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方水土养一方方言,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桂林方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中成为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活标本。本文选取桂林方言中具有桂林特色的方言词汇、熟语,尝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因素,认为桂林的饮食文化、地理文化、民俗文化和文化心态的特点都在桂林方言中有所反映。
关键词: 桂林方言 地域文化 桂林文化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1]。探究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方言的文化意义。本文以桂林方言为例,试图对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一、桂林方言概述
桂林方言源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属西南官话中的桂柳话。自秦始皇凿通灵渠,连接湘漓二水以后,桂林就是中原进入广西乃至岭南和贵州的咽喉要道,历来接受北方的影响超过周邻地区。宋代以来,桂林长期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为吸收、保存和传播中原的风俗、雅言提出了要求和条件[2]。因而在比中原通用语稍微滞后而大体同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北方方言语根相同,语义相近的桂林方言。[3]但桂林方言在语音、语调等方面仍同北方方言有某些差异,尤其是一些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方言词汇、俗语、谚语非桂林人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和趣味。本文将选取桂林方言中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方言熟语仔细品读其中的文化意味。
二、桂林方言中的地域文化
(一)饮食文化
1.深厚的米粉文化。桂林的风味小吃,首推在桂林人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桂林米粉。独特的“米粉文化”在桂林方言中也有众多体现。如“锅烧”是桂林方言中与桂林米粉有关的专有名词,指的是桂林米粉中不可或缺的配菜,一般挑选带皮的五花肉,炸到色泽金黄,脆而不硬,肥而不腻。桂林人吃米粉,都会熟络地冲老板喊一嗓子:“老板,烫二两米粉,多切点锅烧。”桂林童谣中一首关于桂林米粉的歌谣更是将桂林米粉的外形特点、制作过程和丰富的种类都唱了出来:“桂林米粉细又长,白白嫩嫩实心肠,一头搭在侯山顶,一头连倒桃花江。”说的是桂林米粉细长、洁白、嫩滑、有韧性的特点。“白天打浆手推磨,半夜榨粉把杆扛,衣裳湿透三五件,好比下河去洗凉。”描述的是桂林米粉的制作过程,可以从中知道桂林米粉是大米打浆生榨而成的。“原汤米粉好开胃,冒热米粉多名堂,凉拌米粉好爽口,牛菜米粉一口汤,马肉米粉好味道,担子米粉满街香。”[4]则是体现了桂林米粉吃法多样,口味各具特色的特点。桂林俗语中常说的“吃桂林米粉——找不到头”,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马肉米粉。因为马肉米粉吃法特殊,是将一根米粉盛在小碗中食用,一根米粉即能装满一只小碗,因此说长长的米粉“找不到头”。此外,桂林历史上所出现的“三斋打擂”的典故也展现出历史上桂林米粉的繁荣景象,“三斋”指的是当时三家著名的米粉店——易荣斋、会仙斋、轩荣斋。这三家粉店分别以炒粉、卤粉和汤粉闻名。“打擂”是指三家互相竞争,比米粉经营质量,比服务态度,比环境卫生,比出了“张永发的染水,会仙斋的卤水”、“牛菜米粉一开桌,辅子里头尽是脚”,“林秀甫的腔,轩荣斋的汤”三句桂林俗语。可见桂林米粉文化历史深厚,早已成为桂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独特的狗肉烹。“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有些负面,“狗肉”在通常情况下被理解为贬义词,如“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的是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却兜售低劣的货色。而在桂林方言中“狗肉”不仅不是贬义,反而用来指“朋友”,这样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其实,这与桂林人爱好吃狗肉有关,狗肉是桂林传统名吃,为下酒佳肴,烹制狗肉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相传古时灵川的三位秀才一同赶考,在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三位好友相约考完后一同去吃狗肉,改善生活兼庆贺。甲乙两位秀才天资聪颖,答完题便很快出了考场。丙秀才才思不够敏捷,在考场中抓耳挠腮难以落笔。甲乙两位秀才久见丙未出,就想法子给丙传了答案,并在末尾嘱咐:“快抄,抄完去吃狗肉。”丙拿到答案高兴过头,竟把这句话也抄到了答卷上,结果三人同被关进监牢。丙秀才自觉对不起朋友,唉声叹气。两位秀才便安慰他,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应当甘苦与共,等有机会出去,你再请我们俩去吃狗肉就好了,以“狗肉”称朋友的说法由此而出。传说的真假有待考证,但将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之情投射到狗肉之上,可见桂林人对独特狗肉烹的喜爱。
(二)地理文化
