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班主任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班风,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时间飞逝,转眼之间我担任班主任也有数年了,在这几年中有笑有泪,有喜有忧,有收获,也有感悟。
  一、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记得曾教过的班级里有个学生,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得不完整,书写非常潦草……学生们总爱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表面一副听话的样子,口头上是答应了,可一转身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他的举动使我心灰意冷,“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转念一想: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就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
  我开始对他实施软化计策,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努力做个受人喜欢的人。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我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很好!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听完他的回答,我伸出小手指,示意他拉钩钩,他含着羞,全神贯注地拉了钩钩。后来,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他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来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了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刘美邑跟他坐同桌,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告诉刘美邑: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他进步。刘美邑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在我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在学习上更努力了,劳动也更积极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通过这次育人经历,我明白了: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在工作中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二、创设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三、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一)平等对待学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要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呢?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近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
  (二)师生真诚相对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三)倾注真心真爱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抽象、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甚至不少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难以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其实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以生活情境“包装”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
期刊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六年级数学中有许多联系密切、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呢?我通常是利用教材,借助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解法与解题思路有清楚的了解,我抓住两点进行教学,一是比较的标准——弄清两数相比时,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弄清不同的比较形式所
期刊
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创新型人才备受青睐。这就要求教师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新时期的急需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兴趣来源于动机。在学习过程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如何利用教师的教学魅力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面对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个性特征的培养,学习氛围的创建,团结合作精神的养成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特色和格调,它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特点的综合表现。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概括起来,可分为严厉权威型、认真民主型和放任
期刊
过去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那种只注重“说文解字”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了。所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其个性的自由发展十分必要。为使学生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化独特的接收能力和审美能力,“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种读书方法,将之运用于文言文的教学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分角色读,可明确人物性格  以记敘
期刊
数学教学就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推动他奋发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传统的数学教学,学习内容远离儿童生活实际,学习方式偏重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使许多学生从小就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才可以提高
期刊
儿童文学,顾名思义,是指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它浅显易懂,生动活泼,适应儿童心理,富有情趣,融知识性和思想性于娱乐性和趣味性之中。讲授儿童文学是向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手段。  古往今来,世界各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璀璨夺目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它们在各民族间交流传播,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儿童。《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期刊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19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要遵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由此可见
期刊
你上口语交际课了吗?这是学校一些语文教师问我的问题,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口语的最佳时期。发展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一个新内容。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落到实处,并力求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内容、全新的教学形式、全新的评价体系优化低年级口语教学,使学生从小爱上口语交际课,培养他们乐于与人交流的意
期刊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每一个人素质的融合和升华。所以在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