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它通过中学教师布尔金与兽医伊凡·伊凡内奇在外打猎,夜宿村郊的月下闲谈,讲述了一个关于别里科夫的故事。高中语文教材中只选了小说的主体部分,对于讲了这个故事并对这个故事进行评说的布尔金与伊凡·伊凡内奇则略去不提。本文主要对这两个人物对整篇小说的重要意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讲故事人;不可缺失;重要意义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通过中学教师布尔金与兽医伊凡·伊凡内奇在外打猎,夜宿村郊的月下闲谈,讲述了一个关于别里科夫的故事。而高中语文教材中只选了小说的主体部分,而对于讲了这个故事并对这个故事进行评说的布尔金与伊凡·伊凡内奇略去不提。教材的选编自有其考虑,但若要真正体会这篇小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了解契诃夫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这两个人物是不可缺少的。
1 二人的对话为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做了铺垫
小说开始介绍伊凡·伊凡内奇有一个相当古怪的双姓:契木沙——希玛拉依斯基;接着两人在闲聊中谈到村长的老婆玛芙拉是个怪人,“一辈子也没走出过她家乡的村子,从没有见过城市或者铁路,近十年来一直守着炉子坐着,只有到晚上才上街上走一走”。从这又引出了别里科夫这个怪人和他身上的怪事。当读完了主体故事后,谁都会觉得,比起那个双姓和玛芙拉,别里科夫的确更怪,而且怪得不同凡响:雨伞和雨鞋;雨伞套、表套、小刀套;马车篷、床上的帐子;老是竖起衣领里藏着的脸、用棉花堵上的耳朵、躲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的身体;“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的口头禅和轻易的送命,都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契诃夫以其天才的讽刺夸张才能,将“套子”的性格写得淋漓尽致。
然而,别里科夫并非果戈理笔下的巴施马奇金(《外套》),那个因丢失了外套被将军吓得一命呜呼的小人物;也不是契诃夫早年笔下因打了一个喷嚏而被吓死的小公务员(《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他的确是被吓死的,而令他轻易丢掉性命的只不过是瓦连卡一串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同时他出于个人安危的考虑,极力维护旧秩序,他躲避现实更憎恶现实,惧怕一切。于是,为了“不闹出乱子”,不惹来“杀身之祸”,他便惊惶地向生活进攻了,成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无耻的告密小人。
所以他不是布尔金认为的玛芙拉式的“性情孤僻”,保守狭隘,而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社会的一个怪胎、畸形儿。一方面他被沙皇政府长期的高压政策完全压扁了,扭曲和丧失了自身的人格本质;另一方面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人民革命力量的聚集,新事物、新思想的涌动,又百倍增强了他的惊惧,使他从迷信专横转向依附专横,自觉地、真诚地为反动统治效力。
2 二人在结尾部分对故事的评论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小说结尾出现的:“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伊凡·伊凡内奇由别里科夫的故事推而广之,想到了周围生活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套子:无聊的文章、无聊的游戏、无聊的废话,从而延伸了“套子”的内涵,其锋芒由针对沙皇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反动知识分子一类人,更广泛地涉及到那个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普遍状况。在这里,不是要讨论别里科夫们存在的合理性与否,而是要打破整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生存空间:否定虚伪的生活,否定谨小慎微、随波逐流的庸人哲学,否定贪图安逸、目光短浅、苟且偷生的小市民人生观。在这篇小说里,契诃夫一系列作品中对知识分子灰色生活批判的主题再一次得到了发挥。所不同的是:时代在前进,契诃夫感受到了。尽管他对革命的未来并不清楚,但要求变革现实的愿望更加迫切。他大声疾呼“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是对沙皇统治压抑下昏睡的人们的召唤,也是对这篇小说创作意图的“文眼”所在。这与他在《醋栗》和《新娘》中塑造的已经开始觉醒并行动起来的人物形象相呼应。
其实,这个结论并不突兀。小说自始至终还潜在着一个深层结构,这就是由对别里科夫的态度引起的、发生在布尔金与伊凡·伊凡内奇、作品与读者间对现实生活的讨论。当布尔金讲述了别里科夫的怪癖和在学校的表现后,小说写到“我们教师们都怕他,就连校长也怕他……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教育,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为什么会这样?“是啊,有思想的正派人,既读过屠格涅夫,又读过谢德林,还读过勃克尔等等,可是他们仍旧会低声下气,容忍这种事情……的确有这样的事情。①”这是小说第一次探讨别里科夫之外受过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接下去在校长命名宴上,以校长太太为首的人们忽然想到要把热情活泼的瓦连卡与别里科夫组成夫妇。这表现了小市民的精神空虚、麻木,无所事事使他们陷进庸俗的泥潭。第三次,别里科夫死了,“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很快活的事”,可是送葬的老师们却“露出忧郁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可见怕的不是作为个人的别里科夫。小说紧接着写道:大家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来,但一个星期还没有过完,生活又“跟先前一样的严峻、无聊、杂乱了”,由此已经把问题的普遍性呈现无遗。布尔金与 伊凡·伊凡内奇在小说的表层结构中,作为别里科夫的对立面,强有力地反衬出主人公的性格。在深层结构中,他们又是浑浑噩噩的知识分子、小市民群的“参照物”,其自由的行动、大胆的言论虽无人响应,但客观上破除了人们对于“套子”的迷信,证明腐朽的别里科夫们是不堪一击的,从而为伊凡·伊凡内奇的结论作了极好的铺垫和注脚。
综上所述,这两个人物,不是一般框架结构中的讲故事人,他们参与了故事,评价了故事,深化了故事的主题,成为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注释:①中学教材中为保持故事的独立性,删去了这段话。