1.山环水绕。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平均海拔150米,境内山岭众多,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等。山环水绕是桂林独特的地貌特征之一。桂林以山水闻名天下,自古以来桂林人民的生活更是与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桂林俗语和山歌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如“这山望到那山高,包你回来没得柴烧”就是借劝诫砍柴人劝诫世人不要眼高手低,三心二意而顾此失彼,可见居住在山区的桂林人从前上山砍柴是极普遍的事情。又如“船怕钉眼漏,屋怕墙基沉”,是因为船在江上行,民居筑于山上,船钉和墙基都丝毫不能马虎,否则易引起船进水或山墙的地基沉降。这两句方言中的俗语都不离山水,生动地反映出桂林山多水多,山环水绕的地理特征。
2.物产丰富。桂林地处低纬,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加之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因此物产十分丰富。桂林方言中一个别具特色的词“麻直”,就来源于桂林旧时盛产的植物苎麻。苎麻是制造麻布的原料,外形特点笔直修长,因此“麻直”最初的意义是形容非常直,没有弯曲,后逐渐衍生出副词的作用,可形容动作一直在延续、没有中断或经常如此,类似于普通话中的“一直”和“总是”。如“她麻直麻直哭,哭得眼睛都瞎了”,“你莫麻直吃杨梅不吐籽”。另外一则歇后语“五通的甘蔗——从头甜到尾。”[5]则是用桂林五通县的特产优质——甘蔗比喻事情进行或发展得很顺利。又如桂林山歌的唱词也是就地取材,用桂林当地生产的各种动植物做比喻打谜语,如:“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什么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6]这段短短的唱词中就提到鸭子、荷(莲)、木瓜、香蕉、柚子等多种动植物。这都是桂林丰富的物产在方言中的投射。 (三)民俗文化
桂剧是我国八大剧种之一,也是桂林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没有电视、电影,文化娱乐又很单调,听桂戏、看彩调就成了桂林人生活中的最爱。桂林人经常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头天晚上的戏文,由于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而弹腔又分为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因此讲桂剧就是在讲“板”、“路”。于是,桂剧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便衍生出桂林方言中的重要词汇——“板路”,指聊天、讲故事或侃大山。“扯板路”是最常用最标准也是最形象的桂林口语。因为桂林人喜欢将拉琴称为“扯弦子”,所以用“扯板路”表示拉家常、讲故事、吹牛皮、侃大山等意思。一个“扯”字,便把“板路”的核心内涵高度概括了出来,趣味十足。随着历史的发展,桂林方言的不断演变,“板路”作为“源于民间,根在桂剧”的典型方言词汇也有了更多的内涵,可以引申为“名堂,状况,厉害”等意思。
(四)文化心态
1.幽默诙谐。桂林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俚语,或以比喻、借代等手法来揶揄、调侃,或以夸张的对比来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将这些信手拈来的有趣事物或生动形象运用在语言交流中,反映出桂林人幽默诙谐的心态和乐观活泼的地方性格。
如桂林人喜欢用“猪崽好卖圩圩来”来形容用某种方法尝到了甜头,还想多次如法炮制[7]。此俚语选择了两个充溢着单纯傻气的形象,猪贩在这里被划为头脑简单的形象代表,猪崽更是憨态十足。又如桂林人嘲笑喝醉酒的人为“五老爷认不得六老爷”[8],兄弟手足,应是最熟悉的人,如今面对面竟然都认不出来,可见是多么醉眼昏花。再如桂林人形容人说话声音小为“像蚂蚁子叫”,将世间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和它那无人听闻过的微弱声息比喻成人说话轻声细语、难以听清夸张之至,却又幽默感十足。
2.智慧达观。桂林方言中还有许多起着警示、劝诫作用的熟语,或是阐明世理,或是教人向善。如桂林人方言中用“耗子吃不得(过)三斗六,夜路走多了遇着鬼”警示世人别行凶作恶。以“莫吃过头饭,莫讲过头话”(“过头”指的是过度、过分、超常规)劝诫世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适度,不偏不倚,讲求中庸之道。以“酒醒不见牛肉巴”劝人不要贪杯滥饮,以免误事[9]。以“眼睛再利看不见自己的脸”劝诫世人要清醒地审视自己,客观地对待和评判自己的缺点。桂林方言中的这些熟语将人生常理、生活常识、道德规范寓于寻常事件,语言生动,观点鲜明,人感受到这些简短却深刻的熟语背后桂林人的智慧。
三、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内涵之一。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既是观察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又是考察地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和俗语中,我们能够粗览桂林这块土地上所蕴含的文化世界,这更证实了保护方言和研究方言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48-54.
[2]邓丽.桂林话语法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余琴.从桂林方言词看语言的文化价值[J].今日南国,2009(2):142-144.
