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甲骨学大师董作宾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到《走近甲骨学大师董作宾》这本书,一看封面,就感觉很亲切。董作宾先生是我国甲骨学和考古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出身寒微,“深知稼穑艰难与生活的困苦,逐步养成了为人忠厚与勤劳刻苦的性格。”他有着坚韧执著,刻苦自励的精神。
  他是一代甲骨学大师,闻名中外。
  董作宾先生(1895-1963),河南南阳人。他早期的安阳殷墟调查之行。促成了历时十年之久的十五次大规模的殷墟科学发掘工作,这一世界考古学史上的创举,结束了甲骨文的“盗掘时期”,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甲骨文“科学发掘时期”。这是田野科学考古新纪元,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他对甲骨学进行了发凡启例、开创性研究。他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把甲骨学研究从“草创时期”推向了“发展时期”的全新阶段。
  董作宾被学术界列入“甲骨四堂”。“堂、堂、堂、堂,郭董罗王”(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脍炙学界。他知识渊博,涉猎广泛,被评价为“是民俗学家、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考古学家、甲骨学家,也是年历学家”;他著作等身,专著十余种,论文二百多篇,出版有《董作宾全集》(十二册);他还培养了不少大师级的人才。他也热衷致力于甲骨书法的弘扬。对求字者来者不拒,有求必应,他的甲骨书法造诣高深,坊间时有仿写董氏书法牟利者。
  著名甲骨学者王宇信盛誉他:他对甲骨学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成为甲骨学研究“发展时期”的奠基者和“深入发展时期”的总设计师。
  他成就于长期的学术积累与准备。他的中晚年期间,饱经战乱。流离迁徙,但他始终在甲骨学研究上孜孜以求,正是长期的研究积累和学术准备,使他的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恶劣的政治与社会环境逼迫他不能做自己的纯学术的研究工作,把精力浪费在很多不相干的地方。研究都是忙中偷闲做的。他在台湾家徒四壁,肩负八口之家的生活,到台湾大学、香港大学等地教书都是为了生计。但无论物质生活多么艰苦,无论是策划和主持安阳殷墟发掘,还是在西南联大代理历史语言所所长,还是到台湾后的繁重的教书工作,他始终“白天工作。夜晚干活”。白天的工作是公务与应酬,夜晚才是自己醉心的研究工作时间。
  他的好友这样评价他:“能够像董先生这样寻问题寻得紧。抓题目抓得扼要,并想办法解决他所抓得问题的人并不多见。所以,他不但是能找问题的人,他也是能想出种种聪明的方法以解决问题的人。”
  他没有留过学却留洋教学。他远赴美国讲学,到韩日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而且被汉城大学研究院授予文学博士。他读过私塾,做过生意,当过旁听生,他之所以事业有成,全靠奋发自励,刻苦钻研,最终名重中外,成为研究院终生院士,最高学术奖获得者。
  与朋友谈起最近读了一本有关甲骨文的书,看对方是大吃一惊,说:“我的大姐,你何时对甲骨文有了兴趣?我对你只有崇拜!”我说:“你可以不懂甲骨文,但你不能不知道董作宾,就像你可以不懂鲁迅,但你不能不知道鲁迅一样:你可以不懂董作宾,但你不能不懂一个父亲的心,就像你不能不懂你自己的父亲的心一样。”听了我的话,他说:“看来,我也要读一读这本书了。”
  
  推荐理由:本书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殷墟丛书”之一。书中所录董作宾的《平庐影谱》图文并茂地把自己的人生直观地充分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披露的很多照片,大部分是董作宾自己所拍摄,弥足珍贵。书中的《董作宾传略》是作者张坚根据多年实地调研,多次走访董作宾生长、学习、工作过的地方,与董氏家人和后代密切地联系,得到众多支持的硕果,真实可靠。
其他文献
《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陈学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  定价:35.00元    林徽因的生命格外丰盈。在她的光影之下,旁人自然黯淡几分。  越了解林徽因,越会着迷。她远远超出人们对女性范畴的解读,她是一颗钻石,是一道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林徽因,她都剔透万千。她的完美时而是由一些不完美构成,她是一个活灵灵的。耐读的生命。  林徽因的一生,越往后,越加厚实与浓重。在她的
