主人公王佳芝突然“叛变”的原因及张爱玲创作的真实意图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拉康的镜像阶段学说和齐泽克理论,对主人公王佳芝的心理迷失过程作梳理,探求促使王佳芝走向命运深渊的真正推手。同时也从文本内外找寻张爱玲创作时无意识产生流露出的对自己情爱葬送的追问,以及对其妥协人生——人性观的文饰、媚俗倾
摘 要: 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理工科高校在大学文化和社团文化发展中的瓶颈与困境,分析了社团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价值定位,以及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在人文底蕴欠缺的理工科高校,借助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促进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失为一条重要而便捷的路径与模式。  关键词: 社团文化 大学文化 理工科院校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大学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和
摘 要: 电影《十二怒汉》是典型“三一律”结构的作品,本文将由“三一律”与电影的关系进行切入,从电影在故事情节构架、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戏剧冲突的铺陈,这几点上分析“三一律”这一传统的戏剧结构在电影中的价值。  关键词: 三一律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戏剧冲突  “三一律”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经典法则一直备受推崇,它让剧本结构更加严谨、集中的这一特点在剧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时常被电影借鉴运用。早期
摘 要: 一个能让一堂历史课既能讲完又有实效的教学设计,需要功底扎实、深入浅出的水深土厚的底蕴,思维穿越历史与现实的荡气回肠,又有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珠联璧合,这是历史教师的心灵高度和使命。正是历史老师不断设计、推敲,也许是设计了再推翻,推翻了再设计,这样千锤百炼,最后诞生的教学设计精、气、神、魂、智俱足,用之于课堂,才能授学生以渔,用之于老师,才能游刃有余灵活驾驭课堂,同时课堂设计引发的生成问题
摘 要: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走近小学课堂已有十几年,尽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与探索,但仍有德育的有效与实效的困惑。本文就姚大伟的教师手记《方法》,谈德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教师手记 小学品社 教育方法 有效性 实效性  2014年4月8日,《扬子晚报》发表了姚大伟的教师手记《方法》一文,引发了许多关于德育有效、实效与高效的热议,我也是一名小学品社教师,在实
摘 要: 随着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该学院课程表编排现状,发现现有排课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课程表编排原则,探索实现该学院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的途径,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稳定教学秩序、提高办学效益。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科学合理 课程表 编排原则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大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多,课程门类越来越
摘 要: 作者从自我认识、沟通意识、理解他者和沟通技巧训练四个要素调查学习型社团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影响。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成员调查发现大多数成员有较正确的沟通观念和对沟通能力的正确认识,但在沟通行为、沟通反思、沟通矫正方面仍然存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鸿沟,有一部分学生对沟通的认识和沟通能力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有些学生在判断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易受暗示性,提出转向学习型社团的组织学习、导向新的合
摘 要: 在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师范院校内的应用英语专业如何能更好地适应转型的要求,实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的培养目标。本文提出应用英语专业“抓基础,促专业”的教学模式,以期在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 应用英语 抓基础 促专业 教学模式  2014年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改革,高等教育面临着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型的挑战,师范院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