[4]一种值得永久传承的饮食文化——广西桂林米粉文化内涵及传说故事解读.t唐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4):11-14.
[5]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散客版《桂林方言词典》.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
关键词: 桂林方言 地域文化 桂林文化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1]。探究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方言的文化意义。本文以桂林方言为例,试图对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一、桂林方言概述
桂林方言源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属西南官话中的桂柳话。自秦始皇凿通灵渠,连接湘漓二水以后,桂林就是中原进入广西乃至岭南和贵州的咽喉要道,历来接受北方的影响超过周邻地区。宋代以来,桂林长期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为吸收、保存和传播中原的风俗、雅言提出了要求和条件[2]。因而在比中原通用语稍微滞后而大体同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北方方言语根相同,语义相近的桂林方言。[3]但桂林方言在语音、语调等方面仍同北方方言有某些差异,尤其是一些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方言词汇、俗语、谚语非桂林人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和趣味。本文将选取桂林方言中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方言熟语仔细品读其中的文化意味。
二、桂林方言中的地域文化
(一)饮食文化
1.深厚的米粉文化。桂林的风味小吃,首推在桂林人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桂林米粉。独特的“米粉文化”在桂林方言中也有众多体现。如“锅烧”是桂林方言中与桂林米粉有关的专有名词,指的是桂林米粉中不可或缺的配菜,一般挑选带皮的五花肉,炸到色泽金黄,脆而不硬,肥而不腻。桂林人吃米粉,都会熟络地冲老板喊一嗓子:“老板,烫二两米粉,多切点锅烧。”桂林童谣中一首关于桂林米粉的歌谣更是将桂林米粉的外形特点、制作过程和丰富的种类都唱了出来:“桂林米粉细又长,白白嫩嫩实心肠,一头搭在侯山顶,一头连倒桃花江。”说的是桂林米粉细长、洁白、嫩滑、有韧性的特点。“白天打浆手推磨,半夜榨粉把杆扛,衣裳湿透三五件,好比下河去洗凉。”描述的是桂林米粉的制作过程,可以从中知道桂林米粉是大米打浆生榨而成的。“原汤米粉好开胃,冒热米粉多名堂,凉拌米粉好爽口,牛菜米粉一口汤,马肉米粉好味道,担子米粉满街香。”[4]则是体现了桂林米粉吃法多样,口味各具特色的特点。桂林俗语中常说的“吃桂林米粉——找不到头”,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马肉米粉。因为马肉米粉吃法特殊,是将一根米粉盛在小碗中食用,一根米粉即能装满一只小碗,因此说长长的米粉“找不到头”。此外,桂林历史上所出现的“三斋打擂”的典故也展现出历史上桂林米粉的繁荣景象,“三斋”指的是当时三家著名的米粉店——易荣斋、会仙斋、轩荣斋。这三家粉店分别以炒粉、卤粉和汤粉闻名。“打擂”是指三家互相竞争,比米粉经营质量,比服务态度,比环境卫生,比出了“张永发的染水,会仙斋的卤水”、“牛菜米粉一开桌,辅子里头尽是脚”,“林秀甫的腔,轩荣斋的汤”三句桂林俗语。可见桂林米粉文化历史深厚,早已成为桂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独特的狗肉烹。“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有些负面,“狗肉”在通常情况下被理解为贬义词,如“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的是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却兜售低劣的货色。而在桂林方言中“狗肉”不仅不是贬义,反而用来指“朋友”,这样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其实,这与桂林人爱好吃狗肉有关,狗肉是桂林传统名吃,为下酒佳肴,烹制狗肉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相传古时灵川的三位秀才一同赶考,在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三位好友相约考完后一同去吃狗肉,改善生活兼庆贺。甲乙两位秀才天资聪颖,答完题便很快出了考场。丙秀才才思不够敏捷,在考场中抓耳挠腮难以落笔。甲乙两位秀才久见丙未出,就想法子给丙传了答案,并在末尾嘱咐:“快抄,抄完去吃狗肉。”丙拿到答案高兴过头,竟把这句话也抄到了答卷上,结果三人同被关进监牢。丙秀才自觉对不起朋友,唉声叹气。两位秀才便安慰他,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应当甘苦与共,等有机会出去,你再请我们俩去吃狗肉就好了,以“狗肉”称朋友的说法由此而出。传说的真假有待考证,但将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之情投射到狗肉之上,可见桂林人对独特狗肉烹的喜爱。
(二)地理文化