为什么在暴雨倾盆、雷电交加、能见度极低的雨夜,一架未达目的地的飞行会选择冒险降落?为什么有4次机会可以发现失误却没有人发现,最终酿成了无一人幸存的悲剧?……本书搜集了大量珍贵镜头,通过纪实手法详细描述了飞机在狂暴天气里的6次无助飞行,将其惊险之旅呈现在读者眼前。本文摘自该书前言,略有删节。]    绰号“冰王子”的荷兰球星博格坎普是许多球迷眼中的偶像,他英俊冷酷的外貌和出神入化的球技吸引了万千个球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规划了方向。依法执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和谐社会则是实行依法执政的现实社会基础。近期,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依法执政读本》(“百千万”工程干部培训教材之一)。该书围绕依法执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依法执政的内涵、基本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对培养和增进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进而对建设法治中国、构建和谐
英国大选结果尘埃落定。除了头条大新闻外,以下是10件你可能看漏眼的事  1. 政治元老失势  苏格兰民族党(SNP)是这次大选的大输家之一。前党魁萨蒙德在2007~2014年間担任苏格兰首席部长,但他的议席被苏格兰保守党夺去。苏格兰民族党的西敏寺领袖罗伯森亦被保守党打败,输掉自己的议席。  前副首相、自由民主党前领袖克莱格亦在选举失利。他担任菲尔德哈勒姆选区的议员12年,而当知道工党夺走他的议席时
至今,全球智能机器人领域已经有三个“Big Name”正式消失:全球智能家庭社交机器人鼻祖Jibo、Kuri,以及Anki都倒闭了。有观点认为,这几家智能机器人公司的倒闭,表明家庭社交机器人的模式有些问题,而且,在面向家庭、陪伴的场景,十分“没有灵魂”。这个问题不止是家庭智能机器人的问题,智能音箱这样硬件产品也被如此挑剔过。  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Guy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市场的不断完善,使他们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企业竞争;加入WTO,带来了全球化经济的冲击,生存的举步为艰让他们感到茫然。正是认识到这种危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著名教授张维迎先生在许多经济论坛上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本书收集了其近几年与之相关的17篇讲演及8篇文章,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不可多得的理论读物。  
“有几年,纳米金属领域已死的说法非常流行。很多人认为纳米结构在金属中不稳定,但卢柯院士始终不放弃,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最近卢柯团队发表了第15篇《科学》论文,其团队成员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李秀艳研究员表示,此次再发《科学》和卢院士在逆境中依然坚定方向密不可分。  相关论文以《用Schwarz晶体结构抑制过饱和Al-Mg合金中的原子扩散》为题正式面世,该成果攻克了高温下金属中高原
麻省理工校友企业已经开始设计方便回收再利用的电池  玩具车里的电池 “没电” 了之后,先别着急扔,放到遥控器、挂钟里,还能再用很长一段时间。电动汽车里的动力电池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由于续航里程的要求,当车载动力电池的容量下降到只有原先容量的 80% 的时候,就不得不报废了。但用在电车上虽然不行,能不能在其他要求相对低一点的领域继续“发挥余热” 呢?  这便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梯级利用” 的概念。麻
美国官方启用号称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Perlmutter将协助拼装迄今最大的宇宙三维地图  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而暗能量(Dark energy)正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暗能量在宇宙中十分稀薄,几乎不会给地球带来任何影响。正因此,人类很难通过在地球上建立的实验室中‘捕捉’到暗能量。”  启用的Pedmutter超级计算机,正是为了捕捉暗能量,它隶属于美国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NERs
去年《藏獒》面世的时候,很多读者说它是借了一本当时十分畅销的写狼的小说的风,还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关于獒文化和狼文化的争论。其实,不管是獒文化还是狼文化的拥护者,他们崇尚的的精神都是一致的,只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载体——獒和狼来承载了这种精神。而《藏獒2》似乎正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  《藏獒2》无疑是比《藏獒》更惨烈的。小说以35万字的篇幅只描述了一场雪灾,若仅以此论,作品的内容似乎显得单薄了些,然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