作者简介:沈洁(1972—),女,河北承德人,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讲故事人;不可缺失;重要意义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通过中学教师布尔金与兽医伊凡·伊凡内奇在外打猎,夜宿村郊的月下闲谈,讲述了一个关于别里科夫的故事。而高中语文教材中只选了小说的主体部分,而对于讲了这个故事并对这个故事进行评说的布尔金与伊凡·伊凡内奇略去不提。教材的选编自有其考虑,但若要真正体会这篇小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了解契诃夫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这两个人物是不可缺少的。
1 二人的对话为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做了铺垫
小说开始介绍伊凡·伊凡内奇有一个相当古怪的双姓:契木沙——希玛拉依斯基;接着两人在闲聊中谈到村长的老婆玛芙拉是个怪人,“一辈子也没走出过她家乡的村子,从没有见过城市或者铁路,近十年来一直守着炉子坐着,只有到晚上才上街上走一走”。从这又引出了别里科夫这个怪人和他身上的怪事。当读完了主体故事后,谁都会觉得,比起那个双姓和玛芙拉,别里科夫的确更怪,而且怪得不同凡响:雨伞和雨鞋;雨伞套、表套、小刀套;马车篷、床上的帐子;老是竖起衣领里藏着的脸、用棉花堵上的耳朵、躲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的身体;“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的口头禅和轻易的送命,都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契诃夫以其天才的讽刺夸张才能,将“套子”的性格写得淋漓尽致。
然而,别里科夫并非果戈理笔下的巴施马奇金(《外套》),那个因丢失了外套被将军吓得一命呜呼的小人物;也不是契诃夫早年笔下因打了一个喷嚏而被吓死的小公务员(《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他的确是被吓死的,而令他轻易丢掉性命的只不过是瓦连卡一串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同时他出于个人安危的考虑,极力维护旧秩序,他躲避现实更憎恶现实,惧怕一切。于是,为了“不闹出乱子”,不惹来“杀身之祸”,他便惊惶地向生活进攻了,成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无耻的告密小人。
所以他不是布尔金认为的玛芙拉式的“性情孤僻”,保守狭隘,而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社会的一个怪胎、畸形儿。一方面他被沙皇政府长期的高压政策完全压扁了,扭曲和丧失了自身的人格本质;另一方面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人民革命力量的聚集,新事物、新思想的涌动,又百倍增强了他的惊惧,使他从迷信专横转向依附专横,自觉地、真诚地为反动统治效力。
2 二人在结尾部分对故事的评论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小说结尾出现的:“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伊凡·伊凡内奇由别里科夫的故事推而广之,想到了周围生活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套子:无聊的文章、无聊的游戏、无聊的废话,从而延伸了“套子”的内涵,其锋芒由针对沙皇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反动知识分子一类人,更广泛地涉及到那个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普遍状况。在这里,不是要讨论别里科夫们存在的合理性与否,而是要打破整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生存空间:否定虚伪的生活,否定谨小慎微、随波逐流的庸人哲学,否定贪图安逸、目光短浅、苟且偷生的小市民人生观。在这篇小说里,契诃夫一系列作品中对知识分子灰色生活批判的主题再一次得到了发挥。所不同的是:时代在前进,契诃夫感受到了。尽管他对革命的未来并不清楚,但要求变革现实的愿望更加迫切。他大声疾呼“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是对沙皇统治压抑下昏睡的人们的召唤,也是对这篇小说创作意图的“文眼”所在。这与他在《醋栗》和《新娘》中塑造的已经开始觉醒并行动起来的人物形象相呼应。
其实,这个结论并不突兀。小说自始至终还潜在着一个深层结构,这就是由对别里科夫的态度引起的、发生在布尔金与伊凡·伊凡内奇、作品与读者间对现实生活的讨论。当布尔金讲述了别里科夫的怪癖和在学校的表现后,小说写到“我们教师们都怕他,就连校长也怕他……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教育,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为什么会这样?“是啊,有思想的正派人,既读过屠格涅夫,又读过谢德林,还读过勃克尔等等,可是他们仍旧会低声下气,容忍这种事情……的确有这样的事情。①”这是小说第一次探讨别里科夫之外受过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接下去在校长命名宴上,以校长太太为首的人们忽然想到要把热情活泼的瓦连卡与别里科夫组成夫妇。这表现了小市民的精神空虚、麻木,无所事事使他们陷进庸俗的泥潭。第三次,别里科夫死了,“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很快活的事”,可是送葬的老师们却“露出忧郁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可见怕的不是作为个人的别里科夫。小说紧接着写道:大家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来,但一个星期还没有过完,生活又“跟先前一样的严峻、无聊、杂乱了”,由此已经把问题的普遍性呈现无遗。布尔金与 伊凡·伊凡内奇在小说的表层结构中,作为别里科夫的对立面,强有力地反衬出主人公的性格。在深层结构中,他们又是浑浑噩噩的知识分子、小市民群的“参照物”,其自由的行动、大胆的言论虽无人响应,但客观上破除了人们对于“套子”的迷信,证明腐朽的别里科夫们是不堪一击的,从而为伊凡·伊凡内奇的结论作了极好的铺垫和注脚。
综上所述,这两个人物,不是一般框架结构中的讲故事人,他们参与了故事,评价了故事,深化了故事的主题,成为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注释:①中学教材中为保持故事的独立性,删去了这段话。
作者简介:沈洁(1972—),女,河北承德人,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