1.山环水绕。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平均海拔150米,境内山岭众多,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等。山环水绕是桂林独特的地貌特征之一。桂林以山水闻名天下,自古以来桂林人民的生活更是与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桂林俗语和山歌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如“这山望到那山高,包你回来没得柴烧”就是借劝诫砍柴人劝诫世人不要眼高手低,三心二意而顾此失彼,可见居住在山区的桂林人从前上山砍柴是极普遍的事情。又如“船怕钉眼漏,屋怕墙基沉”,是因为船在江上行,民居筑于山上,船钉和墙基都丝毫不能马虎,否则易引起船进水或山墙的地基沉降。这两句方言中的俗语都不离山水,生动地反映出桂林山多水多,山环水绕的地理特征。
2.物产丰富。桂林地处低纬,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加之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因此物产十分丰富。桂林方言中一个别具特色的词“麻直”,就来源于桂林旧时盛产的植物苎麻。苎麻是制造麻布的原料,外形特点笔直修长,因此“麻直”最初的意义是形容非常直,没有弯曲,后逐渐衍生出副词的作用,可形容动作一直在延续、没有中断或经常如此,类似于普通话中的“一直”和“总是”。如“她麻直麻直哭,哭得眼睛都瞎了”,“你莫麻直吃杨梅不吐籽”。另外一则歇后语“五通的甘蔗——从头甜到尾。”[5]则是用桂林五通县的特产优质——甘蔗比喻事情进行或发展得很顺利。又如桂林山歌的唱词也是就地取材,用桂林当地生产的各种动植物做比喻打谜语,如:“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什么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6]这段短短的唱词中就提到鸭子、荷(莲)、木瓜、香蕉、柚子等多种动植物。这都是桂林丰富的物产在方言中的投射。 (三)民俗文化
桂剧是我国八大剧种之一,也是桂林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没有电视、电影,文化娱乐又很单调,听桂戏、看彩调就成了桂林人生活中的最爱。桂林人经常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头天晚上的戏文,由于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而弹腔又分为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因此讲桂剧就是在讲“板”、“路”。于是,桂剧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便衍生出桂林方言中的重要词汇——“板路”,指聊天、讲故事或侃大山。“扯板路”是最常用最标准也是最形象的桂林口语。因为桂林人喜欢将拉琴称为“扯弦子”,所以用“扯板路”表示拉家常、讲故事、吹牛皮、侃大山等意思。一个“扯”字,便把“板路”的核心内涵高度概括了出来,趣味十足。随着历史的发展,桂林方言的不断演变,“板路”作为“源于民间,根在桂剧”的典型方言词汇也有了更多的内涵,可以引申为“名堂,状况,厉害”等意思。
(四)文化心态
1.幽默诙谐。桂林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俚语,或以比喻、借代等手法来揶揄、调侃,或以夸张的对比来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将这些信手拈来的有趣事物或生动形象运用在语言交流中,反映出桂林人幽默诙谐的心态和乐观活泼的地方性格。
如桂林人喜欢用“猪崽好卖圩圩来”来形容用某种方法尝到了甜头,还想多次如法炮制[7]。此俚语选择了两个充溢着单纯傻气的形象,猪贩在这里被划为头脑简单的形象代表,猪崽更是憨态十足。又如桂林人嘲笑喝醉酒的人为“五老爷认不得六老爷”[8],兄弟手足,应是最熟悉的人,如今面对面竟然都认不出来,可见是多么醉眼昏花。再如桂林人形容人说话声音小为“像蚂蚁子叫”,将世间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和它那无人听闻过的微弱声息比喻成人说话轻声细语、难以听清夸张之至,却又幽默感十足。
2.智慧达观。桂林方言中还有许多起着警示、劝诫作用的熟语,或是阐明世理,或是教人向善。如桂林人方言中用“耗子吃不得(过)三斗六,夜路走多了遇着鬼”警示世人别行凶作恶。以“莫吃过头饭,莫讲过头话”(“过头”指的是过度、过分、超常规)劝诫世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适度,不偏不倚,讲求中庸之道。以“酒醒不见牛肉巴”劝人不要贪杯滥饮,以免误事[9]。以“眼睛再利看不见自己的脸”劝诫世人要清醒地审视自己,客观地对待和评判自己的缺点。桂林方言中的这些熟语将人生常理、生活常识、道德规范寓于寻常事件,语言生动,观点鲜明,人感受到这些简短却深刻的熟语背后桂林人的智慧。
三、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内涵之一。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既是观察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又是考察地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和俗语中,我们能够粗览桂林这块土地上所蕴含的文化世界,这更证实了保护方言和研究方言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48-54.
[2]邓丽.桂林话语法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余琴.从桂林方言词看语言的文化价值[J].今日南国,2009(2):142-144.
[4]一种值得永久传承的饮食文化——广西桂林米粉文化内涵及传说故事解读.t唐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4):11-14.
[5]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散客版《桂林方言词典》.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