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对麻醉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需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隨机分成A、B2组,每组20例。2组局麻药均为0.6%罗哌卡因25ml,A组不用喷他佐辛,B组在局麻药中加喷他佐辛30mg。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感觉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B组长于A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2组无区别。结论06%罗哌卡因25ml复合喷他佐辛30mg行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增强臂丛阻滞效果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喷他佐辛;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喷他佐辛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激动K、δ受体,对μ受体则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镇痛效力强。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长,基本上不产生药物依赖性且不良反应少。本研究观察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40例上肢手术患者,年龄18-60岁,ASAⅠ-Ⅱ级,体重40-75kg。其中尺桡骨骨折23例,锁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7例。所有患者均无臂丛神经阻滞的禁忌证,无吸毒史,无神经源性疾病,未用过止痛药。无高血压病史,术前查ECG、胸片、肝肾功能正常。
  1.2研究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A、B2组,每组20例。2组局麻药均为0.6%罗哌卡因25ml,A组不用喷他佐辛,B组在局麻药中加喷他佐辛30mg(每支30mg)。患者术前药为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患者取仰卧位,由1名有经验的麻醉医师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先确定肌间沟位置,于锁骨上2.5-3cm为进针点,出现异感或触及C6横突稍退针,反复回抽无空气、血液、脑脊液等后注入上述药物。所有阻滞操作均由同一名麻醉医师完成。
  1.3麻醉效果评价所有患者的评价记录均由非实施该神经阻滞的麻醉医师完成。①麻醉起效时间。在神经阻滞完成后20min内每3分钟测定一次感觉阻滞效果,以相关神经支配区域针刺痛感消失为标准。阻滞操作完成20min后开始手术,患者感觉手术部位疼痛,不能达到手术要求为阻滞不完善,使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②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为阻滞完成到患者感觉恢复时间。③镇痛持续时间,阻滞完成到第1次需要镇痛的时间。④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昏、呼吸抑制、尿潴留、瘙痒。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分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各组患者年龄、体重、ASA分级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起效时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B组明显长于A组(P<0.05),见表1。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昏瘙痒尿储留等现象,见表2。
  3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有一定的发生率,常需静脉辅助阿片类镇痛药物,但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昏、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喷他佐辛为部分K受体激动剂,同时又是μ受体拮抗剂,常称为混合型激动-拮抗剂,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与阿片类镇痛药物相比很少产生耐受性和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适感。许多研究表明局部麻醉时加用阿片类药物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显示,喷他佐辛加入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延长了感觉阻滞和镇痛持续时间,喷他佐辛可能通过外周途径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产生增效作用。虽然喷他佐辛对外周神经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但本研究表明0.6%罗哌卡因25ml复合喷他佐辛30mg行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增强臂丛阻滞效果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科护士在分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院门诊超声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不同病症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心理特点及疾病特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顺利的通过超声检查,最终提高超声护士分诊效果。结论对于超声科的分诊工作的特殊性质,护士要做好相关的检查与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超声科的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超声科;分诊;护理体会
期刊
【摘要】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降血脂治疗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引起临床重视。药物疗法的目的是针对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使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本文概述了临床常用降脂药物的分类,选择和合理应用。  【关键词】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由于心肌局部供血不足,常可并发心绞痛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儿科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实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能为儿科患者得到精密、细致的护理,有效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细节护理;儿科;不良事件  儿科患者年龄小,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适或要求,病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左下鼻饲过程中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76例进行无痛下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恐惧情绪以及鼻饲操作过程中患者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明显缓解,而且鼻饲操作过程中,干预组患者依从性遵医行为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期刊
【摘要】静脉留置针,又被成为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一种替代品,以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痛苦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从患者肢体、血管、留置针型号选择,及如何进行正确的排气、贴膜、封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以规范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操作误区;使用技巧  留置针,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收集2011年01月至2012年0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采取常规安全护理管理;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管理后,实验组患者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意外跌倒发生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酯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为A、B、C组进行比较,每组20例,观察指标为体温、血白细胞数,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治愈、显效、进步和无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B组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C组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所有病例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头孢呋辛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F(芬太尼)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B(布托啡诺)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两组均在1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心率(HR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林低分子肝素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比较。方法将6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使用基本方法阿司匹林肠溶剂进行治疗,实验组辅助以氯吡格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但同等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剂。两周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4.1%对照组有效率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处方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探讨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抽查2012年度开具降血压药物的处方,分析处方的基本情况和不合理处方情况。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处方中每张处方用药3.6种,平均金额134.2元,抗菌药物使用率6.4%,注射剂使用率7.8%。结论高血压病处方基本合理,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高血压病;处方点评;不合理
期刊